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非侵入性体外聚焦功率超声(FPU)肾周脂肪改性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安全性研究:拟入选健康家猪分为FPU组及对照组,完成FPU肾周脂肪改性及1周、4周、8周随访,评估治疗安全性及改性后肾周脂肪组织结构变化。(2)临床探索研究:拟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完成FPU肾周脂肪改性及1个月、6个月随访,评估安全性事件和血压变化,主要有效终点定义为6个月随访时诊室血压及24 h动态血压变化。结果 (1)安全性研究:共入选16只健康家猪,FPU组及对照组各8只,顺利完成FPU肾周脂肪改性及1周、4周、8周随访。随访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器官损伤等严重安全事件发生,血生化等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FPU组家猪术后1周、4周、8周组织病理结果提示,肾周脂肪结构明显破坏伴组织纤维化且以8周变化最明显。(2)临床探索研究:共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1例,均完成FPU肾周脂肪改性及1个月、6个月随访。研究中未见死亡、器官损伤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血生化等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6个月随访时患者诊室收缩压较基线下降了(18.1±13.7)mmHg(P<0.001),舒张压下降了(1...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硬脊膜外淋巴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其中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病变常见于胃肠道、肝脏、胸膜、肺、肾、皮肤等处。硬脊膜外淋巴瘤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的0.1%~3.3%〔1〕,包括原发性硬脊膜外淋巴瘤和继发性硬脊膜外淋巴瘤,有关后者的报道稍多,前者罕见。现将我院2003~2006年收治的3例原发性硬脊膜外淋巴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临床资料详见表1。2讨论原发性硬脊膜外淋巴瘤较为罕见,其诊断标准包括:①硬脊膜外压迫症状为首发表现;②经椎板切除术后,肿块经病理学确诊,包括明确的免疫表型证实;③经仔细体格检查及全面的分…  相似文献   

3.
<正>恶性淋巴瘤在我国发病率大约为6.68/10万[1],每年我国大约有10万例新发恶性淋巴瘤患者,且每年仍以较高的速度递增。近20年,我国在恶性淋巴瘤防治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血液学、肿瘤学临床医务人员及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恶性淋巴瘤的标准化、规范化治疗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建立了完整的恶性淋巴瘤治疗指南及共识,并已实现与国际恶性淋巴瘤最新治疗接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 2例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3 2例恶性淋巴瘤原发于胃底 3例 ,胃体 7例 ,胃角 8例 ,胃窦14例。全部病例做免疫组化染色 ,证实B细胞性淋巴瘤 3 1例 (96 9% ) ,T细胞性淋巴瘤 1例 (3 1% )。另外 ,对11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和 6例胃未分化癌进行了对比电镜观察 ,发现二者的超微结构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绝大多数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为B细胞来源 ;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对BALT淋巴瘤的认识.方法 分析肺原发性B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临床诊断,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以反复咳嗽、咳痰伴胸闷、气促为其特点;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多发大片实变影,右侧胸腔积液;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带小B淋巴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CD20、BCL-2、ki-67、PAX-5均阳性;CD3、CD5、CD10、CD23、CD43、cyclin-D1、MPO等表达均阴性.结论 BALT淋巴瘤临床罕见,属于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依靠组织细胞学病理、免疫表型与临床、影像学相结合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肾周脂肪对肾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因患肾细胞癌进行了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周脂肪厚度和BMI呈正相关(r=0.926,P=0.000)。用Kaplan-Meier法对肾周脂肪厚度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肾周脂肪厚度<1.64 cm者总体生存率为40.52%±4.32%,肾周脂肪厚度≥1.64 cm者总体生存率为69.25%±4.91%(χ2=25.793,P=0.000)。多因素分析表明,在不考虑BMI的情况下,肾周脂肪厚度是肾细胞癌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结论在不考虑BMI的情况下,肾周脂肪厚度是肾细胞癌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可以用来评估肾细胞癌术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李青 《山东医药》1999,39(12):39-40
肾肿瘤包括肾本身、肾包膜和肾周脂肪囊的肿瘤,在泌尿外科比较常见,但在全身肿瘤发病率中不占重要位置。其绝大多数为恶性,预后不良,病理复杂,临床表现不一致,有时诊断较困难。恶性肾肿瘤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继发性肾恶性肿瘤多在尸检时发现,实际临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通常首发于淋巴结,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部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胃的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7%。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高。现结合我院1992年~2001年间经病理证实的13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1970年以来的15例肾癌伴肾静脉、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对此类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案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为42~71岁,平均51岁。发生于右侧5例,左侧10例;肿瘤局限于肾周筋膜内11例,侵及周围器官或远处转移4例(1例侵达右心房)。15例术前均确诊,由B超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国内第一例肺部原发性结外鼻型NK/T淋巴瘤,分析原发性肺鼻型NK/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通过1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结外鼻型淋巴瘤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对原发性肺NK/T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近认识的恶性淋巴瘤,原发于肺部的比较罕见,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与临床病理特点,EB病毒在其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此瘤恶性程度很高,疾病进展快,治疗效果及预后差。结论原发性肺结外鼻型NK/T淋巴瘤临床罕见,诊断难度大,预后差,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ALT)淋巴瘤的染色体易位t(11;18) (q2 1;q2 1)和BCL10蛋白表达的情况。方法 采用RT PCR检测胃MALT淋巴瘤和滤泡性胃炎 (FG)中API2 MLT融合及免疫组化检测BCL10蛋白、Ki 6 7表达情况 ,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14例胃MALT淋巴瘤中有 3例 (2例低恶性 ,1例低~高恶性 )检测到API2 MLT融合 ,8例FG无此融合。BCL10在FG淋巴滤泡生发中心细胞胞质中弱表达 ,在胃MALT淋巴瘤中表达明显增强 ,且 4 2 .5 %的病例细胞核阳性。胃低~高恶性及弥漫大细胞淋巴瘤 (DLBCL)的Ki 6 7标记率显著强于低恶性MALT淋巴瘤 (P<0 .0 5 )。BCL10核表达与Ki 6 7阳性表达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随Ki 6 7表达增强 ,BCL10核表达的概率增加。结论 API2 MLT融合和BCL10核表达可能与胃MALT淋巴瘤从低恶性向高恶性转化有关。RT PCR检测API2 MLT融合是检测t(11;18) (q2 1;q2 1)的一项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 1997~ 2 0 0 0年我院的 7例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病例 ,其临床及CT或MRI均曾误诊 ,后经尸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13~ 90岁。入院时病程 2d至 2年。既往均无免疫性疾病史 ,均未曾有器官移植史 ,均无艾滋病的临床表现。1.2 主要临床表现 反复视物成双 1例 ,肢体无力 2例 ,语言不清 3例 ,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 1例 ,反复头痛 2例 ,尿便失禁 2例 ,反应迟钝 1例 ,头晕、听力下降 1例。1.3 影象学表现  7例均做脑CT ,4例做MRI。其中 4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首发眼睑部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临床病理确诊眼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8例。结果7例主诉无痛性肿块,1例主诉眼睑肿痛。眼眶平片骨质破坏1例。全身淋巴结肿大1例。所有病例眼球前段及眼底未见肿瘤累及。病理为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结论对眼睑肿块性质不明者需考虑是否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及时行肿物切除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4.
谭国柱  姜玉华 《山东医药》2000,40(20):35-36
1997年 1月~ 1 999年 1 2月 ,我们应用羟基喜树碱 (HCPT)加顺铂 (DDP)联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54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4例均经细胞学或 (和 )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男 40例 ,女 1 4例 ;年龄 35~ 74岁 ,中位年龄 57.5岁。肺癌 40例 (腺癌 2 6例 ,鳞癌 8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6例 ) ,乳腺癌 8例 ,恶性淋巴瘤 3例 ,胃癌、卵巢癌、肾透明细胞癌各 1例。积液位于左侧 1 8例 ,右侧 36例 ;血性积液 38例 ,草黄色积液 1 6例。所有病例均经 X线胸片、CT、B超、彩色多普勒检查为中、大量胸腔…  相似文献   

15.
郭铁 《山东医药》2006,46(32):2-2
患者男,64岁,因双侧睾丸无痛性肿大1个月入院。一般状况较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肝脾正常,双侧睾丸表面光滑,无结节,质硬,有沉重感,无压痛,透光试验阴性。B超检查示双侧睾丸大小正常,左侧2.5 cm×1.7 cm,右侧1.0cm×0.7 cm;白膜内肿物,内侧回声不均匀,均见片状略低回方案化疗。右侧睾丸肿物半年后消失,定期复查3 a未复发。讨论:双侧睾丸同时或非同时发生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绝大多数双侧原发性恶性睾丸肿瘤病理性质相同。睾丸原发淋巴瘤诊断标准为首先发现睾丸淋巴瘤,睾丸切除后6个月内无睾丸以外淋巴结及脏器淋巴瘤出现。睾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脂喂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肾周脂肪与血压水平的关系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给予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高脂喂食12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肥胖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干预组(n=7),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替米沙坦8mg/(kg·d)。另取体质量、周龄匹配雄性Wistar大鼠为空白组(给予标准大鼠饲料)和对照组[标准大鼠饲料+替米沙坦8mg/(kg·d)],每组7只。每周称重并采用无创尾动脉测压法监测大鼠血压。药物干预20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得血压,并测定大鼠体质量、肾周脂肪质量、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血浆及肾周脂肪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水平,并检测肾周脂肪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水平。结果实验结束时高脂组大鼠体质量、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空白组(均P0.05)。且高脂组肾周脂肪相对质量[(0.46±0.02)比(0.14±0.01)g/100g]、血浆AngⅡ水平[(2360.0±380.7)比(1697.9±360.7)ng/L]、肾周脂肪AT1R蛋白及mRNA水平高于空白组(均P0.05)。与高脂组比较,干预组肥胖大鼠的体质量及肾周脂肪质量、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降低,血浆AngⅡ水平减少,肾周脂肪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组分降低(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鼠肾周脂肪相对质量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分别r=0.773和0.673,均P0.01)。大鼠体质量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628,P0.01),与舒张压无相关(r=0.21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β=0.287)、肾周脂肪相对质量(β=0.405)、肾周脂肪AngⅡ水平(β=0.324)、血浆AngⅡ水平(β=0.721)及醛固酮水平(β=0.305)是大鼠收缩压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浆AngⅡ水平(β=0.529)、肾周脂肪相对质量(β=0.413)、肾周脂肪AngⅡ水平(β=0.257)是大鼠舒张压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通过减少肾周脂肪堆积,抑制其局部RAAS,改善肥胖相关的血压异常。  相似文献   

17.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 ,当起病于结外淋巴组织时 ,有时诊断就比较困难且容易误诊 ,老年恶性淋巴瘤临床治疗也比较困难。 1 995~1 999年我院用改良 COP方案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恶性淋巴瘤患者 78例 (均经病理确诊 ) ,男 46例 ,女 32例 ;年龄 60~ 80岁 ,平均 64岁。病理分型均为 NHL。临床分期 : 期 1 7例 (占 2 1 .7% ) , 期35例 (占 45% ) , 期 2 6例 (占 33.3% ) ;高度恶性75例 ,中度恶性 3例。 B细胞性 35例 ,T细胞性 8例 ,不明确细胞 35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最短 1个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1例以急性呼吸窘迫症为表现的原发性肺NK/T细胞淋巴瘤,分析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通过1例骨髓病理证实的原发性NK/T淋巴瘤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对原发性NK/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NK/T细胞淋巴瘤原发于肺部且以急性呼吸窘迫为表现比较罕见,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和临床症状特点,此病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快,治疗效果及预后差。结论原发性肺NK/T淋巴瘤临床罕见,诊断难度大,预后差,目前缺少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老年恶性淋巴瘤对放疗、化疗耐受性不好,远期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许多因素影响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治疗老年淋巴瘤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陈顺珍 《内科》2012,7(6):675-677
恶性淋巴瘤是对化疗、放疗较敏感的恶性血液病,常规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得较好的生存,而复发、中高度恶性淋巴瘤化疗、放疗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已被广泛用于对化疗敏感的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疗效。APBSCT不受供者来源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