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陆国明  李玉梅 《浙江医学》2003,25(3):146-147,181
目的:揭示应激后大鼠胃粘膜损伤,修复的组织学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方法制作动物模型,大体及光镜下观察胃粘膜损伤及组织学的变化。结果:随应激时间延长,胃粘膜损伤程度逐浙加重,尤以应激4h为甚,可见胃粘膜明显充血水肿,广泛的点状或线状出血性坏死灶,镜下见出血性坏死灶呈火山口状,几乎深达粘膜肌层。解除应激后胃粘膜逐渐修复,于应激结束后24h见溃周边及底部明显充血,48h见溃疡灶内有新生腺体填充,72h基本完成修复,结论:随着应激因素的加强和解除,胃粘膜呈现出一种从损伤到修复的动态变化;应激性溃疡可以在72h内自然修复。  相似文献   

2.
陆国明  李玉梅 《浙江实用医学》2003,8(3):144-144,164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粘膜组织结构及胃泌酸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浸束缚应激 (WRS)模型 ,将 2 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应激组及西咪替丁组 ,检测胃粘膜损伤指数 (UI)、胃液pH ,大体及光镜下观察胃粘膜损伤程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应激组大鼠胃粘膜出现广泛的点线状出血性坏死灶。镜下见出血性坏死灶呈火山口状 ,几乎深达粘膜肌层。与应激组相比 ,西咪替丁组的UI明显下降 ,胃液pH明显上升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胃粘膜仅见充血水肿 ,无出血及溃疡形成。结论 西咪替丁可明显抑制胃泌酸功能 ,有效预防应激状态下大鼠胃粘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康片对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胃粘膜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康片低剂量组、复康片高剂量组共4组,每组12只。实验第90天,处死所有大鼠。取胃组织在光镜下观察胃粘膜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粘膜萎缩、腺体减少、胃粘膜上皮细胞水肿,粘膜下层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炎细胞浸润,浅表渍疡形成。部分腺体发生肠上皮化生。中药复康片低剂量组表现胃粘膜上皮细胞轻微水肿,偶见浅表溃疡形成,并可见粘膜下层组织轻微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可见炎细胞浸润。中药复康片高剂量组表现胃粘膜上皮细胞轻微水肿,未见浅表溃疡形成,粘膜下层组织轻微水肿,毛细血管无扩张充血。仅粘膜固有层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效果要好于低剂量组。结论:复康片可预防卡马西平对胃粘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重复浸水束缚应激(WRS)制作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TGFα及EGF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TGFα主要位于正常粘膜增殖带细胞的胞质内,同时在胃腺基底部、主细胞及壁细胞上亦有表达,其表达部位较广泛;EGFR则定位于粘膜增殖带细胞的胞质及胞膜,以胞膜为主。单次应激使上述2 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明显减弱,坏死区表达缺失。重复应激后,TGFα及EGFR的表达明显增强,而且除了粘膜增殖带外,在粘膜的其他部位(包括胃腺腔内)亦有较强表达。结论: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作用伴有TGFα及EGFR表达水平的增强,表明它们在这一现象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内源性NO在应激状态下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内源性NO在应激状态下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重复浸水束缚应激(WRS)制作动物模型,动态监测胃粘膜血流量(GMBF),血浆及粘膜内NO含量的变化。结果:重复应激伴有GMBF的上升以及血浆,粘膜内NO含量的增高,且GMBF与血浆,粘膜内NO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它们占膜损伤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胃应激性溃疡的防治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应激性溃疡的命名曾一度比较混乱,先后被命名为急性溃疡、应激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急性胃粘膜糜烂、急性胃粘膜局灶性坏死、急性胃粘膜病变等。但由于各种命名都不能完整地表现这一综合征,因而现在仍沿用最早命名的、为广大医师所熟悉的名称"胃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分流与断流对门脉高压时胃粘膜的影响,本实验采用CCL4皮下注射诱导制作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模型,模仿临床方法施行肠腔分流与联合断流术,以假手术作对照同步观察两类手术对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胃粘膜多项功能与形态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类手术在实验观测时期内均有显著降低门静脉压作用,降压幅度以分流术为大;同对照组相比,分流组胃粘膜血流量、胃粘膜电位差显著增加,胃粘膜下层厚度、血管相对横截面积及胃粘膜病变指数明显降低,提示分流术后胃粘膜血运循环得到改善,胃粘膜屏障功能得以恢复,胃粘膜充血水肿减轻及胃粘膜病变减轻,而断流组除粘膜下层厚度及血管相对横截面积有轻度降低外,上述其他指标均呈相反结果。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2岁,因持续上腹疼痛、恶心3d入院。患者入院前3d晚餐进食海鲜后,于睡眠时突发上腹持续性绞痛,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及腹泻。当地诊断为“急性胃炎”并输注654.2、丁胺卡那霉紊等药物治疗3d,症状无好转,同时出现少量黑便。胃镜:胃体、胃宴部粘膜明显充血水肿,多发点状糜烂。病理所见:胃粘膜上皮层和粘膜下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胃粘膜上皮细胞分化良好,无异型,病理诊断为嗜酸细胞胃炎(图1、2,见封三)。  相似文献   

9.
饮酒过量 ,患酒精性胃炎 ,酒后发生胃出血的病人很常见。大量高度白酒在胃内很快被吸收后 ,直接损伤胃粘膜的上皮细胞 ,破坏了胃粘膜的屏障作用 ,引起不应进入粘膜中的 H 离子的逆流 ,而这一过程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胃粘膜的损伤。酒精不仅损坏粘膜 ,亦可对粘膜下的血管造成损伤 ,先破坏血管内皮 ,然后引起血管扩张 ,使血流缓慢 ,血浆渗出到血管外。同时局部产生大量炎性介质使白细胞浸润 ,胃酸分泌增多 ,更进一步加重胃损伤 ,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 ,即所谓“酒精性急性胃炎”。这种情况下若做胃镜检查 ,可以见到胃和食管的粘…  相似文献   

10.
我科收集了43例在GIFXQ—230电子胃镜下诊断为胃粘膜病变的内镜资料,以期提高对胃粘膜病变的认识,对及时发现早期胃癌有所帮助。现综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们把胃镜下孤立的小片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粗糙不平或稍隆起呈小结节样,表面欠光滑或糜烂,病变范围在10mmX10mm,而不能确定病变性质的称为胃粘膜病变。43例病人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13~73岁,平均年龄519±102岁。均作病理学检查。其中早期胃癌10例,4例均及时手术证实癌细胞侵犯到粘膜及粘膜下层。12 临床和胃镜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内源性NO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内源性NO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浸水束缚应激造成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用溃疡指数(U)反映粘膜损伤程度,Gress法检测血浆及粘膜NO含量,LDF-3型激多谱勒血流仪监测胃粘膜血流量(GMBF)的变化,并分别以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及左旋精氨酸(L-Arg)抑制或促进内源性NO的合成,观察UI的变化。结果浸水束缚应激4h可致严生的胃粘膜损伤,同时粘膜血流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相关肽在应激胃粘膜适应性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ie S  Li Z  Zhan X  Tu Z  Xu G  Gong Y  Man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3):172-175
目的 研究乳癌相关肽 (pS2 )在水浸束缚应激 (WRS)大鼠胃黏膜基因的表达变化 ,探讨其在应激胃黏膜适应性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单次和重复水浸束缚应激制作模型 ,动态监测胃黏膜血流量 (GMBF) ,大体及光镜下观察黏膜损伤程度 (UI)及组织学变化 ,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pS2 基因表达变化 ,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证实pS2 表达。结果  (1)单次应激造成胃黏膜广泛损伤 ,但损伤指数在 3d、5d、7d逐渐减小 ,至 7d降为 2 0 8% ,GMBF逐渐恢复 ,至 7d上升为正常94 5 % ,pS2 基因表达逐渐增强 (0 5 0± 0 13vs 0 70± 0 11,P <0 0 1) ,免疫组化染色计分为 0 95± 0 11vs 1 4 2± 0 0 4P <0 0 1;(2 )重复应激后胃黏膜产生适应性 ,胃黏膜血流量上升 ,损伤逐渐减轻 ,4次应激后 ,损伤指数降低为单次应激的 2 2 % ,胃黏膜血流量上升为正常 94 2 % ,并且 ,胃腺区细胞增殖 ,pS2基因表达增强 (0 37± 0 0 2vs 0 77± 0 0 1,P <0 0 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分为 0 5 5± 0 0 4vs 2 4 6±0 0 8,P <0 0 1。结论 pS2 可能参与了应激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 (ITF)在水浸束缚应激 (WRS)大鼠胃粘膜基因表达变化 ,探讨其在应激胃粘膜损伤早期修复作用。 方法 :采用水浸束缚应激制作模型 ,动态监测胃粘膜血流量 (GMBF) ,大体及光镜下观察粘膜损伤程度 (UI)及组织学变化 ;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ITF基因表达变化 ;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证实其表达。 结果 :应激造成胃粘膜广泛损伤 ,但损伤指数在 2、4、8h逐渐减小 ,至 8h降为 6 4 .9% ,GMBF逐渐恢复 ,至 8h上升为正常 (89.8% ) ,ITF基因表达逐渐增强 (0 .0 2 2± 0 .0 0 1 )vs(0 .1 77± 0 .0 1 0 ) ,P <0 .0 1 ,免疫组化染色计分为 (0 .1 34± 0 .0 0 1 )vs(0 .2 5 3± 0 .0 1 ) ,P <0 .0 1。 结论 :ITF可能参与了胃粘膜早期重建  相似文献   

14.
丹参酮ⅡA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红艳  牛春燕  刘凯歌  吴方雄  汪文  张琦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467-1469,147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水浸束缚应激法(WRS)复制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模型,提前7d灌胃给予丹参酮ⅡA,应激6h后处死大鼠,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数和胃粘膜损伤程度的变化,检测血清及胃粘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大鼠水浸束缚应激后胃粘膜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可能与应激后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有关,从而产生胃粘膜损伤,出现应激性溃疡;丹参酮A能明显降低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和胃粘膜MDA水平,升高血清和胃粘膜SOD活性。结论:丹参酮ⅡA对水浸束缚应激引起的大鼠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Liu J  Li ZS  Wan XJ  W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6):504-509
目的 探讨应激性溃疡发生发展过程中 ,凋亡相关基因Bcl 2 /Bax、Fas/FasL表达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发生的关系。方法 SD大鼠按水浸 束缚应激 (WRS)实验 2h、3.5h及WRS结束后2、5、8、12、2 4h分 7组 ,每组 8只鼠 ,对照组 8只鼠。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WRS结束前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WRS结束前后大鼠胃粘膜组织Fas、FasL、Bcl 2mRNA的表达 ,免疫组化法检测Bcl 2 /Bax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 1)正常大鼠胃粘膜上皮散在TUNEL细胞 ,WRS 2h~WRS后 5hTUNEL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1)并逐渐达高峰 ;WRS后 8~ 12hTUNEL 细胞逐渐减少 ,至WRS后 2 4h仍高于正常水平 (P <0 0 5 )。 ( 2 )正常对照组Fas、FasLmRNA无明显表达 ,FasLmRNA在WRS 3 5h至WRS后 8h在粘膜层基底部出现弱阳性~中等阳性表达。FasmRNA在WRS后 5~ 8h在粘膜层基底部出现弱阳性表达 ,WRS后 8h后表达基本消失。 ( 3)正常胃粘膜组织Bcl 2mRNA及蛋白质在胃腺部呈中等阳性表达 ,Bax蛋白质在上皮细胞层呈弱阳性表达 ;WRS 2h~WRS后 5hBcl 2表达明显减弱 (P <0 0 1) ,Bax表达增加并达高峰 (P <0 0 1) ;WRS后8~ 12hBcl 2表达增加 (P <0 0 1) ,Bax表达逐渐减弱 ,WRS后 2 4hBcl 2表达基本恢复至正常水  相似文献   

16.
内源性一氧化氮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源性NO在胃黏膜遭受应激损伤时的变化以及对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大鼠水浸-束缚应激(WRS)结束后2h细胞凋亡的发生;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nNOS/iNOS蛋白表达的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mRNA表达变化,应激前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的NO合成抑制剂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AME),Griess法测定胃黏膜组织内NO含量,比较对黏膜损伤、细胞凋亡以及CX43表达的影响。结果WRS应激后2h胃黏膜损伤严重,细胞凋亡增加,iNOS表达增加,nNOS、CX43表达减少,小剂量L-NAME(2.0mg/kg)可降低胃黏膜损伤程度,降低凋亡细胞发生率34.6%(P<0.01),黏膜内NO含量减少(P<0.05),CX43表达增加(P<0.05);大剂量L-NAME(20.0mg/kg)明显增加凋亡细胞发生率25.8%(P<0.05),黏膜内NO含量明显减少(P<0.01),CX43表达减少(P<0.05)。结论应激状态下生成不同量的NO可减轻或加重黏膜损伤,抑制或促进凋亡发生。NO对细胞的损伤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间隙连接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与壁细胞泌酸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大鼠胃粘膜损伤与壁细胞泌酸状态的关系。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水浸束缚应激1、2、4h组、奥美拉唑组及生理盐水组。检测胃液pH值、胃粘膜损伤指数(UI),光镜观察胃粘膜组织学改变,电镜观察壁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随应激时间延长UI明显增加,而胃液pH值明显降低(P<0.01),二者之间呈明显负相关(γ=-0.9987,P<0.01);奥美拉唑组与应激4h组和生理盐水组比,UI明显降低(P<0.01)。电镜示壁细胞在对照组呈静息状态,而应激1h,2h,4h组呈不同激活状态,以4h最明显,呈泌酸活跃状态。奥美拉唑组壁细胞见分泌小管扩张,有绒毛稀少或密集分布的不同表现。结论:应激状态下大鼠胃粘膜损伤程度与壁细胞泌酸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大鼠应激性溃疡自愈过程中环氧合酶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应激性溃疡自愈过程中环氧合酶的表达;探讨环氧合酶在应激性溃疡自愈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应激性溃疡自愈过程中环氧合酶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的大鼠胃粘膜COX-2表达极低,而在溃疡自愈过程中其表达显著增加(P〈0.05),并随自愈时间而减弱;COX-1在应激性溃疡自愈各组和对照组中均表达,自愈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鼠应激性溃疡自愈过程中COX-1和COX-2均有表达,参与了应激性溃疡的自愈过程,其作用可能主要与COX介导分泌的前列腺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