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一种常见病,以中耳乳突根治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我科自1989年以来,在手术中发现了3例鼓窦缺如病人,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病例1,女,31岁。因右耳反复流脓20余年入院。查体:乳突区无红肿、破溃及压痛。外耳道清洁后见鼓膜大穿孔,鼓室干燥。病例2,女,27岁。因右耳反复流脓17年,听力下降7年入院。查体:乳突区无红肿、破溃及压痛,外耳道少许干酪样分  相似文献   

2.
一、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左耳搏动性目鸣,听力下降,继之出现左耳流脓,张口困难病史。就诊时耳镜检查外耳道被白色肿物阻塞,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以左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收入院。于96年11月30日行中耳手术,术中显微镜下外耳道肿物呈白色,表面光滑。剥离时蒂在前下质韧,未取出。然后耳后切口用电钻切除乳突及外耳道后壁,发现肿物占据部分外耳道,鼓室及鼓窦,部分外耳道后壁被破坏。鼓室及鼓窦  相似文献   

3.
对于病灶广泛的胆脂瘤型、骨疡型中耳炎,临床上常采用鼓室成形术Ⅲ型伴改良乳突根治术。为了有助于乳突术腔早日上皮化,在完成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Ⅲ型后还要做耳甲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耳内镜技术的发展,中耳乳突手术发生了较大的变革,由开放式乳突根治和完壁式乳突根治向清除局部病变,尽可能保留中耳结构、保留或/和恢复中耳的功能方面进化。中耳炎术后复发与中耳腔的通气引流阻塞有关~([1])。而中耳乳突粘膜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恢复是中耳腔通气引流保持正常的关键,这就需要对中耳乳突粘膜的结构与功能有更为详尽的了解,对中耳粘膜的排泄引流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乳突腔的引流及排泄机制,直接影响到中耳手术方式的选择,在耳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并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使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86耳)中耳胆脂瘤并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球囊组(41例)和非球囊组(45例)。非球囊组采用改良乳突根治术,球囊组采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平均听阈、气骨导差、声导抗、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及干耳时间,并评估鼓膜愈合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听阈、气骨导差、声导抗、ETDQ-7评分及干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鼓膜愈合率较非球囊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中耳胆脂瘤,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近期疗效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鼓室成形术是指鼓膜穿孔后重建的手术过程,其目的是在彻底清除中耳乳突病灶,防止耳源性并发症的基础上,保留重建中耳鼓室正常结构或恢复提高中耳传音功能[1].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成功为105例慢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了鼓室成形术,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将手术配合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长期流脓原因。方法对19例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长期流脓的患者进行再根治术,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再次手术,12例术后1个月内干耳,4例术后3个月内干耳,2例术后间断性流脓,经常规换药治疗6个月内干耳,1例失访。结论首次手术失败是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长期流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脂瘤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处理方法.方法:胆脂瘤中耳炎并发颅内、外并发症患者30例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乳突凿开+Ⅱ期乳突根治术9例,乳突根治术21例;1例同时行双耳单纯乳突凿开+Ⅱ期乳突根治术.并发面瘫的8例患者同期行面神经减压,并发脑脓肿5例患者协同脑外科医生行穿刺抽脓或脑脓肿切除术.结果: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1~3 a,治愈20例,好转8例,无效 2例,治愈率66.67%.8例面瘫患者,6例显效,2例无效.结论:胆脂瘤中耳炎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手术治疗是最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颞骨CT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单侧非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侧颞骨(病例组)与健侧颞骨(对照组)CT影像资料,比较两组咽鼓管外耳道角、岩枕角、乳突窦入口直径、咽鼓管骨部直径、咽鼓管骨部长度、咽鼓管骨部最大径与咽鼓管骨部长度之比,及乳突气化程度(良好、差)等解剖参数。 结果 患侧咽鼓管外耳道角、岩枕角分别是(137.4 ± 8.1)°、(52.5 ± 3.8)°,乳突窦入口直径、咽鼓管骨部最大径分别是(0.29±0.08)cm、(0.18±0.07)cm,咽鼓管骨部长度为(1.07±0.15)cm,咽鼓管骨部最大径与骨部长度之比为(17.1±5.4)%;健侧咽鼓管外耳道角、岩枕角分别是(138.3±7.7)°、(53.1±4.3)°,乳突窦入口直径、咽鼓管骨部最大径分别是(0.35±0.07)cm、(0.21±0.07)cm,咽鼓管骨部长度为(1.17±0.17)cm,骨部最大径与骨部长度之比为(20.9±14.3)%。患侧乳突窦入口直径、咽鼓管骨部最大径、咽鼓管骨部长度较健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37、3.09、-3.17,P<0.05)。患侧乳突气化较健侧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6.34,P<0.05)。患侧与健侧咽鼓管外耳道角、岩枕角及咽鼓管骨部最大径与咽鼓管骨部长度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侧颞骨存在解剖变异。咽鼓管骨部小、乳突气化差及乳突窦入口狭窄与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伟东 《医学信息》2010,23(6):1602-1603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外耳道负压引流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82例小儿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外耳道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痊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痊愈率为82.0%,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以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收治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26),择期行乳突改良根治术(伴或不伴鼓室成型术),实验组术中使用Xeno-ADM,进行术腔骨壁的覆盖;对照组则使用自身结缔筋膜组织或骨粉.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实验组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平均为(54.5±12.1)d,对照组为(70.1±14.3)d;实验组术后干耳时间平均(34.4±7.8)d,对照组为(40.2±10.1)d;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外耳道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2.4%(1例),对照组为0.结论 Xeno-ADM应用于乳突根治术中,可缩短术后干耳时间,有益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我科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术后换药中处理13例真菌感染病。方法在耳显微镜下,先用镊子夹出真菌丝团块,用3%过氧化氢清洗术腔,生理盐水冲洗并吸干净,再用棉签蘸酮康唑乳膏涂术腔。结果 7~10天后所有病例外耳道及乳突腔清洁干燥,真菌镜检为阴性。结论 3%过氧化氢清洗术腔,配合酮康唑乳膏可有效控制乳突根治术后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贵州地区中耳胆脂瘤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分析其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238例,取患者的耳道分泌物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两组之间相互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38例患者耳部分泌物标本中,有158例培养出病原菌,检出率为66.39%,其中细菌140例,真菌18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检出率为65.55%,细菌以G+菌为主,检出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03%)、金黄色葡萄球菌(25.86%)、铜绿假单胞菌(13.79%)、变形杆菌(10.34%)。中耳胆脂瘤检出率为68.70%,细菌以G-菌为主,检出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饱菌(25.61%)、变形杆菌(18.29%)、金黄色葡萄球菌(14.6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63%)。敏感药物因菌种而异。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与中耳胆脂瘤的G+菌、G-菌的检出率不同,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真菌及混合感染不容忽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在两种中耳炎中的敏感度有差别,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术失败的相关解剖因素及术后复发原因,以便在修正性手术具有有针对性,提高乳突再根治手术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6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20例修正性乳突根治术患者的二次手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资料,并将颞骨HRCT的观察结果与再次手术中所见病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再手术前颞骨HRCT可以清晰显示初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乳突腔的大体解剖结构改变,主要征象为乳突腔扩大,与鼓室、外耳道融合,术腔内团块状异常软组织密度影。120例患者中,面神经嵴高位占39.2%(47/120),窦脑膜角残留气房占58.3%(70/120),乳突尖残留气房占50.0%(60/120),迷路周围残留气房占25.8%(31/120),上鼓室前隐窝未开放占41.7%(50/120),鼓室窦深位占40.0%(48/120),咽鼓管鼓室口病变占32.5%(39/120)。二次手术中探查乳突残留气房,咽鼓管鼓室口、鼓室窦、面神经嵴均发现有颞骨HRCT观察到的病变存在。结论 修正性乳突根治术患者术前颞骨HRCT扫描, 能够发现初次乳突根治手术后不干耳的相关解剖因素,可作为修正性乳突根治术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保留部分上鼓室外侧壁鼓室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保留部分上鼓室外侧壁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随访半年 ,听力提高 10~ 2 0dB ,鼓膜外形正常 ,全部干耳。结论 :保留部分上鼓室外侧壁鼓室成形术能有效提高听力和干耳率 ,且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直方图分析方法在鉴别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最佳指标与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中耳胆脂瘤(胆脂瘤组)及5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组)患者MRI资料。采用ImageJ软件在ADC图病变显示的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OI),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直方图分析获得ADC值的均数、标准差、偏度、峰度、第10百分位数(P10)和第90百分位数(P90)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直方图各参数指标的差异,并绘制有差异的ADC值指标鉴别两种病变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获得各指标的ROC下面积(AUC)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鉴别两种病变的最佳独立诊断指标。结果 胆脂瘤组和中耳炎组间ADC值的均数、标准差、偏度、P10和P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鉴别两种病变的AUC值分别为0.912、0.988、0.809、0.793和0.957,其中ADC值标准差的AUC值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5.31%和96.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C值的标准差为鉴别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最佳独立诊断指标(OR=1.034,95%可信区间1.020~1.048,P<0.01)。结论 基于ADC值的直方图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鉴别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能力,ADC值标准差的鉴别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为小儿最常见软组织恶性肿瘤,以头颈部,泌尿生殖道及躯干四肢多见,但中耳RMS少见[13],临床上多表现为中耳炎、面神经麻痹和外耳道息肉等,临床早期诊断困难,我们对10例中耳RM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MS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我院检查手术病理对照的4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MScT图像质料。结果:软组织密度影符合率100%,面神经管破坏符合率60%,镫骨底板骨质不能清晰显示,其余骨质破坏符合率均为100%。鼓室及鼓窭壁骨质破坏边缘清晰,部分硬化。乳突大部分为硬化型及板障型。结论:MSCT诊断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价值较高,能显示中耳内细小的结构,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体软骨和Tos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在中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用Tos改良的联合进路行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去除的上鼓室外侧壁和后鼓室外侧壁,用耳屏软骨重建,再视镫骨状况,同时用部分听小骨赝复体(PORP)或全听小骨赝复体(TORP)行Ⅲ型听骨链重建.所有病例随访3至5年.结果 所有23例患者在术后4至6周获得干耳,鼓膜愈合好,形态正常.软骨重建的上鼓室和后鼓室外侧壁无1例内陷.术后1年纯音听力,言语频率(500、1000、2000、3000、4000Hz)气导较术前提高≥30dB者8例(34.78%),20~29dB者9例(39.13%),10~19dB者4例(17.39%),听力无改善者2例(8.69%).随访3年,听力稳定,5年内无胆脂瘤复发.结论 Tos改良的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是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治疗的好方法,既彻底清除病灶,又保留外耳道后壁完整,术后能获得良好的听力.Tos改良术因去除了上鼓室和后鼓室外侧壁,用软骨重建可有效的防止新生鼓膜的内陷和继发胆脂瘤形成.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3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伶 《医学信息》2008,21(2):273-273
近些年来,乳腺癌的手术切除范围趋于缩小,改良根治术已成为我国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般只强调保留胸长神经、胸背神经以避免术后发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