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并评价胃左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贲门癌患者全部进行介入化疗[5-氟尿嘧啶750 ~ 1000 mg、表柔比星30~50 mg、丝裂霉素10~ 20 mg以及碘化油、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栓塞剂]栓塞,评价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26例患者于治疗后第2天至第10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缓解,患者的生存期均>12个月,其中6例生存期>5年,5年生存率23.08%(6/26).结论 在术前给予介入治疗对改善贲门癌患者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介入化疗栓塞联合根治术的切除率和生存率。方法 对6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胃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后手术,并与术前常规静脉化疗后手术56例进展期胃癌对照组的切除率和随访结果比较。结果 胃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后对进展期胃癌及合并呕血、便血的效果显著,根治性切除率达100%,对照治疗组根治性切除率达55.36%,姑息性切除术28.57%,转流术16.07%。研究组1/2、1、2、3、4、5、6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3/63),93.65%(59/63),93.22%(55/59),90.90%(50/55),58.00%(29/50),41.37%(12/29),25.00%(3/12)。对照组1/2、1、2、3、4、5、6生存率(无6年生存者)分别为83.93%(47/56),87.23%(41/47),70.73%(29/41),72.41%(21/29),42.86%(9/21),11.11%(1/9),0.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1~3年生存率有差异(P〈0.05)。结论 对进展期胃癌胃动脉多次介入化疗末次栓塞,可使肿瘤病灶缩小,有利于防止转移和复发,提高手术切除率和延长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介入化疗栓塞联合根治术的切除率和生存率。方法 对6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胃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后手术,并与术前常规静脉化疗后手术56例进展期胃癌对照组的切除率和随访结果比较。结果 胃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后对进展期胃癌及合并呕血、便血的效果显著,根治性切除率达100%,对照治疗组根治性切除率达55.36%,姑息性切除术28.57%,转流术16.07%。研究组1/2、1、2、3、4、5、6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3/63),93.65%(59/63),93.22%(55/59),90.90%(50/55),58.00%(29/50),41.37%(12/29),25.00%(3/12)。对照组1/2、1、2、3、4、5、6生存率(无6年生存者)分别为83.93%(47/56),87.23%(41/47),70.73%(29/41),72.41%(21/29),42.86%(9/21),11.11%(1/9),0.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1~3年生存率有差异(P〈0.05)。结论 对进展期胃癌胃动脉多次介入化疗末次栓塞,可使肿瘤病灶缩小,有利于防止转移和复发,提高手术切除率和延长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经胃左动脉灌注表柔比星(EPI)化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贲门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21例晚期贲门癌患者应用经胃左动脉灌注EPI60mg/m2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L-OHP)135mg/m2静脉滴入,d1;亚叶酸钙LV150mg/m2静脉推注,d1~d5;5-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脉滴入,持续16h,d1~d5,21d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2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共化疗78个周期,平均3.71个周期。其中CR1例,PR8例,NC9例,PD3例,CR+PR为42.9%,中位TTP为5.4个月,中位生存期8.2个月,1年生存率23.8%(5/2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及神经性毒性。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经胃左动脉灌注EPI化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贲门癌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介入放射学方法,对12例消化道癌症病人行术前动脉灌注美蓝染色标记,其中胃癌7例,贲门癌5例。除1例胃癌患者,因癌广泛转移未能手术外,其余11例均行根治手术,术中共清扫淋巴结84组计191个,癌转移淋巴结68个,占清扫淋巴结的35.6%,癌转移淋巴结染色率100%。病灶及淋巴结染色后呈鲜艳水蓝色,本法可清楚显示病灶范围和所在区域淋巴结,可验证术中是否彻底切除病灶,也为清扫范围提供了依据。除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前术后化疗的疗效.方法贲门癌患者121例随机分为术前术后化疗(A)组,单一手术(B)组.A组患者术前1周连续化疗两次,术后第1、2、8、9天各化疗1次,患者出院后口服替加氟3个月,B组单纯手术治疗.结果 A、B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4.4%和90.6%,3年生存率分别为61.1%和39.1%,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21.9%,10年生存率分别为13.0%和7.8%,A、B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1,5,10年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术前术后化疗能显著提高贲门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5,10年生存率也有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纯手术组. 相似文献
7.
腹腔内化疗在晚期贲门癌的临床应用陈于平杨捷生陈玉泉杨卫平杨熙鸿卢诗杰贲门癌外科治疗的疗效仍未令人满意。晚期未能手术治疗者生存率就更低,其对化疗及放疗反应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515031汕头市饶平路13号)均差,非手术治疗的1年及3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81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36例采用TACE联合3DCRT,B组45例采用单纯TA-CE.比较两组近期疗效,1、2、3年生存率及死亡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毒副作用.结果 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满1、2、3年者分别为55、19、6例.A组有效率为72%,B组为60%(χ~2=1.32,P>0.05).A和B两组1、2、3年生存率、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3%、63%、25%、21个月和75%、37%、8%、1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两组毒副作用相似.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对远期生存有益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是一种较单纯TACE更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胃左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贲门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左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贲门癌临床研究尹莉主治医师李云霞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750004)虽然近年来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有了显著提高,但仍不能超过治疗病人的10%。一些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贲门癌病人,吞咽困难症状较重,而常规化、放疗效果欠佳,为此作者于19...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FOLFOX方案(草酸铂、四氢叶酸钙和5-Fu)与EPLF方案(表阿霉素、顺铂、四氢叶酸钙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54例Ⅲb和Ⅳ期胃癌患者依入院次序分组,接受FOLFOX方案与EPLF方案治疗两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FOLFOX方案组有效率51.9%(14/27),EPLF方案组有效率44.4%(12/27),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FOLFOX组Ⅲ Ⅳ度白细胞减少(6/27)与FOLFOX组(0/2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6.087,P=0.0166)。FOLFOX方案组周围感觉神经炎的发生率较EPLF方案组高,恶心、呕吐、脱发的发生率较FOLFOX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方案疗效肯定,均可作为胃癌化疗的临床一线方案应用,对一些年老体弱或多次化疗后骨髓耐受差的患者可能更适合FOLFOX方案。而在临床方案选择时,提示可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2.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2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2h,d1;醛氢叶酸200mg/m^2,静脉滴注2h,d1、d2;氟尿嘧啶400mg/m^2,快速静脉滴注,d1、d2,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h,d1、d2。每2周重复。4个周期后以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全组42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1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CR+PR)47.6%。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9.5个月。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发生率达80.9%,其次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78.6%,口腔黏膜炎19.0%,腹泻21.4%,无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为66.7%。结论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区域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 198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收治的 5 1例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的患者的资料。结果 :原发性胃癌 5 1例 ,术式分别为胃次全切除术 2 9例 (SG组 ) ,胃癌根治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组 ) 11例和胃空肠吻合术 8例 ,腹腔内肿物活检术 3例。PD组的一、三年生存率为 6 3.6 %和 36 .4 % ,而SG组为 17.2 %和 3.4 % ,PD组的生存率要比SG组明显提高 (P<0 .0 1)。结论 :胃癌侵犯胰头十二指肠区域患者进行胃癌根治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合理和安全的 ,可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进展期胃低分化腺癌术后综合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进展期胃低分化腺癌术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自拟加减胃愈方联合OLF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低分化Ⅱ~Ⅲ级胃腺癌术后患者25例,并与单纯实施OLF方案化疗的25例随机对照,进行为期3年的生存期、生活质量、复发转移等情况的观察。结果联合组3年存活率68.0%(17例),对照组40.0%(10例);联合组无进展生存率(PFS)达56.0%,明显高于单纯化疗对照组的28.0%;器官转移个数16个,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个;联合组在化疗期间的各类毒副反应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口服自拟加减胃愈方联合OLF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术后进展期胃低分化腺癌可防止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结果(附1 832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贲门癌的手术治疗结果,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832例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生存率用寿命表法计算,差异的显著性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本组切除率76.3%,根治切除率53.4%。5年生存率:切除术23.5%,根治性切除术29.9%。上切缘<5cm与≥5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4%和25.8%,下切缘<5cm与≥5cm分别为20.8%和24.5%。它们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放疗与单一外科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及21.5%,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可提高生存率,但目前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切缘长度达到或超过5cm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评价含紫杉醇(Taxol)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用含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29例,包括Taxol 5-Fu 17例,Taxol DDP 10例,Taxol E-ADM2例。结果 可评价疗效者26例,无完全缓解(CR)患者,部分缓解(PR)10例,占34.5%,稳定(SD)12例,占41.4%,进展(PD)4例,占13.8%,总有效率(CR PR)为34.5%。临床受益率为72.4%。中位肿瘤进展期5.8个月,中位生存期9.3个月。主要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26例(89.7%),脱发25例(86.2%),肌肉关节痛23例(79.3%)等,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效,临床缓解率较高,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难治或复发的晚期胃癌二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拓僖(HCPT)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及顺铂(DDP)的LFPH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LFPH方案,具体用药方案为:HCPT每天6~8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LV每天100~200 mg,静脉滴注2 h,第1~5天;5-Fu每天425 mg/m2,静脉滴注3 h,第1~5天;DDP 30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LFAP方案,即阿霉素(ADM)联合5-Fu/LV及DDP,具体用药:ADM 40 mg/m2,分1~2 d静脉冲入;5-Fu、LV及DDP的用法和用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9.0% 和33.3%,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骨髓抑制、脱发和消化道反应中的恶心、呕吐等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CPT联合5-Fu/LV及 DDP的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一定的疗效,临床受益反应较高,生活质量改善较明显,毒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腔化疗对胃癌术后腹膜转移患者腹腔冲洗细胞学转阴率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2003至2005年共收治16例胃癌腹膜种植及8例腹腔冲洗细胞学(P0Cy )患者,于术中留置腹腔化疗管,定期灌注顺铂(CDDP)、丝裂霉素(MMC),平均灌注次数5.6次,CDDP总量为288mg。结果化疗后腹腔冲洗细胞学转阴率为71.4%,P0Cy 组转阴率更高;治疗后转阴组的中位生存时间(777d)和无效组(254d)相比明显延长,化疗副作用包括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结论本疗法对于胃癌腹膜种植高危人群、P0Cy 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T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14(5):438-439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TXT)联合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泵入及低剂量顺铂(DDP)组成的T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客观有效率(RR)、毒性反应及生存期。方法全组36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治疗前有可评价的客观指标。其中合并肺转移11例,肝转移12例,腹腔转移7例,腹壁转移5例,骨转移4例。TCF方案应用如下:TXT 60 mg/m2,ivdrip,d1;CF 100~200 mg/m2,iv drip,d1~5,于5-Fu之前用药;5-Fu 500 mg,ivdrip,d1;5-Fu 2~3 g/m2,civ,120 h;DDP20~30 mg/m2,iv drip,d3~5。每21 d重复。结果全组36例均可评价疗效,CR 3例,PR 19例,SD6例,PD 8例,总有效率为61.1%。中位生存期(MST)13个月。主要毒性反应是粒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T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客观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良好,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背景与目的肝癌的介入治疗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与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ethanolinjection,PEI)是开展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两项治疗措施。TACE联合PEI可明显提高肝癌的近效疗效,但远期随访结果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探讨TACE联合PEI治疗肝癌的长期效果及价值。方法675例肿瘤直径为2~15cm(平均9.6cm)、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接受介入治疗,其中179例行TACE联合PEI治疗(联合组),496例行单纯TACE治疗(TACE组)。两组中各有10例介入治疗后行Ⅱ期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研究。其他病例随访5~7年以上(平均6.6年),分别统计1、3、5、7年累计生存率。联合组与TACE组两组无论是手术切除病例,还是随访病例,介入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结果病理研究显示,虽然治疗前后肿块缩小程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联合组肿瘤平均坏死程度[(100.0±0.0)%]及完全坏死率(100%)均显著高于TACE组[分别为(91.5±7.1)%和20%,P<0.05或0.01]。随访结果显示,联合组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80.5%、58.6%、29.6%和16.5%,TACE组分别为68.5%、27.8%、7.2%和5.2%,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ACE联合PEI是提高HCC远期生存率较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