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心脏创伤,病情发展迅速,若诊断抢救不及时,则迅速导致死亡。我院1985~1991年4月,抢救7例心脏开放性创伤,病人均获救。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0~35岁。刀刺伤4例,汽枪猎枪伤3例,单纯心脏伤4例,合并肺穿通伤2例,合并肺肝脾裂伤1例。伤后到入院时间2小时5例,4小时1例,24小时1例。创口位左第3肋间胸骨旁1例,左第4肋间胸骨旁2cm1例,左第5肋间胸骨旁2cm,2.5cm各1例,右第5肋间胸骨旁及腋前线处各1例,右第6肋间肩胛线处1例。创口最大3.5cm,最小0.5cm。入院时5例神志不清,4例测不到血压,3例血压在9.3/6.7kPa以下,7例均有不同程度紫绀,4例心音遥远。心包积血量分别为60,100,150,200(3例),500ml。心脏裂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8年5月~2000年6月成功抢救心脏破裂伤3例. 1临床资料 3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年龄分别为30岁、25岁、20岁,平均25岁.致伤原因均被他人用尖刀刺伤,胸部伤口分别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长2 cm,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长3 cm,胸骨左缘第5肋间长2.5 cm.致伤至入院时间分别为40分钟、10分钟、20分钟,平均23分钟,均被"120"急救车接诊.入院时病人均神志不清,脉搏、血压测不到,呼吸分别为10次/min、26次/min和36次/min,病情凶险.入院后即刻入手术室行剖胸探查术,分别见:右心室前壁破裂2 cm、右心室前壁破裂1.5 cm、左心室前壁破裂2.5 cm伤口.均行心脏破裂修补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对症治疗,切口愈合好,痊愈出院.住院天数分别为18天、20天、19天,平均住院时间19天.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8岁,因胸部挤压伤6h入院。伤后有头晕、恶心、呕吐、胸痛、气促等。无昏迷史。体格检查:心率92次/min,血压100/56mm Hg(1mmHg=0.133kPa),胸骨下2/3压痛明显,心音低钝,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SM 1~2/6级杂音(粗糙)。超声心动图示:左室长轴观,左室内可见一大小约25mm×13mm强回声团,动态观察该团块与二尖瓣前瓣部分相连,与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一条索相连(图1)。  相似文献   

4.
心包穿刺引流部位与引流程度及安全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引流部位与引流程度和安全性的关系。方法46例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患者。11例选取左肋缘与剑突左缘交角下1cm处为穿刺点;28例选取左侧第4肋间距胸骨左缘1~2cm处为穿刺点;7例选取左侧第4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cm处为穿刺点;分别进行心包穿刺并留置引流导管直致积液消失。同时采用多种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难以辨别穿刺针所抽血性液体性质的6例患者,将J形钢丝重新插入体内并反复抽送,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发生。置管后重复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引流导管位置。结果4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选取左侧第4肋间距胸骨左缘1~2cm处为穿刺点时进针深度最小;引流导管位于心包底部几率最高;采用反复抽送导引钢丝的方法能有效区分穿刺针是在心包腔内还是心腔内。结论选取左侧第4肋间距胸骨左缘1~2cm处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采用多种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自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11月 ,作者共收治 38例胸部锐器伤患者 ,其治疗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男性 ,年龄 14~ 38岁。致伤原因 :玻璃锐器伤 12例 ,水果刀伤 2 2例 ,屠刀伤 4例 ;伤后就诊时间为 10min至 4h ,其中胸部多处刀伤10例 (此 38例患者不包括有腹部刀伤者 )。1.2 受伤部位 前胸以两侧锁骨中线分区 ,背部以肩胛下角线分区 ,作者简单地将胸廓分为 6个区 :左锁骨中线至胸骨为 1区 (受伤者 2例 ) ,左锁骨中线至左肩胛下角线为 3区 (受伤者 18例 ) ,左肩胛下角线至脊柱为 5区 (受伤者 7例 )…  相似文献   

6.
心脏贯通伤伤情凶险,是各级医院急诊的重要内容,本院抢救了3例心脏贯通伤,均获成功。体会如下:1 例1.男,23岁,因枪弹伤1小时入院。直接送入手术室后,患者已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细速而数不清,血压16.7/7kPa。在立即输血输液的同时,进行麻醉,见在左腋后线第七肋间和左胸骨旁第3~4肋软骨部分别有一枪弹入口,血气随呼吸进  相似文献   

7.
1991年 1月~ 1999年 10月 ,我们对2 0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病人 ,采用背部小切口直视下实施手术治疗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0例 ,男 9例 ,女 11例。年龄 2 5~ 10岁。体重 2 7~17kg。所有病人均无发热、紫绀。各项检查未提示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胸骨左缘第 2肋间闻及心脏 2~ 4/VI双期杂音 18例 ;闻及 3/VI收缩杂音 2例。X线片均示肺血增多 ,肺动脉段突出及右室肥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导管长度 0 2~1 1cm ,直径 0 2 5~ 1cm。导管型 15例 ,漏斗型 4例 ,窗形 1例。1 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急救中心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救治 11例腹部刀刺伤致重要血管损伤总结如下 ,探索此类损伤的诊断和救治经验。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19~ 41岁 ,平均 2 8 6岁。受伤至就诊时间 10~ 40min。受伤部位右上腹 4例 ,左上腹 3例 ,中上腹 2例 ,左下腹 1例 ,中下腹 1例。伤口 3~ 5cm ,4例伤口大网膜外露 ,6例伤道探查即见大量血液顺伤道流出 ,其余 5例腹腔穿刺均轻松抽出不凝血。本组 11例就诊患者均有重度失血性休克及程度不同的腹膜刺激征表现 ,2例就诊时伴有意识不清。1 2 治疗 本组 …  相似文献   

9.
心脏创伤的外科治疗18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1992年9月-1996年9月共救治心脏创伤1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18-48岁。刀刺伤16例,铁锹击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创口位于胸骨左缘8例,位于右缘4例,均在锁骨中线以内。剑突下穿入2例,左后脚背部,胸骨正中穿入各1例。2例为纯性闭合伤,胸骨前均受暴力挤压。伤后叨分钟内就诊者8例,刀一印分钟内7例,to分钟以上3例。多数有胸闷、气急、烦躁及反应迟钝。15例处于休克状态,8例观察到有心包填塞征象,仅3例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全部病例均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紧急开胸止血,其中4例术前行心包穿刺减压。采…  相似文献   

10.
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主动脉左室隧道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岁。发现心脏杂音1年,查体:血压14.0/4.9kPa.无发绀。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心前区可触盟连续性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36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Ⅳ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8个月,早产儿,出生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哭闹时口唇指甲紫绀.入院体格检查:上肢血压142/96 mm Hg(1 mmHg=0.133kPa),下肢血压93/55 mm Hg.口唇、甲床紫绀,心率134次/min,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5 cm,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2.
胸部钝性或锐性损伤后延迟性血心包或心脏压塞的发生较为少见[1 ,2 ] ,但容易延误诊断 ,导致严重后果。本院30年来共收治此类病例 7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19~ 5 5岁 ,平均 38 9± 4 4岁。刀刺伤 (即穿透伤 ) 5例 ,车祸伤 (钝性损伤 ) 2例。刀刺伤者 4例为单处刺伤 ,1例为多处刺伤 ,主要创口位于左前胸 4例 (胸骨旁 3~ 6肋间 ) ,右前胸 1例 (胸骨旁第3肋间 ) ,合并血胸 3例、血气胸 1例 ,无合并伤者 1例。钝性损伤者均为交通事故所致 ,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伴双侧血胸 1例 ,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血气胸 1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 1994年至 1998年间经手术证实的 8例乏氏窦瘤破裂 ,现报道如下 :资料及方法8例患者 ,男 5例 ,女 3例。年龄 18~ 35岁 ,平均 2 3.5 2岁。7例患者有剧烈活动史 ,1例女性有分娩史 ,都以心悸、气促来院就诊。临床体征 :胸骨左缘 2~ 4肋间闻及Ⅲ~Ⅳ /6级连续性杂音并触及震颤。使用TOSHIBASSH— 14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 2 .5~ 3.5MHz。采用胸骨旁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胸骨旁四腔及五腔切面进行扫查 ,重点观察大动脉短轴切面 ,特别注意窦瘤破裂的部位、形态、彩色分流束的部位、时相、大小连续波测量分流速…  相似文献   

14.
右室双腔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而易于误诊。我院自1989年5月至1992年1月共收治1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就诊年龄自3岁零9个月至23岁,其中14岁以下者7例,男性7例。所有病例均易感冒,就诊时发现胸骨左缘2~4肋间或3~4肋间闻及3~5/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并可触及震颤而拟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伴活动后心悸、气促者4例,紫绀2例,蹲踞现象和杵状指、趾各1例。  相似文献   

15.
8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中男3例,女5例。年龄11~49(27.25)岁。症状:心悸7例,气短、气急7例,心前区痛4例。体征以胸骨左缘2~3肋间的连续性杂音,强度均小于3级,性质柔和浅表、震颤轻微或不显著为特征(5例)。但杂音的部位、性质及强度与瘘支血管相通的心腔部位、压力及瘘孔大小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 ,13岁 ,发现心脏杂音 8年入院。查体 :鸡胸 ,心前区隆起 ,心尖搏动范围扩大 ,心浊音界扩大 ,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可闻及 3~ 4 6级收缩期杂音 ,粗糙 ,向周围广泛传导。超声心动图检查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及主动脉根部水平短轴 9~ 10点示室间隔回声失落 13mm (图 1)。胸骨旁四腔切面显示 :房间隔中央部位回声失落约 12 .5mm ,断端征明显 (图 2 )。胸骨旁主肺动脉长轴切面显示 :主肺动脉分叉与降主动脉间可见异常通道 ,呈窗型 ,直径约 13mm。CDFI :房间隔 ,室间隔回声失落处均见左向右分流 ,以收缩期明显。主、肺动脉异…  相似文献   

17.
例1,男20岁。被刀刺伤左胸部伴气促、乏力、头晕6小时入院。入院时急性病容,呼吸略促,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左侧2cm处见一伤口长5cm,创缘整齐,穿透胸壁,伤口有气血溢出,左侧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听诊收缩期杂音。心率98次/分,血压110/70mmHg。X线:左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电图检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所见:心脏各房室腔内径无改变,右室前壁见0.5cm的回声中断,相对应成线于室间隔肌部见0.8cm的中断间距,断端平整,显示清楚。右室  相似文献   

18.
现就我院正常血压发生子痫 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4 - 0 1~ 2 0 0 2 - 12收治孕妇 7775例 ,发生子痫 14例占 1.9‰ ,其中正常血压子痫 7例 ,占子痫的 5 0 %。诊断标准按文献 [3]。发病年龄 2 4~ 2 8岁 ,平均 2 6岁 ,均为初产妇 ,孕周 38~ 4 2周 ,其中 1例为双胎 ,4例发生在产时的第 1产程 ,3例发生在产后。本组入院时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其中 2例基础血压 90 / 6 0mm Hg,入院后血压分别为 110 / 75 mm Hg、115 / 80 mm Hg,舒张压大于基础血压 15~ 2 0 mm Hg。 4例入院血压与基础血压近似。 1例孕期未做过产前检查。本组均有…  相似文献   

19.
男,44岁。于1983年5日27日凌晨1时左右感两肩部酸痛不适、约20分钟后感胸骨后紧闷窒息感,伴出汗,持续约15分钟逐渐缓解。当日以“心绞痛”收入院。过去无类似发作史。体查右侧桡动脉搏动较左侧明显减弱,右上肢血压100/50,左上肢200/70。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相等,下肢血压无改变。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齐,心率52次/分。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舒张期泼水样杂音,胸骨右缘第2肋间有Ⅱ级收缩期吹风性杂音。有水冲脉及股  相似文献   

20.
迟发性心脏压塞临床上较为少见 ,我院 1982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收治此类患者 3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资料 :本组患者 3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9~ 2 5岁。致伤原因 :例 1为车祸撞击挤压伤 ,左胸 4~ 9前肋肋骨多发性骨折伴连枷胸形成 ;例 2及例3为刀刺伤。例 1为闭合性创伤 ,例 2及例 3为开放性创伤 ,例 1及例 3合并有血气胸。入院时 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气促 ,其中例 1及例 3有明显呼吸困难。 3例患者查体心率在 90~ 118次 /min ,心律齐。例 1血压 90 /5 0mmHg (1mmHg =0 133kPa) ,例 2及例 3血压正常。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