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净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29)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患者(n=31)在血液净化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前列地尔2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一天一次,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 d、7 d时的肌酐、尿素、肌酐清除率、尿素氮、血液流变学、血钾及尿量。结果:治疗3 d、7 d时,观察组患者的肌酐、尿素、肌酐清除率、尿素氮、血液流变学、血钾及尿量等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血液净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对老年人肾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收拾的36例采取血液净化治疗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收治的未采用血液净化治疗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21例为对照组,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2豫)明显高于对照组(52.3豫),<0.05。结论血液净化在治疗老年人急性肾衰竭患者中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血液净化治疗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7月的58例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以及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症状消失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28例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后临床治愈125例,死亡3例。临床治愈患者尿量、血小板(PLT)、血清钠较治疗前明显增高,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尿素氮(BUN)、肌酐(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应用血液净化治疗HFRS急性肾衰竭,能明显改善肾功能,稳定机体内环境,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连续性血液净化又称为肾脏替代疗法,是近年来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一项重要发展,在临床上已成为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及各种急危重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目的:总结肝移植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技术。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移植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用BM-25连续性血液净化机治疗的临床资料,治疗模式为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置换液使用方式是前/后稀释法,采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抗凝。治疗时间为5~30 d。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素氮、血肌酐、血清钾、动脉血气碱剩余。 结果与结论:10例患者中,好转8例,ICU存活率80.0%。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全身水肿逐渐减轻,呼吸状态好转。治疗24 h心率显著下降,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中心静脉压显著下降。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正常,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尿素氮、血肌酐、血钾明显降低。治疗前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提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肝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因而在肝移植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连续性血液净化与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透析组(n=40)和净化组(n=42).透析组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净化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净化组治疗总有效率与透析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净化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均低于透析组(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Ccr)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透析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与维持性血液透析相比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疗效相当,但能更好的降低炎性反应及肾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并发肾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MM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3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4岁。采用HA130灌流器(珠海丽珠医用公司),对其进行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每3天行1次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3次为1疗程。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尿素氮、血肌酐(SCr)、每日尿量。结果共进行96次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有效者22例,其中包括肾功能逆转17例,5例发展为慢性尿毒症,无效者12例(其中死亡患者2例,主动出院者3例)。尿素氮、SCr治疗后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每日尿量从(924.32±543.26)mL下降到(331.24±321.01)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中重度贫血29例中缓解24例(82.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球蛋白IgG型患者治疗后17例有效。结论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MM并发肾衰竭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促进急性肾衰竭完全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急性肾后性梗阻合并肾衰竭患者实施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PCN)后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肾功能的意义和患者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施行PCN治疗的急性肾后性梗阻合并肾衰竭患者52例,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标准护理,实验组在施行常规标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肾功能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是否产生积极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第3天和第7天尿素氮(BUN)、肌酐(Cr)比对照组低,经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比照组高,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在治疗急性肾后性梗阻合并肾衰竭具有显著疗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对于患者术后的疗效具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长城  杨太星  郭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8):1384-1385+1375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下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92例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经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CRF患者,随机分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1g左卡尼汀静脉注射辅助治疗,治疗3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人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氮和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辅助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CRF患者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CBP)对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28例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液净化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4例,两组均经常规治疗,血液净化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血糖(GLU)、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检测及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检测.结果 血液净化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明显改善,血液净化组治疗后血常规、电解质、BUN、Cr、IL-8、TNF-α的数据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能够降低炎性介质,改善脏器功能,从而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的反应过程及预后,是治疗严重烧伤脓毒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IV阳性与HIV阴性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我院住院的临床症状与检验指标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HIV阳性组35例和HIV阴性组35例,分别给予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过滤(HDF)及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三种治疗方式,观察不同患者在不同治疗措施后尿素氮及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 HIV阴性组患者尿素氮指数、肌酐指数与HIV阳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HIV阴性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要比HIV阳性患者的透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7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予降压、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序贯结肠透析治疗.结果 应用序贯结肠透析的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优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序贯结肠透析可作为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有效手段,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小鼠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模型的效果。方法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动脉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其中两组分别于术后24h和48h后处死观察肾功能及肾脏病理变化,另一组观察其病情及存活情况14天。结果各次造模成功率均达85%以上;术后24h及48h实验组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肾脏外观出现典型"大白肾"表现,镜下出现典型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并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组织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验组在观察期间逐渐出现典型急肾衰竭表现,至14天末,死亡率达91.7%,而对照组全部正常存活。结论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动脉可制备稳定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而且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益肾清利活血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及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益肾清利活血饮治疗.检测肾功能、肝功能指标,比较中医症候积分,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3、6个月时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虚血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益肾清利活血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肝衰竭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37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49.46岁。前瞻性随机分为4组进行不同方法的血液净化治疗(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即血滤组(21例)、血滤+灌流组(25例)、灌流组(25例)、血浆置换组(25例)。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肾功能的改变。结果血滤组、血滤+灌流组、灌流组3种方法中,治疗前后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3组分别与血浆置换组比较,其中灌流组、血滤+灌流组与血浆置换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滤组在改善凝血、降肌酐方面与血浆置换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血液滤过、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法治疗肝衰竭,均可以达到治疗目的,且可以认为3种方法治疗效果基本相同;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液灌流2种方式与血浆置换方式比较,在降酶、改善凝血状态、降肌酐三方面均存在优势;血液滤过方式与血浆置换治疗方式比较,在改善凝血状态、降肌酐效果上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肌酐(creatinine)比值(BUN/Cr)探讨低血容量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管理策略.方法:将我院80例BUN/Cr≥20:1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根据心力衰竭指南给予标准治疗,实验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停用利尿剂,给予液体治疗,待容量恢复(BUN/Cr<20:1)后再启动利尿剂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肾功能、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实验组血压、心率、肾功能、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据心力衰竭患者的BUN/Cr能够判断患者的容量状况,据此制定的容量管理策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何丽杰 《医学信息》2018,(10):149-150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接收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的治疗后有效率及各项指标分析。 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在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方式,其有效率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6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9%,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1%。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非手术的保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阿魏酸钠协同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03-2014-02本院收治的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0.3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3周后观察比较两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BUN、Scr、Ccr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UN、Scr下降及Ccr上升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57.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魏酸钠静脉滴注协同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的浓度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BUN和S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