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腹腔干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酌情对胃左动脉、脾动脉、肝固有动脉行超选DSA,发现出血动脉及其他异常动脉显影,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钢圈或聚乙烯醇(PVA)栓塞靶血管.结果 79例患者DSA呈阳性者61例,阳性率77%.其中6例肿瘤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余55例均行栓塞治疗,51例出血立刻停止,止血成功率93%.4例介入治疗后仍出血.结论 DSA检查对胃肠道出血有较高的敏感性,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经上肢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上肢动脉全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经上肢动脉脑血管造影156例与同期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278例在手术成功率、并发症以及操作曝光时间比较,同时分析经肱动脉穿刺颅内支架成形术2例.结果 经上肢动脉穿刺成功率100%.经上肢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率96.8%(151/156),低于经股动脉成功率99.2%(276/278),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上肢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5.8%(9/156)低于经股动脉入路11.1%(31/27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上肢动脉造影平均曝光时间明显高于经股动脉造影曝光时间,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患者及操作医师可承受范围之内.经股动脉途径失败的2例颅内支架成形术经肱动脉途径成功.结论 经上肢动脉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球囊成形术及保留导管溶栓术在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术前行CTA检查,对31个下肢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顺行穿刺插管,分别对膝下动脉病变采用经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保留导管溶栓术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肢血流改善明显,狭窄性病变开通率明显大于闭塞性病变。皮温明显升高,行走距离显著增加,溃疡愈合加快。结论:膝下动脉球囊成形术及保留导管溶栓治疗微创、安全、有效,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供,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绒毛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静脉化疗无效的绒毛膜癌患者经盆腔动脉插管灌注5-氟尿嘧啶和更生霉素行肿瘤化疗和明胶海绵肿瘤血管栓塞。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变化情况,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3例患者治愈,其中,有2例保留生育能力,3例病灶稳定,随访无复发。结论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绒毛膜癌的有效手段,化疗副反应小,安全可靠,可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尤其适用于静脉化疗无效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24例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合并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患者,直接穿刺肱动脉或桡动脉并经穿刺针外鞘行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后经导管导丝行机械捣栓、注射溶栓药物或行血管成形治疗.结果 12例血栓形成闭塞者行导管导丝机械捣栓及注射溶栓药物治疗;6例血管狭窄者经静脉流出道穿刺插管行药物溶栓及血管成形术,其中1例加行流出道分支静脉栓塞术;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狭窄段通畅,即时开通率达100%.随访10~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直接穿刺肱动脉或桡动脉并行血管造影及血管成形术有助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机能不全和闭塞的诊断,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左肱动脉穿刺插管介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均行左肱动脉穿刺插管,两侧髂内动脉化疗并栓塞。结果:17例左肱动脉穿刺插管成功,3例左肱动脉穿刺失败,改为右股动脉穿刺插管。1例术后1周手术切除,16例肿瘤明显缩小,2例无明显变化,1例病情进展。有效率为84.2%。术中7例左上肢胀痛,1例左前臂动脉血栓形成。结论:左肱动脉穿刺插管,行两侧髂内动脉选择性插管成功率高,疗效好,但穿刺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影像及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28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行420例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63例肾癌患者行96例次经肾动脉介入治疗(部分例次经腰动脉介入治疗),肺恶性肿瘤和肾癌患者的介入治疗之和占同期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的2.0%。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8例次脊髓损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恶性肿瘤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肾癌经肾动脉、腰动脉介入治疗,脊髓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2%、2.1%,1例次具有右膈动脉侧支供血的肝癌对右膈动脉行TACE术时出现脊髓损伤。同期的其他介入治疗(如腹腔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无脊髓损伤。血管造影仅1例次(1/8)显示脊髓根动脉及脊髓前动脉,造影即刻至数小时出现脊髓损伤症状。使用大剂量激素、血管扩张剂、脱水剂、神经营养剂等治疗,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脊髓功能在0.5~3.5个月左右基本恢复。结论: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可导致脊髓损伤发生,血管造影脊髓根动脉及脊髓前动脉显示率低,术前及术中应以多种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率,术后积极治疗、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脊髓功能可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16例复杂髂动脉股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病程3 d至2年.所有患者均合并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距离小于500 m,单侧病变9例、双侧病变7例,术前踝肱指数0~0.57(0.32±0.14).髂动脉股动脉完全闭塞6例,其余10例狭窄程度>75%.留置导管于血栓内或其上方持续滴注尿激酶,如果溶栓72 h没有效果,停止溶栓.血栓溶解后,对残余狭窄程度>50%的患者给予球囊、支架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及踝肱指数变化,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16例患者溶栓时间3.0~15.0(8.4±2.9)d,15例血管再通.16例患者静息疼痛症状消失;4例仍有间歇性跛行,距离均大于500 m,与术前相比踱行距离明显延长;术后踝肱指数为0.63~1.10(0.91±0.12),较术前明显升高(t=21.73,P<0.01).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期间症状复发1例,再次介入治疗成功.所有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长时间连续溶栓联合球囊扩张以及支架成形术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是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补充,尤其对于复杂的双侧髂动脉股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科学管理、促进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11月至1992年7月我院介入放射中心共完成诊断性造影、介入治疗患者2500例(次)。在完成全身部位(头、颈、胸、腹、四肢等)诊断性造影的基础上,对全身各部(立恶性肿瘤(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盆腔肿瘤、鼻咽癌、扁桃腺癌等二十余种肿瘤)开展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对外周血管(肾动脉狭窄、髂动脉长段狭窄闭塞、锁骨下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等)进行血管腔内成术;对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对肾肿瘤术前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对神经系统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开展诊断性造影及栓塞治疗;对椎间盘突出开展经皮穿刺切吸术;配合心脏内、外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顺行输尿管支架置放术结合区域性动脉化疗对盆腔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盆腔恶性肿瘤伴双侧输尿管梗阻致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行一侧经皮穿刺顺行放置输尿管支架,肾功能恢复后3~5d行区域性动脉插管化疗。结果17例输尿管支架置放术一次手术获成功,1例患者左侧肾造瘘失败且发生肾周血肿,后经导管节段性动脉栓塞止血,5d后经右肾造瘘成功。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前血肌酐175.40~1040.70μmol/L,6例存在出血倾向,所有患者肾造瘘2~7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随后进行3~8次动脉常规剂量化疗。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经皮穿刺顺行输尿管支架置放术结合区域性动脉化疗,治疗盆腔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