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及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表达水平,探讨CD28分子在GD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5例GD患者为试验组,6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溶血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对象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含量。结果试验组外周血CD4+CD28+T细胞为(23.367±8.562)%,CD8+CD28+T细胞为(10.156±3.114)%,较对照组[分别为(30.786±5.143)%和(17.200±3.624)%]显著减少(P<0.0.5、P<0.0.1),血清中可溶性CD28水平观察组[(2.35±0.58)μg/L]较对照组[(0.53±0.23)μg/L]显著增加(P<0.01)。结论共刺激分子CD28很有可能参与了GD的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0/CD28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研究,对两组人群外周血CD80/CD28和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CD80、CD28表达明显下降,PHT患者CD4+、CD4+/CD8+以及CD19+细胞均低于正常对照,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PHT患者外周血T细胞低表达CD80、CD28,不能有效激活其通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康汉族人外周血中CD4+CD8+双阳性(double positive,DP)T细胞和CD4-CD8-双阴性(double negative,DN)T细胞的分布频率。方法:利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36例健康成人(〈65岁)、34例健康老年人(≥65岁)和22例免疫抑制者外周血DP T细胞和DN T细胞的分布。结果:老年组外周血DP T细胞比例1.93%±1.52%显著高于免疫抑制组1.23%±0.81%(P=0.05);但与成人组1.54%±1.24%相比,老年组外周血DP T细胞比例虽然有增高的趋势但未见显著差异。老年组、成人组和免疫抑制组外周血DP T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0.028±0.022)×109细胞/L、(0.024±0.017)×109细胞/L和(0.021±0.019)×109细胞/L,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成人组外周血DN T细胞比例为8.81%±5.56%,明显高于老年组的5.52%±3.49%和免疫抑制组的3.72%±1.21%(P值分别为0.012和0.000);老年组DNT细胞比例也高于免疫抑制组(P=0.025)。老年组、成人组和免疫抑制组外周血DN T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0.083±0.069)×109细胞/L、(0.150±0.111)×109细胞/L和(0.057±0.027)×109细胞/L,成人组外周血DN T细胞的绝对数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1)及免疫抑制组(P=0.000),而免疫抑制组与老年人比较则未见显著差异(P=0.155)。成人组外周血更常出现CD3分子表达增高(CD3high)的T细胞。与CD3分子表达正常(CD3norm)的T细胞相比,CD3highT细胞群体中包含大量DN T细胞。结论:年龄≥65岁的健康汉族老年人外周血DP T细胞未见明显增多,但外周血DN T细胞随着年龄增高而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方法: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老年肺癌患者与35例老年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结果:老年肺癌组CD3 、CD4 、CD8 T细胞及CD4 CD28 、CD8 CD28 T细胞亚群明显低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1);CD8 CD28T细胞亚群(P<0.01)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组间CD4 CD28T细胞亚群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较正常老年人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抗肿瘤能力明显下降,并导致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5.
Wang M  Huang ZX  Pan YF  Zhang FC  Zheng BR  Deng WM  Li TW  Gu JR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1):2902-2906
目的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CD147在AS发病及疾病活动中的意义.方法 入组AS患者、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HC)各30例,以流式细胞术分析比较各组间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CD147表达的差异,并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比较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47 mRNA表达的差异;进而将AS患者单核及T淋巴细胞CD147表达水平与常用的疾病活动性指标行相关分析.结果 AS、RA及HC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7的平均荧光强度(MF1)分别为213.5±37.8、228.7±49.7及163.6±44.8,T淋巴细胞CD147的MFI则分别为36.8±10.1、40.2±10.5及28.3±10.6,AS组单核及T淋巴细胞CD147的表达水平均略低于RA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S与RA组单核及T淋巴细胞CD147的表达水平均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S与RA组PBMC中CD147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HC组(P<0.05),而AS与R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单核及T淋巴细胞CD147 MFI与其ESR及CRP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AS患者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的表达较正常升高,其水平与患者ESR及CRP存在正相关,提示CD147可能是AS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健康对照纽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比例为(0.54±0.51)%;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比例为(1.40±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提示与肺癌免l癌逃逸有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28-B7 T淋巴细胞活化协同刺激分子在梅毒发病、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60例梅毒患者(早期梅毒患者和血清固定患者各30例)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7(CD80/CD86)及CD4+T淋巴细胞中CD2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固定组和早期梅毒组比较,CD28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及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在血清固定组和早期梅毒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80、CD86及其受体CD28的表达下调,通过影响CD28-B7协同刺激通路,抑制T细胞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活性功能,可能参与了梅毒的发病、发展及转归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CD4 、CD8 T淋巴细胞SLAM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的方法对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进行分离,RT-PCR对CD4 、CD8 T淋巴细胞SLAM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CD4 、CD8 T淋巴细胞SLAM mRNA表达增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结论SLAM介导的T淋巴信号通路转导异常可能在SLE患者T淋巴细胞激活异常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哮喘病人外周血CD8^ T细胞CD25,CD30表达水平,了解哮喘病人CD8^ T细胞功能状态。方法:将所分离出的CD8^ T细胞分别用PPD,PHA刺激,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25,CD30表达水平。结果:PHA刺激组CD8^ T细胞CD25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P<0.05),而CD60表达则无差异;PPD刺激组CD8^ T细胞CD25,CD30表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哮喘病人自然状态下(即未受抗原剁激)CD8^ T细胞CD25表达与健康对照无差异,而CD30表达低于健康对照(P<0.05)。结论:哮喘病人CD8^ T细胞活化状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CD28、CD152水平变化,为慢性丙肝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用荧光抗体CD4-PECY5、CD8-PE标记过的患者CD4+淋巴细胞和CD8+淋巴细胞表面CD28、CD152表达水平,分析其治疗前后变化水平.结果 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4+ CD28、CD8+ CD2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4+ CD28、CD8+CD28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 CD28、CD8+ CD28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4+ CD1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8+ CD15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4+ CD152明显降低(P<0.05),CD8+ CD152+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 CD152+、CD8+ CD152与对照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HCV-RNA阳性率为82.5% (33/40),治疗后为17.5% (7/40),治疗后HCV-RNA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外周血T细胞CD28、CD152水平变化能反映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复制情况及免疫系统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及CD163在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6~12月间共收集28例PV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ELISA法测定血清TWEAK及CD163的表达水平,real time-PCR法测定外周血TWEAK mRNA及CD163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WEAK及CD163的蛋白在单核细胞的表达比例。分析PV患者银屑病严重程度(PASI评分)与TWEAK、CD16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时28例PV均处于进展期,治疗后随访到恢复期的有10例。PV进展期血清TWEAK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血清CD163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V恢复期血清TWEAK水平较进展期下降而血清CD163水平升高;TWEAK mRNA 水平在PV低于对照组,而CD163 mRNA水平在PV和对照无明显差异;TWEAK 在单核细胞的表达率在PV进展期和恢复期均高于对照组,而CD163在单核细胞的表达率在PV进展期和恢复期均低于对照组。PV进展期和对照组单核细胞的TWEAK和CD163共表达率均高于PV恢复期(P<0.05),而PV进展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WEAK水平、血清CD163水平、TWEAK及CD163在单核细胞的各自表达率和共表达率均与PV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TWEAK/CD163炎症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PV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王天  赵义  刘栩  刘霞  李茹  任立敏  叶华  栗占国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7):1885-1888
目的 探讨CD8+IL-17+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改变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随机采集39例RA患者和4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测定全部RA患者和27名健康人的外周血CD8+IL-17+T细胞的比例;以ELISA方法测定全部RA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23和IL-17水平,并分析这些指标可能的相瓦关系.结果 RA患者CD8+IL-17+T细胞在CD8+T细胞的比例中位数为2.7%,95%可信区间为1.55%-3.74%;而正常人中位数为1.61%,95%可信区间为1.25%-2.61%.RA患者外周血CD8+IL-17+T细胞升高(P<0.05).对CD8+IL-17+T细胞功能相关的IL-17水平测定结果为,RA患者为(429±502)ng/L,而正常人仅为(13±30)ns/L(P<0.01).RA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对于CD8+IL-17+T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的血清测定结果,IL-23水平在RA患者为(157.83±27.07)ns/L,正常人为(21.97±3.52)ns/L(P<0.01);IL-6水平在RA患者为(32.67±34.50)ns/L,正常人为(1.82±1.51)ns/L(P<0.01);RA患者血清IL-6、IL-23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RA患者CD8+IL-17+T细胞数量增多,作用增强,IL-6和IL-23的升高是引起这些改变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卵巢癌患者组织及外周血CD8~+T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表达率,探讨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卵巢癌患者、3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以及14例卵巢癌组织和1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CD8~+T细胞中Foxp3、CD25、CD28、CTLA-4及GITR的表达率。结果:Foxp3和CTLA-4在卵巢癌组织CD8~+T细胞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5);CD28在卵巢癌组织CD8~+T细胞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5)。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Foxp3、CD25、CTLA-4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CD28的表达率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及外周血CD8~+Treg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且CD8~+T细胞中Foxp3的表达率可能对了解卵巢癌进展状况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协同刺激分子CD28/B7—1、CD28/B7—2及CD40/CD40L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在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哮喘患者为实验组,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比较两组间T、B淋巴细胞表面CD28/B7—1、B7—2及CD40/CD40L的表达及与血清总IgE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哮喘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表面CD28/B7—1、B7—2及CEl40/CEl40L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哮喘患者CD28、CD40L、B7—2及CD40表达水平均增高。血清总IgE水平与T淋巴细胞表达CD40L水平呈正相关。特异性免疫治疗6个月后,哮喘患者T、B淋巴细胞表达的CD28/B7—2及CD40/CD40L水平均有所下调,但均未达正常水平。结论协同刺激分子CD28/B7—2及CD40/CD40L表达水平的上调在哮喘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特异性免疫治疗能下调哮喘患者CD28/B7-2及CD40/CD40L的表达水平,并可能由此间接下调血清总IgE水平,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谭楠  吴昌归 《医学争鸣》2007,28(8):724-726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与IL- 4,IL- 5的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哮喘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 4,IL- 5水平.结果: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低于非急性发作期(P<0.01);哮喘患者IL- 4,IL- 5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IL- 4,IL- 5的表达水平高于非急性发作期(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与IL- 4,IL- 5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5,-0.767,P<0.01).结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的疾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导致哮喘患者细胞免疫失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食道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59例食道癌患者,分为鳞癌组47例,腺癌组12例,另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食道癌初诊患者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为(10.33±5.72)%,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组(4.56±1.06)%(P〈0.01),而食道鳞癌组和食道腺癌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差异。[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食道癌初诊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增加,可能是食道癌免疫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8 CD28-调节性T细胞和CD8 CD28 效应性T细胞的比例,以及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的比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SLE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新鲜外周全血以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测定CD8 CD28-、CD8 CD28 T细胞亚群比例,计算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比值,并分析以上数据与SLE活动度、SLE活动性评分(SLEDAI)、免疫球蛋白增高或补体下降或肾损害的关系,观察激素治疗对以上数据变化的影响。结果:(1)稳定期SLE患者外周血CD8 CD28-T细胞群比例较正常对照及活动性SLE显著升高,而高活动性SLE患者CD8 CD28 T细胞群比例显著降低,同时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比值显著升高;(2)SLEDAI与CD8 CD28 T细胞亚群比例存在负相关(P<0.05),与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比值存在正相关(P<0.05);(3)SLE患者中补体水平降低者较补体水平正常者、有肾损害者较未发生肾损害者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比值显著升高;(4)对10例活动性SLE患者进行追踪,经激素治疗达到稳定期后,其CD8 T细胞、CD8 CD28-T细胞比例及CD8 CD28 T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结论:SLE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紊乱可表现在CD8 T细胞亚群比例改变上,其中CD8 CD28 T细胞群比例以及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比值改变可能反映了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与病情活动的控制有关;CD8 CD28-/CD8 CD28 比值与病情活动性和补体异常及肾损害相关,可以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前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CD25+CD127low/-reg百分比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离28例CHB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三色流式分析法分别对CD4+CD25highTreg和CD4+CD25+CD127low/-Treg进行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CHB组CD4+CD25highTreg和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 3.36%±2.59% 和 4.05%±1.63%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60%±0.66%和1.75%±0.83%,P<0.01)。ALT大于100 U•L-1的患者中CD4+CD25high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4.26%±3.10%)高于ALT小于100U•L-1的患者(2.52%±2.72% ,P<0.05)。CD4+CD25high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44,P<0.05)。结论:CHB患者体内CD4+CD25+Treg的升高可能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影响病毒清除。CD25高表达水平易受转氨酶水平的影响,CD127用来作为调节性T细胞的鉴定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集10例MODS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10例健康人的外周抗凝血,应用CD4(PE-CY5)、CD25(FITC)和CD127(PE)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对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进行三色荧光抗体检测。结果:MODS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2.11%±0.33%)低于治疗前(7.44%±1.59%)(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0.77%±0.09%)(P<0.05)。结论:MODS患者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增加,并可能在 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