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肿瘤病人的威斯康星分类作业测试指标(WCST)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肿瘤病人的威斯康星分类作业测试指标特点,寻找其规律性。方法对97例各类脑肿瘤病人进行威斯康星分类作业指标(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测试,并与79例相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脑肿瘤病人WCST测试中的错误应答数(Re,47.1±16.4),持续错误数(Rpe,25.7±12.3),持续错误百分数(Rpe%,18.9±8.0),持续性应答(Rp,35.6±14.5),非持续性应答(Nrpe,24.8±8.6)和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Rlst,33.4±14.5)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但分类数(Cc,3.2±1.1)和概念化水平(CI,38.2±16.7)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t为2.291~3.345,P<0.05)。不同半球的脑肿瘤病人WCST测试指标中,除左半球组Nrpe指标显著性高于右半球组外(t=2.504,P<0.05),余各项WCST测试指标均无明显区别(t为0.971~1.415,P>0.05)。不同位置脑肿瘤病人WCST测试指标中,额叶组病人的Cc和CI测试值显著性低于非额叶组,而Re、Rpe、Rpe%和Rlst等指标明显高于非额叶组病(t=2.137~3.372,P<0.05),两组间Nrpe测试指标分布接近,无显著性差别(P>0.05)。按病灶体积大小,36例大病灶组(直径≥5 cm)Cc和CI测试值明显低于61例小病灶组(直径<5 cm),而Re、Rpe和Rpe%等指标显著性高于小病灶组(t为2.261~3.064,P<0.05);且两组间Rp、Nrpe和Rlst等测试指标分布接近,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脑肿瘤病人有明显的WCST测试指标障碍特点,为研究脑损伤病人认知功能表现提供了新渠道;干预措施可能减少认知功能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调控基因Bcl-2mRNA表达水平与MG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45例MG患者(MG组)和30名健康对照组(NC组)PBMCBcl-2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对MG患者病情按许贤豪绝对及相对评分法进行量化,激素治疗4周后测定Bcl-2mRNA表达水平。结果(1)MG患者PBMCBcl-2mRNA表达相对含量[(0.513±0.038)%]明显高于NC组[(0.371±0.045)%](P<0.05)。(2)病情以许贤豪绝对及相对标准评分为:轻、中、重及极重组,其PBMCBcl-2mRNA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466±0.047)%、(0.557±0.029)%、(0.561±0.052)%和(0.637±0.041)%,后3者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均P<0.05);Bcl-2mRNA的相对含量与其MG患者病情绝对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67),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激素治疗后各组Bcl-2mRNA表达相对含量分别为(0.256±0.033)%、(0.475±0.045)%、(0.487±0.027)%和(0.481±0.051)%,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各组病情评分分别为4.29±1.70、20.12±10.79、27.29±11.50和32.20±16.80,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MG患者随病情好转,伴PBMC的Bcl-2mRNA升高,提示:检测PBMC的Bcl-2mRNA有可能作为反映MG患者病情及免疫疗效的参数。  相似文献   

3.
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和效果。方法6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亚低温组于伤后3~24h内,平均(12±3.3)h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控制在31.3~34.7℃,平均(33.7±1.1)℃持续7~14d,平均(171±25.3)h。同时监测生命体征、ICP、CPP、血SOD和血MDA、脑葡萄糖摄取、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和并发症。对照组RT控制在38℃以内,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均于伤后3月根据GOS评定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后36h两组ICP和CPP无显著差异。治疗120h开始亚低温组ICP明显降低(P<0.05),而CPP明显升高(P<0.05)。治疗36h后亚低温组血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SOD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治疗72h脑葡萄糖摄取分别为(6.33±0.2)mg%和(8.71±0.3)mg%,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温后(第14天)分别为(12.7±0.5)mg%和(9.91±0.4)mg%,亚低温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h后亚低温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乳酸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亚低温组良好率62.9%(22/35)、中残率8.6%(3/35)、重残率11.4%(4/35)、植物生存5.7%(2/35)、死亡率11.4%(4/35),对照组分别为40.6%(13  相似文献   

4.
125 I粒子瘤内放疗治疗胶质瘤术后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时间及生存时间(w,x±s)及生存率比较(%)n复发时间生存时间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治疗组1892.39±17.01◇116.39±27.8761.11◆38.89◆对照组1978.42±13.8598.74±16.2826.3210.53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P<0.05选择我院近几年胶质瘤患者分为两组:(1)治疗组(手术切除加瘤巢内放疗组)男11例,女7例;年龄15~45岁,平均32.3岁。临床症状:呕吐、头痛17例,轻瘫或偏瘫15例,癫痫3例,视力减退2例,二便障碍2例。肿瘤病理性质:星形细胞肿瘤Ⅱ~Ⅲ级7例,Ⅲ~Ⅳ级5例,多形胶质母细胞3例,少枝-星形混合胶质瘤Ⅱ…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难治性颞叶癫患者一侧标准前颞叶切除术后短期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3例左前颞叶切除和42例右前颞叶切除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行韦氏智力及韦氏记忆量表测定,观察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65例标准前颞叶切除患者术前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全量表智商(FIQ)各值分别为80.5±15.6、89.9±16.2和83.3±15.2;术后3个月为74.3±16.1、81.8±15.9和76.1±15.2,术后各值虽较术前下降,但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商数(MQ)值术前为70.7±20.5,术后3个月为57.5±22.3,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左前颞叶切除患者术前VIQ、PIQ、FIQ及MQ各值分别为78.6±15.6、87.5±17.8、81.1±16.2和69.1±22.4,术后3个月分别为66.5±11.9、77.9±18.6、69.7±14.2和49.9±18.8,术后各项指标下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前颞叶切除患者术前VIQ、PIQ、FIQ及MQ各值分别为81.9±15.7、91.9±14.9、84.9±14.4和71.8±19.3,术后3个月分别为80.2±16.6、84.7±13.1、81.0±14.3和63.3±23.3,术后所有指标下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侧标准右前颞叶切除患者短期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左前颞叶切除者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术前对富血运脑膜瘤进行介入经动脉超选择栓塞的安全性、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治疗的34例脑膜瘤患者,术前均经全脑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富血运脑膜瘤,其中12例使用明胶海绵栓塞,15例使用PVA颗粒栓塞,7例未经栓塞直接手术,栓塞3~5 d后进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记录患者的栓塞程度、开颅切除肿瘤的出血量及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栓塞术后明胶海绵组肿瘤染色完全消失3例,大部分消失9例; PVA颗粒组肿瘤染色完全消失9例,大部分消失6例; 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2组无与介入栓塞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PVA组出血量为(350±135)mL,明胶海绵组出血量为(475±265)mL,未栓塞组出血量为(660±350)mL,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PVA组肿瘤全切14例,次全切除1例; 明胶海绵组全切11例,次全切除1例; 未栓塞组全切7例,次全切0例。结论 富血运脑膜瘤在术前进行介入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全切难度,但并未能明显提高全切率,对于栓塞材料而言,PVA颗粒的栓塞效果比明胶海绵颗粒更好,两者均可作为富血运脑膜瘤切除术前栓塞的材料使用,术前的介入栓塞能作为富血运脑膜瘤的一项可行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脑膜瘤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脑膜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数量(MVQ)与肿瘤良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36例脑膜瘤(良性27例,恶性9例)组织中的VEGF蛋白表达情况与MVQ数量,显微镜下观察其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血管数。结果①良、恶性脑膜瘤组织中均有VEGF和MVQ表达,且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血管内皮细胞胞膜中;良、恶性脑膜瘤VEGF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7.8%、100%,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表达阳性的MVQ平均值(47.6±8.5)高于阴性组(24.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VEGF的表达与MVQ值相关(r =0.75,P <0.01)。结论VEGF在脑膜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脑膜瘤血管的形成;VEGF和MVQ与脑膜瘤良、恶性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脑膜瘤病理诊断的补充指标之一,并为脑膜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泮托拉唑预防急性后循环供血区梗死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后循环供血区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B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脑血管病,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口服,3组疗程均为14 d; 记录并比较3组的胃液pH变化、大便潜血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3、7及14 d 3组胃液pH存在明显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治疗3、7及14 d B组胃液pH(分别为3.4±0.9、4.7±1.3、5.7±1.6)显著高于A组(2.8±0.6、3.9±1.1、4.8±1.5)及对照组(2.3±0.5、3.0±0.9、3.8±1.2),A组胃液p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治疗14 d内,3组患者大便潜血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治愈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B组大便潜血发生率(20%)明显低于A组(32.5%)及对照组(47.5%),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治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均有明显差异(P<0.05); 病死率B组低于另外2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美托洛尔口服联合泮托拉唑用于预防急性后循环供血区梗死致应激性溃疡出血,可明显改善胃内酸性环境,降低大便潜血发生率及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对423例脑梗死、脑出血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16-20u,qd×10-14。并与常规治疗的309例作对比研究。以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为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脑梗死病人总效率分别为85.14%(252/296)和73.1%(150/205),(P<0.005),治疗组脑出血病人的总体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脑梗死病人的治愈率分别为15.54%(46/296)和11.71%(24/205),脑出血病人为22.05%(28/127)12.5%(13/104)(P<0.05);显著进步率分别为41.89%(124/296)和25.37%(52/205),34.65%(44/127)和17.31%(18/10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开始恢复的时间分别为发病后9.17±2.14和13.84±2.51天,脑出血为14.83±2.44和21.06±3.82天,(P<0.05)。结论:胰岛素对急性脑血管病有一定疗效,可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胰岛素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组织化院前钻孔引流在脑疝期颅内血肿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组织化院前救治中,微创手术干预脑疝期颅内血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对168例院前单侧瞳孔散大的脑疝期特急性颅内血肿病人行微创手术干预77例(治疗组),非手术干预91例(对照组)。入院后均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院前救治用时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救治用时(含转运)治疗组(90±35)min,对照组(87±42)min(P>0.05);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治疗组18例,对照组46例(P<0.05);开颅术中颅内血肿量治疗组(75±19)ml,对照组(110±13)ml(P<0.05);GOS恢复良好治疗组30例,对照组16例(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人数分别为14例和37例(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不延长院前救治用时的前提下,能有效干预脑疝形成的外伤性颅内血肿,为院内开颅手术赢得时机。救治的组织化是手术成功与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3—2012-03收治的89例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采取分期或联合入路方式切除肿瘤;研究组45例采用一期显微手术后正中入路经瘤颈扭转娩出法切除肿瘤。比较2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椎管狭窄处脊髓面积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术后第1周末,2组患者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末,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术后1周和3个月的脊髓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个月末的脊髓面积分别为(199.77±32.73)mm2、(189.98±33.76)mm2,对照组分别为(146.37±39.32)mm2、(139.72±37.98)mm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8,P<0.05;t=6.311,P<0.05)。(3)2组患者术后1周末,成角畸形和脊柱不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6、12个月末的成角畸形发生率分别为4.44%、11.11%、15.55%,对照组分别为15.91%、29.55%、5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6、12个月末的脊柱不稳发生率分别为6.67%、15.55%、20.00%,对照组分别为25.00%、52.27%、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患者而言,采取一期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入院查颈动脉彩超提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39~84岁,平均年龄74±15岁。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73±16岁,予阿托伐他汀(20mg.d-1);第二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1~84岁,平均年龄76±18岁,予阿托伐他汀(20mg.d-1)、普罗布考(500mg.d-1)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6M)、12个月(12M)、24个月(24M)进行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临床预后,mRS 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并记录脑梗死复发情况,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1)两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情况:第一组治疗后6M、12M、24M的NIHSS评分分别为5.83±3.25、4.96±2.61、5.02±3.11,较治疗前9.42±3.38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2M时下降较明显(P<0.01);第二组治疗后6M、12M、24M的NIHSS评分分别为6.01±3.74、3.24±2.08、3.17±2.52,治疗后6M较治疗前NIHSS评分(9.89±3.67)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12M、24M较治疗前下降更明显(P<0.01),且治疗后12M、24M的NIHSS评分也低于治疗后6M(P<0.05);两组相比,治疗后24M第二组较第一组NIHS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2)两组各时间点mRS情况:第二组治疗后24M预后良好率为90.7%,较该组治疗后6M的72.2%有所提高,且高于第一组治疗后同时间点的预后良好率(76.8%),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mRS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24M脑梗死复发率分别为28.6%、22.2%,两组比较,各时间点脑梗死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斑块是治疗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而长远的策略,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从多方位、多靶点的抗AS作用,从而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其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完善随访,以获得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肿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和手术对它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100例脑肿瘤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术前、术后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肿瘤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率术前为48.0%,术后为62.0%,术后明显重于术前(P<0.05),术后以记忆能力(MEM)和注意能力(ATT)下降明显(P<0.05)。额颞叶肿瘤组认知功能损害率重于非额颞叶肿瘤组(P<0.05),额颞叶肿瘤组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MEM、ATT和语言能力比非额颞叶肿瘤组患者损害更明显(P<0.05)。左右大脑半球脑肿瘤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是广泛的。手术可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MoCA对脑肿瘤患者认知功能评估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伴和不伴早醒的抑郁症病人睡眠脑电图特征。方法对10例伴早醒的抑郁症(早醒组)、8例不伴早醒的抑郁症(非早醒组)和10例对照组进行睡眠脑电图检查。结果(1)早醒组的醒起时间比对照组显著为长(11.8±8.5:3.1±2.8,P<0.05);(2)非早醒组的运动觉醒时间比对照组显著为短(3.1±1.4:6.8±3.1,P<0.05);(3)早醒和非早醒组的睡眠总时间比对照组显著为短(331.7±25.6和333.9±52.7比386.7±41.3,P均<0.05);REM强度比对照组显著为强(28.7±8.8和32.8±19.5比19.4±3.7,P均<0.05)。结论(1)抑郁症的早醒可能与精神运动性阻滞相关联;(2)不伴早醒的抑郁症可能由慢波睡眠向快波睡眠的转相增快;(3)抑郁症病人的总睡眠时间减少和REM睡眠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了放免方法测定了30例正常人,30例脑肿瘤患者的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cGMP的含量。其中恶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24例。其结果表明,脑肿瘤组血浆和脑脊液cAMP、cGMP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5、P<0.001);恶性肿瘤组较良性肿瘤绍高;肿瘤组织的恶性度越高则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cGMP的比值就越低(P<0.01、P<0.05)。故我们认为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cGMP代谢水平的测定可以作为脑肿瘤病人的早期诊断、肿瘤监视和患者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对胶质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及附属157医院2013年9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胶质瘤患者82例,参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放疗,试验组基于对照组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VEGF、IL-8水平、生存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VEGF(48.69±7.41)、IL-8(30.42±5.31)μg/L低于对照组(97.54±13.68)、(36.08±6.27)μg/L(P<0.05); 试验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85.94±11.52)分高于对照组(73.21±10.68)分(P<0.05); 试验组有效率34.15%(14/41)高于对照组16.43%(6/41)(P<0.05); 2组总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对胶质瘤的治疗能够控制肿瘤进展,降低VEGF、IL-8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iR-127-3p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生物学作用。方法 用RT-PCR法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及健康人群脑脊液中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 用RT-PCR法检测人神经胶质瘤细胞株和人正常神经胶质细胞中的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 用瞬时转染法上调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中的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Mcl-1和bax表达水平; Targetscan等在线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127-3p的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Western blot验证miR-127-3p与靶基因之间的直接作用关系。结果 神经胶质瘤患者(1.33±0.12)脑脊液中的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人群(3.62±0.26)(t=5.867,P=0.004); U251(0.59±0.05)、U373(0.96±0.08)、U87(0.77±0.03)、SHG44(1.28±0.05)中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人脑正常胶质细胞株HEB(3.64±0.26)(P<0.01); 转染后24、48、72 h 150组、100组和50组细胞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miR-127-3p mimics转染水平增高,U251细胞吸光度值越低; miR-127-3p mimics转染组(39.3±4.6%)细胞早期凋亡率高于对照组(7.2±0.6%)(P<0.05); miR-127-3p mimics转染组(9.3±2.3%)细胞晚期凋亡率高于对照组(2.4±0.5%)(P<0.05); mimic转染组(0.119±0.008)U251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556±0.039),mimic转染组(0.168±0.015)U251细胞bax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086±0.006),mimic转染组(0.144±0.009)U251细胞Mcl-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426±0.028)(P均<0.0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只有当MAPK4-WT-3' UTR与miR-127-3p mimic共同转染时荧光素酶活性被抑制,这提示miR-127-3p能与MAPK4直接结合,miR-127-3p mimic转染组(0.121±0.003)U251细胞MAPK4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467±0.028)(P<0.05)。结论 miR-127-3p在神经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呈低表达,上调miR-127-3p能抑制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凋亡相关基因及抑制靶基因MAPK4有关。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3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3(IL 13)在抑制脑卒中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5 0例脑梗死患者及 3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 48h内及第 6~ 8天、第 15天血浆IL 13的水平 ,并检测 6 0例对照者的血浆IL 13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 3个时相血浆IL 13水平 (ng/L)分别为 37 6± 6 2 ,45 2± 10 1,41 3± 8 3;脑出血组为 36 6± 4 9,45 3± 8 9,38 1± 5 6 ;均较危险因素对照组 (2 8 0± 3 2 )及健康对照组 (2 6 4± 2 7)明显增高。中度 (脑梗死组 :40 7± 5 8,5 1 1± 8 0 ,44 8± 7 2 ;脑出血组 :38 2± 4 1,48 2± 5 8,38 7± 4 1)及重度 (脑梗死组 :42 3± 5 2 ,5 3 3± 7 2 ,47 3± 9 6 ;脑出血组 :38 6± 3 9,5 2 2± 9 2 ,40 6± 7 6 )患者血浆IL 13水平明显增高 ,且第 6~ 8天的水平最高。结论 IL 13可能参与了抑制脑卒中炎性损伤的病理过程 ,并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组织蛋白酶B及其抑制因子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区别良恶性脑膜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脑膜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研究组织蛋白酶B及其抑制剂StefinA和CystatinC在肿瘤组织的胞内分布和表达水平。结果76例脑膜瘤中,组织蛋白酶B在恶性脑膜瘤组及非典型性脑膜瘤组的高免疫组织化学积分(4-6)率显著高于良性脑膜瘤组(X2=6.24,P<0.05;X2=6.28,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B水平在恶性脑膜瘤中显著高于良性脑膜瘤。因此有望成为区别良性脑膜瘤与恶性脑膜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脑胶质瘤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HIF-1α总阳性表达率为73.3%,其中强表达19例(31.7%),中度表达14例(23.3%),弱表达11例(18.3%),不表达16例(26.7%);胶质瘤Ⅰ~Ⅱ级、Ⅲ~Ⅳ级HIF-1α的阳性率分别为50.0%、86.8%,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胶质瘤标本PCNA及细胞凋亡均阳性,胶质瘤Ⅰ~Ⅱ级、Ⅲ~Ⅳ级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4.9±8.2、121.6±15.6,凋亡细胞阳性数分别为85.4±10.4、52.1±7.6,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细胞的PCNA阳性数呈正相关(P<0.01),与肿瘤细胞的凋亡数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脑胶质瘤细胞HIF-1α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HIF-1α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增殖呈正相关,而与肿瘤细胞的凋亡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