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唇动脉为蒂的唇瓣修复中度和重度唇全层缺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中、重度全层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在缺损一侧或两侧(若缺损较大,一侧唇瓣不够用时)设计以唇动脉为蒂的唇瓣向缺损区推进转移修复全层唇缺损.若缺损较大,单纯用缺损两侧口唇组织仍不足以修复时,可将一侧唇瓣向外侧延伸绕过口角至另一侧上或下唇(根据缺损是在下唇或上唇),形成包括上下唇组织在内的大型唇瓣向缺损区推进修复缺损.若缺损为单纯的红唇缺损,唇瓣切口应沿唇弓设计.结果临床应用于67例,其中上唇38例,下唇29例.缺损最大水平宽度3.5 cm,最小1.6 cm.单纯红唇瓣20例,红白唇瓣47例.单侧唇瓣10例,双侧57例.所有唇瓣均全部存活,伤口Ⅰ期愈合,修复后的口唇丰满,外形满意.结论唇动脉血管恒定,唇瓣血供可靠,本法不仅能用于单纯红唇缺损的修复,还可广泛用于红、白唇同时缺损的修复,因是用同类组织修复,且组织量丰富,故术后能完全恢复口唇所特有的红、白唇结构及功能,是修复中、重度全层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唇缺损在口腔颌面部后天性畸形中较为常见,主要由外伤、感染或肿瘤切除后而引起,其缺损缺少规律性,缺损部位、大小及形态各不相同,修复治疗方法因人而异。我科应用局部组织瓣修复唇缺损26例,其中包括有少量颊缺损5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26例中,男22例,女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岁。缺损原因:走马疳4例;外伤6  相似文献   

3.
垂直易位唇黏膜瓣修复唇吹哨状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运用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修复唇吹哨状畸形。方法根据红唇组织缺损的不同程度,设计1或2个垂直易位唇黏膜瓣。首先,在红唇缺损部位做一横行切开,形成受区创面,然后在其邻近部位设计与之垂直的1个或2个易位唇黏膜瓣。瓣的长度0.6~1.4cm,宽度0.4~0.7cm,其最大长宽比例约3:1,将唇黏膜瓣向上旋转覆盖红唇受区修复缺损。有时,还可以通过附加切口,修复唇缘及白唇畸形。结果共治疗25例,经1~15个月随访,全部病例效果令人满意,无任何并发症,唇部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如果供区有较丰富的黏膜组织,应用垂直易位唇黏膜瓣修复唇组织吹哨状畸形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手术方法,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唇缺损修复重建的一种方法,评价鼻唇沟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患者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其鼻唇部组织缺损。缺损部位包括鼻背、鼻尖、鼻翼、鼻面沟、上唇及下唇等,最大缺损面积约3.5cm×4.5cm。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蒂宽1.5cm,长度根据缺损范围确定,长宽比例不超过3∶1。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触痛觉及温度觉存在。鼻唇沟瓣取材方便,供区瘢痕隐蔽,畸形不明显。结论鼻唇沟皮瓣是鼻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鼻唇沟皮瓣在鼻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唇缺损修复重建的一种方法 ,评价鼻唇沟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患者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其鼻唇部组织缺损.缺损部位包括鼻背、鼻尖、鼻翼、鼻面沟、上唇及下唇等 ,最大缺损面积约3.5 cm×4.5 cm.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蒂宽1.5 cm,长度根据缺损范围确定,长宽比例不超过31.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 ,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触痛觉及温度觉存在.鼻唇沟瓣取材方便,供区瘢痕隐蔽,畸形不明显.结论 鼻唇沟皮瓣是鼻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应用SMAS-颈阔肌蒂肌皮瓣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肌皮瓣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口周皮肤及软组织的缺损面积,设计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横行肌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最大皮瓣面积为3.0 cm×5.0 cm,最小蒂宽度为1.0 cm。结果临床应用于8例患者,经3~12个月的随访,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较满意。结论应用设计部位较隐蔽的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皮瓣,远位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血供良好,皮瓣的颜色、质地与缺损周围的正常组织相匹配,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肌皮瓣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口周皮肤及软组织的缺损面积,设计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横行肌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最大皮瓣面积为3.0 cm×5.0 cm,最小蒂宽度为1.0 cm.结果临床应用于8例患者,经3~12个月的随访,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较满意.结论应用设计部位较隐蔽的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皮瓣,远位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血供良好,皮瓣的颜色、质地与缺损周围的正常组织相匹配,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青岛海军疗养院美容科自开展文唇术以来,共收治12例因文唇术致瘢痕组织增生的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局部瘢痕组织,并于术后3-6个月再次进行文唇修复术,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女性,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岁,12例均为文唇术后致瘢痕组织增生患者,瘢痕面积最小1cm×0.5cm,最大2cm×0.7cm,其中5例为术后3个月,7例为术后半年。上下唇均留瘢痕者3例,单侧瘢痕组织增生者9例。1.2手术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眶下神经孔或颏孔封闭麻醉,唇线瘢痕位于红白唇相交…  相似文献   

9.
唇缺损的美容修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42例不同程度唇缺损的修复经验。方法:程度不同的唇缺损依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包括滑行组织瓣,交叉唇组织瓣法,鼻唇沟瓣法及扇形组织瓣法等。结果:唇缺损范围在1/2以内者均获得了良好的修复,占88%。而全唇缺损则改善功能及形态只占12%。结论:正确地判断唇缺损范围和正确选择手术方法是获得良好析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唇缺损整复的体会李建民卢之春唐友盛沈国芳李多玉陈艳整复唇缺损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利用残余的唇组织和邻近组织修复,利用远位组织整复则较少。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都应使患者唇部形态和功能尽量接近正常。作者于1981~1996年共进行唇缺损整复20例,效果良...  相似文献   

11.
48例唇组织缺损的修复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总结48例唇缺修复。认为较大唇缺损用唇平面组织滑行法修复,有较好的外形和功能效果,可免除Ⅱ期修整。对人咬伤及皮肤剥脱伤的唇缺损修复,认为皮肤筋膜推进瓣修复上唇皮肤缺损有较好的近远期效果,并讨论了预防并发症及促进组合愈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防唇外翻,再造颏唇沟。方法在颏唇沟部位切除水平矩形组织瓣约1.2cm×8cm,在缺损的矩形组织两侧上下各作4条水平附加切口,形成两侧滑行组织瓣拉拢缝合修复缺损,外加游离植皮,弹力带加压3~6月。结果13例术后随访6~14个月,10例颏唇沟明显,无唇外翻;3例无颏唇沟再现,其中1例唇外翻,外形欠佳。结论本法对颏部烧伤后形成的瘢痕,具有预防唇外翻,再现颏唇沟优点  相似文献   

13.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全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全唇缺损的经验.方法应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全唇缺损5例.结果 5例全唇缺损手术均一次完成,皮瓣一期成活,口唇外观满意.结论前臂皮瓣具有血管恒定,管径较粗大,供区面积大,吻合易于成功,手术一次完成,不造成面部或邻近供区的损伤,皮瓣质软,较薄,弹性好,且与颜面色泽近似等优点,临床上对伴有邻近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全唇修复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唇癌切除后邻近组织瓣整复唇缺损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唇癌切除后邻近组织瓣整复唇缺损的美学价值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显示:44例唇癌患者中,10例行V-Y成形术,5例行下唇正中裂术式成形术,4例行上下唇交叉皮瓣成形术,4例行鼻唇沟瓣成形术,21例行颊组织瓣成形术,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作者认为,直径在2cm以内的唇癌采用V形切除术,拉拢缝合足矣,即使在下唇长度不足,只要采取类似于下唇正中裂修复的附加切口便能改观,上唇长度不足可采用Abbe’s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唇、颊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唇、颊部软组织缺损的范围,设计相应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缺损.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对36例唇、颊部皮肤软组织病变切除后造成的缺损患者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患者3~6个月,皮瓣完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局部皮瓣修复唇、颊部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实用有效的方法,且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唇颊缺损畸形修复12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各种皮瓣,皮管、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及全厚皮肤移植,修复唇颊缺损畸形,方法:依据唇颊缺损的面积和损伤的深度,选择相应的唇交叉瓣,鼻唇沟皮瓣,前臂挠动脉游离皮瓣,上臂皮管,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和全厚皮片移植。结果:治疗126例,I期手术完成98例,II-Ⅳ期手术完成28例,各类皮瓣,皮管,皮肤移植全部在活,4例修复上唇仍有轻度外翻,经再次手术修复后恢复自然状态。结论:创伤性唇颊缺损是以缺损的程度选择修复的方法,修复得当,可使唇的功能外观同时恢复对称自然美,使皮瓣,皮管的表面色泽与受区相近,但皮肤移植色泽相差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唇珠缺损的综合修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求各种程度唇珠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于轻度的唇珠缺损 ,采用“V—Y”推进或“Z”成形术修复。对唇珠缺损较严重者 ,可设计不对称“Z”形瓣 ,把双侧肥厚的肌粘膜瓣向下旋转 90 °转移至缺损的唇中部。结果 :所有 4 6例唇珠缺损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修复后的唇珠外形美观自然。结论 :针对不同程度的唇珠缺损 ,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修复 ,尤其对缺损程度较大的情况 ,可采用不对称的Z形瓣来修复 ,以尽量避免破坏对唇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22例头面部皮肤癌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面部皮肤癌临床较常见,在手术治疗时,除力求彻底切除病损外,还要尽量保留功能和兼顾美容,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应用整复外科的技术来修复手术所造成的组织缺损和力求恢复功能,可使根治术更有成功的保证犤1犦。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直接缝合及植皮方法治疗此类患者2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8岁,平均65岁,面积最小0.5cm×1cm,最大6cm×9cm,皮肤癌部位及手术方法见表1。表1皮肤癌部位及手术方法生长部位手术治疗方法头皮额颞眼周面颊唇切除…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重唇畸形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自1980年至今共收治9例,应用局部成形术进行修复,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30岁。9例均为上唇畸形,其中单侧者2例,为左上唇畸形,双侧者7例。9例均否认外伤、手术等病史,自诉发病龄最小5岁,最大为15岁,体格检查可见其中1例并有右额部单纯性葡萄酒色斑,大小为2.5cm×1.5cm,余8例未发现合伴其它先天性畸形。术后9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效果满意(图1~2)。图1 重唇,术前图2 术  后二、手术方法1.手术设计:上唇重唇畸形,嘱患者微笑,大笑或用力提拉上唇,即可充分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肱桡肌前臂折叠游离皮瓣修复唇大面积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折叠游离前臂皮瓣携带肱桡肌修复21例大面积唇缺损。结果:2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13周,唇的语言、吞咽等功能得以基本维护,外形较满意。结论:折叠游离前臂皮瓣携带肱桡肌是治疗唇大面积组织缺损的较好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