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30例经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剥离颈动脉斑块。结果3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脑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围手术期内未出现死亡及脑卒中事件。随访6-24个月未出现脑卒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病人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7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周围神经损伤1例(14.3%),切口血肿1例(14.3%);其余几例术后疗效佳,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围手术期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1月我院57例患者因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完整病例资料,围手术期监测头颈部CTA或DSA、经TCD、头部MRI,并动态监测患者收缩压,实现围手术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监测和有效干预。结果 57例患者经术后CTA/DSA证实颈动脉狭窄斑块完整切除,1例(1.75%)患者经临床症状及TCD、MRI影像学证实存在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出现头痛,手术对侧肢体肌力下降及认知功能下降,经积极控制血压及TCD动态监测,患者于术后7 d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7 d无颈部血肿、声音嘶哑、颅内出血、脑缺血发作、植物生存及死亡患者。结论 围手术期加强监测是防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重要方法,而控制血压是治疗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有效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尸体标本的颈动脉分叉区域内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研究,为安全有效地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提供形态学依据及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取20例(40侧)无明确心、脑血管疾患的尸体解剖标本(男11例、女9例),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式入路对颈动脉分叉区域内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研究,明确血管和神经的形态学及结构特点。 结果 颈总动脉分叉部形态可分为Ⅰ、Ⅱ、Ⅲ型,分别占比为10%、52.5%、37.5%。分叉位置以甲状软骨为界,左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高度在其上缘以上、平上缘和上缘以下的占比分别为55%、37.5%、7.5%;相较之下右侧分别为62.5%、27.5%、10%。男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内径均大于女性(P<0.05);男性颈动脉分叉角度大于女性(P<0.05 )。双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内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 5);左侧颈动脉分叉角度大于右侧(P<0.05)。 结论 通过对颈动脉分叉区域内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研究,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血管与神经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7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DSA血管造影汪实有颈内动脉狭窄,手术成功率100%,治疗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30%:72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可逆性小卒中;3例出现术中球囊扩张时对侧肢体局灶性癫痫发作;3例血管痉挛;25例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1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5例出现其它部位出血。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术者操作技巧及围手术期监护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张朝贵 《解剖与临床》2010,15(5):320-322
目的:探讨应用Onyx胶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CAVM)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经股动脉穿刺,采用血管介入Onyx胶栓塞治疗CAVM 50例,其中畸形血管团直径<3.0 cm者10例,3.0~6.0 cm者29例,>6.0 cm者11例.结果:50例CAVM患者,一次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团栓塞达90%以上者12例,栓塞在90%以下者38例均行多次栓塞或联合手术、放射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症2例,其中1例术后24h死亡.44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无一例CAVM复发.结论:Onyx胶是治疗CAVM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行多模态监测预测术后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CEA手术患者58例,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65.1±8.7)岁,均经DSA检查证实存在颈动脉狭窄,术中均行多模态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中不同监测模式对于预测术后脑卒中发生的效能。结果 患者CEA术后1周内复查CTA或DSA显示颈动脉狭窄均消失。发生围术期卒中患者7例。单一TCD监测的灵敏度为71.43%,高于SEP+MEP监测的57.14%,低于多模态监测的85.71%;SEP+MEP监测的特异度为82.35%,高于单一TCD监测的78.43%,低于多模态监测的92.16%。结论 多模态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指导手术进程,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年来 ,随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人们注意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颈动脉硬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比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的动脉硬化严重程度明显。本研究通过对照健康人群、非冠心病 (CHD)患者和CHD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研究颈动脉IMT增厚与CHD的关系 ,从而为CHD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简便无创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的选择与分组收集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有症状的CHD患者10 4…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经颈部彩超初选,全脑DSA明确,9例患者颈动脉狭窄50~80%(均为单侧),全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 8例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表现消失。部分患者慢性脑缺血症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1例患者术后1d死于严重心功能不全。结论 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预防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满意的疗效。作好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颈部神经损伤(CN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天坛医院2012年4月—2015年5月209例CE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7(84.69%)例、女32(15.31%)例,年龄42~80(67.5±8.8)岁。(1)统计患者术后CNI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2)...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颈内动脉狭窄危害较大,手术并发症较多,现研究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式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对比内膜剥脱和腔内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70例,支架植入术20例,内膜剥脱5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使用常规腔内支架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第二组为使用内膜剥脱手术的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血管造影检查发现,使用腔内支架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中,显效人数16例,有效人数2例,无效人数2例,总有效率为95%,1年后复查颈动脉再狭窄人数10例,再狭窄发生率为50%;使用内膜剥脱手术治疗的观察组中,显效人数48例,有效人数2例,无效人数0例,总有效率为100%,颈动脉再狭窄人数6例,再狭窄发生率为12%。可见两组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内膜剥脱术对于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有很好的疗效,此方法总有效率高,再狭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超声多普勒系统(TCD)监测脑血流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指导血压个体化调控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40例拟行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66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7.41岁;糖尿病10例,高血压12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级30例,Ⅲ级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段控制血压,研究组根据TCD脑血流参数指导调节血压。术中连续监测两组患者的有创动脉压力并对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行监测。记录两组各个时刻点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及外周有创动脉收缩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统计术中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发生次数及术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硝酸甘油、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低于对照组[(34.87±10.27)μg vs (48.56±6.92)μg、(15.97±4.54)μg vs (24.15±3.99)μg。P <0.05],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86%vs 19.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中的数量与分布,为临床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8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的斑块,采用Movat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斑块中VSMCs,镜下分别统计VSMCs平均积分吸光度值(MA)、单位面积的MA和纤维帽厚度。结果无症状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87.5%和12.5%(P0.001);症状组为25.0%和75.0%(P0.001)。VSMCs在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的MA值分别为1 650±58和1 343±54(P0.001);在稳定和不稳定性斑块中分别为1 506±59和1 312±58(P0.05)。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VSMCs分布单位面积的MA分别为:基底部1 664±73(MA/mm~2)、1 112±69(MA/mm~2)(P0.001);肩部1 697±76(MA/mm~2)、1 412±81(MA/mm~2)(P0.05);纤维帽1 620±65(MA/mm~2)、1 321±66(MA/mm~2)(P0.01)。随着纤维帽的增厚,VSMCs的单位面积的MA也随之增加,呈正相关性(P0.001)。结论症状组和不稳定性斑块中VSMCs的数量、密度均少于无症状组和稳定斑块。纤维帽的厚度与VSMCs的密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颈动脉斑块及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部位分为颈动脉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组与左侧、右侧及双侧颈动脉狭窄组,分析各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结果:颈动脉斑块各组患者的MMSE、MoCA评分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重度颈动脉狭窄和左侧颈动脉狭窄患者。结论:颈动脉斑块及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确的关系。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占缺血性卒中的15%,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其年卒中率可以高达13%,无症状者为1‰~2%,与狭窄处粥样斑块稳定性有关。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也不相同。因此,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和降低卒中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末段、颈动脉窦处的粥样硬化和血栓的研究现状。方法:系统回顾近年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在诱因及病因、危害、诊治几个方面作分析讨论。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受血流动力学、血管病变、血液成份三个因素影响;病因与自身生活饮食习惯、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可引起脑缺血、脑卒中等严重损害;诊断一般采用影像学技术,治疗方法有药物及手术两种。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可引起脑缺血、脑中卒等脑血管疾病,应尽可能采取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以避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04-02—2014-03收治的21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依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组(介入治疗组,n=109)以及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保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n=105),随访6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在院期间、近期(出院后1个月)及远期(出院后60个月)随访其冠脉缺血、脑卒中发生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为(48.9±16.4)个月,随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9%vs 93.2%)。术后在院期间:介入治疗组无病例死亡,2例出现脑缺血,5例出现冠脉缺血;药物治疗组亦无死亡病例,5例发生脑缺血,4例发生冠脉缺血。两组患者在院期间上述结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随访:介入治疗组1例死亡,2例发生脑卒中,3例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治疗组2例死亡,9例发生脑卒中,4例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组患者术后近期死亡率和冠脉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介入治疗组脑卒中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术后远期随访:介入治疗组5例死亡,5例出现脑卒中,7例出现冠脉缺血;药物治疗组6例死亡,14例出现脑卒中,10例出现冠脉缺血。两组远期死亡率和冠脉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脑卒中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两组5年生存率(94.49%vs 9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可明显改善患者近、远期脑卒中发生率,而未能明显减少冠脉缺血事件的发生,远期生存率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总结脑保护装置下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技术及疗效。方法分析6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式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全部技术成功,共放置支架71枚,脑保护装置全部收回,颈动脉病变残余狭窄≤20%,临床症状消失。结论脑保护装置下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不同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yeoloperoxidase,MPO)水平对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对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证实的120例单侧颈动脉狭窄病变行头颅CT扫描,以明确每个病例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中有无梗死灶。将病例分为MPO水平升高组(n=57)和正常组(n=63),分析两组中梗死灶发生率的差异。根据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测量值计算狭窄程度,将上述病例按狭窄程度又分为≤50%组(n=68)、51%~69%组(n=36)和≥70%组(n=16),分析狭窄程度与病变同侧梗死灶发生率的关系,同时分析相同狭窄程度时不同MPO水平与梗死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MPO升高组57例中,有梗死灶的患者为43例,占75.43%;MPO正常组63例中,有梗死灶者33例,占52.38%;两组间梗死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50%组、51%~69%组和≥70%组梗死灶的发生率分别为63.23%,63.89%和62.50%,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50%组的68例中,MPO升高32例,正常36例,分别有26例(26/32,81.25%)和17例(17/36,47.22%)发生梗死灶,梗死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狭窄病例中,MPO升高组在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较MPO正常组更大,而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探究正常人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CVD)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型、指数、积分以及颈内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流速度增长百分比等指标,分析导致ICVD加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诊断ICVD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研究对象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igh-density lipoprotein deficiency,HDL);采用颈动脉超声仪检测各组对象颈动脉血管内径(vessel diameter,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MF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nd-diastole velocity,EDV)、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hcvelocity,PSV)、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分析计算各组对象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 AI)、斑块积分以及血流速度增长百分比;采用SPSS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CVD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ICVD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TC、TG、LD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DL低于正常对照组,ICVD三个组别之间TC、TG、LDL、HDL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CVD组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D、MFV、EDV、PSV明显升高,但四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ICV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部位主要是颈总动脉,并以软斑为主;ICVD组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I、斑块积分、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明显增加,且ICVD组别之间AI、斑块积分、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也有明显差异(P<0.05);ICVD组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屏气前后血流速度增长百分比明显下降,且ICVD组别之间血流增长速度百分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影响ICV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AI、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血流增长速度百分比、斑块积分、软斑。结论:应用颈动脉超声分析影响ICV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早诊断和防止ICVD的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