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清窍镇痛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8例头痛患者进行针刺配合清窍镇痛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头痛消失,临床治愈者79例,占61.7%;治疗后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明显好转者43 例,占33.6%;头痛症状及血压等无变化,治疗无效者6例,占 4.7%;总有效率 95.3%.结论 针刺结合清窍镇痛汤治疗头痛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找慢性每日头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每日头痛的变形性偏头痛和慢性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的216例病人,给予舍曲林50mg~100mg治疗,共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根据患者头痛的严重程度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量化评定各一次.共3次.结果 总有效率为59.7%,CTTH患者有效率57%,显效51例(30%),有效45例(27%);TM患者有效率为68%,显效27例(55%),有效6例(13%).副作用少且易耐受,疗效与是否合并抑郁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用头痛宁胶囊,西药组用西比灵胶囊,联合组使用头痛宁胶囊和西比灵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药组控制显效率为55.0%,西药组控制显效率为50.0%,联合组控制显效率为85.0%.结论 头痛宁胶囊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中、西药单独一组应用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与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头痛宁胶囊联合西比灵,对照组用西比灵,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对照组64%.结论 头痛宁胶囊联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比灵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苍耳子散治疗鼻渊头痛疗效.方法 采用加味苍耳子散治疗鼻渊头痛96例,并与头孢呋辛钠为主治疗的84 例作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愈34例,显效38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苍耳子散治疗鼻渊头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散偏汤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散偏汤加减治疗40例顽固性头痛患者.结果 痊愈3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 散偏汤治疗顽固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王不留行耔穴位贴压治疗头痛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佳娜 《中外医疗》2008,27(23):91-91
目的 王不留行耔穴位贴压法治疗头痛.方法 对98例头痛患者给予王不留行耔穴位贴压治疗.结果 治愈率80%,总有效率93.8%.结论 王不留行耔穴位贴压治疗安全、易行,疗效王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索更有效治疗神经性头痛的方法药物.方法自拟祛风止痛汤治疗神经性头痛32例疗效观察.结果痊愈21例,占66%,显效9例,占28%,无效2例,占6%,总有效率达94%,结论祛风止痛汤治疗神经性头痛方法简便,用药合理,辨证准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研究、讨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头痛妙灵丹1~4号治疗偏头痛224例.方法 运用头痛妙灵丹1~4号辨证治疗偏头痛.结果 临床治愈136例,占60.7%;显效53例,占26.3%;有效27例,占12.1%;无效8例,占3.6%.结论 头痛妙灵丹1~4号能显著提高偏头痛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头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头痛包括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颞动脉炎性头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等,近年来国际头痛学会把慢性每日头痛也列入原发性头痛,大约90%的头痛属于此种.目前治疗头痛的方法很多,我们采用自制中药"海代克糖浆"治疗原发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开"四关"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3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电针四关穴(合谷、太冲)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电针四关治疗)和对照组30例(口服尼莫地平片),穴疗程共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6.7%,P<0.05;治疗组的头痛程度和频率都降低,而对照组头痛程度减轻,但头痛频率不降低.提示电针四关穴是一种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刺风池穴、完骨穴为主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7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采用针刺治疗,以风池、完骨、风府、大椎为主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 min,1次/d,5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 治疗4个疗程后,治愈46例,好转24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3.89%,好转率为33.33%.结论 针刺风池穴、完骨穴为主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50例,服用盐酸乙哌立松.两组均服用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 2%和82 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的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甘露醇治疗运动诱发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针对13例运动性诱发偏头痛患者的特点分析,相应先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颈后神经阻滞等治疗,止痛效果均不佳,5~10min后仍头痛剧烈,继而改用20%甘露醇250mL,5%葡萄糖加维生素C2.5g、胞二磷胆碱0.5mg静点1次.结果 13例患者在甘露醇静点20~30min时头痛缓解,静点完毕后基本无头痛.有4例数月后又反复发作,同样治疗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对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多种药物和方法的治疗才能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曾庆艳  许相玲 《中外医疗》2011,30(36):100-100
目的 循经取穴,运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厥阴经,督脉上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 90例患者针刺次数最少一次,最多10次,治疗结束后,显效74例,占82.2%,有效12例,占13.3%,无效4例,占4.5%,总有效例为95.5%.结论 通过对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厥阴经及督脉穴的适度针刺,可达平肝潜阳,益气升清通络止痛之功效,从而有效治疗头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观察通天口服液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对 5 9例血管性头痛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分成治疗组 ( 33例 )和对照组 ( 2 6例 ) ,治疗组除一般治疗外再加通天口服液 ,而对照组予以全天麻胶囊 ,最后两组病人进行疗效对比和分析。结果 :通天口服液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总有效率达 93 7% ,对照组为 76 9% ,总有效率组间比较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 ,说明通天口服液与对照组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相似 ;两组病人的副反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为一过性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 :通天口服液治疗血管性头痛效果肯定、安全、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比较针刀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针刀治疗组治愈率为95.6%,有效率为97.3%,针刺对照组治愈率为9.8%,有效率为79.5%,2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省时省力,可以作为颈源性头痛病程长、病情顽固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手法治疗和电脑中频治疗的疗效。方法:将7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随机分为手法推拿治疗组40例(观察组)和电脑中频治疗组38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6.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手法治疗比电脑中频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过头痛发作.我们自1998年以来,通过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头痛患者10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治疗偏头痛,应当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实证治疗当以怯邪为主,虚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此外,根据头痛部位的不同,参照经络循行部位选用适当的引经药,可以提高疗效.一般太阳头痛选用羌活、蔓刑子、葛根;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少阳头痛选用柴胡、川芎;厥阴头痛选用藁本、吴茱萸;太阴头痛选苍术,少阴头痛选细辛.久痛不愈,头痛较剧烈者,宜选用搜风通络之虫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