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野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法测定野菊花粉末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野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蒙花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野菊花中总黄酮化学含量进行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野菊花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与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蒙花苷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与总黄酮含量则无相关性。结论测定野菊花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及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及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蒙花苷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安徽、湖北所产野菊花蒙花苷和总黄酮含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及总黄酮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N、P、K肥用量及配比对野菊药用部位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利用N肥(尿素,H_2NCONH_2)、P肥(过磷酸钙,CaP_2H_4O_8)、K(氯化钾,KCl)不同水平及其配比设计正交试验,在采收期观察测量野菊花部位性状,同时使用HPLC测量干燥后野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结果 14个组合间野菊头状花序数、头状花序直径、管状花直径、单株产量、总黄酮含量及蒙花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不同矿质元素的肥效不同。适当的增大N肥浓度、K肥浓度与降低P肥浓度有利于野菊花的生长发育、提高干花产量;低浓度的N、P、K配施对野菊花总黄酮与蒙花苷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各处理下的野菊花蒙花苷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综合比较发现营养液浓度在N-P-K15∶0.1∶3时为野菊花序生长最优N、P、K配比,总黄酮含量与蒙花苷含量在未施肥处理下最高。  相似文献   

4.
野菊花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野菊花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绿原酸和蒙花苷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辅助及正交试验优选野菊花水提和醇提工艺,并与常规回流提取进行比较;采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RP-HPLC测定绿原酸和蒙花苷含量.结果:综合3个指标,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5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30 min,提取温度75℃;最佳醇提工艺为15倍量80%乙醇提取30 min,提取温度70℃.结论:采用醇提工艺提取野菊花时,总黄酮、绿原酸和蒙花苷得率均较高,可为野菊花综合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野菊花质量.方法:应用<中国药典>及其附录规定的方法,对所收集的不同产地的野菊花药材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结果:通过薄层色谱,可解读蒙花苷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和绿原酸类成分的相关信息.杂质含量0.5%~12.7%,总灰分6.56%~9.20%,酸不溶灰分0.44%~3.17%,水分10.1%~14.6%,醚溶性浸出物1.16%~2.12%.蒙花苷含量0.06%~3.55%.结论:不同产地的野菊花药材水分、醚溶性漫出物差异不大,薄层色谱、杂质、总灰分、酸不溶灰分、蒙花苷含量差异较大,尤其是杂质检查和蒙花苷含量,差异悬殊,入药前需要严格控制.蒙花苷的含量高低似有一定的地缘性,以江苏产野菊花的舍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野菊花中蒙花苷含量与红外光谱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野菊花中蒙花苷含量的方法,并且与其红外光谱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不同产地的供试品为载体,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A相为0.5%磷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进行梯度洗脱,在0~10 min,B相从10%线性改变至20%,10~30 min,B相从20%线性改变至30%;30~40 min,B相从30%线性改变至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6 nm;柱温35℃。IR光谱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获得野菊花的红外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谱。结果:蒙花苷的线性范围为0.262~5.24μg(r=0.999 91),回收率为98.75%,RSD为1.02%。不同产地野菊花由于其中所含蒙花苷含量的差异,在IR二阶导数谱上1 700~1 400 cm-1及二维红外光谱在1 800~800 cm-1波段均有明显区别。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测定蒙花苷含量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适合于测定野菊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野菊花中蒙花苷含量的不同在IR光谱上可以看出差异,可以作为鉴别其质量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野菊花栓剂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野菊花栓剂的质量标准。方法:木犀草苷、蒙花苷为指标,采用TLC法对野菊花栓剂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野菊花栓剂中绿原酸、蒙花苷的含量。结果:在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7∶3∶1∶1)为展开剂,以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在TLC色谱中检出野菊花栓剂中的木犀草苷、蒙花苷。采用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5%冰醋酸(5∶6∶89),检测波长为326 nm,栓剂中绿原酸与其他成分分离度良好。再以甲醇-0.5%冰醋酸(47∶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6 nm条件下,蒙花苷与其他成分具有良好的分离度。绿原酸和蒙花苷分别在3.27~408.40 mg.L-1和0.63~79.10 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6%,96.99%,RSD分别为1.44%,0.8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野菊花栓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野菊花花蕾、茎、叶三个部位的蒙花苷含量,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P-HPLC方法,色谱柱为Luna 5u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不同产地野菊花花蕾中蒙花苷含量有较大差异;野菊花花蕾中蒙花苷含量最高,其次为茎、叶。此外,野菊花花蕾、茎、叶的HPLC图谱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建议野菊花的花蕾、茎、叶分开使用,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野菊花药材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22份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him-pack C18色谱柱(4.6mm×250 mm,5 μm);绿原酸和咖啡酸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19:81);检测波长326 nm.蒙花苷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6:23:1);检测波长334 mn,柱温25℃;流速1 mL·min-1.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2.5~50 μg(r=0.998),2.5~25μg(r=0.998),4.97~41.47 μg(r=0.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96.2%,103.7%,RSD分别为2.1%,2.3%,1.8%.结论: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重庆丰都产野菊花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0.232%,咖啡酸含量整体偏低,江苏和安徽产野菊花中蒙花苷含量基本达到药典规定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复方野菊花含片中黄芩苷和蒙花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25:75),检测波长334nm.结果:黄芩苷和蒙花苷进样量分别在0.460~2.760μg(r=0.9995),0.020~0.400μg(r=0.9999)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和蒙花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7%(RSD0.98%),98.36% (RSD 1.68%).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野菊花含片中黄芩苷和蒙花苷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