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对1例临床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纯合子患者家系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活性研究及其基因突变分析,旨在探讨其分子病理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血脂、颈动脉超声等检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淋巴细胞LDL-R表达量和功能;以先证者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载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3500区域片断,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排除由该突变导致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用降落式PCR方法,在同一程序中分别扩增LDL-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片段,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突变后验证其父母是否存在相同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血清TC和LDL水平明显升高、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增厚;LDL-R的表达量和结合功能显著下降(分别为正常人的13.6%和21.1%);ApoB100基因3500区域未见突变,LDL-R基因第1864位碱基T取代了G发生纯合错义突变,导致第601位氨基酸天冬氨酸变成脯氨酸(D601Y)。其父母LDL-R基因发现了相同的杂合突变,经检索该突变在我国未见报道。结论:证实家系先证者存在LDL-R基因突变,分别来源于父系和母系的遗传,该突变可能是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D601Y也可能是我国FH患者LDL-R基因一种新的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主要特点为血浆胆固醇水平极度增高,多部位皮肤肌腱黄色瘤和过早发生冠心病,严重者青少年时期发生心肌梗死甚至死亡。本研究对临床确诊为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两姐妹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基因突变,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18个外显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对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发现患者及其母亲第10外显子存在一异常条带。DNA测序结果证实患者第10外显子的471位密码子由AGA同义突变为AGG,483住密码子由TGG突变为TAG,导致在483住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报道了一个新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的情况,并为在婴幼儿时期此病的症前筛查提供确诊方法。方法 以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然后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PCR产物,最后对电泳结果异常进行DNA测序。结果 在1个家系中检测出患儿和其父亲LDL-R基因的一种新突变,即在第4外显子的444位碱基发生杂合突变(T→A),相应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成终止密码子,其母亲LDL-R基因正常。结论 LDL-R基因此位点的突变可引起FH,PCR-SSCP方法可用于筛查出的高危人群的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先证者及其4代家系成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探讨该家族FH可能发病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和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LDL-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PCR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结合DNA测序,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与Gen Bank比对寻找突变;采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apoB100基因R3500Q、R3531C和R3500W位点以及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基因,以排除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和PCSK9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第6号外显子发生Cys276X杂合无义突变,为半胱氨酸改变为提前终止密码子,使终止密码子在第276位提前出现,为致病性突变,国内尚无报道;另外,第15号外显子发生Arg744Arg同义突变.其母未发现上述突变,未检测出患者及其家系apoB100基因R3500Q、R3531C和R3500W突变以及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基因突变.结论:此患者及家系LDL-R基因存在Cys276X无义突变,可能是FH的致病突变,该突变是我国FH患者LDLR基因的一种新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点突变,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间的关系,探讨其分子病理机制。方法以1例临床诊断为FH纯合子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降落PCR方法,在同一程序中分别对LDL—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并检索FH突变数据库(www.ucl.ac.uk/fh)。此外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技术,检测载脂蛋白(Apo)B100基因Q3500R突变,以排除家族性Apo B100缺陷症。结果该患儿及其父亲第4外显子发生Cys^122→Tyr(C122Y)杂合错义突变,同时患儿及其母第9外显子发生Thr^273→Ile(17383I)杂合错义突变,因此该患儿LDLR基因第4、9外显子各存在一个杂合突变,上述突变尚未在FH突变数据库见到。未检测出患儿及其父母Apo B100Q3500R突变。结论此患儿为LDL—R基因存在C122Y、T3831合纯合突变并分别来自其父母;以上两位点突变可引起FH;是FH患者LDL-R基因的一种新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临床确诊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两姐妹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提取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启动子和18个外显子片断,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对异常电泳条带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姐妹2人及其父亲,叔叔,祖母均发现LDL-R基因第13外显子存在一个错义突变,与GeneBank对照证实第1879位G→A碱基置换,氨基酸的改变为丙氨酸→苏氨酸(A606T突变),其母亲和女儿经测序并未发现此突变位点。结论:姐妹2人均为LDL-R基因存在A606T杂合错义突变,并均来自其父系亲属;可能是该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是引发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原因,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快速发现新突变及对突变的大规模筛选上,建立了多种新检测方法,发现了许多新突变以及人种或地区常见突变类型,为预防,诊断和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严重的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血浆胆固醇大幅增高、皮肤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为其典型临床特征。FH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新近发现FH具有遗传异质性,多种基因的变异均可导致FH样临床表型。本研究对一临床诊断为F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床确诊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两姐妹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提取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启动子和18个外显子片断,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对异常电泳条带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姐妹2人及其父亲,叔叔,祖母均发现LDL-R基因第13外显子存在一个错义突变,与GeneBank对照证实第1879位G→A碱基置换,氨基酸的改变为丙氨酸→苏氨酸(A606T突变),其母亲和女儿经测序并未发现此突变位点。结论:姐妹2人均为LDL-R基因存在A606T杂合错义突变,并均来自其父系亲属;可能是该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载脂蛋白B-100(apoB-100)可能存在的突变体,探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遗传背景。方法收集1996—2008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或定期检查患者,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证者及家族成员共41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apoB-100基因第26外显子编码10549~10895号核苷酸DNA片段,地高辛配基标记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斑点杂交,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SSCP)筛查受检者apoB-100基因是否存在3531碱基CGC→CGT突变或其他可能的突变。结果11个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的41例成员中未检出上述基因突变。结论上述基因突变在中国人群中不存在或发生率很低,可能不是引起此11个家族成员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第12外显子Asp589CysfsX12框移突变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800例高胆固醇血症(HTC组)、500例边缘高胆固醇血症(BTC组)及385例正常对照者(NC组)LDL-R基因第12外显子Asp589CysfsX12框移突变。结果 HTC组、BTC组、NC组LDL-C水平逐渐降低(P均〈0.05),HDL-C水平在NC组、HTC组、BTC组依次降低(P均〈0.05),HTC组与BTC组的BM I水平明显高于NC组(P均〈0.05);HTC组C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BTC组、NC组(P均〈0.05);不同基因型中TC、LDL-C、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回归分析显示,Asp589CysfsX12框移突变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与高胆固醇血症关联显著。结论 LDL-R基因第12外显子Asp589CysfsX12框移突变存在多态性,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高胆固醇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 ,FH)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R)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国外报道杂合子患病率为 1/5 0 0 ,纯合子患病率为 1/10 0万[1] ,目前国内还未见有关FH患病率的报道。本文就FH的临床诊断标准、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 ,ApoE)基因多态性在FH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对血脂水平和调脂药的影响一些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FH的临床诊断标准FH的临床诊断标准如下[2 ] :纯合子FH ,血中总胆固醇(TC)浓度超过 9 1mmol/L ( 35 0mg/dl) ,若同时包括以…  相似文献   

14.
艾兰木  刘辉  陈丽娜 《心电与循环》2021,(3):330-332,337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病.相关研究认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B(ApoB)、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LDLR衔接蛋白1(LDLRAP1)等基因可能与FH发病有关,本文就FH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报道30例血清总胆固醇7.76mmol/L以上的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N-FH)患者的LDL受体水平及内分泌功能,结果表明,高胆固醇血症发生可能受内分泌功能失衡的影响,其中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增高。雌激素和睾酮水平失调可能起一定作用。同时,前列腺素代谢物TXB_2异常增高,TXB_2和6酮前列环素比值明显上升,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增加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发生的机率.N-FH患者LDL受体水平增高,除自身代偿功能外,可能受胰岛素、雌激素等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表型致病基因突变分析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缺陷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LDLR基因发生突变,影响LDLR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结合,使LDL~C不能正常代谢,造成血浆胆固醇浓度异常升高并在组织内过多积聚。纯合子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杂合子发病率为五百分之一。纯合子FH因LDLR基因严重缺陷,导致血浆LDL-C水平较健康人高4~6倍。  相似文献   

17.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缺陷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LDLR基因发生突变,影响LDLR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结合,使LDL~C不能正常代谢,造成血浆胆固醇浓度异常升高并在组织内过多积聚。纯合子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杂合子发病率为五百分之一。纯合子FH因LDLR基因严重缺陷,导致血浆LDL-C水平较健康人高4~6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和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先证者因“反复气喘伴胸痛4个月,加重2天”入院,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升高,且早发冠心病,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载脂蛋白E(ApoE)、对氧磷酶1(PON1)、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等位点进行测序分析,针对可疑致病突变在家系成员中进行检测,对先证者及其父亲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降脂治疗。 [结果]先证者、其父亲和其儿子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中均检出了6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191+13G>A(rs200621482)、c.1598G>T(rs200427089)、c.883T>G(rs553235458)、c.3536A>G(rs201300867)、c.2215+6G>A(rs540060615)、c.162+5A>T(rs146596406)。这3例患者的6个位点均为杂合突变。3例患者的ApoE基因型结果如下:先证者及其儿子的ApoE基因型均为ε3/ε3型,蛋白表型为E3(ApoE2位点为CC型,ApoE4位点为TT型);其父亲的ApoE基因型为ε2/ε3型,蛋白表型为E2(ApoE2位点为CT型,ApoE4位点为TT型)。3例患者的PON1(A575G,rs662)位点基因型均为AG型,3例患者的PCSK9基因型为GG、CC、CC、GG型。基于该家系遗传学检测结果,给予先证者及其父亲个体化的降脂治疗方案,阿托伐他汀钙与依折麦布联合PCSK9抑制剂,且先证者及其父亲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随访两年LDLC控制较好,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本研究中该家系患者的LDLR基因均发现6个位点突变,其中LDLR c.191+13G>A、c.162+5A>T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丰富了中国人群的LDLR基因突变谱。本研究有利于阐明FH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指导FH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一例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位点。方法:以患儿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基因的18个外显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检测PCR产物,对电泳结果异常进行DNA测序。结果: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发现患儿第10外显子存在一异常条带。DNA测序证实患儿第10外显子发生N515S纯合错义突变。结论:该病例为一个新的LDLR突变位点;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可用于该突变位点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影响胆固醇代谢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报道了1例FH致严重冠心病(CHD)的18岁少女,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及其母亲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第9外显子上游第1187-10位碱基G突变为A,该位点突变在中国人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 FH)患者中为首次报道。随访3年联合调脂治疗后患者低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