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Ⅱ~Ⅳ期鼻咽癌患者分为调强放疗组(46例)和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50例),制定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方案。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调强放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较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均显著提高;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口干(腮腺)、口腔黏膜反应明显少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贫血发生率、肝肾功损害率也明显低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结论使用调强放疗可以明显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降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物理学的观点介绍鼻咽癌处理中调强放疗临床实践的有关概况。文中对于处理过程中挑战性的问题以及临床处理流程,尤其是保证几何和计量计算的精度问题进行了讨论。对那些用于治疗计划和剂量优化计算的技术和策略、处理计划的评价、剂量验证和病人的移动等问题和处理的质量保证和检测问题一起进行了讨论。对调强放疗虚拟剂量验证的原理和邮电进行了介绍和描述。我们用35个鼻咽癌病人处理的初步结果表明:和常规的放疗技术相比,这里介绍的调强技术能够改进处理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调强放疗布野方案剂量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逆向调强放疗三种常用的7野方案进行比较,确定符合临床要求的较佳布野方案。方法:对1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方案,针对每例患者按不同方案设计3个计划,分别为方案A:7野均匀分布,方案B:前7野,方案C:后7野。每野的照射范围从颅底到锁骨上淋巴预防区。所有计划都用同样的物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比较三个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适形度指数(CI)等指标。结果:三个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无明显差异,方案A、C比方案B降低了12t腔黏膜平均剂量的21.2%和31.3%,但是方案C计划增加了后颈部软组织的剂量。方案A、B比方案C分别降低了颞叶珐剂量的2.7%、3.5%和脑干珐剂量的1.7%、2.3%。A、B、C三种方案中脑干、脊髓的D1剂量无明显差别,腮腺、颞颌关节的D50剂量也无明显差别。适形度指数三种方案差别并不显著。结论:调强放疗7野计划可以满足鼻咽癌靶区的剂量要求。布野方向对剂量分布有较大影响,方案A优于方案B、C:但是若肿瘤侵犯到了鼻咽腔的顶壁、前床突、后床突等部位,方案A、C较难避开晶体,只能选择B方案。用非共面射野方式以避开晶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监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医生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勾画与外放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随机选取32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每周一次统获取患者正侧位图像(electronic portal image,EPI),在iView GT系统下与患者首次计划设计时的数字化重建图像(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DRR)进行对照比较,计算摆位误差。结果:左右x轴方向误差为1.36 mm±1.02 mm,前后y轴方向误差为1.23 mm±1.05 mm,上下z轴方向误差为:1.34 mm±1.08mm。结论:32例鼻咽癌患者治疗时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小于5 mm,严格执行摆位质量控制前提下,这个数据可以用于指导临床医生从内靶区放外5 mm产生PTV,这样既能保证患者的肿瘤受到完全的照射,同时也能保护更多的正常组织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计划质量量化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RTOG 0615临床试验的剂量要求为基础,结合本中心临床需求设计鼻咽癌放疗计划质量的量化评估计算模型,计算每个计划的计划质量指数(PQI)。选取123例鼻咽癌放疗病例,通过调节临床计划的处方剂量(±3%)并计算其PQI,来评估量化评价方法对处方剂量变化的敏感性。同时根据已有的30例临床计划,将算法评价方法计算结果与临床医生的选择相比较,验证评价方法与临床医师决策的一致性。结果:+3%、-3%处方剂量和原治疗计划3组计划PQI分别为68.27±9.84、63.93±12.78、79.33±12.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临床计划中,医师选择的计划的PQI为80.15±10.96,未被选择的计划PQI为74.78±9.41(P<0.01),量化评价算法与临床医生选择结果一致性为83.3%。结论:量化的计划质量评价方法对处方剂量较敏感,与临床医生选择有较高一致性,可以用于临床计划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和优化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4例鼻咽癌患者.在Eclips计划系统上对其进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对靶区和危及器官设定剂量体积限制条件和权重因子.并对凹形靶区对应的扇形正常组织、正常组织中的剂量热点和靶区中的剂量冷点定义剂量成形结构,对这三种剂量成形结构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一个现有条件下的最优化计划.结果:分析患者的剂量体积直方图,24例患者GTV1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和平均剂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3.46 Gy,、67.86 Gy和70.65 Gy,GTV2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和平均剂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8.83 Gy、64.67 Gy和66.29 Gy,CTV1的最小剂量为60.95 Gy,CTV2的最小剂量为51.37 Gy.1%体积的脊髓、脑干和视神经所接受的平均剂量为38.10 Gy、46.94 Gy和27.43 Gy,50%体积左侧和右侧腮腺所接受的剂量分别为36.03 Gy和35.88 Gy.结论:通过射野数目、方向的选择,剂量体积约束条件和权重因子合理的设定,以及对DSS的合理定义及优化,最终可以得到一个符合临床要求的较佳的调强治疗计划.靶区在各个断面都能得到较好的剂量覆盖,调强治疗能够提高靶区剂量的同时保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目标剂量覆盖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索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中目标剂量是否最大限度覆盖靶区,是否同时满足靶区和重要器官的处方剂量和目标耐受量要求。方法:随机选取70例鼻咽癌病人的PTV70、PTV65、PTV60和PTV504作为研究对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有关参数进行分析,来评价靶区剂量覆盖率、适形度和不均匀性指数等,并分析正常组织耐受量的余量问题。结果:在四个靶区中,大于85%以上的等剂量面覆盖PTV70和PTV60为100%。其中满足大于93%处方剂量的覆盖率分别为80%和84%;PTV60和PTV504覆盖率不理想,大于85%以上的等剂量面覆盖率为75%和50%。其中满足大于93%处方剂量的覆盖率只有44%和39%,所有靶区的最大剂量均小于110%的处方剂量。正常组织中脊髓、脑干、视交叉、视神经1%体积所受最大剂量均值为39Gy、51Gy、45Gy和42Gy。和目标耐受量相比还有22%、15%、25%和30%的余量;晶体、眼球余部体积所受平均剂量均值为2Gy和7Gy,和目标耐受量相比,还有50%和80%的余量。腮腺受量只有16%的病人健侧50%体积所受剂量小于26Gy以下,其余余部体积的平均剂量均值为36Gy。无加量余地。结论:本研究显示各正常器官除腮腺外还有15%-30%的余量,如果按鼻咽癌的剂量响应梯度19%即再增加靶区19%的处方剂量(GTV总量达83Gy),是可以用正常组织的耐受余量来完成的,那么将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再提高20%应是可行的。在同期整合椎量照射(simuh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技术中,PTV70和PTV66能得到确定的剂量。但是要注意PTV60和PTV504的低剂量区.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初治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各级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住院的40例初诊并接受IMRT的鼻咽癌患者进入本研究。肿瘤靶体积分为鼻咽入体肿瘤体积(GTVnx)、颈部大体肿瘤体积(GTVnx)、临床靶体积1(CTV1)、临床靶体积2(CTV2)。各处方剂量分别为PTVnx68Gy-74Gy,PTVnd 62Gy-70Gy,PTV160Gy-64Gy,PTV254Gy。鼻咽原发灶和上颈淋巴引流区采用IMRT,下颈及锁骨上淋巴区常规单前野照射。对各级肿瘤靶区以及周围正常器官受量情况进行研究。结果:PTVnx和PTVnd的Dmin、Dmax、Dmean、D95分别为60.9Gy、81.2Gy、76.7Gy、71.2Gy和57.2Gy、78.2Gy、73.2Gy、66.5Gy。晶体、视神经、视交叉、垂体、颞颌关节的最大剂量分别为6.7Gy、43.8Gy、45.6Gy、47.4Gy、57.2Gy。1cm^3脊髓受量(D1cc)为40.8Gy,3%脑干体积受量(B)为51.4Gy,10%颞叶体积受量(D10)为50.4Gy,50%腮腺体积受量(D50)为32-3Gy。结论:IMRT可以满足各级肿瘤靶区以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rueBeam加速器的射野跟随功能在鼻咽癌固定野调强放疗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对每位患者设计四个计划.分别为固定野调强组的dIMRT-JT和dlMRT计划,容积旋转调强组的RapidArc—JT和RapidArc计划。dIMRT-JT和RapidAre-JT为使用射野跟随功能的计划,dIMRT和RapidArc为不使用射野跟随功能的计划。分别比较使用和不使用射野跟随功能的治疗计划.患者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固定野调强计划,在使用和不使用射野准直器跟随功能,其靶区的剂量学参数差别不大,但是脑干、脊髓、晶状体、腮腺等危及器官都有较大改善,脑干和脊髓的D,。剂量分别降低了3.3%和4.2%,左、右两侧晶状体的D。剂量分别降低了38.7%和40.6%,左、右两侧腮腺的平均剂量D一分别降低了6.3%和6.4%;P〈0.05,有统计学意义。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在使用和不适用射野准直器跟随功能时,靶区和脑干、脊髓及腮腺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很小,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左、右两侧晶状体的D。剂量分别降低了6.9%和7.2%;结论:鼻咽癌固定野调强放疗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使用TrueBeam加速器的射野准直器跟随功能,可以在保证靶区剂量分布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尤其在固定野调强放疗中,使用射野准直器跟随功能的计划其剂量学优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动态调强与静态调强放疗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鼻咽癌动态调强与静态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与执行及剂量分布的区别:方法:记录从计划到实施的全过程以比较动态调强与静态调强实施难易程度及耗时长短。分别比较两者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差异。分别对两者进行剂量学验证,比较两者剂量验证结果的差异。结果:两者从计划到实施的方法、难易程度均相同:动态调强各个靶区的适形度、均匀度均优于或等于静态调强,静态调强的子野越多适形度、均匀度越好。各个危及器官受量大部分相同,但两侧腮腺平均剂量静态调强略小于动态调强,且静态调强的子野越少腮腺平均剂量越低。两者的剂量学验证结果基本一致。静态调强治疗时间略长于动态调强。结论:动态调强靶区剂量分布优于静态调强,静态调强子野越多靶区剂量分布越好。两者的危及器官受量大体相当,静态调强似乎更有利于保护腮腺等正常器官。总体上讲,鼻咽癌动态凋强放疗略优于静态调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MRI-CT图像融合的配准方法。方法:16例首程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获取CT及MRI图像后,分别采用互信息法(MI法)、外部标记法及MI+标记+手动微调的综合法三种方法行MRI-CT影像融合,由2位经验丰富的中高年资放疗科医师共同勾画鼻咽部GTV,分别单独根据CT图像、MRI图像及融合图像勾画GTVnxc、GTVnxm及GTVnxcm,然后对GTVnxc与GTVnxm分别进行与、或操作,生成新的靶区GTVnxc&m,GTVnxc|m,根据10组解剖标记x、y向位置差、靶区融合指数(FI)及中心距离和法Dtotal分别评价三种配准方法的融合精度,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各组差异。结果:三种配准方法在10组解剖标记的x、y向总位置差分别为(3.05±1.22、2.71±1.01),(2.05±0.55、1.8±0.5),(0.86±0.12、1.01±0.13),三者xy向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31.96,P〈0.001;F=26.991,P〈0.001);FI值分别为(0.549±0.203、0.742±0.12、0.898±0.09),三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23.03,P〈0.001);Dtotal分别为(11.23±3.58、6.52±2.55、3.57±0.79),三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31.96,P〈0.001)。结论:1.三种配准方法中综合法的融合精度最高,能基本满足临床的需要。2.在完全解决一致性体位的前提下,用MI+外部标点法相结合的自动配准方法可避免人工干预,并且融合精度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比较早期NPC患者IMRT和Rapid Arc两种治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别。方法:选取10例早期NPC病例分别对10例病例做IMRT和Rapid Arc计划,肿瘤计划靶区分为PTVnx、PTV60。PTVnx处方剂量为70 Gy,PTV60为60 Gy。比较两种方法的DVH图,等剂量分布和治疗时间。结果:两种不同计划中的靶区分布,PTVnx分布差异不大,但是RapidArc计划中的PTV60高剂量区明显多于IMRT计划。对其它正常组织来说,脊髓、脑干、腮腺、颞叶、视神经有着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早期NPC病人,Rapid Arc技术在剂量学上比IMRT技术有其更多的优势,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而且其它一些正常组织也可减少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锌剂防治接受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咽炎(OM)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非盲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014年10月~2017年2月入组我院98例接受同步放化疗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补锌组(n=50)和对照组(n=48)。所有患者采用适型调强放射技术(IMRT)放疗,且至少行1周期同步顺铂(80~100 mg/m2,3周/次)化疗。补锌组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2周给予葡萄糖酸锌片口服,对照组采取空白处理。放疗开始后隔天记录两组患者口咽黏膜的损伤程度及疼痛程度并记录放射性OM出现的时间及放射剂量。结果 补锌组及对照组放射性OM发生率分别为96.00%及 9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锌组严重放射性OM发生率为36.00%,低于对照组的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锌组发生放射性OM平均时间为(16.50±5.73)d,大于对照组的(12.73±3.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锌组严重OM的平均持续时间为(8.81±3.01)d,短于对照组的(12.12±3.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锌组口咽部疼痛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锌治疗对减少接受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发生严重OM,并缩短其持续时间,推迟发生OM时间,减少口咽部疼痛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的调强治疗剂量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价GTV大小不同的鼻咽癌调强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以探讨GTV变化对调强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材料和方法:38例鼻咽癌患者,按GTV/CTV比值分为3组,GTV/CTV<10%为1组11例,10%<GTV/CTV<20%为2组15例,GTV/CTV>20%为3组12例,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计算各组鼻咽癌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均数,对组间均数行T检验.结果:各组鼻咽癌靶区剂量分布均能满足靶区剂量要求,随着GTV/CTV比值增大,CTV最高剂量逐渐增高,3组与1组经检验有显著差异;GTV最高剂量变化趋势与CTV最高剂量变化相似,3组与1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GTV最低剂量随着GTV/CTV的增大,剂量逐渐降低;95%的GTV体积剂量1组高于2组;各组鼻咽癌的50%腮腺、1%脑干和1%脊髓的受照剂量经检验无显著差异,50%患侧晶体、1%视神经、50%垂体受照剂量3组显著高于1组.结论:(1)GTV/CTV比值可以更好的反应GTV分布,其值可初步预测靶区IMRT剂量分布情况,当GTV/CTV<10%时的剂量分布最均匀;(2)调强放射治疗适用于不同GTV的鼻咽癌患者,在满足靶区剂量要求的同时,减少了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使进一步提高靶区剂量成为可能;(3)当GTV/CTV>20%时,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优势减小.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癌症是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癌症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对患者来说,癌症本身也是一种应激源,同样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产生各种心理症状,而这些症状又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康复,并有可能加速癌症的发展。鼻咽癌(NPC)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脯氨酸羟化酶2(prolyl hydroxylase2,PHD2)在鼻咽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评分、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6例鼻咽癌组织及56例癌旁组织中PHD2的表达差异,分析PHD2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56例鼻咽癌组织中PHD2阳性率19.6% (11/56),其中“-”为45例,“+”为6例,“++”3例,“+++”2例;56例癌旁组织中PHD2阳性率为69.6% (39/56),“-”为17例,“+”为8例,“++”10例,“+++”21例,鼻咽癌组织的PHD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组织(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鼻咽癌组织中PHD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D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PHD2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抑制癌症进展的作用,患者的PHD2表达水平可能与其分期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分析非鼻咽癌的鼻咽肿瘤的CT征象。方法:选取26例非鼻咽癌的鼻咽肿瘤,分析肿块形态,向咽旁侵犯情况及颅底骨之破坏特点,结果: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其发病年龄,肿瘤的生长方式。向咽旁侵犯情况及颅底骨质破坏特点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受体1 (CC chemokine receptor 1,CCR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71例鼻咽癌组织及71例癌旁组织中CCR1的表达水平,分析CCR1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R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7.5%(55/71),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1.1% (15/71),鼻咽癌组织中CCR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鼻咽癌组织中CCR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1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而与患者的临床分期、T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CR1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癌基因的作用,CCR1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鼻咽癌临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