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更详尽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现状,并进一步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国家的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而进行了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及行为,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0年526人和2011年423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检验。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2010年为66.5%,2011年为75.4%;有0.8%的人曾有吸毒史,均未曾注射;有3.3%的人在最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9.03%。最近一年发生临时性行为比例2011年(12.7%)低于2010年(24.7%);坚持使用安全套2011年(7.8%)高于2010年(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63.6%的人在最近一年未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相关服务。结论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高危性行为发生率亦较高,艾滋病相关预防服务的接受率较低。今后在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加强高危性行为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寿光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寿光市两处大型劳动市场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男性为73.38%,女性为59.28%;蚊虫叮咬等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41.84%,是所有问题中知晓率最低的;高中以上正确率为97.05%,初中为89.46%,小学及以下为50.55%。结论要采用新闻、报刊与专题报道等外来务工人员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继续加强对他们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了解来邹城市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探索健康教育效果,以期推广干预措施,提高其防控艾滋病的能力。方法:干预专业人员干预前对目标人群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基线期调查。随后召开管理人员会议,在讲解的前提下,提供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单,让他们对所属人员讲解、发放宣传单,进行初步教育。接着干预专业人员深人各现场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答疑。1周后(半期)及1年(远期)以相同内容问卷进行干预效果调查。结果:干预前(基线期)各类务工人员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正确对待HIV/AIDS态度行为人数上升至90%及70%以上,与基线期比较(P〈0.001)有明显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1年后(远期)全面知识知晓和正确态度者有所减少,与末期比多数差异不显著。结论:邹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明显,可以逐步探索推广,如每年能强化干预一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周娓  龚静 《中国健康教育》2012,(11):953-955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采取现场集中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家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传播途径全部知晓率为58.2%,艾滋病“四免”政策全部知晓率仅为43.7%;不同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同;91.7%的人认为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有必要,对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方式认可度为53.5%;愿意参加的健康服务中免费健康体检居首位,达85.8%,其次为健康教育活动,达58.8%,对社区医生提供的健康服务认可度为64.5%。结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需求较大,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结合有关健康服务活动,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危险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东部沿海某市18-60岁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的信息,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1190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全部回答正确的占71.9%。对于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全部回答正确的分别占18.2%和7.1%,所有问题均能正确回答的仅占2.5%。在有过性经历者中,非婚性行为者占41.7%,有过商业性行为者占11.4%。在与固定性伴和商业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2.9%和46.7%。多因素分析显示,正确知晓传播途径与文化程度和有性经历有关。无论与固定性伴,还是商业性性伴,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均与正确知晓传播途径有关。1125名工人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薄弱环节,开展宣传教育。通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促进高危行为的改变。同时需要加强对该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普陀区外来务工人员乙肝认知程度和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在普陀区20个工厂中进行配额采样,随机调查了605名外来务工人员。了解他们的乙肝认知情况和疫苗接种率,分析其与出生年月、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乙肝认知较高者(答对题>50.0%以上)占总人数的22.3%,乙肝疫苗接种率44.8%;家庭月收入对乙肝的整体认知程度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文化程度对乙肝传播途径认知有显著影响(P<0.05)。出生年月和家庭月收入分别对乙肝症状认知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P<0.05,P<0.01)。出生年月和乙肝整体认知程度对疫苗接种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P<0.01)。结论普陀区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疫苗接种率较低。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传染病知识教育与宣传,提供支持,做好乙肝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浦江社区内男性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及个人行为方式的认知现状,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男性外来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浦江辖区内100名男性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感染艾滋病的人不能从外表上看出来、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等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3%、98%、94%和98%,但对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就餐、蚊虫叮咬等可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为88%和72%,大多数调查者性交时能合理使用安全套,无性病相关症状、同性恋、吸毒等情况的发生。结论艾滋病传播以性传播为主,纠正部分男性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的错误认识,是预防艾滋病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了解甘肃省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甘肃省791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普遍较低,有61.2%的人认为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被调查者对艾滋病病人怀有歧视态度,仅有27.4%的人愿意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朋友或邻居继续交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与文化、籍贯、婚姻、经济收入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是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调查对象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得分主要受文化程度影响.结论 应针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薄弱环节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做好该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顺义区30个村或居委会,每个村或居委会抽取22名外来务工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人口学信息、麻疹疫苗接种情况、麻疹疫苗相关知识及免费接种政策知晓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疹疫苗接...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流动人口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商洛市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示范区内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掌握流动人群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商洛市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内的建筑工人、宾馆和酒楼服务员、美容美发人员等进行AIDS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人口总体上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态度总体上比较消极。但接受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宣传教育的意愿较高。结论 流动人口作为特殊的群体,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特别是综合宣传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天津市西青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西青区1110名外出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分析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结论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应针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薄弱环节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做好该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应加强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减少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及HIV感染情况,为流动人群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面对面问卷调查法,同时抽取血样做梅毒和艾滋病病毒(HIV)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建筑工地民工797人,平均年龄为38.83±9.97岁,艾滋病知晓率为37.51%,最近一年艾滋病检测率只有3.39%。3.14%的人最近1年有过商业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低(36%),HIV检出率为0.25%。结论流动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普遍缺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推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了解农村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的相关行为和态度,为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的流动人口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有37.6%的被调查人员不清楚有无艾滋病疫苗;仅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通过公用剃须刀、牙刷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而学历的高低是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针对流动人口多、人群素质偏低的特点,应当采用相应方法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分析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44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和高危行为状况,为开展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干预模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个街道,对所抽取街道内的流动人口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所有资料经Epidata3.02录入后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400人,其中男性210(52.5%)人,女性190(47.5%)人,平均年龄(29.1±10.2)岁。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知晓高,均在80%以上,但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宣传画及宣传资料和向医生咨询。64.5%的人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从不使用安全套。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只有14.1%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结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多性伴和安全套使用率低是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流行和蔓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行为特征和感染情况,为建立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模式和实施干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渝中区和九龙坡区2个街道,对街道内居住的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流动人口2 047人,其中男性1 327人,女性720人,平均年龄(35.4±10.3)岁,其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认知水平较高,知晓率在70%左右,但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低,分别在50%和40%左右。非婚性行为、吸毒和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较低,但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其中梅毒感染率为0.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为0.15%。结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缺乏正确的就医和咨询意识,高危行为的存在和低安全套使用率,是造成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流
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南开区、河北区以及东丽区的四类流动人口
进行整群抽样,共抽取4804名调查对象,收集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以及性行为等资料,采用
SPSS15.0软件进行χ
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天津市流动人
口中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答对6个及以上问题的比例为79.89% (3838/
4804),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有46.83% (2249/4804) 的流动人口不
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事继续共事,其中以建筑工人的比例最高,达50.14% (2408/4804);天津市流动
人口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主要受年龄、婚姻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的影响,而安全套的使用率则与文化程度
有关。结论 流动人口已被视为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脆弱人群和桥梁人群,因此应加强流动人口艾滋病宣
教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控制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传播。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行为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12 04  相似文献   

18.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兴庆  孟丽丽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439-1440
目的 了解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城区和乡镇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和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加强预防职业暴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49名城区和167名乡镇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不高。城区和乡镇医务人员在防护和暴露后应急处理知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暴露的检查和处理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暴露后应急处理能力,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刘洁  张阳  何钦成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7):1019-1021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农民工艾滋病预防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辽宁省沈阳市和辽阳市4 个建筑工地432 名男性建筑农民工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农民工对非传播途径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差;年龄较小、文化程度低、在当地居住时间短的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1、14.958、8.155,P<0.05或P<0.01)。农民工获得HIV/AIDS相关知识通过电视380人(87.9%)、报纸及杂志206人(47.6%)、广播97人(22.4%)、宣传画69人(15.9%)、朋友32 人(7.3%)、小折页19 人(4.5%)、讲座或光盘13人(3.1%)、小画册14人(3.3%)、其他15人(3.4%)。320人(74.1%)认为不安全性行为会给人们带来艾滋病,309人(71.5%)认为应该帮助AIDS患者,301 人(69.7%)不同意和感染艾滋病的工作伙伴来往。农民工共用刮胡刀159人(36.8%)、卖血24 人(5.6%)、婚外性行为23 人(5.3%)、商业性行为16 人(3.7%)、性行为使用安全套99 人(22.9%)。结论 建筑工地农民工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识,存在高危行为,应对农民工进行正面、集中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