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外侧柱入路手术松解治疗肘关节僵硬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关节外科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采用外侧柱入路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2~61岁,平均(49.4±13.0)岁。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MEPS)评分、肘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的变化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6个月,平均(9.3±3.1)个月,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9~155 min,平均(84.2±25.5)min,住院时间为3~16 d,平均(8.8±3.0) d,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MEPS评分、肘关节ROM的变化及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获得显著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外侧柱入路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可显著改善早期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等离子刀松解臀肌挛缩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臀肌挛缩松解的病人,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者19例进行总结分析。手术采取侧卧位,两侧依次手术。在股骨大粗隆最隆起处后缘、其后上方约5 cm处分别做切口,切口长约0.8 cm。用关节镜钝性穿刺头沿深筋膜浅层向大粗隆前方穿刺,分离皮下组织,形成关节镜工作腔隙,插入关节镜及器械,在关节镜监视下用低温等离子刀松解。第一步从大粗隆后方斜向前方切断髂筋束,第二步切断臀大肌止点的上半部,然后屈伸髋关节检查松解效果,若仍不满意,进行第三步松解,沿臀大肌纤维向近端剥离,找到肌肉纤维内的疤痕挛缩带,松解切断,直至阳性体征消失。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参照刘国辉提出的臀肌挛缩术后功能综合评价标准,优15例,良4例,中0例,差0例。术后三个月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2例,满意15例,一般2例,不满意0例。结论关节镜下松解臀肌挛缩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是治疗臀肌挛缩的有效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肘关节松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18例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均采用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手术治疗。10例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6例采用前次手术的外侧切口入路,2例采用前次手术的后正中切口入路行手术松解。其中10例患者在松解同时进行了尺神经前置。所有患者术后配合康复治疗。评价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系统评价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0~39个月,平均19.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MEPS评分为(89.61±4.5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末次随访时患者优良率为88.9%,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末次随访时患者肘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为(116.94°±5.0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1例患者出现了尺神经症状,药物治疗后好转; 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不稳,延长支具固定时间后好转。结论 肘关节松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可以明显改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冻结肩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23例冻结肩患者,原发性18例、继发性5例,进行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前、术后根据VAS疼痛评分及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3例患者全部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12~30个月)。在术后1、3、12月时疼痛评分(2.5±0.95),(1.3±0.54),(1.0±0.42)分,较术前(6.5±2.31)分明显降低,肩关节功能评分(78.6±4.61),(80.6±3.99),(85.5±4.45)分,均高于术前(30.6±3.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冻结肩,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松解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效果。方法选择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患者54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7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5.26岁。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5.29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98岁。对照组行传统股四头肌成形术,观察组行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松解术。观察统计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两组均随访3年,对比术前、术后1年、术后3年两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屈曲度、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92.59%(25/2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18/2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1%(2/27)]低于对照组[29.63%(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屈曲度、Barthel指数及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术后1年、术后3年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屈曲度、Barthel指数及SF-36评分均较高[术后1年(90.12±5.31)分vs(85.21±5.69)分,(115.36±14.21)°vs(102.42±15.31)°,(68.39±5.67)分vs(62.32±5.74)分,(66.46±5.78)分vs(60.27±5.01)分;术后3年(95.43±3.25)分vs(91.32±3.62)分,(107.31±16.87)°vs(95.60±16.14)°,(71.68±5.24)分vs(67.32±5.68)分,(72.84±5.74)分vs(68.32±5.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关节镜、小切口粘连松解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增加膝关节屈曲度,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研究40岁以上的半月板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有66名40岁以上患者接受了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手术方法均为先行关节镜探查,将半月板损伤的部分切除,再将剩余的半月板保留并且修整成型。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来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对于60岁以上的或者是患有明确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价其疗效。结果:随访时间为3.5—6a,平均随访时间为4a2个月。在各个年龄组包括骨性关节炎组,其术前、术后的Lysholm评分在统计学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60岁以上或者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中,其术后ISOA较术前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对40岁以上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对于60岁以上或者是已经罹患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价值需要慎重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反向导引过线器在关节镜下对半月板、前交叉韧带、肩袖进行缝合过线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8月—2020年12月赤峰市第二医院106例关节镜下缝合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51例,年龄24~82岁。按照缝合工具分组:使用普通缝合钩41例,为对照组;使用反向导引过线器65例,为观察组。观察指标:根据2种缝合工具的操作复杂程度、缝合过线难易程度、缝合过线操作时间、副损伤、缝合质量、完成情况自制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评价和比较2组缝合效果的优良率。结果 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缝合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缝合效果:优14例、良15例、差12例,优良率70.73%(29/41);观察组缝合效果:优47例、良18例、差0例,优良率100.00%(65/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P<0.001)。结论 反向导引过线器在关节镜下对半月板、交叉韧带及肩袖过线缝合操作时,具有操作便捷、缝合质量可靠、缝合强度大、操作时间短、副损伤小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训练和康复训练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入住我院骨科70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35人,给予本科室制定的本体感觉训练计划,对照组35人,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术前及6个月结束时的位置觉测定、膝关节稳定度、膝关节活动度,并且评定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结束时Berg平衡量表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70人均完成6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关节位置觉、稳定度与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实验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合理的本体感觉训练计划能帮助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跖筋膜松解、射频消融及跟骨减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7例(47足)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开放手术治疗21例21足(开放组),接受关节镜下骨刺切除、跖筋膜松解、射频消融及跟骨减压术治疗26例26足(关节镜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及1、2、3、6个月疼痛和功能分别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半年根据患者在主观满意度评价疗效。结果 4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2个月。开放组出现并发症8例(38.1%),其中皮瓣发黑、伤口延期愈合4例,足内侧或外侧麻木4例;关节镜组出现并发症3例(11.5%),均为足外侧麻木;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9, P>0.05)。开放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5.0±4.9)d和(9 647.3±1 039.7)元,关节镜组分别为(9.3±2.2)d、(1 1557.6±1 099.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44、6.066,P值均<0.01)。VAS:切开组患者术后1个月开始疼痛明显缓解(P<0.05),关节镜组从术后1周开始疼痛明显缓解(P<0.05)、术后3个月达稳定状态,关节镜组术后1周达到切开组1个月时的疼痛缓解程度。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切开组术后3个月开始明显提高,关节镜组术后1个月开始明显提高(P<0.05)、3个月达稳定状态,关节镜组患者术后1个月达到切开组3个月功能改善程度。随访半年时,关节镜组VAS、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仍优于开放组。切开组患者满意率为85.7%(18/21),关节镜组为96.2%(2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2, P>0.05)。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较开放手术而言,住院时间短、疼痛缓解快、功能恢复快,但仍存在部分患者术后患足麻木及疗效不佳的缺陷,需进一步研究局部神经解剖及支配,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联合足底跖筋膜松解术治疗足跟痛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43例跟骨刺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疼痛跟骨刺切除联合足底筋膜松解术,术后随访6~12个月。除常规足部检查外,采用VAS评分系统评估足部的疼痛程度。采用AOFAS-AH评分系统对足痛、自主活动、步态和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VAS评分由术前的(8. 71±1. 64)分降为术后6个月的(6. 28±2. 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OFAS-AH评分从术前的(56. 43±3. 72)分增加至术后6个月的(94. 51±2. 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联合足底跖筋膜松解术治疗足跟痛术后疼痛缓解快、足部功能恢复快,微创手术效果满意,具有较大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辅助下应用可吸收钉治疗Hoffa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可吸收钉治疗股骨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7月~2006年1月,对7例Hoffa骨折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以克氏针维持复位位置,再以可吸收钉固定骨折。所有患者术后辅助石膏后托外固定,切口拆线后去除石膏并行CPM功能锻炼。结果随访3~11个月,平均4.3个月,患者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应用可吸收钉治疗Hoffa骨折避免了切开关节,同时可以确切地监视骨折复位,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影响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理疗技术在膝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0例膝关节炎清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蜡疗射频电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康复程度优于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膝关节炎术后患者结合应用理疗技术能明显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Ilizarov技术原理,设计具有主动矫形力、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肘关节矫正器,并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44例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2例给予连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ositive motion,CPM)治疗,治疗组22例给予肘关节矫正器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3个月后评定治疗前、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程度。 结果 治疗组患者肘关节屈伸范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1.82%)。结论 本文设计的肘关节矫正器在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力位摄片结合关节镜探查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诊断和单髁置换患者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我科361例预手术患者(431膝)接受应力位摄片检查诊断为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Anterior medial osteoarthritis,AMOA),计划进行单髁置换手术治疗(UKA)。如诊断不明确,术中先行关节镜检查。应力位摄片诊断的准确性由术中所见进行验证。UKA术后患者随访20至48个月(平均30.9个月),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395个膝关节符合AMOA诊断,36膝术前手术指征存疑在术前行关节镜检查,其中11膝更改手术方式。应力位摄片诊断AMOA的准确率为91.6%,如以最终UKA为标准,准确率为97.4%。25例经关节镜探查后行UKA治疗的患者术后KSS膝评分(93±5)分较术前(56±7)分有统计学差异(=33.49,0.05);KSS功能评分(94±6)分较术前(54±9)分有统计学差异(=30.78,0.05)。结论应力位X片作为一个确定UKA适应症的重要指标,它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偏差,关节镜能够协助明确单髁置换手术适应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手术治疗22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桡骨头骨折Ma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12例;根据尺骨冠状突骨折Regan-Morrey分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5例;22例患者均伴有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并采用肘部外侧、前内侧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治疗。15例患者手术后以长臂石膏托外固定1~2周,之后逐步进行肘关节被动、主动康复锻炼。7例使用可活动铰链式外固定架辅助固定的患者早期行肘关节康复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110±10)°,伸直受限(10±4)°,前臂旋前(70±6)°,旋后(80±6)°,并对患者进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90分)3例,良(75~89分)12例,可(60~74分)7例,优良率为68.2%。手术后2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出现一过性的正中神经症状,无感染、肘关节不稳定、骨折不愈合、脱位及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带线锚钉通过对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修复,既增加了肘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后路胸膜外松解胸椎间隙联合顶椎区脊椎楔形截骨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后路胸膜外松解凸侧胸椎间隙联合顶椎区脊椎楔形截骨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重度僵硬型侧凸患者28例.其中特发性19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6例,神经纤维瘤病、神经肌肉型、瘢痕型各1例.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103°.平均松解椎间隙5.2个,楔形截骨平均2.2个椎体.结果:全组无一例脊髓损伤.1例术中发生血气胸,1例术后第4天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经对症处理,均于术后2周痊愈 术后3月T11-12局部感染1例,行病灶清除术后3周痊愈.术后即刻测量侧凸Cobb角平均27.7°,矫正率平均73%.随访19.2个月,所有患者获得良好的骨质愈合,内固定无断裂及松动,矫正无明显丢失.躯干平衡良好.结论:经后路胸膜外松解胸椎间隙联合顶椎区脊椎楔形截骨与胸廓成形及后路脊柱矫形术使用同一个手术切口.该术式创伤小,对心肺干扰小,降低了手术风险,有效改善了脊柱柔韧性,提高了矫正率.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外科是矫形外科的一个分支.关节镜固定术后,骨软骨组织和可降解螺钉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近来该领域的兴趣集中于研制膝关节外科ACL固定术的可降解螺钉、修复重建回旋肌和肩关节囊的可降解逢线及制动器.解决关节的修复重建问题已由原来采用金属种植体固定转向采用关节镜外科的可降解种植体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关节镜在不同膝关节滑膜病变中的诊断、治疗作用,分析不同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关节镜下诊断、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拟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1例,膝关节慢性感染5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12例,膝关节滑膜结核5例,半月板损伤4例,不明原因3例,记录关节镜对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治效果。结果关节镜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术后10例患者更正临床诊断,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滑膜结核,1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术后复发,其余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均获得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0.0%。结论关节镜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而且微创可彻底切除病变的滑膜组织,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