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血液制品是一种特殊医疗用品,输血是治疗某些疾病和抢救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国多地出现用血紧张,临床用血短缺成为某些地方的常态。作为综合性医院,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安全,使每次输血治疗尽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将血液效用达到最大化是输血科的责任。2012年8月1日实行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  相似文献   

2.
<正>输血科肩负临床输血工作,是临床参与临床急救及危重患者救治的重点科室。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提高血液使用效能,本文就如何科学、合理、安全用血进行剖析,特别是通过对临床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的管理,加强输血科与临床用血科室沟通,把握临床用血指征,规范临床用血疗效评估,持续改进临床输血工作,提高临床用血质量,把安全输血提高到重要地位。1输血科要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知识的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3.
<正>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传播疾病、不良反应等,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危及到生命。为了更好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确保输血安全,做好血源保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4.
输血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血液发放,交叉配血和临床用血等各个医疗过程.我院按照国家对医院输血及医院管理的要求,建立了闭环式临床输血管理系统,形成了用血数据资源共享,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有效避免了临床输血的差错和输血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临床输血工作的规范化,实现了临床用血的制度化与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正>输血是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肿瘤及血液学进展以及重大手术增多,近20年血液及血液成分需求大幅增长。然而,输血可能导致急慢性并发症以及相关传染病传播等潜在危险,使临床用血安全及科学合理用血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全面监督管理临床用血,国家卫生部颁布实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推行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制度,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笔者围绕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运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帮助临床更好地预防监测输血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回顾性统计2010-01-2013-12的输血不良反应,分析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比例及特点。结果:29 684例输血患者中发生36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热和过敏是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占41.66%和52.78%。结论:严格掌握输血指证,合理用血,加强预防和监测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先后颁发,我国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水平已取得长足进步。成分输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普遍认可,医院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方面仍然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观念陈旧、重视不够、不合理用血和过度用血等情况〔1〕。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地区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临床用血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各级用血机构专业人员对输血法律法规、成分血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国家"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等颁布,临床输血管理水平取得了很大进步。多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医疗机构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专项检查评估,合理用血水平显著提高;输血安全有效作为医疗质量重要内容,涉及到医院组织管理、资源配置、实验室建设、质量管理等方面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输血是临床抢救治疗的手段,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主成部分。作为输血的重要科室输血科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提供合格、安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以满足临床需要,同时指导临床科室合理,有效,安全用血。输血科为保证血液安全,输血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输血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对血液制品进行不良反应监控追踪。现对2004年2月我科建科以来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输血科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室,是医院建设中必不可少组成部分.为加强输血科建设,我院输血科以等级医院检查为契机,严格按照省三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规范输血科建设:健全管理机构,严格准人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强化风险意识;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加强血源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加强质量管理,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加强输血前检验,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泰安地区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的现状和临床用血的情况,为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促进临床有效安全的输血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10年县级医院输血科督导检查表和《输血技术规范》编制检查表,对27家医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输血科设置、贮血设备、开展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和输血不良反应管理不合格的达77%以上,临床合理用血率仅为37.87%,手术不合理用血的现象高于非手术科室。结论:本地区二级以上的输血科(血库)和临床输血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临床输血治疗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盲点和误区,亟待医院加强输血科人员和临床医生的输血知识培训,提高安全用血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过提高临床输血病历的书写质量,不断完善和细化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从而达到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和节约临床用血的目的。方法:严格按照医院对临床输血病历的标准对本院近一年内输血病历中的书写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血病历进行评估后,其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病历质量问题有五点:"申请单项目缺项"占总输血病历数的15.6%;"申请血液种类或数量不规范"占21.3%;"大量输血审批单欠缺或缺项"占24.1%;"输血前未对相应的输血指征进行评估"占27.1%;"输血后效果无评估"占29.4%。结论:有效提高输血病历的书写质量,制定和完善临床科室合理用血管理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临床病历评估体系及管理模式,规范临床用血行为,真正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和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输血是抢救生命治疗疾病药物不可取代的治疗手段,不论何种情况、何种原因只要患者为贫血状态,均应进行输血纠正治疗。输血科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科室,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和技术指导,确保供血、储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是医院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配血试验如正反定型、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试验中发现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清学表现不同,若配血试验中发现患者血清学发生变化应及时与临床沟通联  相似文献   

14.
临床输血管理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环节,供血网络的建设与规范,对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做好血液管理工作,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及时和有效,我市于2007年开始规划设置供血网络及开展血液信息化管理工作,在安全输血管理方面起到了规范、安全、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等级医院评审对临床输血管理的影响程度及促进作用。方法:收集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等级复审前及复审后相关临床输血资料,对输血病历不合格率、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等级医院复审后临床输血病历规范程度与复审前相比有较大的提高,不合格率由82.8%降为20.1%,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审后科学合理用血情况大有改善,临床用血总量比复审前下降22.9%,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评审评价体系的建设,卫生管理部门周期性对医院输血资质的评审,可以有效地监管临床输血质量与安全指标,积极推动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9年1月5日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实验检测、血液制品的储存与发放,为临床提供安全输血服务。因此,我院于2001年10月成立了输血科,由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医疗卫生需求逐年提高,输血作为临床医疗急救的重要手段,也伴随同步增长。为了准确把握临床用血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升供血服务质量,保障临床输血质量和安全,笔者对荆州市辖区内各医院近几年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基层血库管理和临床输血管理,已成为影响安全输血的主要因素。当今国际输血界已将“非传染性的输血危险”列为影响输血安全的主要因素,工作重点由血液安全向输血全安、由血站管理向基层血库管理与由血液机构向医院转移。虽然,几年来我市的采供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朝着安全、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向稳步前进。保证了全市临床用血需求,但在基层血库(输血科)和临床输血管理工作上的步伐和力度还参差不齐,有的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条款内容知之不多,落实不力。  相似文献   

19.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在拯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可能会给受血者带来不良反应,有些是终生的甚至是致命的。充分认识输血治疗的危险因素,规范输血科建设与管理,是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2002~2006年临床用血、成分输血情况和合理制定采供用血计划.方法采用唐山现代血站管理软件5.0版 ,统计分析2002年以来市中心血站每年的临床供血情况和血型所占比例情况.结果全血用量逐年下降,成分输血逐年增加,年用血量也相应增加,其中O型血用量最大.结论成分输血的逐年增加,达到了患者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做到了科学、合理、节约用血和采血 ,减少了宝贵资源的浪费,是临床用血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