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1.解热作用生石膏对人工发热动物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用生石膏1:1的煎液直肠给药,测定对牛或伤寒菌苗引致兔热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的退热作用,而纯硫酸钙无作用.另报道用生石膏或熟石膏的浸液10g/kg灌胃,对人工发热家兔也有轻微的降温作用,而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干姜水提物解热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姜水提物的解热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干姜水提物的解热作用;应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光辐射热甩尾法,观察干姜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干姜水提物低剂量组:随着时间的推移,体温有下降的趋势(F=7.21,P<0.01);干姜水提物高剂量组:大鼠在给药后第1小时体温显著降低(P<0.05),但给药后第2,3,4小时体温下降不明显(F=1.28,P>0.05);吲哚美辛组的大鼠在给药后的第1、2、3、4小时体温均明显降低(F=2.89,P<0.05)。干姜水提物组明显减少发生醋酸扭体反应的鼠数(P<0.05),显著提高小鼠光辐射热甩尾反应的痛阈(P<0.05)。结论干姜水提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野黄芩甙的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野黄芩甙是半枝莲的主要成分,半枝莲水煎剂对大鼠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为了证实野黄芩甙是否是半枝莲解热的主要成分,对野黄芩甙的解热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Wistar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0%干酵母混悬液制备大鼠发热模型。选取体温上升1℃以上的大鼠70只,随机分为野黄芩甙12.5mg·kg-1、25mg·kg-1、50mg·kg-1组,阿斯匹林100mg·kg-1、黄芩甙25mg·kg-1、50mg·kg-1和盐水对照组。均腹腔注射给药。药后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连续6次。结果:野黄芩甙ip给药,对正常大鼠的体温无明显影响,用药前后体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发热大鼠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用药前后体温变化差异显著(P<0.01),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野黄芩甙的解热作用持续4h。野黄芩甙的解热作用强于阿斯匹林。结论:野黄芩甙是半枝莲的主要成分,其解热作用与半枝莲相似,表明野黄芩甙是半枝莲解热作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从抗菌、抗病毒、免疫、解热降温方面对小儿宝黍康冲剂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有抗菌、抗病毒、免疫增强、解热降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干姜水提物的解热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干姜水提物的解热作用;应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光辐射热甩尾法,观察干姜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干姜水提物低剂量组:随着时间的推移,体温有下降的趋势(F=7.21,P〈0.01);干姜水提物高剂量组:大鼠在给药后第1小时体温显著降低(P〈0.05),但给药后第2,3,4小时体温下降不明显(F=1.28,P〉0.05);吲哚美辛组的大鼠在给药后的第1、2、3、4小时体温均明显降低(F=2.89,P〈0.05)。干姜水提物组明显减少发生醋酸扭体反应的鼠数(P〈0.05),显著提高小鼠光辐射热甩尾反应的痛阈(P〈0.05)。结论干姜水提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对发热动物体温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对干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结果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高剂量组对酵母混悬液致大鼠体温升高有明显降温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高剂量组动物体温在给药后4~8 h显著下降(P0.05),射干抗病毒注射液高剂量组动物体温在给药后2~6 h显著下降(P0.05)。但是射干抗病毒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与射干抗病毒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抗病毒口服液与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口服液与注射液的解热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控温毯对脑瘫合并高热患儿降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7例脑瘫合并高热患儿(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脏器功能衰竭)随机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3)。研究组采用医用控温毯降温治疗。对照组采用40%医用酒精擦浴,同时每次口服百服咛液(7~10mg/kg),降温治疗。治疗1小时后,观察两组患儿体温下降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体温下降较对照组明显。控温毯对脑瘫合并高热患儿降温作用明显优于酒精擦浴联合口服解热镇痛药的降温作用。结论:控温毯用于脑瘫合并高热患儿的降温治疗,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compound of Yinhuang micro-enema,YHCE)及其拆方的解热作用,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酵母混悬液复制发热大鼠模型,用电脑数字式体温计观察YHCE及其拆方灌肠给药后发热大鼠肛温的变化.结果:YHCE高剂量组的解热作用最明显且稳定持久(P<0.01或P<0.05);YHCE拆方后的3个单药也各有一定的解热作用(P<0.05或P<0.01),以黄芩最明显,柴胡次之,金银花最弱,但3个单药的解热作用均小于复方(P<0.05或P<0.01).结论:YHCE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与剂量相关;YHCE复方的解热效果比拆方好,各单药之间可能有协同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9.
50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注射用赖氨匹林15mg/k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对照组用地塞米松0.25mg/kg静脉推注。结果:两组应用不同解热剂后均有效,从给药后90min的体温与用药前的体温相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起效快,解热效果显著。认为注射用赖氨匹林是一种疗效确切且安全有效的降温药。  相似文献   

10.
4种治疗SARS方剂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表解毒舍剂及其它3种治疗SAKS方剂的解热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干酵母悬液后立即给药,在给药后第1、2、4、6、8h时测定体温。求出各时刻相对于正常体温的体温变化值。结果固表解毒合剂使升高的体温降低,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趋势,高剂量的作用最强,其它3首治疗SAKS方剂也使升高的体温降低。结论固表解毒合剂具有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叶青提取物(ETR)对酵母致大白鼠发热和下丘脑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为其解热降温机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365、385、325 nm处为激发波长,以485、480、375 nm为发射波长,测定5-HT、NE和DA含量。结果给药组大白鼠在给予三叶青提取物后1 h体温显著下降,下丘脑组织中5-HT、NE和D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三叶青提取物对酵母致发热大白鼠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与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介质5-HT、NE、D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柴胡注射液特殊给药方式治疗临床发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62-1162,1200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性味苦微寒,其注射液为柴胡挥发油的灭菌饱和溶液,主要有解热作用,因其作用平稳,临床上多用于小儿、孕妇的感冒发热。为了解柴胡注射液口服、滴鼻、穴位注射、敷脐和直肠给药等特殊给药方式治疗临床发热症状的效果,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既简便又经济、安全,患者容易接受。但是,不注意服药方法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护士发药前应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熟悉药物的性能、给药途径,以便正确的选择药物,使之更好地发挥药效,达到治疗目的。1 口服给药与饮水  无论是片剂、丸剂还是粉剂,都要溶解于水被吸收产生药效。因此发药时必须携水,亲自看患者服下。有的药物如磺胺类药应嘱患者适当增加饮水以免引起尿结晶;解热的药物,多饮水加快发汗起到了降温的作用。有的患者用药时不饮水而干吞。干吞药物会粘附在食管壁上或滞留在…  相似文献   

14.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配伍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复方大青叶注射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配伍后的解热效果及毒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化学刺激法使家兔致热后进行解热试验;按药典规定用小白鼠做异常毒性试验。结果 两药配伍降温效果减弱,起效慢,毒性增高。结论 此二种注射液有配伍禁忌,故不能配伍使用,建议临床纠正这一不合理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热可平注射液的解热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可平(由北柴胡、鹅不食草配伍制成)的解热镇痛作用进行了动物试验。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①对由2,4-二硝基酚引起的大鼠发热,0.40g/kg热可平在给药后90、120min,0.80g/kg热可平和0.36g/kg安乃近在给药后60、90、120min均有明显解热作用(P〈0.05);②对由蛋白胨引起的家兔发热,热可平0.41、0.82g/kg在给药后60、90、120min,安乃近0.  相似文献   

16.
大承气汤对家兔胃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承气汤(DT)经十二指肠给药对胃运动表现出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特点,给药后1-3小时,胃运动(蠕动)呈逐渐加强趋势,4小时后作用逐渐减弱,可持续6-8小时。  相似文献   

17.
仙方活命饮的抗炎及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传统方剂仙谅活命饮进行主要药效学研究,阐明其抗炎及解热作用。方法: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药,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药,研究仙方活命饮对健康大鼠琼脂性足趾肿程度的影响。对健康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以及蛋白胨诱发家兔体温升高的影响。结果:以10g/kg,5g/kg仙方活命饮连续灌胃3d,可显著抑制健康大鼠琼脂性足趾肿胀程度;20g/kg,10g/kg,5g/kg连续静注7d,对健康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仙方活命饮20g/kg对蛋白胨诱发家兔体温升高有显著降温作用。结论:仙方活命饮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对柴胡复杂的化学成分进行配伍、比较研究,才能揭示其解热的物质基础。同时指出柴胡解热的机制可能是多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柴胡的配伍、剂量、剂型及给药途径都是影响柴胡解热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伪麻黄碱水杨酸盐急性毒性实验及降温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伪麻黄碱水杨酸盐对小白急的急性毒性作用及对家兔的降温作用。方法:改良寇氏法测定伪麻黄碱水杨酸盐的LD50,观察该药物对白百破致热家兔的解热作用。结果:伪麻黄碱水杨酸盐的LD50=355.7(339.8-372.4)mg/kg;降温作用在用药后1h出现,持续时间3-4h,结论:伪麻黄碱水杨酸盐的毒性较为伪麻黄碱小,且有明显降温作用。  相似文献   

20.
芩连抗病毒胶囊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芩连抗病毒胶囊的解热作用。方法:采取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和伤寒、副伤寒疫苗的方法,造成家免发热模型。给予芩连抗病毒胶囊灌胃,并与双黄连灌胃给药作对照。结果:芩连抗病毒胶囊能明显抑制模型家免体温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芩连抗病毒胶囊有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