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通则痛     
<正>疼痛是人体最常见的临床证状,中医学认为当人体脏腑气血经络及精神状态,出现失衡或破坏时都会产生难以忍受的苦楚,而疼痛,也称为痛证。临床上痛证有多种表现如胀痛、刺痛、灼痛、冷痛、绞痛、隐痛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或阻塞,不通则痛而发生病  相似文献   

2.
虚痛病机探讨饶旺福饶淑珍(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虚痛病因病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然而,临床上较注重由邪滞经络脏腑、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不通则痛”之实证,而对于因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或经脉失去营养、濡润...  相似文献   

3.
坐骨神经痛是由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致脉络不通,经气痹阻而引发,属中医"痹证"范畴.  相似文献   

4.
独活寄生汤为唐代医家孙思邈创制,载于其著《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是治疗风寒湿痹证的重要方剂之一。 中医所称的风寒湿痹证是指由于风寒湿三邪气侵犯人体,导致气血闭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的病  相似文献   

5.
虚痛初探     
虚痛初探沈定余(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合肥230038)关键词虚痛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以疼痛为主证的一类疾病,中医称之为痛证。对于痛证的发生,中医学理论有一个总的概念:“不通则痛”。即指人体气血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产生郁滞...  相似文献   

6.
骨关节病,中医称为骨痹.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疾病.痹证,即痹阻不通,"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是人体感受风寒湿等邪气引起人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重浊麻木、屈伸不利或关节肿胀的一类疾病.骨痹多发生于骨关节部位,发病后直接影响肢体活动和生活起居,其发病趋势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  相似文献   

7.
壮医经筋疗法是在《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等理论指导下,运用人体力学,考究古典十二经筋图线的形成原理,结合壮族民间"理筋术"逐渐挖掘整理而形成。壮医认为,风、寒、湿等邪毒侵犯人体肌筋,长期劳作慢性劳损等因素,导致人体肌筋失衡变性,产生病理性"筋结",筋结形成后可导致龙路、火路不通,不通则痛,产生筋病证候群。  相似文献   

8.
人体要对抗地球引力,力学上筋骨要保持相对平衡.失衡(包括骨错缝,筋出槽)导致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不通则百病丛生,中医正脊手法治疗的机制针对错位肢体进行手法调正,纠正人体筋骨对抗地球引力所引起的失衡(其中尤其以骨盆脊柱的平衡为中心),使骨正筋柔气机通畅.  相似文献   

9.
列举了张从正应用痛随利减法则治疗外伤疼痛的医论、医案。认为痛随利减的机制是外伤疼痛多源于局部经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不通则痛",用下利的方法起到了刺激并加快气血运行的作用,达到了使人体气血在各部位再分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浅谈痹证的护理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孙学英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白秀琴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科张晓云“痹证”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流注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由于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故出现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等,是...  相似文献   

11.
痛证的辨治思路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为痛证的病因病机包括不通则痛、毒损致痛与失荣而痛;论治原则是重者治标为主、轻者治本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治痛与辨经治痛;详细审察病机是提高痛证疗效的根本,不通可不痛,虽通也可痛,不通之痛与失荣之痛常相兼夹;精心配伍用药是提高痛证疗效的关键,对间接止痛药与直接止痛药、广效止痛药与专效止痛药、归经止痛药与引经止痛药、散寒止痛药与清热止痛药进行适当配伍,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即通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其应用范围甚广,非单指通泄也。人体气血以通为和,气血不通而壅滞则诸痛纷呈。祖国医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理论乃依此而立。临床病证痛证虽多,然其因则———不通,其治则———通也。因此,不论调气、活血、散寒、除湿、滋阴、助阳等,凡能使脏腑功能恢复气机调畅,经络血脉通利而痛止者,均可视为通法。正如医家高士宗所云:“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活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1头痛1.1外感头…  相似文献   

13.
艾灸法是借艾火的温和热力,通过腧穴经络脏腑的调解途径,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病目的的外治方法。痹证则是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外感风、寒、湿邪,使体内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的“不通则痛”的各种以疼痛为主的病证。人体禀赋不同,感邪侧重不一,临床  相似文献   

14.
1气血不通是疼痛发生的基础"不通则痛"是中医学对疼痛发生机理的认识。不通指则言?《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病》指出"夫痛则不通,通字领究气血阴阳,通则气血不通之意"。《索问、举痛论》对诸种疼痛的机理指出:"帝日,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歧伯对日,经脉流引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太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脉不通,故卒然而痛"。《杂病源流犀浊,跌打闪挫源疏》指出气滞不通致病的机理为"气运平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也凝矣,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张氏底通》对痹痛的认识为"痛风一证《灵必…  相似文献   

15.
对痛证的基本病理认识,历代医家多以“不通则痛”加以解释,尤其近几年来对活血化瘀等法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不通则痛”之说更被广大医者所采纳和接受,并以此作为临证之指南,论理之依据。虽然此说在祖国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和临床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与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单以“不通则痛”作为全部痛证的基本病理尚有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一、“不通则痛”不能概括痛证的全部病理“不通则痛”作为痛证的基本病理之一由来已久,早在《内经》就有这方面的描述,但从描述情况来看多属实证。如“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  相似文献   

16.
在办公室坐了一天,下班后起身时不免哎哟一声,腰酸了,背也痛了。下班回家后朝床上一躺,心想终于可以歇歇了,却突然一阵抽痛腿抽筋了……有句流行的广告词是:"腰酸背痛腿抽筋,身体提醒你,缺钙了!"于是,一些人只要出现了这些症状就会服用钙片进行治疗,但效果却并不明显。那么,这些症状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应如何进行治疗呢?中医认为,寒邪最易损伤人体内的阳气,减弱阳气对人体的温煦功能,使人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发凉等症状。如果寒气侵入人体内部,就会阻碍人体内气血的运行,导致"不通则痛"。人体  相似文献   

17.
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明确其发病原因对治病防病都有其指导意义. 1 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 中医学认为,人体肝肾精血不足,筋脉失养,寒湿之邪侵入人体,流注关节,使气血痹阻;或过力劳伤,或跌打损伤,瘀血停滞,经脉瘀阻,均可发为此病.由于瘀血阻络,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引起关节刺痛、顿痛或肿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等证.<黄帝内经·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者,闭也,就是闭阻不通之意.<灵枢·营卫篇>中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由于老人气血亏虚,风寒湿邪易客注凝结于关节,使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乃发为本病.唐朝<仙受理伤续断秘方>则认为外伤瘀血也可产生痹症;唐容川曰:"盖髓者,肾精所在,精足则髓足,髓在其内,髓足则骨强,髓不足者力不强."肾气亏虚,元气帅血运行及关节长期劳损,或努力任重,而致内生瘀血.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多是阳虚寒凝、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等病因,导致瘀血、痰浊、气滞的产生,从而痹阻心脉,心脉不通,不通则痛。但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心脉不通,其临床表现均为"阳气不通"。故"阳气不通"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治疗上应以"通阳"为第一要务,同时也应注意兼顾痰浊、气滞、寒凝、气虚、阴虚等不同。  相似文献   

19.
虚痛,是指因气血不足或阴阳亏虚而形成的疼痛。历代医家对虚痛病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虚痛是由于阴阳、气血之不足,以致脏腑、经络失其濡养或温煦所致。这就是所谓“失养而痛”,或称“不荣而痛”。另一种见解认为,虚痛的病机仍为气血不通。也就是“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20.
张俊卿  蔡钢 《农垦医学》2000,22(2):111-112
痛是病人伴发于多种疾病出现的最为常见的临床自觉症状 ,是人体功能失调的反应。《素问·举痛论》认为 ,痛证的发生多与气血有关 ,具有“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这一共性。1 疼痛病因概述各种病因都可致痛 ,但归纳不外六淫疫疠之邪 ,内伤七情 ,劳逸无度及跌打刀刃损伤等。而六淫中又以寒邪最为明显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喜和寒湿之邪合并侵袭人体 ,痹阻经脉而致肢体关节疼痛。内伤七情 ,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 ,而其中又突出表现在“思” ,因“思则心有所存 ,神有所归 ,正气留而不行 ,故气结矣”。凡此种种 ,均可致阴阳失衡 ,气血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