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成为全球高度重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入境检疫措施。分析、评估我国入境检疫措施的作用,探讨口岸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重点。[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点、国际疫情流行态势和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出入境卫生检疫层面和社会公众层面评估出入境检疫措施预防和控制疾情的作用。[结果]从严、从紧、从细的出入境检疫措施符合中国国情,在我国预防和控制输入性疫情的国门第一关发挥了应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各级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依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科学处置的角度和口岸一线工作的各个环节从严、从紧、从细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海港口岸入境集装箱船舶的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是整个口岸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入境集装箱船舶具有航线相对固定,在港停留时间较短,入境人员以交通员工(船员)为主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流行期间对入境集装箱船舶不能完全引用陆路口岸、空港口岸对入境旅客所采用的卫生检疫模式。为此,根据国务院、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对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原则,结合海港口岸入境集装箱船舶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卫生检疫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施和检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佛山口岸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的情况,为严防疫情疫病的进入、不断完善卫生检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年5月1日—12月31日经佛山火车站的入境旅客和货运口岸船员的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09年5月1日-12月31日,佛山口岸共检疫列车735节次、货船2736艘次、入境人员28395人次;2、入境人员中旅客在5、6月份相对较少,7-12月基本维持在1300人左右,船员5-12月基本稳定在2400人左右;3、5月1日-12月31日期间,佛山口岸未发现1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4、佛山市卫生局公布的信息显示,9月份前输入性病例为11例,截至12月增加了21 43%,而本地感染病例增加了90.84%,提示从9月份开始,佛山进入社区暴发阶段。结论 1、佛山口岸以船员为主要入境人员,应加强登轮检疫和对船员的宣传教育;2、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疫情发生初期采取严格的检疫手段有效预防甲型H1 N1流感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山东口岸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口岸检疫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山东口岸对入境人员实施体温监测,复测后超过设定值(≥37.5℃)移送医疗机构进行确诊。〔结果〕2009年5月1日—9月30日,共检出发热病例385例,移送医疗机构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14例。确诊率为3.64%。〔结论〕山东口岸卫生检疫措施对延缓疫情输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准确率较低。输入性病例以来自韩国、香港为主,年龄、职业、国籍等符合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并与出入境人群结构有关,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5.
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当前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第一要务。个人防护事关口岸一线卫生检疫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通过对个人防护用品的研究,探讨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中,口岸检疫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方法,为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天河口岸甲型H1N1流感的检疫查验情况,为出入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5月1日至8月10日经天河口岸出入境并被施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等措施的旅客,收集其国籍、出入境日期、性别、年龄、体温、症状、旅行史、诊断结果等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检人群共823人;共检出甲型H1N1流感阳性病例31人;不同月份或体温分组人群的H1N1检出率不同,受检人群的H1N1检出率逐月升高;性别、旅行史或咳嗽等伴随症状受检人群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甲型H1N1流感越来越严重,正处于高发时期,广州已呈现疫情社区流行的特征。应适当调整总体检疫策略,从以防止疫情传入、阻击输入性病例为重心的策略,过渡到以监测、预防、遏制疫病社区暴发为重心的策略上来。另外,建议加强体温监测,以确保更加全面的检测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口岸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方法〕对2009年4—12月357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及13例确诊病例基本情况、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结果〕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与既往流感大流行特征基本类似,控制输入性病例有助于延缓疫情在国内的传播。〔结论〕检验检疫部门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从严从紧从细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应对可能到来的疫情新态势。  相似文献   

8.
深圳口岸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深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及变化趋势,探讨口岸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9年5—7月深圳市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数量、组成、来源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输人性病例占病例总数的94.3%,境外输入病例中74.8%为口岸发现;香港及东南亚输入病例比例持续升高;经皇岗、罗湖、深圳湾及蛇口4个口岸入境病例占了境外输入病例总数的88.1%。(结论)在“外堵输入”的原则下深圳口岸实施的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显著;深圳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成果是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有必要继续对重点口岸、重点人群加大检疫查验力度;应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动态调整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描述大丰港一例入境流感轻症船员的卫生检疫个案处置过程,对当前口岸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检验检疫作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规定的口岸传染病控制“主管当局”与作为“归口单位”的地方卫生应急部门对不能排除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轻症病例处置理念的差异,提示在口岸甲型H1N1流感防控实践中,“归口单位”与“主管当局”要多换位思考,讲科学、讲沟通、讲协调;检验检疫部门要科学把握好防控尺度,及时调整和灵活运用处置措施,理性、科学、务实地降低检验检疫风险。对入出境人员多一些维护健康权益的措施和人文关怀,提高他们的自身健康管理能力,真正体现《条例》最大限度维护旅行者健康权益的宗旨,才是构建和谐检验检疫、建设小康社会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0.
殷观亮  张伟 《口岸卫生控制》2009,14(3):F0004-F0004
天津检验检疫局在海港口岸入境旅客检疫工作中,认真落实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积极提高服务水平,为旅客通关服务。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4月25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暴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口岸出人境检验检疫,依法严把入境检疫关,切实做好口岸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在口岸一线安装调试了21台武汉华中数控公司生产的热成像测温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把握船舶检验检疫关键控制点,以提高海港口岸防控流感的能力。方法总结分析深圳大铲湾等海港口岸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经验。结果探讨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中船舶检验检疫的关键控制点,能够显著提高海港口岸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疫情、开展流感防控工作的能力。结论海港口岸流感防控工作中船舶检验检疫关键控制点的把握对于指导海港口岸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阻断疫情的传播,并为下一阶段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5—7月皇岗口岸入境人员采用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检测体温、口岸现场医学巡查、健康申报等技术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的医学排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是皇岗口岸对入境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医学排查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系统误差,并受到环境的影响;医学巡查可以有效提高传染病检出率,是口岸开展传染病医学排查工作的重要补充方法。〔结论〕应对红外体温监测设备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升级,提高其监测的准确性;同时进一步发挥医学巡查的积极作用,将高科技手段与传统做法相结合,从而提高传染病的检出率,保护国人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珠海市拱北口岸入境人员中有流感样症状的旅客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从而有效地开展口岸甲型H1N1监测工作。〔方法〕对拱北口岸2009年5—12月份入境人员中有流感样症状旅客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5—12月份共监测具有流感样症状旅客1488例,经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70例,检出率为4.70%。70例确诊病例均以发热表现为主,伴有头痛、咽喉痛及咽部充血、咳嗽、肌肉关节痛等流感样症状。病例以从国外归来的中国籍旅客为主,占确诊病例的85.71%,10~19岁年龄组甲型H1N1流感检出率最高,为8.28%。〔结论〕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传播迅速,且拱北口岸入境人员中甲型H1N1流感病例逐渐增多,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已成为口岸防控传染病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强入境人员甲型H1N1流感监测,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将有利于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甲型H1N1流感在国内许多单位内部暴发,为了快速有效控制单位内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在总结多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现场处置经验的基础上,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探索出了一套简单、实用、有效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现场控制策略,并在某大学的疫情处置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象山县构建重大活动期间甲型H1N1流感的输入和传播的防控体系及控制策略。方法对象山县2009年上半年举办的重大活动期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体系及控制策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实行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按照分层分级分区域管理的原则,建立重大活动防控总体框架和组织办事、疫情监测、交通入口、宾馆酒店、医疗救治、现场应急、信息报送等防控体系以及采取部门联合、畅通信息、严密监测、严格检疫、加强应急和下沉社区等控制策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输入和传播。结论重大活动期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只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统一指挥,全力以赴,积极应对,科学处置,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方法对流感监测的意义以及当前全球和中国流感监测发展的现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国境口岸如何加强流感监测进行了探讨。结果流感监测是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基础,国境口岸可从加强国际合作、延伸监测网络、建设口岸实验室网络和流感监测专业队伍等措施加强流感监测,实现早期预警。结论在流感大流行的早期,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必须重视加强国境口岸的流感监测和早期预警,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应对流感大流行,控制传染源入境。  相似文献   

18.
从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谈口岸强传染性疾病检疫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此次甲型H1N1流感口岸防控的措施进行总结,探讨优化防控强传染性疾病的国境卫生检疫策略。方法回顾流感大流行及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总结此次口岸防控经验,对口岸检疫查验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思路,探讨优化国境口岸防控强传染性疾病的卫生检疫。结果流感大流行可能无法避免,防控强传染性疾病口岸卫生防疫措施需进一步加强,如树立正确的检疫观念,转变监测模式为症状监测,实现电子化检疫,加强申报虚假信息人员的处理,建立实验室认可机制,重视出入境货物的处理,加强宣传,提高执法威严性、加强医学巡查及完善联动机制等措施。结论口岸防控流感大流行及强传染性疾病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科学防控流感大暴发或强传染性疾病的手段及策略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证明风险分析法对于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作用。方法阐述在首都机场口岸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风险分析法的应用,主要包括对可能造成疫情扩散和暴发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对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进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加以实施,并在其过程中始终贯穿风险交流手段。结果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提高了疫情防控效率,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结论在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引入风险分析法是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和促进卫生检疫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应予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09年深圳口岸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早期监测的结果,阐明甲型H1N1病毒的传人特征.方法对深圳罗湖、福田地铁、深圳湾、皇岗、蛇口、文锦渡、大铲湾、机场、沙头角9个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实行流感监测,对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WHO推荐的甲型H1N1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