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的类型、流行病学、变异的位点、可能的诱因、机制以及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物种适应生存压力的结果。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与其它DNA病毒相比具有很高的变异率。随着研究的深入,表明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失败、HBIG预防移植后肝脏再感染、HBsAg(-)的HBV感染及疾病严重性等均有密切关系。本文就HBV S基因变异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小鼠对HBV S基因和基因疫苗的应答。方法 用已构建的HBV S基因疫苗(pCR3.1-S)和C基因疫苗(pCR3.1-C)分别给Balb/c小鼠多点肌肉注射,2wk后追加免疫一次,用ELISA法及MTT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及脾细胞对HBsAg或HBcAg的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 免疫接种2wk后小鼠血清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CR3.1-C组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pCR3.1-S注射组。结论 HBV S和C基因疫苗诱导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强度;C基因尤以细胞免疫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HBVHepG2肝细胞株,使HBV能长期稳定地表达抗原并复制。方法将含完整转录单位的1.2倍体HBVDNA经Sal1位点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REP10,构建的重组载体pREP—HBV以Lipofemamine2000转染HepG2细胞,250μg/ml。潮霉素筛选抗性细胞克隆。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上清液HBV颗粒。制备HBV特异性探针,以Southern印迹法检测细胞株内HBV核心颗粒DNA。结果获得含1.2倍体HBVDNA的重组载体,即pREP—HBV,该重组载体转染HepG2细胞后,获得5株潮霉素抗性细胞RHBV1~RHBV5。均能表达HBsAg和HBeAg。Southern印迹结果显示各株细胞均可见明显的杂交拖带,即存在HBVDNA复制中间体。细胞培养上清液浓缩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成簇的、直径约42nm的HBV颗粒及直径为22~26nm的球形颗粒。结论 成功建立了HBV稳定复制及表达的HepG2细胞株,目前细胞已传代50次,每3天1次。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至少含有4个开放阅读框架(ORF),定位于负链,分别为S、C、P和X基因。S基因变异的热点,也是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中最有意义的变异是“a”决定族基因组的突变。我们探讨了S基因(“a”决定簇)序列的多态性,为进一步研究HBV基因变异提供参照。1.资料与方法:对象为HBV感染者31例,来自江南地区。HBsAg均阳性,抗-HBs均阴性;其中16例HBeAg阳性,15例阴性;抗-HBc均阳性。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4~70岁。慢性无症状HBsAg…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BV X基因对痉挛性截瘫蛋白(SPG)2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G2和HepG2.2.15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将带有SPG21基因启动子的报告质粒pGL3-SPG21分别与表达HBV基因组的单个基因的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测定荧光色素酶的活性,以相对光单元(RUL)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PG2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HepG2.2.15细胞中SPG2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epG2细胞,相对表达量(与β-肌动蛋白的灰度比值)为0.36±0.06对比0.21±0.05,P<0.05.转染pCMV-S、pCMV-E、pCMV-C、pCMV-X、pCMV-P和pCMV-ag2B后的HepG2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分别为每微克蛋白(86±12)RUL、(75±12)RUL、(69±11)RUL、(875±27)RUL、(104±16)RUL和(67±12)RUL;与转染pCMV-tag2B组细胞相比,转染X基因者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HBV X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SPG21的表达,这种激活作用随着X基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HBV X基因能特异性地激活SPG2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P区基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的变异情况。方法从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的血清标本中,扩增目的片段,阳性结果双酶切后克隆至JM105感受态细胞。每份标本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以错配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YMDD基因序列,出现变异者进行双向测序。结果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后,其中2例HBVDNA为阴性,2例HBVDNA转阴后又转阳,测序结果提示出现M5521变异;1例HBVDNA始终阳性,和治疗前一样存在D553G的变异。结论D553G变异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无效的原因之一,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P区YMDD变异是抗病毒药物诱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含preS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探讨乙型肝炎病毒preS1基因在HBV入胞机制中的作用。方法:PCR法扩增含EcoR I与Pst I酶切点的preS1基因序列,PAS2-1载体及preS1基因PCR产物双酶切,经T4DNA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5,对重组质粒经序列测定,命名为PAS 2—1—preS1。经乙酸锂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入酵母茵AH109,Western Blot法证实重组质粒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已构建的质粒PAS2—1-preS1经序列测定合有完整的preS1基因片段,转入酵母后经Western Blot证实酵母细胞正确表达preS1-BD融合蛋白。结论:PAS2—1—preS1的构建为通过酵母双杂交体系筛选体内与preS1蛋白相互作用的preS1相关蛋白,为进一步深入探讨preS1在HBV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反式激活靶基因的克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bioinfonnatics)筛选并克隆乙型肝炎病毒(HBV)e抗原(HBeAg)反式激活新型靶基因。方法 以HBeAg表达质粒pcDNA3.1(-)-HBeAg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提取mRNA并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分析。对于所获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其中之一为新型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注册的已知功能基因序列没有同源性,利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的搜索和比对,进行电子拼接,根据基因起始密码子的KozaK规则和终止密码子下游保守的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确定新型基因序列。从HepG2细胞提取总RNA,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获得该新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测序证实,命名为HBeAgTP,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为AY423624。结果 HBeAg TP基因的编码序列全长为324个核苷酸(nt),编码产物由107个氨基酸残基(aa)组成。结论 HBeAg反式激活新型靶基因HBeAg TP的筛选与克隆,为进一步研究。HBeAg在体内激活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探索新型治疗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中,大多数是婴幼儿期感染,往往终生携带HBV,但正常成人初次感染后大多能清除病毒.除病毒因素外,主要是机体的免疫因素决定感染结局[1].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受许多基因的调节,我们推测正是由于在正常人和HBV携带者之间存在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才导致了不同的感染结局.本研究旨在探讨HBV携带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差异表达的基因,有助于阐明HBV携带发生发展机制及设计新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1.
研究β2糖蛋白I(β2GPI)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以进一步探讨β2GPI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采用L igand b lot技术,从SMMC-7721、HL-60及SGC-7901三个细胞株中,筛选出具有与人β2GPI特异结合蛋白成分的细胞。SMMC-7721细胞在40kD处出现一特异染色带,而HL-60及SGC-7901二种细胞则无此反应。在SMMC-7721细胞中存在有与人β2GPI特异结合的蛋白,这种蛋白可能参与了HBV感染肝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进一步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与p53的作用关系,以便更深入地了解HBV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SMMC-7721肝癌细胞系(表达野生型p53,HBV阴性)为靶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MVp53单独或者与野生型HBV质粒(pCMVHBVa)、变异型HBV质粒(pCMVHBVb)共转染细胞,用annexin V-FITC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各组分别共转染报告基因:PG13-CAT,含有p21基因启动子的p21-LUC,通过CAT酶以及荧光素酶的检测,观察p53活性情况以及对p21启动子的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转染组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单独的pCMVp53质粒转染SMMC-7721细胞系能够促进p21报告基因的表达,细胞凋亡率升高;HBVa质粒与pCMVp53共同转染可使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p53对报告基因PG13-CAT的活化作用以及对p21基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增强,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而与pCMVHBVb共转染时则不能。结论 HBV在细胞内的复制可能通过使p53蛋白半衰期延长,及p53蛋白的表达及作用增强,促进p53下游基因p21的转录,导致细胞凋亡率增强,细胞生长受到抑制;p53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对HBV的复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NF -kB和ⅠkB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通过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研究NF -kB和ⅠkB在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中P65、P5 0mRNA表达增强而ⅠkBmRNA表达下降 (P <0 0 1) ;Westernblot结果显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细胞的胞核中P5 0、P65蛋白高水平表达 ,而正常肝细胞仅检测出极低水平的P5 0、P65蛋白 ,但是在SMMC -772 1细胞的胞质中ⅠkB蛋白低水平表达 ,正常肝细胞高水平表达。结论 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中NF -kB的P5 0、P65亚基表达升高、ⅠkB表达下降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of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 7721 in vitro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AIM To establish a cell culture system with long-term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in vitro.METHODS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 7721 was tested forits susceptibility to HCV by incubating with a serum from apatient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Cells and supernatantwere harvested at various phases during the culturingperiods.The presence of HCV RNA,the expression ofHCV antigens in cells and/or supernatant were examinedby RT-PCR,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intracellular HCV RNA was first detectedon d2 after infection and then could be intermittentlydetected in both cells and supernatant over a period of atleast three months.The expression of HCV NS_3,CP_(10)antigens could be observed in cells.The fresh cells couldbe infected by supernatant from cultured infected cellsand the transmission of viral genome from HCV-infected7721 cells to PBMCs was also observed.CONCLUSION The hepatoma line 7721 is not onlysusceptible to HCV but also supports its long-termreplication in vitro.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β2糖蛋白I(β22GPI)与 SMMC-7721肝细胞膜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嗜肝性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的方法.检测SMMC-7721、HL-60及SGC-7901 三种细胞膜与FITC-β2GP I相结合的情况以及二者的结合特性.结果:仅SMMC-7721细胞膜表面附有大量荧光,其余2种细胞无此现象.加FITC-β2GP I 20 μL时,SMMC-772 1与FITC-β2GP I 的结合率为19%,明显高于FITC-β2GP I与 HL-60的结合率(1.7%)及与SGC-7901的结合率(1.9%)(P<0.01).加FITC-β2GP I 50μL 时,SMMC-7721与FITC-β2GP I的结合率为 20.8%,与20 μL的结合率无差异(P>0.05),说明SMMC-7721与FITC-β2GP I的结合率不随 FITC-β2GP I量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在SMMC-7721肝细胞膜表面存在能与人β2GP I特异结合的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HBsAb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和肝组织中的HBV基因序列,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 以1例长期随访HBsAb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多种试剂盒检测其血清HBsAg、HBsAb,提取外周血血清和肝组织HBV DNA进行全基因组分段扩增,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结果 多种试剂盒检测均提示该例患者HBsAg阴性、HBsAb阳性;血清HBV DNA为103~ 105拷贝/mL;血清和肝组织来源的HBV DNA全基因测序完全相同,均为3 215个碱基、B基因型,与参照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82%,各编码区均没有缺失或移码突变,不同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37%~ 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8%~ 100%,在S区存在几种变异如PreS1的Q80H、S的C64Y、E164G、L175S,但前S区、“a”决定簇、1 762/1 764、1 896位点均未见变异.结论 HBsAb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和肝组织来源的HBV基因序列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HBV基因疫苗联合抗原蛋白免疫小鼠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HBV)基因疫苗,观察其与HBV表面抗原蛋白(HBsAg)联合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基因疫苗,联合应用纯HBsAg蛋白免疫Balb/c小鼠,以单用基因疫苗pCR31S或纯蛋白HBsAg免疫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HBs,另取免疫小鼠脾细胞,用3HTdR掺入法测定各组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2,4wk时联合免疫组抗HBs效价低于纯蛋白免疫组,高于基因疫苗免疫组;6wk后基因疫苗免疫组抗HBs效价升至最高,联合免疫组次之.3HTdR掺入法测定显示,各组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乙肝病毒基因疫苗与表面抗原蛋白联合免疫无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Vx)的正常人肝细胞株。方法用PCR法扩增含EcoRI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x基因序列,构建HBV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Vx,转化大肠杆菌DHSct,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BVx基因导入Chang细胞系,G418筛选,RT-PCR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x基因亚克隆入pcDNA3.1(+),含有完整的x基因片段,转染后Chang细胞有HBVxmRNA表达,Chang/HBVx有HBVx蛋白的表达。结论构建了稳定表达HBVx基因的肝细胞株Chang/HBVx。  相似文献   

19.
探索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方法用DNA重组技术构建HBV-S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电穿孔转染PA317后,用假病毒颗粒感染HepG2、P815和EL-4细胞,并进行基因免疫。结果HBV-S基因在上述细胞获得高效表达,在免疫动物体内产生高滴度抗一HBS及有效的CTL反应。结论该载体肌肉注射后有效激发对HBsAde异性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在细胞内稳定表达,是一种高效的基因转移系统,适用于基因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β2糖蛋白Ⅰ(β22 G P Ⅰ)与SMMC-7721肝细胞膜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嗜肝性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的方法,检测SMMC-7721、HL-60及SGC-7901三种细胞膜与FITC-β2GP Ⅰ相结合的情况以及二者的结合特性.结果:仅SMMC-7721细胞膜表面附有大量荧光,其余2种细胞无此现象.加FITC-β2GPⅠ 20μL时,SMMC-7721与FITC-β2GP Ⅰ的结合率为19%,明显高于FITC-β2GP Ⅰ与HL-60的结合率(1.7%)及与SGC-7901的结合率(1.9%)(P<0.01).加FITC-β2GP Ⅰ 50 μL时,SMMC-7721与FITC-β2GP Ⅰ的结合率为20.8%,与20μL的结合率无差异(P>0.05),说明SMMC-7721与FITC-β2GP Ⅰ的结合率不随FITC-β2GP Ⅰ量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在SMMC-7721肝细胞膜表面存在能与人β2GP Ⅰ特异结合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