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肾虚痰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分布情况及其肝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3例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分为肾虚痰瘀组和非肾虚痰瘀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OP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B)。结果(1)103例COPD患者中以肾虚痰瘀型患者多见,共70例,占68%,其它证型患者共33例,占32%;肾虚痰瘀组与非肾虚痰瘀组比较,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非肾虚痰瘀组比较,肾虚痰瘀组患者年龄偏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虚痰瘀组TBIL水平显著升高(P〈0.01),非肾虚痰瘀组TBIL水平虽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痰瘀组和非肾虚痰瘀组GP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0.05),而肾虚痰瘀组GPT升高更明显;肾虚痰瘀组和非肾虚痰瘀组AL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0.05),而肾虚痰瘀组ALB降低更明显。ALP、TP、GLB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虚痰瘀是COPD的一个主要证型;COPD患者存在肝功能的异常,肾虚痰瘀型COPD患者表现更为明显;COPD患者肝功能的改变可能与肝郁气滞有关。临床治疗COPD尤其是肾虚痰瘀型COPD时,可酌情加用疏肝、解郁、理气的药物,以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雷州地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结果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Olympuslx10生化分析仪检测39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和412例无肝脏疾病的健康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按胆红素(DBIL)、总蛋白(TP)、总胆汁酸(TBA)球蛋白(GLB)、白蛋白(ALB)/球蛋白(A/G)及AST/ALT比值.结果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LT、AST、AST/ALT、ALP、TPDBIL、TBIL、TBA、TBA、r-GT和GLB显著高于对照值(P<0.05)、ALB、AI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功能检测结果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杨莉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380-2381
目的:探讨溶血对肝功能分析的影响.方法:采集本院门诊2004年5月健康查体者空腹静脉血液45份,制备正常血清和溶血血清,样本用Beckman C x 5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溶血前后样本中AST、ALT、TBIL、DBIL、TP、ALB和GLB均显著或极显著增高(P<0.05或P<0.01),GGT和TB-DB显著降低(P<0.05),ALP和GLB则无显著变化.结论:溶血对肝功能分析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廖祥福  周丰  任蕾 《海南医学》2008,19(2):103-104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6例需经鼻胃管喂养或禁食的早产儿,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随机分成非营养性吸吮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NNS组在与对照组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采用日本产奥林帕斯640多功能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早产儿生后第8天的空腹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索(IBIL)、自蛋白(ALB)、球蛋白(GLB)、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IP).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NS组血清ALB、GLB、ALT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TBIL、DBIL、γ-GT、TBA、ALP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早产儿存在肝功能异常,非营养性吸吮有利于促进早产儿肝功能的成熟和完善,是一种有效的早期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性多发伤的预后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6年6月的64例创伤性多发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死亡46例,存活18例,对患者的α-L-岩藻糖苷酶(AFU)、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球蛋白(GLB)、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创伤性多发伤的死亡、存活与肝功能的关系。结果死亡患者的AFU、ALB、TBA、GLB、TP水平与存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的ALT、AST、DBIL、IBIL、TBIL、GGT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的ALP水平明显低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ALT、AST、DBIL、IBIL、TBIL、GGT、ALP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BIL、IBIL、TBIL与创伤性多发伤的预后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创伤性多发伤患者的死亡或存活与ALT、AST、DBIL、IBIL、TBIL、GGT、ALP等肝功能水平有关,DBIL、IBIL、TBIL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方法 随机选取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84例,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应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分析法分析各型患者外周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正常对照组为46例健康志愿者.结果 中医分型中肾虚痰瘀型哮喘占46%,非肾虚痰瘀型哮喘占54%(其中冷痰型占21%、热痰型占15%、寒包热痰型占7%、风痰型占1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患者血浆NE、DA含量高(P<0.05);肾虚痰瘀型、非肾虚痰瘀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浆NE、DA三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NE、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非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血浆NE、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NE、DA含量较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高(P<0.05),两组血浆5-H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哮喘患者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处于紊乱状态,哮喘可能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并有可能通过神经反射而加重哮喘症状.(2)肾虚痰瘀是支气管哮喘中常见的中医证型;"同病异证,异证异理",神经递质的释放因中医证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其中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NE和DA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低下,而使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受到抑制所致,这可能是肾虚痰瘀型哮喘"本虚"之部分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功能及酶谱的变化。方法对6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于中毒后20h内抽取静脉血进行肝功能、酶谱及胆碱脂酶(ChE)检测,并与61例治愈组和6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有明显升高而ChE有明显降低(P<0.001);中度中毒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LDH明显升高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ChE明显降低(P<0.001);重度中毒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TBIL、DBIL、AST、LDH升高明显而TP、ALB、ALP、GGT、ChE降低明显(P均<0.001),ALT升高明显,而ALP、GGT非但不降低反而升高接近正常水平者,预后不佳。结论观察血清肝功能及酶谱的变化可以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预后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ADS1 rs174537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蛋白的相关性,为侵袭性牙周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353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AgP组)和125名健康对照者(HP组)进行FADS1 rs174537位点基因型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比较分析不同FADS1 rs174537基因型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球蛋白(globulin,GLB)、白蛋白(albumin,ALB)、白球比(albumin/globulin,A/G)。结果: (1)AgP组FADS1 rs174537位点G等位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HP组(68.1% vs. 61.2%, P=0.046,OR=1.35,95%可信区间为1.00~1.83);AgP组FADS1 rs174537位点GG基因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P组(45.5% vs.34.4%, P=0.029,OR=1.60,95%可信区间为1.05~2.44);(2)AgP组GG基因型患者的TP、GLB水平显著低于GT+TT基因型患者[TP (77.08±7.88) g/L vs. (79.00±4.66) g/L,P=0.007;GLB (28.17±7.63) g/L vs. (29.88±3.49) g/L,P=0.007],A/G则显著高于GT+TT基因型患者(1.72±0.22 vs.1.67±0.22,P=0.040),而ALB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HP组不同基因型者的TP、GLB、A/G及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gP组GT+TT基因型患者的TP、GLB较相同基因型的健康受试者显著升高 [TP (79.00±4.66) g/L vs. (75.20 ±4.53) g/L, P<0.01;GLB (29.88±3.49) g/L vs.(26.55±2.94) g/L, P<0.01], A/G更低水平(1.67±0.22 vs. 1.88±0.30, 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P组GG基因型患者与HP组GG基因型者相比,TP、GLB、A/G及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DS1 rs174537位点与侵袭性牙周炎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该位点GG基因型与低TP、GLB、高A/G有关;FADS1 rs174537位点的GG基因型可能通过降低牙周防御机能,促进炎症反应,从而成为侵袭性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雷州地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结果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Olympuslx10生化分析仪检测39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和412例无肝脏疾病的健康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按胆红素(DBIL)、总蛋白(TP)、总胆汁酸(TBA)球蛋白(GLB)、白蛋白(ALB)/球蛋白(A/G)及AST/ALT比值。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LT、AST、AST/ALT、ALP、TPDBIL、TBIL、TBA、TBA、r-GT和GLB显著高于对照值(P<0.05)、ALB、AI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能检测结果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体检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所有体检者的溶血及非溶血标本分别进行肝功能检验,观察及记录两种标本的血浆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胺酰转肽酶(γ-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80例受检者的溶血及非溶血标本的各项肝功能检测指标显示,溶血标本的ALP、γ-GT、TBIL及DBIL等指标的浓度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溶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ALB、ALT、TP、AST等指标的浓度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溶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会严重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故临床检验时需注意避免溶血的出现,以有效确保肝功能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 :探讨COP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 2 6 6例COPD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COPD患者发病频率较高的证候分别为痰气互结、痰热壅肺、肺肾气虚、瘀血、肺气虚、肺肾阴虚、寒饮停肺、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等。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证候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慢阻肺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 ,本虚以气阴虚为主 ,标实以痰阻、气滞、血瘀相结为主 ,辨证时尤应注重病期变化对证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1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睾酮(T)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高雄组、非高雄组及肥型、瘦型、正常型;根据中医四诊分类,将PCOS患者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肝郁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肝经湿热证、痰瘀互结证七大证.观察不同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规律.结果 132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45.5%,肾虚血瘀证11.3%,肾虚痰阻证1.5%,肝郁血瘀证16.7%,脾虚痰湿证0.8%,肝经湿热证9.1%,痰瘀互结证15.1%;肥型18.9%,瘦型18.9%,正常型62.2%.BMI从低到高的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证、肝郁血瘀证、肝经湿热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肥型、正常型、瘦型.不同中医证型、体型、雄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虚肝郁证临床较为多见,PCOS病理因素主要与虚、郁、瘀、痰相关.肝郁者的BMI偏低,形态多瘦,而痰湿者的BMI较高,形体多肥.瘦型PCOS患者T水平较肥型高.不同中医证型分类与T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血栓前状态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ELISA法、CLAUSS法等检测2型糖尿病中气阴两虚证组、痰瘀交阻证组、燥热津伤证组和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和CD62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以及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气阴两虚证、痰瘀交阻证、燥热津伤证组CD41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D62P表达均升高(P<0.01),PAI-1含量均升高(P<0.05),PT时间缩短(P<0.05),痰瘀交阻证组t-PA含量下降(P<0.05),气阴两虚证、痰瘀交阻证组Fib含量升高(P<0.05),痰瘀交阻证、燥热津伤证组APTT时间缩短(P<0.05),TT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气阴两虚证组相比,痰瘀交阻证组CD62P表达升高(P<0.05),t-PA含量下降(P<0.05),而在CD41、PAI-1、PT、Fib、TT和APTT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痰瘀交阻证、燥热津伤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栓前状态,而且以痰瘀交阻证最为明显,CD62P、t-PA、PAI-1、PT、Fib、APTT等的改变可能是其血栓前状态的部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常智玲  何江  管慧  周锦勇 《右江医学》2012,40(2):154-156
目的对比观察某地汉族与布依族冠心病中医证型的临床分布规律。方法收集心内科就诊诊断为冠心病的4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汉族组220例,布依族组249例。对两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表格进行实名制问卷调查并予以切脉观察患者脉象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及中医各证型体重指数(BMI)分布。结果两组中医证型比较,除气阴两虚和阳气虚衰2个中医证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4个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汉族组的痰浊雍塞及心肾阴虚构成比高于布依族组,心血瘀阻及阴寒凝滞构成比低于布依族组。汉族组中医证型分布前三位顺位为痰浊雍塞、心血瘀阻和气阴两虚。布依族组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前三位顺位为心血瘀阻、阴寒凝滞和痰浊雍塞。两组痰浊雍塞证型的BMI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组的BMI以低分布为主,布依族组的BMI以高分布为主。结论两民族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汉族主要以痰浊雍塞、心血瘀阻和气阴两虚分布居多,而布依族则以心血瘀阻、阴寒凝滞和痰浊雍塞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卒中后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虚实证候关联及动态变化。方法设立54个常见卒中后抑郁症中医证候量表,分析常见症状,归纳为9个证候变量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9个证候变量因子中实证:肝气郁、痰浊证、瘀血证排在前三位,虚证:肝阴虚、肾阴虚、脾气虚、肾阳虚、脾阳虚、心气虚证候因子分别排在4—8位。证候虚实关联中肝郁气滞证、痰瘀交结证两个因子排在前两位,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心脾两虚证3个证候因子分别排3—5位。结论各证候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演变,最终导致卒中后抑郁症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狭窄程度分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狭窄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血两虚、肝肾亏虚、痰浊上蒙、瘀血阻窍、肝阳上亢5型,分析其中医证型与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老年CA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总体呈现以痰浊上蒙型为主,超声狭窄程度以Ⅲ级最多.结论:CA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痰浊上蒙为主,而超声显示为Ⅲ级狭窄,提示痰浊上蒙可能是导致CAS加重的病因.  相似文献   

17.
793例脂肪肝患者证候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脂肪肝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方法:采用以病统证,病证结合的研究模式,建立基于EPidata3.1软件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调查的脂肪肝证候表观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对证候数据进行二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脾虚、脾虚湿阻、轻证湿热内蕴、血瘀、重证湿热内蕴、痰湿内阻是脂肪肝的基本证型。脂肪肝以单个证型和2~4个基本证型组合形式多见,病机较为简单时,脾虚湿阻型最为常见,病机较复杂时,肝肾不足型最为常见。108例(13.6%)患者表现为无症状型,46例(5.8%)患者表现为证候不可分类型,其余患者被聚为脾虚痰瘀互结(91例,11.5%)、肝肾阴虚(147例,18.5%)、脾虚痰湿中阻(254例,32.0%)、脾虚湿热内蕴(81例,10.2%)和肝郁脾虚湿阻(66例,8.3%)等5种证型。 结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脂肪肝的证候分布规律,值得深入研究;本病病位在脾,与肝、肾关系密切;脾虚为本病基本病机,痰、湿、瘀、热、肝郁为本病主要病理要素;肝肾阴虚是本病较为特殊的一个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痰证与非痰证人群的证素兼杂特征,探索代谢综合征痰证不同病位及兼杂病性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为该病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和证素辨证法将334例代谢综合征痰证患者、288例代谢综合征非痰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SPSS 20.0对收集的理化指标和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寻找代谢综合征痰证人群和非痰证人群的证素兼杂特征,并探讨代谢综合征痰证不同病位及兼杂病性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痰证组病位在肝、脾、肾、肺、胆、胃的比例高于非痰证组,病性为湿、热、气滞、血瘀、气虚、阴虚、阳虚、血虚的比例高于非痰证组。痰证患者中,男性病位在肝的频率低于病位在脾和胃,女性频率相反;病位在肝和脾组的年龄均小于病位在肾组。在痰证患者中,男性兼杂病性血虚的频率低于气虚、阴虚、阳虚,女性频率则高于这3组。阳虚兼杂组中尿酸(UA)和肌酐(Cr)水平高于血虚组,阴虚兼杂组中Cr水平亦高于血虚组。结论代谢综合征痰证人群的不同病位有肝、脾、肾、肺、胆、胃,兼杂病性有湿、热、气滞、血瘀、气虚、阴虚、阳虚、血虚;非痰证人群暂无证候兼杂特征。代谢综合征痰证人群中,男性的病位集中在胃,女性的病位集中在肝且病性以血虚为主,易患病位的先后顺序是脾、肝、肾;患者阴阳失调与UA、Cr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特发性疲劳的证候要素及常见证候。方法现况调查方法收集专病门诊268例特发性疲劳患者,分析其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结果证候要素共有8个,由高至低依次为气滞、气虚、火热、阴虚、血虚、阳虚、痰、血瘀。主要证候有气滞化火兼气虚162例,气机郁滞兼气虚84例、气阴两虚气滞化火83例,为主要证候组合类型,其他证候组合有气滞化火气虚痰阻、痰热郁滞兼气虚、气滞痰郁化火、气滞兼气(阳)虚、气滞化火气虚血瘀等。结论特发性疲劳临床以气滞、气虚与火热为主要证候要素,气滞化火兼气虚及气机郁滞兼气虚为主要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