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肺复苏是医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临床急救技术。进行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与探索,通过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选择内容与方法、帝】订评价方案,对心肺复苏课程设计进行整体改革,能提高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的教学成效,培养医学生实施该项技术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模拟现场教学法用于医学生心肺复苏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为学生实践心肺复苏寻找一种全面、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方法:对80名麻醉学本科专业的学生采用模拟现场教学法,即利用合适的教学场地和相应的教学设施模拟成实施心肺复苏的现场,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相应理论、步骤、技术操作的培训。结果:80名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心肺复苏的理论和操作,考核的优良率达到83.5%。结论:模拟现场教学用学生的心肺复苏实践,不仅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心肺复苏的理论、步骤和操作,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病人实施急救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研究心肺复苏后预防肾功衰竭及其发生后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并追踪某家医院中定期健康体检正常的78例患者,因溺水、电击、创伤等因素所致呼吸心跳骤停行心肺复苏,排除患者心肺复苏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所有患者呼吸心跳骤停至复苏开始时间1-10分钟,复苏时间为1-40分钟,对其进行抢救后的肾功衰竭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这选取的78例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治疗一段时间,有49例心肺复苏后进行各种常规治疗和检测并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无异常,有29例肾功发生衰竭后进行药物治疗后得到一定的好转。结论: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后对肾功是否发生改变的检测是心肺复苏后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总结经验,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 对136例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厨陛分析。结果 院内外两组复苏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直接影响复苏成功率;球囊面罩通气组和气管插管组复苏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指导下复苏成功率较2000年指南指导下显著提高。结论 复苏开始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在早期复苏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通气方式;应用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可提高复苏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92-95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2019 年9 月在我院ICU 收治的心脏停搏患者,其中心肺复苏失败的患者60 例为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60 例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合并脑血管病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创伤性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脑血管病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创伤性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是导致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脏停搏患者受到合并脑血管病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创伤性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心肺复苏易失败,临床应根据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措施在提高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12年4月—2013年10月该院120急救中心按综合措施进行院前心肺复苏的184例心脏骤停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0年4月—2011年10月按常规出诊进行心肺复苏的175例心脏骤停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二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18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19例,成功率为10.33%;对照组175例患者中复苏成功8例,成功率为4.57%。结论采用综合措施明显提高了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基本措施,护士只有熟练掌握其基本操作步骤及方法,并在复苏过程中最佳配合医生,才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本人多年临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心脏停搏的程序与方法,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抢救的102例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结果102例患者复苏成功11例。结论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与患者原发疾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与开始抢救时间、胸外按压方法及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标准心肺复苏、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两种复苏模式循环效应的影响。方法对158例心搏骤停患者先后实施两种复苏法,先行标准心肺复苏,后行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每种复苏方法进行3min,记录直接动脉压。结果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模式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大于标准心肺复苏模式(P〈0.01)。结论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可产生较高的动脉血压,优于标准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使用心肺复苏机和人工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56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为心肺复苏机CPR组、人工标准CPR组,比较两者循环、呼吸恢复率。结果:使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术,患者的循环恢复率和呼吸恢复率均高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结论:心肺复苏机具有人工心肺复苏没有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心脏停搏的程序与方法,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抢救成功的25例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结果:25例患者复苏成功25例。结论: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与患者原发疾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与开始抢救时间、胸外按压方法及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鹏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55-155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救治超长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依照随机抽选分组的原则,将2008年4月-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1例超长心肺复苏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心肺复苏机进行救治,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人工心肺复苏救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10 min时收缩压与血氧饱和度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优,观察组的存活率及诊疗有效率、复苏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心肺复苏机实施超长心肺复苏,能够有效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血压及血氧情况,明显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的危急重症,及时而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惟一途径。近年来,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复苏后仍需做大量细致的护理监测工作。现对我科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探讨复苏后监测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机械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附7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李焱 《安徽医学》2009,30(8):956-957
目的探讨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时的可行性。方法7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应用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69例对照组应用徒手心肺复苏,两组使用电除颤、气管插管及复苏药物等措施完全相同。结果机械组在心肺复苏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机械辅助心肺复苏,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辉 《中外医疗》2014,33(1):169-170
目的探讨分析ICU综合治疗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9—12月收治的14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密切监测、循环支持、呼吸支持、保护肝肾功能、亚低温及营养支持及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措施,统计分析这些措施跟治疗护理的关系。结果14例患者通过相应的护理,均明显好转。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采取ICU综合治疗,密切监护患者临床症状,维持内环境的正常稳定可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院外心肺复苏的基本情况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7年124例院外心肺复苏临床资料。结果:124例中成功复苏26例,失败98例,复苏抢救成功率21%。结论:建立急救网络和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是在当前条件下提高急救复苏成功率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原地区165例心肺复苏临床分析解放军第22医院吴社升,李平安,彭从宝,宋玉本,俞祥海急救医学与灾难医学为新兴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晚近,对改进原有心肺复苏(CPR)机制、选择合理复苏对策,提高CPR成功率等问题已受到临床普遍关注。本文收集1987年1...  相似文献   

18.
比较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以评价Thumper心肺复苏机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救治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8年1-12月救治的30例为人工组,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救治的35例为Thumper组。人工组采用传统的徒手心肺复苏法进行心肺复苏,Thumper组采用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比较2种方法在心肺复苏开始后5、15、30min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心肺复苏5min时,人工组与Thumper组的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肺复苏15、30min时,Thumper组与人工组比较,PaO2、SaO2明显增高(P<0.05或P<0.01),PaCO2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Thumper心肺复苏机是目前理想的心肺复苏仪,在心肺复苏中较传统徒手心肺复苏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萨勃心肺复苏机对心肺复苏的效果观察(附2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燕  邓修建  李端明 《广西医学》2008,30(9):1339-1341
目的 比较萨勃心肺复苏机与标准心肺复苏恢复的心肺复苏效果.方法 将420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萨勃机(214例)和标准心肺复苏(206例),药物应用完全相同.其中超长心肺复苏患者86例,使用萨勃机心肺复苏仪46例,标准心肺复苏40例,排除就诊时间影响因素后,比较两种方法在抢救中对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结果 萨勃机组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恢复明显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萨勃心肺复苏机心肺复苏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标准复苏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萨勃机在心肺复苏中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育业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5):105-107
目的对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急诊科心搏骤停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均接受心肺复苏治疗,时间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分组患者心肺复苏的效果,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性别、目击者、心搏骤停地点、转运方式、首次监测心律、心搏骤停病因、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肾上腺素用量等是影响患者存活出院的单因素(P0.05);心搏骤停地点、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持续时间≤15 min是影响患者存活出院的主要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急诊科心搏骤停患者接受心肺复苏干预意义重大,临床应加强其心肺复苏存活出现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尽量提高患者心肺复苏的存活出院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