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猪和人体供肝的快速灌注和切取技术,以规范手术方法。方法 普通杂交品种猪30头,新鲜尸体10具,应用快速灌注和切取方法取得供肝。结果 动物实验及尸体取肝均获成功。猪的热缺血时间为加面,冷缺血时间2~3h,尸体取肝热缺血时间平均为3min,冷缺血时间4~8h,完成肝脏的灌注及切取时同平均21min。其中4例用于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其中1例目前已健康存活376天,1例3个月后死于肝癌复发,另2例目前已存活6、7个月,肝功能正常。结论 快速供肝的灌注和切取方法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手术已广泛开展,应用成熟的微创技术可减轻手术创伤[1].但国内外对于腹腔镜用于活体肝移植带肝中静脉右半肝的供体切取的报告并不多.我院移植外科2011年5月30日至9月1日共实施活体肝移植采用腹腔镜辅助供体切取7例,均为带肝中静脉的右半肝切取.活体供肝切取顺利,供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出血量较少,供肝热缺血时间均<3 min,质量良好.供者伤口小,均采用绣皮,术后不用拆线,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供者康复迅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及肾移植时快速联合切取肝肾供体的方法。方法2001年6月至2006年7月共采用原位低温灌注、肝肾供体联合快速切取的方法,联合切取供肝42例,供肾84例。结果肾脏热缺血时间为2~5min,肝脏热缺血时间为3~7min,移植后肝肾功能良好。结论肝肾供体联合快速切取可缩短热缺血时间,能保证供体器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总结157例快速供肝切取术的手术配合技巧。术前精心的器械、物品准备,术中与术者的熟练配合,能够明显减少供肝热缺血时间、保证供肝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科在原位灌洗快速切取肾脏的基础上,进行了肝、肾原位灌洗联合快速切取的临床研究,并利用同一供体成功地为3人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即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与2例肾脏移植,按此法获取器官移植结果:52例肾脏移植通血后1~10分钟之内均有尿液泌出,肝移植通血后15分钟即有金黄色胆汁泌出。此法可避免因血管变异所造成的切取损伤,降低器官的废弃率,缩短了热缺血时间,提高了移植器官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的供肝切取手术的配合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8月~2009年12月成功地进行了6例活体肝移植手术的供肝切取手术配合,包括术前人员、器械、物品及患者的准备,术中护士配合方法.结果:6例供肝切取及修整手术顺利,供肝热缺血均为0 min,质量良好.结论:活体肝移植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肝移植术,技术含量高,尤其供肝切取、灌注、修整是关键环节,手术室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娴熟的仪器设备操作技能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体部分肝移植的供肝切取手术配合方法。方法:总结4例活体部分肝移植的供肝切取手术配合,包括术前人员、器械、物品及病人的准备,术中护士配合方法。结果:4例供肝切取及修整手术顺利,供肝热缺血均为0min,质量良好。结论:活体肝移植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肝移植术,技术含量高,尤其供肝切取是关键环节,既要保证供体安全,又要保证供肝的质量。手术室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娴熟的仪器设备操作技能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快速供肝切取技术是针对心跳刚停止的新鲜尸体施行的取肝技术,由于目前器官短缺,供肝往往同其他器官联合获取。我院2001年8月~2005年4月,对21例供肝获取均采用快速供肝切取法,供肝热缺血时间不超过5min。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后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供肾切取的手术方法。方法该组5例均采用经后腹腔的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供肾切取,并用常规方法移植给爱者。结果5例均成功切取左肾并移植给受者,手术时间120~200min,出血50~150mL,热缺血时间为3~6min。血管开放后供肾均泌尿,无排斥反应及与操作技术有关的并发症。供者术后7d出院。结论利用后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亲属供肾切取对供者损伤小。对供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技术上安全和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质量、快速肝肾联合切取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该方法切取肝、肾98例.高质量、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灌注加下腔静脉引流,灌注完后紧贴十二指肠将十二指肠与胰头锐性断开,Kocher’s手法翻起胰头及肠系膜上动静脉,距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约5 cm断开肠系膜上动静脉,剪刀顺肠系膜上动脉下缘分离直至其腹主动脉开口处,紧贴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下缘直视下弧形剪开腹主动脉前壁,并顺此向上剪出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血管瓣.直视下于双侧肾静脉上方断开下腔静脉.再依次切取肝、肾.结果:肾脏的热缺血时间为1.6~4.8 min,肝脏热缺血时间为3~6 min,整个手术过程约20~25 min,所有器官血管均保存完整.行肝移植98例,术后3 d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最高值平均为(456±223)U/L,无一例出现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行肾移植186例,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率为2.7%.结论:高质量、快速肝肾联合切取技术能同时保护供肝和供肾的质量,其方法简单、安全、快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高颖  刘燕英 《天津护理》2008,16(2):87-88
原位肝脏移植手术供体肝脏来源包括尸体供肝和活体部分肝脏供肝.活体供肝即是对供体实施肝脏部分切除手术,将切除的部分肝脏作为供肝移植给受体.尸体肝脏供肝是将全肝完整切除作为供肝,移植给受体.供肝切取、灌注和保存,是肝移植手术的重要环节,对肝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影响.现就有关尸体供肝供体切取手术物品准备、术中配合、器官保存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原位灌洗快速切取肾脏的基础上,进行了肝、肾原位灌洗联合快速切取的临床研究,并利用同一供体成功地为3人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即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与2例肾脏移植,按此法获取器官移植结果:52例肾脏移植通血后1 ̄10分钟之内均有尿流泌出,肝移植通血后15分钟即有金黄色胆汁泌出。此法可避免因血管变异所造成的切取损伤,降低器官的废弃率,缩短了热缺血时间,提高了移植器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供肝的不同灌注方法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时供肝的不同灌注方法对大鼠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各40只),供体组再随机均分为经腹主动脉灌注组(A组)和经门静脉灌注组(B组)以获取供肝,应用改良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检测两组供肝切取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第1、4、7、10天的肝功能,术后一般情况及生存率等.结果:A组和B组的供肝切取时间分别为(30.0±3.0)min和(27.0±3.0)min,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0±0.5)min和(1.0±0.5)min;A组术后第1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均较B组高,而术后第7天的结果却相反.结论:对于非肝动脉化的大鼠肝移植手术供肝采用经门静脉灌注的方法操作较简单,供肝切取时间较短,热缺血时间短,术后早期肝功能的损害较小,但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供肝获取的现代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介绍目前美国供肝切取的现代方法。方法:30例供体,17例(56.7%)因脑血管意外,13例(43.3%)因外伤致脑死亡。19例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11例(36.7%)需用2~3种升压药维持血压。先探测有无变异供肝动脉,游离肝周韧带及切断胆总管后,自腹主动脉插管灌注UW液2000ml。30例中,28例切取供肝后再行门静脉插管灌注UW液1000ml;2例于术中行腹主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分别灌注UW液2000ml、1000ml。修整供肝时注意变异的供肝动脉,并予以重建。结果:30例供肝中,28例用于受体,其中1例移植后肝原发性无功能、1例移植后肝功能不良,均行两次肝移植,1例于移植后18h大出血死亡;余25例移植后如期恢复。结论:美国获取供肝的条件趋于放宽,供肝切取的方法趋于快速,简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技术行亲属活体供肾切取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1例活体亲属供肾进行切取,并移植给受者。其中5例采用经腹左肾切除术,2例采用经腹右肾切除术,4例采用经后腹腔右肾切除术。结果手术11例均成功。手术时间60~85 min,平均70.5 min,手术失血量手术失血量45~70 ml,平均55ml,热缺血时间60~130 s,平均95.3 s,肾动脉长2.0~3.5 cm,平均2.8 cm,肾静脉长2~3 cm,平均2.5 cm。供者住院时间5~7 d,平均5.8 d。10例移植患者术后1周肾功能均恢复正常,1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4周后恢复正常。术后无排斥反应及其他与操作技术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亲属供肾切取对供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对供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技术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ong,IP)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供肝冷保存时间150min,无肝期14min左右。80只大鼠,配成40对,配对大鼠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IP组),每组20对。对照组获取供肝前仅以4℃肝素生理盐水灌注,后获取供肝并放入4℃生理盐水中保存;IP组获取供肝前先夹闭门静脉及肝动脉,使供肝缺血10 min,再松开血管夹,恢复供肝血供10min,然后以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灌注、获取及保存供肝。各组受体的一半(n=10)用于肝移植术后采集标本:另一半(n=10)用于观察肝移植术后生存期。结果IP组大鼠肝移植术后一周生存率、胆汁分泌量高于对照组,血清AST、ALT、LDH、肝组织细胞凋亡及TNF-α低于对照组。结论缺血预处理能降低移植肝组织中TNF-α水平,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移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彭玉娜  张华 《天津护理》2012,20(4):261-261
随着肝移植的快速发展,供体短缺日趋严重,活体肝移植成为很多器官移植中心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手段。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通过腹腔镜电视画面更好的观察解剖结构,做到精细解剖。我手术中心成功配合完成1例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活体供肝切取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供者25岁,男性,体重65 kg。为其患肝硬化肝病舅舅捐肝入院。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活体供肝切取术,切取供肝重638 g,  相似文献   

18.
我院 1990~ 2 0 0 0年对 2 0例患者应用阻断第一肝门、肝下下腔静脉、肝上下腔静脉的改良式无血切肝方法 ,完成了相应肝叶切除手术。由于无血切肝手术创伤大 ,术中术后患者的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血氧饱和度和肝肾功能的变化较常规切肝手术复杂 ,故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因此加强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2 0例病人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2~ 58岁 ,8例为原发性肝癌 ,7例为肝右后叶巨大血管瘤 ,5例为外伤性肝破裂合并下腔静脉破裂。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时间 8~ 2 2min ,全肝血流阻断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31例成人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及受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的重点、要点。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共完成的34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及受体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准备、手术配合和术中护理的主要内容。结果34例供肝切取手术及31例受体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任何术中并发症,供肝切取平均手术时间5.5h,术中出血量341ml,其中有2例供体输血。受体平均手术时间10.8h,术中出血量1100ml。结论专业、规范、熟练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手术配合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能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活体部分肝移植的供肝切取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我院19例活体部分肝移植的供肝切取手术配合进行总结,从供肝的切取、灌注、保养、控制感染、术中配合等方面作探讨。结果19例供肝切取手术顺利,供肝质量良好,供体术后愈合好。结论供肝切取手术难度较大,技术含量高,手术护士与医生密切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供肝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