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支架成形术(SAA)与单纯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3月ICAS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人院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选择分为SAA组(均用Wingspan支架)122例,药物治疗组86例。神经功能改善率以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治疗前NIHSS评分的比值评价。主要终点事件为30d内出现的脑血管事件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30d后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再发脑血管事件、死亡等随访结果。结果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4-36个月,平均(19.3±1.7)个月。①SAA组30d,6、12、18、24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4.9%、45.1%、57.4%、53.3%和55.0%;药物组为3.5%、26.7%、20.9%、24.4%和23.2%,两组30d后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AA组手术成功率为98.4%。术后30d内,SAA组共有4例发生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另有2例症状轻微。药物组30d内有2例(2.3%)发生狭窄动脉区轻微卒中;30d内两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SAA组30d后责任血管发生缺血事件为7例(5.7%),药物组为15例(17.4%)出现责任血管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两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内SAA治疗ICAS较为安全,在预防责任血管相关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与改善神经功能方面,长期疗效优于内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Enterprise 2支架在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安全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Enterprise 2支架进行治疗的21例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资料(规范药物治疗下仍有缺血性卒中发作),所有患者术前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术后30d、6个月随访,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术后30d内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结果:21例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支架置入后责任血管狭窄率由(88.66.7)%降为(21.8 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2,P<0.001);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4.8%,术后6个月随访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5.0%。术后6个月内TIA发生率5.0%,无缺血性脑卒中及死亡病例。结论:Enterprise 2支架在规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血管病变复杂的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但仍需长期随访、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老年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老年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资料,分析全组的介入情况,手术前、后整体及不同病理参数(缺血事件、狭窄部位及病变长度)的狭窄率,术后48 h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术后3 d、1 w的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及认知功能情况〔中文版神经行为认知状态评定(NCSE)〕并记录手术并发症;随访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主要、次要终点事件的累积发生率。结果 68例患者(共有70处病变)中11例使用单纯球囊扩张、28例使用自膨支架、29例使用球扩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8.53%;总体术前狭窄率为(77.83±11.64)%,高于术后的(16.58±4.57)%,且不同缺血事件、狭窄部位及病变长度的术前狭窄率均高于术后(P<0.05);术后3 d的NIHSS和NCSE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 w的NIHSS、Barthel指数及NCSE评分均优于术前和术后3 d(P<0.05);67例中有9例并发症(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出血,2例脑梗死和1例脑血管痉挛),全组中位随访19.0个月(7.047.0个月),Kaplan-Meier曲线显示1、2、3年的主要和次要事件的累积无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6%和91%、72%和89%及55%和82%。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老年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的手术成功率较高,对狭窄的改善效果显著,手术并发症、主要和次要事件累积发生率较低,并可改善功能指标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9月—2013年6月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经规范的内科治疗失败后,行血管成形术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82例。其中9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73例行颅内支架置入术。发病至手术的中位时间为24.5 d。评估术后终点事件(术后≤30 d任何卒中、死亡及30 d责任血管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或原狭窄处因再狭窄需要再次治疗)发生情况。影像学随访(CTA或DSA)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1)82例中,手术成功率为92.7%(76例)。78例(95.1%)接受随访,失访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四分位数:9,29个月)。10例发生终点事件,7例为缺血性卒中,1例为脑出血,2例为无症状重度再狭窄再次置入支架的患者。3例终点事件发生于术后≤30 d(均发生于术后≤24 h)。Kaplan-Meier曲线显示,1、6、12、24个月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7%、8.6%、11.0%、13.0%。(2)60例(73.2%)患者接受影像学(11例行CTA,49例行DSA)检查,其中17例(28.3%)发生再狭窄,症状性再狭窄的发生率为5.0%(3例),无症状的为23.3%(14例)。结论经综合评估、严格筛选后,血管成形术治疗内科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性高,中、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长期疗效是否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方法选择101例椎动脉颅内段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70%)患者,分为支架置入组47例和药物治疗组54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再发脑血管事件、死亡及神经功能恢复等长期随访结果。结果 2组患者平均随访(23.3±19.9)个月。支架置入组发生主要终点事件6例(12.8%),药物治疗组10例(18.5%,HR=2.65,95%CI:0.84~8.33,P=0.095)。2组30 d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7);但30 d至随访结束的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23,95%CI:0.07~0.81,P=0.022)。支架置入组临床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95.7%vs 87.0%,P=0.021)。结论椎动脉颅内段成功置入支架对脑卒中预防效果优于药物治疗,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年颅外和(或)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复发或死亡与卒中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经全脑血管造影(DSA)证实有颅外和(或)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梗死4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0例;选择药物治疗39例,血管内治疗23例。采集患者既往史(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病等)、个人史(包括吸烟、饮酒等)、血管病家族史及血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电话随访终点事件(复发或死亡)的发生情况。平均随访(354-19)个月。结果 DSA结果显示,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17例(27.4%),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52例(83.9%,P=0.000,其中7例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卒中复发6例,死亡3例,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4.5%。复发或死亡发生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8例(8/39,20.5%)、血管内治疗患者1例(1/23,4.3%,P=0.170)。两种治疗方式对终点事件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管内治疗有优于药物治疗的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12.107,P=0.005)和治疗方式(OR:0.069,P=0.026)是终点事件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年颅内动脉狭窄率(尤其M1段)远高于颅外动脉。对有中、重度动脉狭窄的青年患者采用血管内治疗是积极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伴脑缺血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瘤患者行显微外科夹闭与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35例伴脑缺血症状的大脑中动脉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并根据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血管内治疗组和显微外科夹闭组。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危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脑缺血症状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末次脑缺血症状至入院时间、术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影像学资料包括动脉瘤部位、动脉瘤最大径、是否合并血管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合并血管重度狭窄的部位(前循环、后循环)、合并血管狭窄侧别(动脉瘤同侧、动脉瘤对侧)、是否合并多支血管狭窄。分析并比较两组在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上的差异。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术后30 d内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s)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事件定义为术后即刻至末次随访期间(≥6个月)与治疗相关的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致残性卒中发生率、病死率及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随访期间,采用DSA评估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个体化选用支架的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症状性重度ICAS患者61例,根据症状性重度ICAS的不同类型采取个体化选用适应病变特点的颅内支架的方法治疗,观察主要终点事件(术后30d内脑卒中事件及死亡)和次要终点事件(支架内再狭窄)。结果获得技术成功患者59例,技术成功率96.7%,支架置入术后狭窄率从(81.3±7.1)%降为(17.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主要终点事件2例(3.3%),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例,出血性脑卒中1例,无死亡患者。4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29(17.0±7.0)个月,5例(10.2%)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其中2例为症状性再狭窄,予球囊成形术治疗。结论采用个体化选用合适的颅内支架进行治疗不同类型ICAS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技术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长期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6月被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60例)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组(60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病人均实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血管内介入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值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Vs、Vd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介入治疗组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8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发生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中,单纯药物治疗组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组均未发生致死事件。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中长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Gateway—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以及防治脑缺血事件发生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应用Gateway—Wingspan支架系统行血管成形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27例(29处)。29处狭窄中17处位于后循环,12处位于前循环。观察狭窄的部位、治疗前后的狭窄率、治疗成功率、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转归、术后患者症状改善的状况,术后30d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平均狭窄程度为71.8%(56.0%-87.8%),术后残留狭窄率为24.9%(0—45%)。治疗成功率为100%。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为病变相关性穿支动脉梗塞,1例为非病变相关性梗塞,无出血性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8%,致残率为7.4%,严重致残率为3.7%,死亡率为0。术后30d内患者症状均有所好转,无新出现的脑缺血事件。结论 应用Gateway-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安全,其围手术期临床效果较好,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1].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对预防卒中的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过去的近20年,对颅内动脉狭窄,单纯药物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哪种选择更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部位和年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存在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4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44岁,12例)、中年组(45~59岁,45例)和老年组(≥60岁,87例)。通过CT血管造影检查,对脑动脉不同狭窄部位及年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44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中,共检测到病变血管414支,单支性血管狭窄24例(16.7%),多发性狭窄120例(83.3%,P<0.01)。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颅外动脉(60.4%vs 31.3%vs8.3%,P<0.01)。颅内、外动脉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单纯前循环狭窄和前后循环均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后循环狭窄(35.4%vs 41.7%vs 22.9%,P<0.05,P<0.01)。青年组和中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83.3%vs 75.6%vs 49.4%,P<0.05)。老年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12.6%vs 2.2%,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以多发性为主;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脑动脉狭窄分布有随年龄变化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狭窄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病因的8%~10%,抗栓药在其卒中复发或死亡方面的预防作用很有限,在重度狭窄或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年缺血性事件复发率高达40%以上。尽管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已经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但超过1/3的再狭窄发生率成为困扰研究人员的最大问题。药物洗脱支架已在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再狭窄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并迅速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首选支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和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中远期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全脑数字血管造影检查狭窄程度>50%的颅内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86例,将36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成功的34例患者作为手术组,52例接受内科药物治疗为药物组。分析2组30d、6、12、24和>24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手术组支架置入成功率94.74%。狭窄率从术前(87.15±7.43)%降至术后(11.32±1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远期随访中,12个月、24个月和>24个月后随访同侧脑卒中发病率、总的血管事件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安全有效。远期随访,血管内支架治疗预防同侧脑卒中及总血管事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2型糖尿病全脑血管造影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脑血管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严重,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造影血管病变部位及程度也存在差异;两组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结论采用脑血管造影技术能够准确判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判断狭窄程度,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治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2型糖尿病全脑血管造影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脑血管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严重,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造影血管病变部位及程度也存在差异;两组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结论采用脑血管造影技术能够准确判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判断狭窄程度,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治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黄友发  孙平  杨言府 《内科》2014,(2):195-197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23例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患者术后狭窄率及脑血管狭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狭窄率由术前(81.6±9.2)%下降为术后的(21.9±8.4)%。术后随访2~10个月,1例患者再发血管狭窄,与未正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关;其余患者脑血管狭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时各侧支循环代偿出现的概率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发现单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70%的患者46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事件24例作为症状组;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22例作为无症状组。观察侧支循环的组成、Willis环是否变异及其组成血管的管径,分析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Willis环代偿是主要的侧支循环。症状组后环变异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前交通动脉的管径明显细于无症状组[(1.36±0.18)mmυs(1.52±0.18)mm,P<0.01]。结论单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是否出现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与Willis环的代偿完整性有关,Willis环的代偿潜能与Willis环是否存在变异及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的管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与强化药物治疗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强化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记录观察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血管狭窄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6个月、6个月~1年及1~2年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51处,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4.1%(48/5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率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血管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6个月~1年及1~2年观察组患者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强化药物治疗相比,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能更有效地改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远期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责任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0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88例,脑梗死116例,判断责任动脉,测量其狭窄段长度和狭窄程度.结果 在304例患者中,227例(74.7%)可见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193例(85.0%)可判断责任动脉,其中104例(53.9%)为单纯颅外动脉、70例(36.3%)为单纯颅内动脉、19例(9.8%)为颅内外动脉串联病变.脑梗死组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97/116,82.9%)显著高于TIA组(130/188,68.8%)(P<0.01).TIA组后循环颅外血管病变发牛率(26/107,24.3%)显著高于脑梗死组(6/86,7.0%)(P<0.01),脑梗死组前循环颅内血管病变发生率(28/86,32.6%)显著高于TIA组(22/107,20.6%)(P<0.01),但IIA组责任动脉狭窄长度和程度与脑梗死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脑梗死组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较IIA组更多见,TIA组以后循环颅外血管病变多见,脑梗死组以前循环颅内血管病变多见,而脑缺血程度与责任动脉狭窄程度和长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