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选择了长期饮酒者90例,用血液分析仪检测了RBC、MCV、MCH、MCHC 4个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淋巴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Beckman-Coulter Gen.S血液细胞分析仪的VCS技术,测定79例SLE患者(SLE组活动情况根据SLEDAI积分判断:分为轻度活动组25例、中度活动组28例、重度活动组26例)、85例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疾病对照组)及50名健康对照者的WBC、淋巴细胞百分率(LY%)和LY的体积(LYV)、电导率(LYC)、光散射性(LYS),及各自的平均分布宽度(LYVSD、LYCSD、LYSSD),并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各参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参数LYVSD、LYC、LYCSD、LYS在SLE组分别为19.7±5.8、109.9±8.2、13.0±2.8、53.0±8.2,疾病对照组分别为15.9±2.1、112.9±4.4、11.6±2.4、47.7±6.3,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4.1±1.3、114.3±2.0、10.7±1.3、41.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259、15.244、13.479、23.226,P均<0.05),以SLE组的上述各参数变化最为显著。SLE患者疾病活动期各组的LYV、LYS、LYVSD、LYCSD、LYSSD明显升高,而LY%和LYC显著下降,以重度活动组的LYVSD、LYCSD、LYS变化最为显著(P均<0.05)。ROC曲线分析LYVSD、LYC、LYCSD、LY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626、0.621、0.633,其中LYVSD的截值(cut-off值)≥15.9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达80.7%和71.4%。结论:SLE患者的淋巴细胞体积、细胞内部结构及胞浆复杂性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以SLE重度活动组的LYVSD、LYCSD、LYS变化最明显;LYVSD(cut-off值≥15.9)在区分SLE和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0.7%)和特异度(71.4%)。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 1β(IL 1β)含量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6 6例SARS患者血清IL 1β含量,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进展期SARS患者血清IL 1β含量为0 2 9±0 2 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型SARS患者血清IL 1β含量为0 76±0 37ng/ml,显著高于普通型SARS患者;重型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IL 1β含量变化多样。结论:SARS患者存在免疫反应异常,血清IL 1β含量变化可能是SARS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输注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去除白细胞成分的血液输注在预防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取保存期分别为7d、14d及21d的红细胞悬液60个U(单位/袋),在无菌条件下,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取过滤前后的血液标本,检测WBC、RBC、Hb、血浆中的pH值、钾钠离子及游离Hb;选择血液病和肿瘤患者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对照组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观察两组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白细胞过滤器对白细胞的去除率为99%,红细胞的回收率为92%,过滤后的血液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8.75%。结论:白细胞过滤器具有较高的WBC去除率,对RBC的生物学性质影响较小,输注去除白细胞成分的血液可使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去除白细胞成分的血液输注在预防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取保存期分别为7 d、14 d及21 d的红细胞悬液60个U(单位/袋),在无菌条件下,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取过滤前后的血液标本,检测WBC、RBC、Hb、血浆中的pH值、钾钠离子及游离Hb;选择血液病和肿瘤患者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对照组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观察两组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白细胞过滤器对白细胞的去除率为99%,红细胞的回收率为92%,过滤后的血液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8.75%.结论:白细胞过滤器具有较高的WBC去除率,对RBC的生物学性质影响较小,输注去除白细胞成分的血液可使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拟探讨长期运动对不同项群运动员血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选取970名职业运动员按体育运动不同项群及选取对照分类如下:速度力量型、耐力型、表现难美型、技能准确型、隔网对抗型、同场对抗型、格斗对抗型、综合型;另有280名非从事专业体育运动的健康查体人员为非运动组。人全血细胞常规检测采用美国Sysmex 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因子的检测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结果表明:运动员组与非运动员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呈现差异,运动员组高于非运动员组。运动员组和非运动员组各组内基因表达无性别差异。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淋巴细胞黏附分子1(SELL)在运动员组表达上升,而白介素-4(IL-4)表达降低。而在不同项群运动组中,淋巴细胞黏附分子1(SEL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4(IL-4)、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白介素-6(IL-6)7个基因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部分细胞因子间和不同细胞比例改变具有相关性。结论:长期运动可引起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胞比例的改变可能是诱发细胞因子表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9.
杨永杰  李刚 《医学信息》2010,23(17):3152-315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50例SLE患者血浆的IL-18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IL-18水平增高,活动期组较稳定期组增高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LE患者治疗后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增高,与SLE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检测IL-18对SLE病情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酸及白细胞计数与代谢综合征(MS)及MS亚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59岁潮汕地区5家电厂958名职工进行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白细胞计数等指标,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尿酸和白细胞计数与MS及MS亚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MS的发生率为3.03%。MS亚组分中,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偏高的发生率较大,分别为25.68%和20.36%,MS组尿酸及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亚组分与尿酸密切程度大小依次为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收缩压,均为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9.17、7.01、1.31,葡萄糖为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20.90,拟合的方程为Y=94.44+9.17X1+7.01X6+1.31X4-20.90X3,F=34.76,P=0.00;MS亚组分与白细胞计数密切程度大小依次为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均为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04,葡萄糖为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16,拟合的方程为Y=3.75+0.20X1+0.04X6-0.16X3,F=12.76,P=0.00。MS与尿酸及年龄密切相关,尿酸的回归系数为0.01(P〈0.05),OR值为1.01[95%CI(1,1.01)];年龄的回归系数为1.1(P〈0.05),OR值为1.10[95%CI(1.05,1.16)]。结论尿酸及白细胞计数与MS及其亚组分关系密切,尿酸和白细胞计数可能可以作为MS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及意义王亚伟,阀志廉(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泌尿科,上海200003)侯健,孔宪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实验科,上海200003)白细胞介素6(IL-6)是由单核细胞、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在烧伤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烧伤患者(烧伤面积>15%)61例设为观察组,并根据烧伤面积的不同进一步分为三组,分别对三组患者伤后第1、3、7天血清Mb、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T%)进行检测,同法测定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相应指标作为对照组。同时动态观察烧伤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其中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9例。结果烧伤组伤后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血清Mb、CK、CRP、WBC及NET%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烧伤面积及采集时间的不同,血清中Mb、CK和CRP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烧伤并发MODS组血清Mb和CK水平显著高于非MODS组。结论 Mb、CK和CRP的动态变化与烧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变化趋势及预后具有良好相关性,对MODS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与其他炎性反应指标(CRP、WBC、NET%)联合监测对烧伤患者的救治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外周血WBC是否参与了2型糖尿病(DM2)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方法: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无并发症DM2、伴微血管病变DM2等3组,检测正常对照组及DM2患者外周血WBC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t检验分析组间WBC水平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DM2患者WBC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无并发症及微血管病变并发症DM2 WB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t值分别为3.08、2.94,P〈0.05,但无并发症与微血管病变DM2间WBC无显著性差异,t=0.89,P〉0.05;相关分析显示,WBC计数与年龄、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2h血糖(PBG)、2h胰岛素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8、0.201、0.435、0.225、0.352,P均〈0.05。结论:外周血WBC可能参与DM2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WBC计数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DM2发生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48例白细胞增高患者行血液流变学测试,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病例组全血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康复后再行检测,其结果:两组全血粘度无显著差异。由此提示:患者血液粘度高低与白细胞增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群落参数(leukocyte community parameters, CPD)在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82例HZ患者并分组为HZ治疗前、HZ治疗后,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Coulter DXH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包括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分布宽度MNVSD、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率MNC、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率分布宽度MNCSD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相关参数等共计16项指标。结果治疗前HZ患者的MNVS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MNC、MLV、MLVSD、MLC、MLCSD、MMV、MMVSD、MMC、MMCSD、MEOC、MEOCSD与健康人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与治疗前组比较,MLV、MLVSD、MMVSD、MMCSD治疗后组低于治疗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HZ患者CPD相对于健康对照人群有显著变化且治疗前后部分参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28例男性住院治疗冠心病(CHD)患者,接受10~40天流变药物的治疗,虽然患者比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患者表观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区别。若采用固定比积(0.50)的红细胞PBS,悬液,患者血样的表观粘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红细胞聚集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红细胞变形性明显减弱和聚集性显著升高是住院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主要特点,并提示,改善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和降低血浆粘度对冠心病患者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有关肝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报告不多,其相关因素较复杂,我们对141例各型肝病患者检测其血液流变学、血清脂质及部分患者的红细胞形态,以探讨肝病时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41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120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8岁,平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描述我国六地区普通人群饮酒情况。方法:整群抽样调查,使用定式问卷向23513受试者(18~65岁)调查饮酒情况。结果:普通人群的男、女及整体饮酒率分别为84.1%、29.3%和59.5%,男性饮酒率及饮酒频度明显高于女性。90.0%女性饮酒者每周饮酒1次或以下,男性饮酒者每周饮酒在1次或以下占56.4%。16.1%以上男性饮酒者、2.5%的女性饮酒者每天皆饮。男性每次饮酒量明显高于女性,普通人群人均年饮酒量为3.60升纯酒精,男性饮酒量为女性的18.6倍。结论:我国饮酒问题将会是下世纪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低强度半导体绿色激光血管内照射对犬红细胞、白细胞的影响,并用同功率的He-Ne激光照射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功率在0.5mW和1.5mW时,犬周围血中红细胞、白细胞的变化不明显(p>0.05),红、绿光无明显差异(p>0.05)。但剂量为1mW时,绿光照射后红细胞总数明显上升(p<0.01),优于红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影响煤矿工人饮酒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自述有饮酒行为的煤矿工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饮酒问卷(ADS)、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MAST)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与调查,分析饮酒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煤矿工人在ADS总分、MA ST总分、自我或他人所认识到的饮酒问题、婚姻家庭问题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文化程度与ADS总分、MAST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婚姻状况与因饮酒问题寻求帮助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是否饮酒与自我或他人所认识到的饮酒问题、因饮酒问题寻求帮助、婚姻家庭问题呈显著负相关;生活满意程度与ADS总分、自我或他人所认识到的饮酒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是否饮酒和生活满意度对自我或他人所认识到的饮酒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有良好的预测作用(R2=0.329,F=7.837,P<0.01;R2=0.391,F=10.21,P<0.01),父母是否饮酒和婚姻状况对因饮酒问题寻求帮助有良好的预测作用(R2=0.281,F=6.06,P<0.01)。结论不同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父母是否饮酒和生活满意度对煤矿工人的饮酒行为有明显影响,对心理干预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