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实验室每天都向临床提供有关患者诊断、治疗、病情变化等方面的大量信息[1],从临床解释角度而言,检验结果有3个阈值"正常参考范围"、医学决定水平、危急值或警告值.危急值通常指的是检验结果高度异常,当出现这个检验结果时,患者可能已处于生命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报告制度"明确指出:"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相似文献   

2.
临床实验室每天都向临床提供有关患者诊断、治疗、病情变化等方面的大量信息[1],从临床解释角度而言,检验结果有3个阈值"正常参考范围"、医学决定水平、危急值或警告值.危急值通常指的是检验结果高度异常,当出现这个检验结果时,患者可能已处于生命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报告制度"明确指出:"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法该院2013年9月的506例医学危急值报告,包括危急值项目的分布情况、1天中不同时间危急值发生频率、不同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量等。结果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量最多的项目是血小板(PLT),占16.80%,然后依次为白细胞(13.24%)和血肌酐(12.25%);危急值报告量集中在9:00~11:00点,占全天的34%左右;周二和周四危急值报告量较多,周日较少;危急值报告量最多的科室是重症医学中心(ICU)占总报告量的24.70%,然后依次为肾内科(21.15%)和血液科19.57%。结论检验科室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各临床科室应认真执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每年需要对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的状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更加科学的危急值项目和危急值界限。方法分析统计各危急值项目发生率、构成比及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对临床医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危急值占总测试数的发生率为0.056%;其中发生率或构成比在前5位的依次是K+、CK-MB、血骨髓和CSF培养、GLU、APTT;危急值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与其疾病谱相一致;通过与临床医师讨论删除WBC作为危急值项目,增加Na+作为危急值项目,同时对部分危急值项目的界限进行了修改。结论应密切联系临床,对危急值项目及其界限进行调查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做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1危急值的概念和意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panic value)是指某一临床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状态而必须立即给予治疗的临床预警值。危急值对患者的抢救具有重要的"开关效应"(switcheffect),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当危急值出现时,如果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则生命可以得到挽救;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崔寒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40-3240
目前检验参考值范围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参考值是指在特定试验条件下(即特定仪器,特定试剂,特定地域),某检验项目正常人群的测定值.如果患者的检测结果超出参考范围,达到一定程度,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即为医学决定水平.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临床生物化学和血液学检验危急值警示阈值的相关文献,并统计警示阈值的证据来源。 方法:检索2006至2016年文献,用1999年斯德哥尔摩检验医学分析性能规范对证据来源评估与分级。 结果:确定了临床检验危急值警示阈值报告数量最多的30个分析物,并以证据等级形式呈现。92篇报告临床检验危急值警示阈值的文献显示了4种警示阈值的确定方案,70%由个体机构建立,18%来自临床实验室或临床医生的调查,2%来源于专业机构的推荐,10%通过临床研究结果评估;其证据来源分别为4、3、2、1级。7种分析物用前后检验结果的差值(δ)作为警示阈值。 结论:目前临床检验危急值警示阈值的确定方案以个体机构建立为主,其次是来自临床医生或临床实验室的调查,总体证据来源级别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危急值的分布规律,总结我科常见的危急值项目,调查各个能级护理人员对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常见危急值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危急值管理和完善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的危急值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科室护理人员对危急值的了解掌握情况。结果常见的危急值项目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降钙素原,其构成比分别为27.15%,22.24%,17.34%,14.52%,5.35%;不同年资能级的护士对危急值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显著,N3级护士掌握较好,部分N2级护士掌握充分,而部分N2级和N1级护士掌握不足,N0级护士掌握较差。结论定期分析危急值数据,可以完善危急值处理流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现有工作流程下部分生化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时间,探讨实验室内外的影响因素,为持续改进危急值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6月检验科部分生化检验项目。分析危急值发生率,报告时间及影响因素。结果急诊检验危急值424例,平诊检验危急值528例;急诊检验危急值发生率3.3%,平诊检验危急值发生率1.7%。急诊检验危急值报告于48 min内全部完成,平诊危急值报告时间大于60 min的占26.5%。结论急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基本满足临床需要,平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尚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需采取措施缩短平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提高危急值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吴小漫  邓丽萍 《当代护士》2017,(11):176-178
总结了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经验,认为护理人员作为该制度实施的主要参与者,需要加强对相应工作的细节化管理,如需对标本的采集、运送、登记、传递、报告管理等环节加强质量管理,从而规范危急值的处理流程;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急值意识,加强规范化培训,保证危急值报告护理管理的有效落实,使危急值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治疗,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苏晓荣 《全科护理》2013,11(10):927-928
分析急诊科检验危急值报告在质量控制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强调急诊科护士应在危急值报告中从采集到危急值信息传递和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的处理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利于提高抢救病人的时效性及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比较医生跟随模式和患者跟随模式2种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效果。结果 2013年门诊检验危急值共593例次,为医生跟随模式组;2014年门诊检验危急值共644例次,为患者跟随模式组。医生跟随模式组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缺陷率为16.36%(97/593),患者跟随模式组为2.36%(14/6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跟随模式能保证门诊患者检验危急值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国内17家大中型医院的危急值设定,探讨检验危急值的正确设定.方法 依据16篇国内已报道的文献和江苏省中医院危急值设置,并结合国外报道,统计分析危急值的项目设置和均值.结果 17家医院设置有51种危急值项目,共有265个危急值.危急值的项目和范围差异均很大.设立最多的三种项目为GLU(16/17),K+(16/17), Na+(16/17),项目Ca2+,Cl-,Hb,PLT,WBC,APTT和PT在一半以上的医院设立有危急值,其余41种项目设立的医院不足50%.结论 各家医院危急值项目的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项目在各家医院开展尚可,可再增加项目Hb,Cl-,Urea,Cr,HCO3,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阳性;标准化的设定危急值是迫切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内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对临床检验危急值认知掌握及实施现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综合性医院心内科189名护理人员进行危急值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心内科护理人员中对危急值的认同率为95.24%,对常见危急值取值范围掌握为33.86%;掌握情况最差的是对危急值的上报流程,掌握率为31.75%;护士、护师和主管护师及以上危急值掌比率分别为35.16%、45.45%和50.00%,危急值认知掌握情况无显著差异;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危急值认知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大中专学历者(P〈0.05);工作时间越长,护理人员危急值认知掌握情况好(P〈0.05);45.50%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有57.14%护理人员认为在临术护理工作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存在困难。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心内科护士对危急值内容认知掌握情况未达到理想水平,不同层次护理人员掌握情况有一定差异,应开展针对性在职教育,同时加强医护检管理一体化,使护士成为危急值的发现者,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更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506例医学危急值报告,利用软件统计出危急值项目构成比以及不同时间段危急值发生频率,危急值发生周期,不同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量等。结果 检验医学危急值出现率最高的项目是血小板(PLT),占危急值总数的16.80%,其次:白细胞(WBC)13.24%、血肌酐(Cr)12.25%; 危急值报告量集中在9:00~11:00,占全天的34%左右; 周二和周四危急值报告量较多,周日较少; 危急值报告量最多的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占危急值总数的24.70%,其次是肾内科21.15%,血液科19.57%。结论 检验科室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各临床科室认真执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每年根据情况对医学检验危急值进行评估,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危急值报告现状,为危急值报告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危急值报告及临床医生对危急值的应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检验科向临床报告危急值3 190例,其中真正危急值2 865例,误报325例,误报率为10.18%;漏报35例,误报率为1.10%;在2 865例真正危急值中,护理站登记2 802例,2 796例得到及时处理,占总报告数的97.59%,2 614例(91.24%)危急值在病历记录中得到分析。结论目前的危急值报告过程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加强管理、提高危急值报告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近年我室危急值分布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提高我院标本采集合格率及其大夫对危重病人及时处理的能力,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方法对我室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期间报告的部分危急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报告的部分危急值样本件数占总检测含有危急值样本件数的比例为0.257%。各危急值占总报告危急值的比例K^+、Na^+和GLU排在前三名,所占比例分别为19.02%、18.14%和15.93%。三者之和为53.09%,占一半多。K^+、Na^+、Cl^-和GLU在不规范采血时引起的危急值占该项危急值的比例分别为27.91%、12.20%、13.34%和41.67%。结论K^+、Na^+、Cl^-和GLU在不规范采血时引起的危急值占全部危急值的比例为15.04%,因此应加强护士规范化采血的培训工作,减少因标本采集不当而产生的假性危急值报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该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现状,为危急值报告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东软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检验科各危急值的发生率、危急值发生频度天内分布、危急值发生频数的周内分布、科室分布、危急值登记的合格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急值发生率危急值发生频数排前3位的检测项目依次为cTnI、WBC和PLT,各项目所占比例分别为32.12%、15.07%、12.09%。危急值发生频数天内分布主要集中在00:06~17:59,占危急值报告总数的77.1%。周内分布以周一较多,周末较少,其余各天相差不大;危急值发生频数排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ICU、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内科,发生次数分别为771、477、460;危急值报告总的合格率为99.10%。结论应联系临床进一步调查和评估目前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的有效性,对危急值项目、范围及危急值报告制度做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危急值是一种极度异常的检验结果,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将处于危险的状态.缩短危急值标本的回报时间(TAT)对保证患者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加快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也已经成为实验室检测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之一[1].为缩短危急值的TAT,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作者通过对本院2010年1~10月危急值项目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流程优化的理念,实施了一些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