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BudCE4.1-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使CYP3A4和GSTA1可在真核细胞C3A中表达,并且增加其表达量。方法从含有GSTA1和CYP3A4的开放阅读框(ORF)克隆中扩增GSTA1和CYP3A4基因;将片段GSTA1以及载体pBuDCE4.1双酶切后连接并转化,质粒命名为pBuDCE4.1-GSTA1;将片段CYP3A4以及质粒pBuDCE4.1-GSTA1双酶切后连接并转化,所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BudCE4.1-CYP3A4-GSTA1;测序验证重组克隆中目的基因片段的序列信息;构建稳定细胞系,测定CYP3A4活性及GSTA1的表达情况。结果酶切及测序验证双表达重组质粒pBudCE4.1-CYP3A4-GSTA1构建成功,CYP3A4及GSTA1在转染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增多。结论构建成的双表达重组质粒pBudCE4.1-CYP3A4-GSTA1符合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BV X蛋白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COXⅢ)之间的结合作用.方法 采用交合实验验证HBV X蛋白和COXⅢ在酵母细胞内的结合作用,利用离体结合实验证实两者在体外的结合作用,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两者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结合作用.结果 携带COXⅢ基因的酵母与携带X基因的酵母交合后发生反应,β-半乳糖苷酶(LacZ)活性检测菌落呈现蓝色,离体结合实验Western印迹中出现特异性结合活性反应条带,提示X蛋白和COXⅢ在体外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在相对分子质量为17 000处出现蛋白条带,提示在哺乳动物细胞水平仍能检测到X蛋白和COXⅢ的特异结合.结论 COXⅢ与X蛋白在原核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均存在特异性结合,HBV可能通过此反应干扰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及能量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1α,25-二羟维生素DB3B [1α,25-(OH)B2BDB3B]对HepG2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酶同工酶3A4(CYP3A4)的诱导特点,为药物代谢研究建立简便高效的细胞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个浓度的1α,25-(OH)B2BDB3B(0.10、0.25、0.35 μmol/L)加入HepG2细胞中,分别在培养24、48、72、96 h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细胞活性,RT-PCR法检测CYP3A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YP3A4蛋白的表达.结果 3个浓度的1α,25-(OH)B2BDB3B对HepG2细胞无毒性作用.未经1α,25-(OH)B2BDB3B诱导的HepG2细胞CYP3A4 mRNA的表达很低,3个浓度的1α,25-(OH)B2BDB3B在诱导的第24小时未见到CYP3A4 mRNA表达增高;在48 h,3个处理组的CYP3A4 mRNA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20%、134%、200%;72 h达174%、254%、420%;96 h为258%、450%、370%.未经诱导的HepG2细胞CYP3A4蛋白的表达很低,在3个浓度下,诱导后的第24小时未见到CYP3A4蛋白表达的增高;在48 h,0.10 μmol/L组未观察到诱导表达增加,0.25 μmol/L组和0.35 μmol/L组诱导倍数分别为1.2和2.2;72 h各浓度处理组诱导倍数分别达1.8、3.4和6.5;96 h分别为4.1、6.1、7.2.结论 1α,25-(OH)B2BDB3B可以较好的诱导HepG2细胞中CYP3A4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表达,可应用于CYP3A4酶被抑制导致的药源性肝损害或其他毒性和不良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人肝细胞色素酶P450 2C9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对人肝细胞色素酶P450 2C9(CYP2C9)的影响.方法 收集慢性HB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肝组织和血液标本各10份,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CYP2C9基因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肝组织样本中CYP2C9酶活性.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肝组织样本中CYP2C9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数据行t检验.结果 20份样本均为野生型CYP2C9(*1*1),未检测到突变型基因.反映酶活力的指标最大反应速度(Vmax)在慢性HBV感染组为(40.4±10.4) pmol·mg-1·min-1,健康对照组为(52.6±13.4) pmol·mg-1·min-1(t=2.269,P=0.036 7);而酶特征性常数米氏常数(Km)分别为(263.5±66.4) μmol/L和(284.6±85.9) μmol/L(t=0.614,P=0.5471).慢性HBV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CYP2C9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9±0.28和0.65±0.13(t=2.628,P=0.017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13和0.60±0.19(t=4.688,P=0.000 2).结论慢性HBV感染在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肝脏CYP2C9酶的表达,导致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细胞色素P450(CYP)2C19代谢美芬妥英的酶活性在人群中呈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二态分布。突变型等位基因是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目的: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CYP2C19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分型.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HCC的关系。方法:纳入48例原发性HCC患者和88名健康对照者。设计相应引物,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YP2C19ml和CYP2C19m2突变型等位基因.对两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HCC组CYP2C19慢代谢型(ml/m1和ml/m2)发生率为25.0%(12例).与健康对照组的11.4%(10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3116,95%CI:1140—7113)。结论:CYP2C19慢代谢型与原发性HCC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增加人群对HCC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亚型(CYP2C9)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维持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服用华法林的汉族患者200例,男性和女性各100例。患者均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通过CAPS技术及常规DNA测序方法对CYP2C9基因的3个候选位点(CYP2C9*2、CYP2C9*3、CYP2C9*c65)进行测定。并分析携带不同基因患者华法林应用剂量差异。结果 200例患者中,并未检测到CYP2C9*2位点发生突变,仅检测到1种等位基因C,基因型全部为C/C野生型。检测到CYP2C9*3A和C位点,其中A/A野生型为171例,占85.5%;A/C杂合子突变型为18例,占9.0%;C/C纯合子突变型为11例,占5.5%。等位基因A频率为94.3%,等位基因C频率为5.7%。CYP2C9*3基因突变与服用华法林剂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A/C型患者服药剂量较A/A型患者降低了18.5%,C/C型患者服药剂量较A/A型降低了76.0%。CYP2C9*c65位点检测出G和C位点2种等位基因,G/G野生型182例,占91.0%;G/C杂合子突变型为18例,占9.0%;这2种基因突变患者的华法林维持剂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CYP2C9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维持剂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细胞色素P450(CYP)家族是体内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负责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的代谢。肝脏作为CYP家族表达的主要部位,是药物的代谢中心。近年来,CYP家族在肝脏中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CYP家族在解剖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等方面的分布差异,以及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病理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作一综述,深入探讨CYP家族介导的酶活性对肝脏代谢相关疾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寻找疾病中关键的药物干预靶点和增强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种溴氰菊酯抗性候选细胞色素P450(CYP)基因(CYP6M3、CYP6Y1、CYP6P5、CYP4H14、CYP4G17、CYP12F16)在中华按蚊体内的表达特征。方法 收集中华按蚊不同发育时期(卵、幼虫、蛹、雌性成蚊和雄性成蚊)和组织(唾液腺、马氏管、中肠、卵巢以及脂肪体)样本,以及雌性成蚊在暴露于不同溴氰菊酯剂量(0、1.25、3.75、6.25、12.5 μg/瓶)和时间(0,5、15、30、60 min)后的样本.提取总RNA,利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CYP6M3、CYP6Y1、CYP6P5、CYP4H14、CYP4G17、CYP12F16基因在中华按蚊不同发育时期、组织以及不同溴氰菊酯接触剂量和时间下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CYP6M3与CYP6Y1基因在雄性中华按蚊成蚊体内的表达量最高,CYP6M3基因在雄性成蚊体内的表达量是雌性成蚊的35.1倍,CYP6Y1基因在雄性成蚊体内的表达量是雌性成蚊的61.4倍;CYP4H14基因在幼虫期表达量最低,且在雌性成蚊体内表达量是四龄幼虫体内表达量的22.5倍。候选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不同组织内的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YP6M3基因在马氏管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38.9倍,CYP6Y1基因在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9.1倍,CYP6P5基因在中肠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30.3倍,CYP4G17基因在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4.6倍,CYP12F16基因在马氏管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4.4倍。接触不同溴氰菊酯剂量和时间对候选CYP基因的表达水平表现出一定的诱导效应,影响候选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体内的表达。结论 候选CYP基因在不同发育期中华按蚊体内和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暴露于不同溴氰菊酯剂量和时间影响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体内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接受PCI术的患者304例,根据二磷酸腺苷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是否大于50%分为HTPR组73例,非HTPR组231例。行CYP2C19*2、CYP2C19*3基因型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并利用最大血小板聚集率评价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统计学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HTPR组快代谢型基因比例明显低于非HTPR组(28.8%vs 57.6%,P0.05),慢代谢型基因比例明显高于非HTPR组(13.7%vs 3.9%,P0.01)。慢代谢型患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快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患者[(76.3±11.3)%vs(35.4±14.2)%和(45.1±15.8)%,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HTPR具有一定影响。慢代谢型患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快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患者。  相似文献   

10.
细胞色素P4 50单加氧酶系在药物、杀虫剂、植物毒素等外源化合物的解毒及内源化合物的代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细胞色素P4 50 (CYP4 50 )作为该酶系的末端氧化酶 ,可与底物结合并将电子从NADPH传递至NADPH细胞色素P4 50还原酶。细胞色素P4 50的重要特征是还原型P4 50与CO结合形成的复合体 ,在波长 4 5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 (γ峰 )。目前CO差光谱检测仍是检测细胞色素P4 50的主要手段之一。Klingenber在鼠肝脏微粒体中首次发现了这种具有特殊光谱学特征的色素蛋白 ,但其极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乙型肝炎X基因(HBx)对c-met基因启动子区的调控及其在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机制.方法 将HBx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比较转染前后HBx对原癌蛋白质c-met(c-met)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将c-met基因启动子区分成5个(包括全部序列)不同长度的片段,然后与PGL3-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将上述质粒与HBx表达质粒共转染于HepG2细胞中,通过荧光素酶测定、启动子区突变分析及侵袭试验比较转染前后HBx对c-met表达调控的影响.荧光素酶活性值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侵袭细胞数统计采用t检验.结果 HBx能够增强c-met的表达;通过对c-met基因启动子区缺失分析,确定了c-met基因启动子区(-183 bp~-100 bp)是HBx作用的调控区域,进一步对该区域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P1-1、SP1-2、AP-2)进行突变分析,发现这3个结合位点均参与了HBx对c-met基因启动子区的调控.测定全部缺失构建体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184上游部分序列缺失后对HBx的反应有轻微的降低,当-183 bp/-122 bp、-121 bp/-100 bp两个片段缺失后,启动子对HBx的反应均有明显降低,F=40.37,P<0.01;c-met启动子突变分析显示,HBx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在SP-1-1、SP-1-2,AP-2突变体组中明显下降,F=235.3,P<0.01.Matrigel侵袭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CEP4-X-FLAG表达质粒的HepG2细胞侵袭性增加,穿膜细胞数为(74.33±6.24)个,而未转染组穿膜细胞数为(28.24±3.05)个,t=9.68,P<0.01.结论 HBx引起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可能是通过对c-met基因启动子区(-183 bp~-100 bp)转录因子SP-1、AP-2结合位点的调控来实现的,但是该过程中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BV是否通过调控组蛋白甲基化酶SMYD3的表达参与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 通过向肝癌细胞HepG2转染HBx筛选出表达HBx蛋白的细胞株HepG2-HBx.用激光共聚焦定位细胞内HBx蛋白和SMYD3蛋白的表达;实时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HBx前后HepG2细胞中SMYD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HBx前后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变化情况.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HBx转染后HepG2细胞中SMYD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上调(SMYD3 mRNA:0.18±0.05与0.98±0.15,F=37.240,P<0.05;SMYD3蛋白:0.28±0.03与0.58±0.06,F=21.042,P<0.05).转染HBx后HepG2细胞凋亡率下降(7.90%±0.42%与2.23%±0.14%,P<0.01),细胞增殖能力增强(28.46%±4.33%与36.46%±0.17%,P<0.0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能够上调HepG2细胞中SMYD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HBx可能通过SMYD3-组蛋白甲基化途径抑制HepG2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丙型肝炎病毒C基因(HBV X—HCV C)共表达HepG2细胞模型,并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双酶切质粒pXT1—X,得到完整的HBV X基因片段后,将其插入到质粒PBK—CMV和PBK—HCV C的相应酶切位点,得到重组质粒PBK—X和PBK—X—C;再将质粒PBK—CMV、PBK—X、PBK—HCV C和PBK—X—C分别导入肝癌细胞株HepG2中,G418筛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鉴定HBV X和HCV C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质表达。结果质粒PBK—CMV、PBK—X、PBK—HCV C和PBK—X—C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共表达HBV X—HCV C蛋白的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质表达较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及单独表达HBV X、HCV C蛋白的细胞明显升高。结论HBV X—HCV C共表达能显著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质表达,提示HBV、HCV可能具有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表达乙肝病毒(HBV)X变异体基因的穿梭载体。方法用PCR法扩增HBVX基因及变异体基因序列,用EcoRⅠ和PstⅠ双酶切pAS2-1和PCR产物.连接酶切片段pAS2—1及X变异体片段以构建pAS2-1-(X变异体)穿梭质粒,并通过醋酸锂转化法转化入酵母AH109中。结果已构建的pAS2-1-(X变异体)穿梭质粒经序列测定含有所需的HBV—X变异体基因片段,转入酵母细胞后经PCR证实酵母内有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AS2-1-X变异体穿梭质粒,为进一步在真核细胞内更全面了解HBV-X蛋白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HBV X-HCV C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稳定表达该基因的HepG2细胞株。方法:双酶切质粒pXT1-X,得到完整的HBV X基因片段后,将其插入到质粒PBK-CMV和PBK-HCVC的相应酶切位点,得到重组质粒PBK-X和PBK-X-C;再将质粒RBK-CMV、PBK-X、PBK-HCV C和PBK-X-C分别导入肝癌细胞株HepG2中,G418筛选,RT-PCR、蛋白印迹鉴定HBV X和HCV C蛋白表达。结果:质粒PBK-CMV、PBK-X、PBK-HCV C和PBK-X-C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HBV X-HCVC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稳定表达该基因的HepG2细胞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并鉴定靶向HBV X蛋白(HBx)小干扰RNA(siRNA)重组表达质粒,观察其对稳定表达HBx基因的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HBx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两条针对全长HBx基因具有短发夹结构的siRNA序列,克隆至载体psiRNA-Hh1GFPzeo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X1和pX2,并以不针对任何序列的重组质粒pScr作为对照.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人HL-7702/HBx肝细胞株,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其对HBx的阻抑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 m)水平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实pX1和pX2构建成功.pScr、pX1、pX2分别转染入HL-7702/HBx细胞48 h后,空白对照组HB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12和0.62±0.09,pX1组分别为0.33±0.10和0.19±0.08,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4.73,P<0.05;t=7.53,P<0.05),pX2组分别为0.48±0.10和0.37±0.11,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2.39,P<0.05;t=4.43,P<0.05),但pX1组抑制效果强于pX2组(t=2.28,P<0.05).RNA干扰后细胞内ROD水平为5.00±0.38,△ m水平为33.86±0.50;空白对照组ROS为72.10±0.55,△ m为3.57±0.26(t=276.22,P<0.05;t=107.15,P<0.05).结论 靶向HBx的siRNA能特异性抑制HBx在HL-7702/HBx细胞中的表达,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 m水平,减轻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对肝细胞恶性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带C基因、S基因的载体电转染导入HepG2细胞,筛选表达细胞克隆,复苏带X基因的HepG2细胞.PCR-ELISA检测各株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用反义寡核苷酸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观测转染了x基因、C基因、S基因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达细胞克隆经同步化处理,39.50%转染X基因的细胞进入细胞S周期,其端粒酶活性指数395±0.07明显高于其它各组细胞.反义寡核苷酸诱导后,转染X基因细胞凋亡峰明显减小,凋亡率仅1.75%;其细胞活性与反义寡核苷酸浓度成反比.结论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上调肝源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诱导肝细胞恶性变的又一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siRNA对HBV基因表达和复制的抑制情况。方法针对HBVX区设计并化学合成4条siRNAs,观察在不同浓度下对HepG2.2.15细胞HBV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siRNA在30nmoL/L浓度时,4种siRNA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无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在60nmoL/L和90nmoL/L浓度下,siR-NA-1和siRNA-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他们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41%和43%;siRNA能降低HepG2.2.15细胞HBVDNA的拷贝数。结论化学合成的siRNAs可以有效地抑制HBV基因的表达和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