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胸科手术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尽管静吸复合全麻能进行有效地呼吸道管理,消除迷走神经的不良反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已逐步被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所替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比较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对照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为(6.12±1.19)min、平均拔管时间为(7.08±1.16)min、平均唤醒时间为(12.03±1.16)min、完全清醒时间为(16.19±1.31)min,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患者在全麻时的药物用量更少,术后拔管及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对于提高术后苏醒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吉敬  邹彦 《医学信息》2007,20(3):257-25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膜外阻滞对围气管插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25例,术前一般情况(年龄、体重、身高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均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A组入室先行T3~4或T4~5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成功后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3ml,追加1%盐酸利卡因2.5μg/ml芬太尼混合液5ml、约15~20min后(针刺痛觉消失)麻醉阻滞平面固定后,同时给予扩容使血压接近入室水平,然后给予同B组全麻诱导和麻醉维持,术中微泵追加利多卡因混合液5ml/h,B组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5mg.k-1,丙泊酚1~2mg.kg-1,芬太尼4μg.kg-1,维库溴铵0.1mg.kg-1,吸入氨氟醚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停药。结果A组在诱导期和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诱导后MAP较术前低,其他各观测值均较接近入室基础值(P>0.05),B组在诱导后MAP较术前低,气管插管时、插管后1min、心率,平均动脉搏压明显高于入室水平(P<0.05);拔管前5min、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血压明显高于入室基础值(P<0.05);拔管时、拔管后1min心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心血管的有利影响是降低插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稳定了循环功能,降低了应激反应,使麻醉更平稳。  相似文献   

5.
6.
自1999年以来,我科采用硬膜外麻醉下复合小剂量氨胺酮(AMP)于剖宫产手术,并与常规硬膜外麻醉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80例足月妊娠,年龄21~34岁,体重56~75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为观察组,Ⅱ组为对照组。对照组经L2~3间隙穿刺置管连续硬膜外阻滞,局麻药为1.6%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不完善的麻醉方法,需要辅助用药来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及内脏牵拉反应等。异丙酚镇静及催眠作用迅速,但镇痛作用较弱。小剂量氯胺酮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及交感兴奋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对受体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60例肾移植术受者 ,在硬膜外麻醉前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分析 ,同时监测血生化改变。结果 :硬膜外阻滞后 3 0min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 (CVP)、体循环阻力 (SVR)下降明显 ,阻断髂内动脉后MAP ,CVP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 ,肺循环阻力 (PVR)则明显升高。开放供肾血流后 3 0min内 ,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 (MPAP)及PVR明显升高 ,CVP、SVR明显下降。K+ 在肾血管开放时显著升高 ,BUN值在开放供肾血流后 3 0min后明显降低。结论 :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术效果理想、确切 ;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随手术步骤而不同 ,并相对较平稳。同时必须密切注意防止因血K+ 浓度过高所致的心律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2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0例),研究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天发热、咳痰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CD3+...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全麻与全麻加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多方面的影响,探讨何种麻醉最适合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方法对我院7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加硬膜外麻醉组(研究组)各35例。两组病人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研究组于诱导前选择胸12-腰1或腰1-2间隙为穿刺点进行硬膜外麻醉。术中由手术医师对子宫韧带松弛度进行评价;同时对全麻用药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和术后胃肠道反应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子宫韧带松弛度评级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全麻用药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病人苏醒时间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躁动及胃肠道反应例数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加硬膜外麻醉可使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子宫韧带充分松弛,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减少了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ASA I~Ⅱ择期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34例(A组)和单纯全麻34例(B组),观察麻醉前(T1)、插管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5 m in(T5)各时段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A、B组间比较,T1、T5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T2~T4时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药量少,病人清醒快,拔管早,术后镇痛完善。  相似文献   

12.
王海霞 《医学信息》2019,(20):100-102
目的 分析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临床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10例产妇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腰麻,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肌肉松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麻药用量、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肉松弛效果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3.31±0.89)min、术中出血量(130.51±24.70)ml、麻药用量(20.33±8.45)mg、疼痛评分(2.88±0.9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71±0.69)min、(158.88±22.81)ml、(43.27±1.13)mg、(5.02±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佳,肌肉松弛理想,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乌苏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孕足月、初产、单胎剖宫产孕妇48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及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每组24例。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常规采取硬膜外麻醉,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在手术前静滴氯胺酮0.5mg/kg,1~3min后开始手术,胎儿娩出断脐后予丙泊酚1mg/kg。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前、开腹时、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结果单纯硬膜外麻醉组胎儿娩出时及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MAP低于术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在开腹时及胎儿娩出时心率低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胎儿娩出时心率高于手术前及胎儿娩出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在胎儿娩出时及胎儿娩出后5min MAP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10min时Apgar评分均高于出生后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Apgar评分无差异(P>0.05)。出生后10min时两组Apgar评分均达10分,评分满意。结论剖宫产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弥补单纯硬膜外麻醉的不足,同时避免全麻的并发症,母婴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视为安全有效的静脉辅助用药,应用于剖宫产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的诱导方法,探讨硬膜外阻滞在全麻诱导期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的择期手术3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向硬膜外复合全麻(EG)组硬膜外腔注入1%利多卡因0.2ml/kg,向单纯全麻(G)组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0.2ml/kg,继以两组实施全身全麻诱导.记录诱导期SBP、DBP、MAP、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BIS和异丙酚效应室浓度.结果 EG组意识消失时间显著短于G组(P<0.01),G组在气管插管即刻SBP、DBP、MAP、HR均比基础值显著升高,而EG组不然.结论 硬膜外阻滞减少了异丙酚诱导睡眠的时间,并有效的减少了全麻气管插管过程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背景:在行全膝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至关重要。但多种因素会对患者的围手术期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其中麻醉是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麻醉方式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临床需要积极的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以维持稳定的凝血功能。 目的:观察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高龄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集团东营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35例行全膝关节置换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68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6 h、置换后第1天清晨的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随访12个月检测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经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 > 0.05);但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在麻醉后6 h以及置换后第1天清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和2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在高龄全膝关节置换中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可以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维持稳定的凝血功能状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在急腹症手术中的应该选择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7例急腹症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麻醉方法使用的分析,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气管内全麻和硬膜外的综合麻醉方法,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硬膜外的麻醉方法,对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血压变化程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急腹症手术治疗患者选择气管中全麻和硬膜外的综合麻醉方法,不仅能使患者得到充分的镇痛,应激反应较小,而且血压不会有较大的波动,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时的麻醉效果及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方法 选择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200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并观察患者手术前、中、后产妇的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其自身对疼痛的感受情况.结果 本组200例剖宫产病例中,150例(75.00%)未用辅助药物顺利完成了手术,18例(9.00%)仅给以少量地西泮及氯胺酮后也完成了手术.结论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产妇手术前、中、后的血压、脉搏稳定,自身对疼痛的感受情况良好.说明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止痛效果可靠,腹肌松弛效果良好,血压较易控制等优点,但我们发现也存在着麻醉不完全、血压下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并发皮肤感觉异常及红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 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手术共 2 0 0 0例 ,I组 (观察组 ) 10 0 0例在硬膜外麻醉术后 ,持续硬膜外给药法镇痛 :丁丙诺啡 0 .4 5mg或吗啡 4mg ,加入 0 .5 %布比卡因 5 0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 6 0ml,注入首次剂量 5ml后 ,以 2ml·h-1速度持续硬膜外腔注入 ;II组 (对照组 ) 10 0 0例在硬膜外麻醉术后拔除硬膜外导管 ,不作镇痛 .结果 Ⅰ组发现了 15例皮肤并发症 .Ⅱ组未发现该并发症 .未发现运动功能受损者 .结论 阿片类药物的质量及所含化学成分、阿片类药与局麻药的配伍 ,可能是造成化学性神经损害的重要原因 ,临床上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状态下神经肽Y(Neuro peptide Y,简称NPY)的变化,旨在探讨阻滞麻醉前后血浆NPY的含量与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2例。I为全麻组,II为硬膜外联合喉罩全麻组。结果 II组的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均少于I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SPO2在麻醉前后及术毕未见明显变化,但I组麻醉后的MAP较麻醉前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降低;II组麻醉后的MAP较麻醉前降低,但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毕II组的MAP升高至麻醉前。I组麻醉后的HR较麻醉前显著升高,术毕明显降低,但仍高于麻醉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I组麻醉后的HR较术前升高,但差异不显著,且术毕降低至麻醉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硬膜外联合喉罩全麻效果好,生理干扰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