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甲益肝冲剂抗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应用三甲益肝冲剂常量和双倍剂量进行治疗,以大黄虫丸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作对照,放免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并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三甲益肝冲剂治疗组肝纤维化大鼠血浆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分别为380.44±128.14μg/L、25.84±6.24μg/L和51.66±6.93μg/L,较未用药组(分别为560.60±91.06μg/L、39.30±9.67μg/L和32.60±10.14μg/L)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组织纤维化也较轻。双倍剂量组抗肝纤维化作用与常量组疗效相仿,但优于大黄虫丸。结论:三甲益肝冲剂具有显著降低实验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两种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免疫损伤(BSA)模型,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学影响.结果:大黄(庶虫)虫丸组肝功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提示大黄(庶虫)虫丸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甲散加减方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用CCl4油液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透邪通络组4组。造模的同时予药物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1 ml/100 g.d灌胃,阳性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溶液1 ml/100 g.d灌胃,透邪通络组予三甲散加减方浸膏1 ml/100g.d灌胃。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肝组织,光镜下观察纤维化程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TNF-α的表达。结果: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三甲散加减方能逆转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显著降低TGF-β1和TNF-α的表达,并且其表达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三甲散加减方能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病理损害,有效降低肝组织TGF-β1、TNF-α的表达,阻止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从而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纤维化肝组织细胞因子TGF-β1、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黄虫丸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 (CCl4)和免疫损伤(BSA)模型 ,观察大黄虫丸对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学影响。结果 :大黄虫丸组肝功能明显改善 ,肝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5 )。结论 :提示大黄虫丸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508-1511
目的:观察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微血管密度及PDGF-B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加减三甲散干预,并以复方鳖甲软肝片做对照药物,治疗6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微血管密度(MVD)及PDGF-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MVD、PDGF-BmRNA及蛋白含量均较正常组升高(P0.01),加减三甲散组大鼠MVD、PDGF-BmRNA及蛋白含量均较模型组下降(P0.01或P0.05),与鳖甲片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加减三甲散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大鼠肝纤维化进程,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大鼠肝组织中的PDGF-B的表达水平,减少肝脏病理性血管增生,降低微血管密度,从而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h17/Treg平衡的调控作用,从免疫学的角度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加减三甲散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以加减三甲散干预,治疗60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相关指标,了解Th17/Treg平衡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LN、Ⅳ-C、PCⅢ、HA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减三甲散组LN、PCⅢ、HA显著下降(P0.01或P0.05),Ⅳ-C无明显变化(P0.05)。(2)模型组大鼠RORγt、Foxp3、IL-6,IL-17、IL-10、RORγt/Foxp3、IL-6/IL-10、IL-17/IL-10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加减三甲散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加减三甲散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肝组织中Th17及Treg细胞数量,使Th17/Treg平衡偏于Treg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肝纤维化的控制及逆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加减三甲散及其拆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LN、Ⅳ-C含量的影响,阐明本方及拆方治疗肝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四氯化碳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灌胃加减三甲散及拆方浸膏,并设单纯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做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血清LN、Ⅳ-C含量。结果:治疗组均有效,以全方组效果最好。结论:加减三甲散及其拆方能够促进胶原降解,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全方优于拆方。  相似文献   

8.
三甲散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晓东 《江苏中医药》2008,40(11):67-68
目的:观察三甲散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口服三甲散;对照组44例,口服大黄座虫丸.疗程6个月,重点观察2组总体疗效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48%,显著优于对照组(68.18%);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三甲散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李娜  卜平  朱平生  龙爱华 《江苏中医药》2008,40(11):113-115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与大柴胡汤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方法制备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观测实验性大鼠肝肾功能变化.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纤维化程度及三种药物干预的作用.结果:茵陈蒿汤组血清ALB含量、LDH活性增加;三组药物均能使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TBil、TBA含量及ALP活性降低,其中茵陈蒿汤和茵陈五苓散能使TBA含量和GGT活性显著降低.结论:茵陈蒿汤和茵陈五芩散能够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抑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形成,又以茵陈蒿汤综合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刘旺华  袁建  文生 《山西中医》2010,26(8):54-56
目的:观察三甲散加减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mRNA及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40%的CCl4花生油溶液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药,光镜观察各组动物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GF-β1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SMA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甲散加减方能逆转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能显著降低TGF-β1mRNA及α-SMA的表达。结论:三甲散加减方能有效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GF-β1mRNA及α-SM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山黄肝脂康颗粒时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山黄肝脂康颗粒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黄<庶虫>虫丸组共5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Cl4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结束检测各组动物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山黄肝脂康颗粒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及大黄<庶虫>虫丸组均可使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降低,白蛋白的含量升高;同时也可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C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结论:山黄肝脂康颗粒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减三甲散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微血管生成和血管活性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60 d取材,治疗组大鼠给予加减三甲散方灌胃,模型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微血管密度(MVD)、肝组织ET-1、i NOS、v WF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HA、LN、PcⅢ较模型组降低,肝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较模型组减少,肝组织ET-1、i NOS、v WFmRNA表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三甲散方可改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抑制病理性微血管生成,干预血管活性调节因子表达,从而改善肝脏微循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柔肝化纤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及大黄鹰虫丸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及血清卵泡抑素(F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病理模型组大鼠相比,柔肝化纤颗粒治疗组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薄,纤维化分级低于模型组(P<0.0...  相似文献   

14.
三甲散防治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抗氧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该研究旨在观察三甲散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探讨三甲散抗氧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马洛替酯组及三甲散小、中、大剂量组,四氯化碳造模,同时按马洛替酯0.1 g.kg-1,三甲散小、中、大组分别为0.45,0.90,1.80 g.kg-1的剂量灌胃给药。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肝脏指数、AST、ALT、Hyp、SOD、MDA、GSH-Px及HA、LN、PⅢNP、PⅣP等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转氨酶升高,肝组织SOD、GSH-Px降低,MDA、NOS升高,血清HA、LN、PⅢNP、PⅣP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肝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模型组大鼠大部分肝小叶结构被破坏、汇管区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三甲散各治疗组大鼠转氨酶降低,肝组织SOD、GSH-Px升高,MDA、NOS降低,血清HA、LN、PⅢNP、PⅣP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甲散抑制大鼠肝纤维化与其抗氧化的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闫颖  杨宇  袁建  刘旺华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97-1000
目的:观察三甲散加减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Smad3、Smad7,即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CCl4油液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对照组,病理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透邪通络组。造模的同时予药物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10mL(kg·d),阳性对照组予秋水仙碱0.5mg/(kg·d),透邪通络组予三甲散加减方浸膏1.1mL/(100g·d)。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肝组织,光镜下观察纤维化程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Smad2/3及Smad7的表达。结果: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三甲散加减方能逆转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能显著降低TGF—β1和Smad2/3的表达,明显增高Smad7的表达,且效果优于秋水仙碱。结论:三甲散加减方能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病理损害,有效降低肝组织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增高Smad7的表达,从而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枳棋子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文学  丁宏翼  易云苏 《中药材》2008,31(10):1550-1552
目的:观察枳椇子提取物(Semen Hoveniae extracts,SHE)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SHE低、中、高各剂量组。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并作肝组织病理学形态分析反映肝纤维化的损伤程度。结果:SHE低、中、高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PC-Ⅲ、LN、HA水平,组织学检查也显示其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结论:SHE在体内具有抗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有望用于肝纤维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虫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的影响。方法 :以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ALT、GGT、TP、ALb、A/G比值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的指标 ,观察虫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虫能提高肝纤维化大鼠TP、ALb含量及A/G比值 ,有降低ALT、GGT的作用 ,并能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虫有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变性环死 ,恢复肝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清热祛湿法抗肝纤维化及抗脂质过氧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清热祛湿”代表方清香散预防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 ,期间给予每日灌服清香散 ( 2 g· 1 0 0 g- 1 、1 g· 1 0 0 g- 1、0 .5g· 1 0 0 g- 1 ) ,设秋水仙碱组作对照 ,6周后 ,测定血清谷丙氨转氨酶 ( AL T)、谷草转氨酶 ( AST)活性、总蛋白 ( TP)和白蛋白 ( ALB)、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的活性。光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清香散预防给药 ,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 AL T、AST活性 ,提高血清 SOD活性 ,降低血清 MDA含量。病理学显示清香散预防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 ,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结论 :清香散预防给药 ,可抑制CCl4 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 ,其作用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 DIGE)研究大黄蜜虫超微粉剂对大鼠肝纤维化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大黄(蜜)虫丸原药材进行剂型改进,用猪血清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正常组ip等渗生理盐水0.5 mL,其余组ip猪血清0.5 mL,每周2次,连续12周.药物组于造模之日起ig给予大黄蜜虫超微粉水溶液(剂量0.27 g·kg-1),正常组与模型组ig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2周.第12周末处死大鼠,取血与肝组织.检测指标包括肝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同时利用2D DIGE和质谱分析技术比较模型组与给药组大鼠肝组织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用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对差异蛋白进行验证.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假小叶形成,肝组织胶原纤维含量与血清ALT,AST及HA,LN,PCⅢ,Ⅳ-C指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给药组肝脏无假小叶形成,肝组织胶原纤维含量与血清ALT,AST及HA,LN,PCⅢ,Ⅳ-C指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D DIGE结果显示有58个表达量差异大于2倍的蛋白质点,初步鉴定了12个,并验证了Regucalcin,ERp57,CAⅢ蛋白在各组大鼠肝组织的表达,与2D DIGE结果一致.结论:大黄蜜虫超微粉剂能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降低血清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提示其对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有较好防治作用;它能调节大鼠肝纤维化组织Regucalcin,ERp57,CAⅢ蛋白表达量,这些蛋白可能通过细胞钙稳态失调、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纤维组织癌变等机制参与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肝长春(鳖甲、人参、水蛭、黄芪等)的保肝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肝长春对大鼠肝功能、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及肝组织病理学影响.结果:肝长春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转氨酶、HA、LN及Ⅳ-C(P<0.05),并减轻肝脏的纤维增生程度(P<0.01).结论:肝长春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