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两种术后镇痛方法,即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入马啡与布比卡因复合液、单次注药后继以持续泵输注上述复合液,观察比较两种术后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术后镇痛中,采用微量输注泵静脉输注氯诺昔康(Lornoxicam,可塞风)和硬膜外腔持续输注罗哌卡因两种方法,观察比较两者的镇痛效应与不良反应,评价氯诺昔康术后镇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40例癫痫与垂体瘤开颅手术后病人,利用持续输注泵使用丁丙诺啡施行术后切口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下腹部及妇产科手术应用连续恒量输注泵施行术后硬膜外腔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后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和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组(A组)和PCIA组(B组)。A组患者缝皮前在切口皮下处放置镇痛泵导管,继之通过导管快速给予0.5%罗哌卡因5ml,术毕48h内以2ml/h持续输注0.5%罗哌卡因。B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注舒芬太尼3μg,术毕接PCA泵以2ml/h(3μg/kg舒芬太尼配置成100ml)持续泵注。分别记录患者术后2、8、12、24、36、48h安静和活动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需哌替啶镇痛例数、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总体满意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安静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A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A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嗜睡26例(87%)、头晕11例(37%)(P0.05)、呼吸抑制2例(6%)。A组满意率29例(97%),B组25例(83%),患者术后需哌替啶镇痛A组8例(26.7%),B组7例(23.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和PCIA具有同样的镇痛效果,但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镇痛泵以其操作简单、能持续稳定镇痛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手术后镇痛。我院自1998年使用一次性镇痛泵(Accuffer持续型硅胶囊注入器,容量100ml,注速2ml/h)以来,完成手术后镇痛185例,镇痛效果基本满意,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线镇痛系统与传统镇痛系统应用于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6月—2021年6月于上海市胸科医院全身麻醉下实施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并使用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按照镇痛泵不同类型,将患者分为无线镇痛泵组(可在中央站远程记录镇痛泵运行数据)和传统镇痛泵组。获取麻醉信息系统中记录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评分。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镇痛不全(NRS≥4分)发生率、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48 h镇痛泵输注完成率。结果 纳入59 431例患者,其中男24 855例、女34 576例,年龄18~75岁。无线镇痛泵组17 209例,传统镇痛泵组42 222例。无线镇痛泵组的术后48 h内镇痛不全发生率(3.75%vs. 4.98%,P=0.007)、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低于传统镇痛泵组(13.60%vs. 16.70%,P=0.030),镇痛泵48 h输注完成率高于传统镇痛泵组(83.40%vs. 71.90%,...  相似文献   

8.
心脏手术后的疼痛很大程度上与胸骨正中切开有关,并且在术后2 d内最为剧烈.传统的镇痛方法为自控镇痛泵输注吗啡等阿片类药.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腘窝坐骨神经处持续输注局麻药可减轻足部手术后患者的疼痛,减少其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本研究对在胸骨正中切开部位持续输注0.4%罗比卡因用于心脏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对手术后病人施行一次性输注泵术后镇痛,其镇痛有效率可达90%以上,尚有小部分病人仍然存在伤口疼痛。我们对这类顽固性疼痛病例改用氯胺酮静脉输注镇痛,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将三种不同浓度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持续镇痛泵分娩镇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一次性输注泵在术后镇痛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与便捷性。方法将640例住院实施剖宫产且要求使用镇痛泵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0例。对照组采用厂家配套塑料夹固定;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便携式固定袋固定。结果两组一次性输注泵使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便携式固定袋可使一次性输注泵放置稳定、安全,保证了镇痛效果,方便携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一次性输注泵在术后镇痛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与便捷性.方法 将640例住院实施剖官产且要求使用镇痛泵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0例.对照组采用厂家配套塑料夹固定;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便携式固定袋固定.结果 两组一次性输注泵使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便携式固定袋可使一次性输注泵放置稳定、安全,保证了镇痛效果,方便携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镇痛泵追加用药方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术后需用芬太尼等药物及镇痛泵镇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抽取0.05~0.10mg芬太尼从茂菲氏管追加负荷量;观察组抽取泵内混合液3~5ml(含芬太尼0.03~0.05mg)作为追加量直接静脉推注。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泵内混合量作为追加量直接从静脉推入镇痛有效,较常规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14.
妇科手术后多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本研究通过比较子宫切除术病人不同的硬膜外穿刺间隙、不同的镇痛泵输注速率对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程度、舒适度、运动神经阻滞、镇痛平面、血压及心率的影响,以寻求合适的穿刺方式和输注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腔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剖宫产术后病人保留硬膜外导管 ,连接自控镇痛泵 ,泵内药物 1%罗哌卡因 10ml ,芬太尼 0 .3mg ,格拉斯琼 3mg ,地塞米松 5mg ,加生理盐水到 10 0ml。持续输注2ml h ,自控按键 0 .5ml 次 ,锁定时间 15min。结果 :镇痛效果好 ,利于早期母乳喂养 ,副作用少。结论 :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安全、有效、简便 ,但若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 ,术中硬膜外腔麻醉一定要充分。  相似文献   

16.
术后镇痛的研究在国内兴起已近10年。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犤1犦。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术后镇痛600例,男368例,女232例;年龄3~85岁,平均40岁;其中脊柱病人占23%,创伤病人占43%,手外病人占12%,其他病例占22%。2.镇痛设备:培新2ml/h持续镇痛泵、人工自控镇痛泵。3.镇痛方法:(1)持续输入:连续恒量静脉注射镇痛术(CCIA)和连续恒量硬膜外注射镇痛术(CCEA);(2)病人自控输入:病人静脉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如何缓解病人术后疼痛,提高其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将微输注泵与硬膜外导管或静脉通道相连,使药液按设定的速度输入的病人自控镇痛法(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技术与传统的肌肉注射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且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的优点,从而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但随着此项技术的广泛应用,陆续有不少献报道此法有不足之处,且许多因素影响其镇痛效果。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对应用PCA的1200例患术后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观察30例胸、腹部术后患者48小时伯镇痛效果。随机分为三组:1组(对照组)接受全身性阿片类药物止痛2,3组(观察组)用微量泵硬膜外腔持续输注0.1%丁哌卡因和0.0005%芬太尼混合液每小时2ml,5ml止痛。用药后观察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2、3组镇痛效果较1组为好,其镇痛效果持续、稳定、用药量少(P<0.01)。注药期间三组未发生呼吸抑制及循环的明显改变。3组个别病例出现皮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6):1449-1453
[目的]观察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用于肩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组(SA-PCA)和静脉自控镇痛组(IV-PCA)。SA-PCA组为0.2%的罗哌卡因持续泵注背景剂量为5 ml/h,负荷量为8 ml,单次剂量为5 ml,按压锁定时间20 min;IA-PCA组为2μg/ml的舒芬太尼持续泵注背景剂量为2 ml/h,负荷量为2 ml,单次剂量为2 ml,按压锁定时间20 min。观察术后2、6、12、24、48 h的静态、动态VA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镇痛泵的使用情况,患者对镇痛总体满意度。[结果]SA-PCA组在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与IV-PCA无明显差别,SA-PCA组在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明显低于IV-PCA组(P<0.05),SA-PC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IV-PCA组(P<0.05),SA-PC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IV-PC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P<0.05)。[结论]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用于肩关节镜术后可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观察30例胸、腹部术后患者48小时的镇痛效果。随机分为三组:I组(对照组)接受全身性阿片类药物上痛; Ⅱ、Ⅲ组(观察组)用微量泵硬膜外腔持续输注 0.1%丁哌卡因和 0.0005%芬太尼混合液每小时2ml、5ml上痛。用药后观察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Ⅱ、Ⅲ组镇痛效果较Ⅰ组为好,其镇痛效果持续、稳定、用药量少(P<0.01)。注药期间三组未发生呼吸抑制及循环的明显改变。Ⅲ组个别病例出现皮肤瘙痒,停药后自动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