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健康指导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健康指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7年6月-2007年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5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收集脑卒中偏瘫病人健康指导依从性资料。[结果]干预组病人对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康复护理、饮食和药物知识的理解水平显著增高(P〈0.001);饮食和药物依从性显著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理解和依从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出院后通过家庭、社区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健康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在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进行生理、心理健康领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对比。结果观察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领域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家庭连续康复指导进一步提高患者健康依从性,使病情得到缓解,减少病情的复发,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神经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由同一康复医师进行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评分,于干预12个月后由小组成员对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疾病的复发率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与同期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病人服用依从性、疾病复发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改善其运动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偏瘫病人居家日常生活护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居家护理指导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4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出院时随机分成指导组和对照组,指导组由护士入户对照顾者及病人进行ADL能力训练指导每周1次:对照组由照顾者对病人进行ADL能力训练。6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评定ADL能力,比较居家护理指导的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在出院时ADL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出院后6个月两组病人ADL能力有明显差异(P〈0.05),即指导组ADL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居家护理指导明显提高了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居家ADL能力,从而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指导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4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出院时随机分成指导组和对照组,指导组由护士入户对照顾者及病人进行ADL能力训练指导每周1次;对照组由照顾者对病人进行ADL能力训练。6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评定ADL能力,比较居家护理指导的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出院时ADL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出院后6个月两组病人ADL能力有明显差异(P<0.05),即指导组ADL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居家护理指导明显提高了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居家ADL能力,从而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都接受常规性护理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依从性良好占有率80.6%高于对照组58.1%,实验组的复发率3.2%低于对照组的22.6%,同时,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肢体运动能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顺从性、康复率以及生活能力水平,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庭成员照顾脑卒中偏瘫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病人包含有家庭成员照顾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病情稳定48h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病人及家庭照顾者进行康复指导、制订康复护理计划、现场居家康复护理、定期家访等措施,教会、督促其落实康复训练计划,比较两组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活动能力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病人全面康复,对脑卒中造成的肢体功能瘫痪的恢复至关重要,更好地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指导下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健康信念指导下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采用健康信念指导下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钱琳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5(4):54-54
据统计,脑卒中致残率为86.5%,其中15.0%的病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指导,并探讨其对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偏瘫病人的院外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脑卒中病人生存者中,病残者高达70%~80%,并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生活需要照顾。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及老龄人数的增加,对脑血管病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02年1月-2003年3月,对17例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院外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有效地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偏瘫病人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临床事件,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等均位于我国各项疾病的前列。偏瘫是脑卒中病人发病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为脑卒中偏瘫病人设计一个适应病人需要,有效的连续康复护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采用连续康复护理模式,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以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康复知识和满意度,从而减少脑卒中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在早期应用不同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103例首发脑卒中病人分成3组:实验A组35例,给予康复体位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实验B组35例,给予康复体位护理,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3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及第28天进行简式Fugl-Meyer量化评分(FMA),实验A组、对照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含量,测量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肌肌围(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结果]入院后第28天Fugl-Meyer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后第28天实验A组TSF、AMC、PAB和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实施康复体位联合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3.
介绍心理干预技能在4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应用,强调应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心理评估,运用倾听、关心与同情、安慰与开导、积极语言等心理学技能实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排便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卒中护理常规并做好入院护理评估及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10d后排便间隔时间、使用缓泻剂/灌肠剂以及大便性状、排便时相关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0d后观察组排便间隔时间超过3d的病人30例(42.2%),使用缓泻剂/灌肠剂的病人5例(7.7%);对照组排便间隔时间超过3d的病人51例(78.5%),使用缓泻剂/灌肠剂的病人14例(21.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现大便硬结、排便费力、腹痛腹胀等症状及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排便异常及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评定2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躯体功能、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时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功能改善指数(FI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并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功能训练基础,观察组另外增加感觉功能训练,8周后比较两组病人患侧感觉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感觉及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感觉功能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俱乐部护理干预模式对居家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出院后只进行信息跟踪收集,未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干预组加入脑卒中继康俱乐部,建立成员档案,出院后由专业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俱乐部护理于预模式有利于患者获得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强化健康意识,提高了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