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兔VX2肝癌肝动脉插管栓塞术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相似文献   

2.
兔VX2肝癌TAE实验方法改良及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改进兔VX2肝癌模型介入治疗的实验方法,分析兔VX2肝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 开腹种植VX2瘤块于兔肝左叶,建立VX2肝肿瘤模型兔15只。2周后CT及彩超证实接种成功。应用显微外科手术临时阻断肝总动脉血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留置导管行术中介入治疗,术后导管埋置于皮下。用多层螺旋CT、彩超和DSA进行兔VX2肝肿瘤的影像学评价。结果 行胃十二指肠动脉留置导管成功11只,麻醉过量及术中死亡各1只,另2只因解剖变异未做插管。多层螺旋CT平扫兔VX2肝肿瘤表现为低密度结节灶;彩超上瘤灶为低回声光团,肿瘤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DSA动脉期呈结节状肿瘤染色,以周边染色为主。结论 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留置导管对兔VX2肝癌行术中介入治疗,可进行超选择化疗栓塞,对肝脏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便于术后观察,实验人员完全避免辐射,但对实验条件和实验技术有一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兔VX-2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兔VX-2肝肿瘤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4只实验兔分为三组,单纯灌注化疗组7只、化疗性栓塞组8只、生理盐水治疗组9只,实验均采用经兔股动脉肝动脉插管方法.分别于介入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行兔肝肿瘤螺旋CT扫描,测量肿瘤大小并观察肿瘤变化情况,计算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后肿瘤的增长率.2周后行兔肝脏病理检查,比较肿瘤生长、肺转移和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情况.结果单纯灌注化疗组、化疗性栓塞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后1周平均肿瘤增长率分别为90.88%、75.45%、350.96%.术后2周平均肿瘤增长率分别为283.49%、237.99%、845.43%.2周后化疗栓塞组兔肿瘤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周围肝组织缺血情况明显高于其余2组,肝内肿瘤播散结节和肺转移结节明显少于其余2组,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单纯化疗有一定的疗效,带化疗药物的碘油等栓塞剂的使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碘油等栓塞剂对正常肝组织有损害作用,应避免或减少其进入正常肝组织.  相似文献   

4.
热碘油栓塞治疗兔VX2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60℃碘油栓塞对兔VX2肝癌的抑瘤效果.方法 将VX2瘤细胞接种于30只新西兰白兔肝左叶,建立兔肝癌模型,采用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3组,每组10只.经导管向肝动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37℃碘油、60℃碘油,1周后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及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以及瘤兔的存活期.结果 60℃碘油组生长率(0.92±0.21)与对照组(3.48±1.17)、37℃碘油组(1.69±0.2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95,P<0.05).60℃碘油组存活期[(41.0±3.0)d]与对照组[(31.5±3.0)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8,P<0.05).治疗后4 d,60℃碘油组血清AST水平[(148.2±11.3)U/L]与37℃碘油组[(139.7±12.3)U/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05),与对照组[(68.6±6.6)U/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4,P<0.05).结论 60℃碘油组可降低肿瘤生长率,延长存活期,且抑瘤效果更强;肝功能的损害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肝癌患者愈后较差,其重要原因是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无外科手术指征。如今,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主的介入治疗已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认识到其间存在诸多基础理论和临床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证实和解决。为研究改进介入技术,延长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存期,需要对相关动物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碘油磁液经肝动脉栓塞热疗术对荷瘤兔肝、肾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VX2兔肝癌模型32只,数字表法随机等分成4组:碘油磁液栓塞热疗组(A组)、碘油磁液栓塞组(B组)、单纯碘油栓塞组(C组)、对照组(D组).A、B两组实验兔经肝动脉注入碘油磁液0.5~0.8 ml栓塞病灶,C组实验兔仅用碘油栓塞.栓塞后仅A组实验兔在交变磁场下诱导热疗.实验兔分别于栓塞或栓塞热疗术前1 d和术后1、7、14 d经耳缘静脉取血,行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指标选取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肾功能指标选取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栓塞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14 d行CT扫描并随访,观察碘油磁液或碘油在瘤内沉积分布情况并分别测量肿瘤大小.术后14 d处死实验兔,完整切取肝脏、脾、肾和肺,作病理检查.各组测量数据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实验兔术前1 d和术后1、7、14 d ALT分别为(43.9±19.0)、(795.1±327.1)、(67.0±9.3)、(41.9±10.8)U/L,AST分别为(50.2±13.6)、(1011.2±655.9)、(62.4±24.1)、(51.6±7.9)U/L;B组ALT分别为(45.0±19.1)、(580.8±160.4)、(67.2±31.0)、(47.6±7.8)U/L,AST分另U为(52.9±20.3)、(735.2±186.1)、(57.9±24.8)、(50.9±9.8)U/L;C组ALT分别为(47.4±14.6)、(558.5±167.8)、(63.5±21.9)、(48.0.±9.3)U/L,AST分别为(51.8±9.5)、(752.5±112.0)、(56.5 ±20.6)、(51.4±8.6)U/L;术后1 dALT和AST较术前和D组明显升高(P值均<0.01),术后7、14 d所测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栓塞术前后4组实验兔BUN和Cr值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 CT示A、B、C 3组瘤区碘油磁液和碘油沉积分布与栓塞或栓塞热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14 d CT示A组瘤区碘油磁液沉积更集中、密实,B、C两组共5例肿瘤瘤周碘油磁液或碘油移位、部分消失.术后14 d,A组肿瘤体积[(6.1±0.6)cm~3]较术前[(7.8±1.4)cm~3]平均缩小约21.7%(F=17.56,P<0.01),而术前B、C两组肿瘤体积分别为(7.9±1.1)、(7.8±0.9)cm~3,治疗后14 d分别为(9.1±0.8)、(9.3±1.0)cm~3,较术前平均增大16.2%、18.9%(F值分别为25.23、55.50,P值均<0.01).病理检查,栓塞14 d后,A组肿瘤坏死均达80%以上,B、C两组肿瘤坏死约30%~50%.结论 碘油磁液对兔VX2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热疗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兔肝血管的解剖、插管技术及兔VX2肝癌的超声、DSA表现的特点.方法采用经开腹注入法接种VX2瘤株于45只新西兰大白兔,于种植后第7、10、14、18、23天利用彩超对肿瘤的生长进行检测,于接种后第23天,随机对10只兔肝癌最大径行超声和病理结果作对照.于种植后第3周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并利用3F微导管与微导丝对兔肝血管插管并造影.结果彩超检测有40只成功接种,VX2肝癌在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伴声晕的肿块,彩色多普勒可见肿块周边血供丰富,超声与病理对照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对45只进行血管造影中,10只超选择至肝固有动脉,30只插管于肝总动脉,2只导管置于腹腔干,3只失败,造影可发现肿瘤血管与肿瘤染色.结论兔肝血管解剖与人类的相类似,兔VX2肝癌的DSA、超声表现类似于人类原发性肝癌,3F微导管可成功地进行肝血管的超选择插管,彩色超声是一种准确、可靠、方便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槐耳清膏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兔VX2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VX2瘤粒直接种植于新西兰大白兔左肝内2周,MRI证实已成功接种VX2的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开腹经肝动脉穿刺分别给予不同处理: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入0.2 ml/kg体重生理盐水;B组为TACE组,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化油0.2 ml/kg+丝裂霉素0.5 mg/ks乳剂;C组为TACE+槐耳清膏灌服组,TA-CE方法同B组,同时术后每天灌服槐耳清膏500 mg/kg.每天观察动物生长情况,术后2周处死动物,测量动物体重、肿瘤体积、坏死区面积,计算肿瘤生长率、坏死率;观察肝、肺及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术前1天3组动物体重、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B组动物体重下降明显,与A组、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肿瘤体积、肿瘤生长率和肿瘤坏死率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和肺的转移:B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淋巴结转移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耳清膏可以改善动物TACE术后的生存质量;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坏死;抑制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导引下注射rAd-p53治疗兔脑VX2瘤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治疗组(B组)两组,A、B组各为6只,全麻下通过颅骨钻孔种植瘤块的方法建立VX2移植性脑瘤模型。脑瘤生长至直径平均约0.5cm时,在磁共振导引下穿刺肿瘤并分别靶向注射0.5ml无菌生理盐水(A组)和0.5ml rAd-p53(B组),随后各组分别在术后1天、3天、5天行MRI扫描后每组处死2只,行病理学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12只兔全部有脑瘤生长,且肿瘤大小较一致,形态规则,MR扫描呈T1WI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钆喷替酸葡甲胺0.1mmol/kg体重)呈明显较均匀强化,肿瘤最大直径0.5~0.7cm,和病理学表现相一致,能够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所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和rAd-p53的介入操作均成功进行,术后1、3、5天病理学及MRI均未观察到明显差异,但在免疫荧光上,B组P53蛋白表达及凋亡均明显强于A组。结论:MRI导引下脑瘤注射rAd-p53治疗方法可行,能提高P53蛋白表达率及肿瘤凋亡率。  相似文献   

10.
MR DWI监测兔肝VX2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兔肝VX2肿瘤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成像参数与成像特征。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雄性,2.5±0.3 kg),9只经手术制作肝VX2肿瘤模型,分别于种植前、种植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行MR DWI检查,b值分别设为100、200、300、400、500和600 s/mm2,使用EPI-SE序列,扫描时间为30 s。由扩散加权序列产生表观扩散系数图(ADC map)。兴趣区(ROI)以DWI为参考手工绘制,计算平均ADC值。以ADC值作为统计指标,使用随机区组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及SNK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兔肝VX2瘤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边缘清楚。不同b值时正常肝脏与VX2瘤组织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随着b值的增大,病灶与周围肝组织对比度降低,同时病灶内部的ADC变异度降低。b值为400 s/mm2以上时,同一ROI所得的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值100、200和300 s/mm2时,同一ROI所得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在发现、追踪肝脏VX2瘤生长过程有重要价值,在肝脏DWI成像参数中b值选择400 s/mm2以下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1.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及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应用VX2细胞株制作兔移植性肝癌模型,并对其进行血管造影及化疗栓塞治疗,探讨兔VX3肝癌在肝癌介入治疗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VX2细胞株接种子日本大白兔的肝脏内,植入2周后将30只携有肿瘤的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TACE治疗组,植入肿瘤后5周,所有动物均处死取肝脏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VX2细胞株接种于兔肝成功率高,血管造影显示该肿瘤血供丰富,5周末对照组在未经任何治疗下肝移植  相似文献   

12.
实验兔VX2肝肿瘤模型制作及动脉插管技术探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介绍应用VX2细胞株制作兔移植性肝癌模型,并探讨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实验对象为新西兰大白兔(n=80),VX2瘤块组织接种于肝脏,接种后2~3周实验组(n=51)行剖腹直视下肝动脉直接楔入插管,并作DSA造影。对照组1和2(各10只)分别采取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和开腹经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插管方法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插管成功率为98%(50/51),其中88%(45/51)完成超选择栓塞;对照组1和2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30%和40%,只有0/10和4/10完成超选择栓塞。结论移植性兔VX2肝癌是介入治疗实验研究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综合影像评价有利于实验动物的筛选。采用肝动脉细针直接穿刺楔入法插管成功率高,可完成超选择栓塞,是值得推广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种经动脉热灌注化疗方法对兔肝VX2移植瘤的热化协同效率。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肝VX2肿瘤模型。经股动脉插管,导管头置于兔肝动脉,DSA证实肿瘤供血动脉后,分3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常温100 ml盐水 阿霉素(ADM)灌注、60℃热生理盐水100 ml 阿霉素连续灌注、60℃热生理盐水100 ml 阿霉素间歇灌注。灌注过程中,测量60℃热灌注组肿瘤组织内43~45℃持续时间,灌注后即时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内阿霉素浓度。结果阿霉素浓度:60℃间歇灌注组为(17.622±1.368)μg/ml,60℃连续灌注组为(12.013±2.237)μg/ml,常温灌注组为(11.519±1.225)μg/ml。60℃间歇灌注组与60℃连续灌注组比P<0.05,60℃连续灌注组与常温灌注组比P>0.05;43~45℃持续时间:60℃间歇性灌注组为(11.3±3.3)min,60℃连续灌注组为(4.1±2.7)min,60℃间歇灌注组比60℃连续灌注组高近3倍。60℃2组兔的呼吸、心率、体温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动脉间歇热灌注化疗方法是一种更有效的介入热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53介入治疗对VX2兔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开腹方法将VX2瘤细胞分别植入48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左叶,建立VX2兔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12只/组),分别进行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A组、B组、C组分别注入水化碘油、Ad-p53、Ad-p53+水化碘油.术后1周处死肿瘤兔,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实验组(A,B,C组)观测到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碘油栓塞后,肿瘤区MMP-2、PCNA表达略有降低,VEGF表达略有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p53组与Ad-p53+水化碘油组的MMP-2、PCNA及VEGF的表达阳性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MMP-2、PCNA及VEGF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MMP-2与VEGF及PCNA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0.05).绪论MMP-2、VEGF及PCNA的增高预示着肿瘤高转移、高增殖能力,肿瘤血管高形成能力.Ad-p53及Ad-p53+碘油介入治疗可抑制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减少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在兔VX2肝移植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兔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S,10只),TACE组(Lipiodol+ADM,10只)和内皮抑素组(Lipiodol+ADM+ES,10只),多排螺旋CT测量肿瘤大小,计算肿瘤增长率(GR);术后1周取出病理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3组肿瘤增长率分别为对照组(270.86±148.94)%,TACE组(-8.91±21.77)%,内皮抑素组(-20.40±36.07)%,3组间相互比较,对照组呈明显正增长,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ACE组与内皮抑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MVD值分别为80.00±17.14(对照组)、84.22±16.45(TACE组)和57.00±13.26(内皮抑素组),内皮抑素组MVD值最低,与另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TACE组之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VEGF165 mRNA:对照组为(0.85±0.056),TACE组为(1.10±0.087),内皮抑素组为(0.72±0.065),TACE组表达水平最高,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兔VX2肝移植瘤的介入治疗中应用内皮抑素后,肿瘤明显缩小,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减低,MVD的分布减少,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兔VX2 肝移植瘤及正常肝组织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特点及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别,探讨PWI 相关参数在肿瘤血流灌注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4 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手术直视下瘤组织块包埋法建立兔VX2 肝移植瘤模型,在实验兔接种后第21 天行MRI 检查,获得肝肿瘤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并分别记录各感兴趣区的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达峰时间(TM)、最大下降斜率(MSD)和最大上升斜率(MSI),并将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兔VX2 肝移植瘤模型中的正常肝组织的MTE、NEI、TM、MSD 和MSI 分别为(208.341±2.226) ms、78.334±8.152、(24.059±1.927) ms、38.221±2.443 和15.389±2.526,肿瘤组织相应的各参数分别为(175.437±4.182) ms、123.203±19.455、(17.061±1.834) ms、125.740±4.842 和67.832±2.882.肿瘤组织的MTE 和TM 低于正常肝组织,而NEI、MSD 和MSI 则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 肝脏PWI 各灌注参数能较好地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有助于评估肝脏肿瘤组织灌注特点.  相似文献   

17.
肝VX-2 瘤模型MR扩散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VX-2瘤模型MR扩散成像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采用块种植的方法,一期预实验皮下种植14只,肝内种植6只;二期肝内种植12只,另3只做正常对照.对包括二期肝内种植在内的15个肿瘤于种植前后行定期扩散加权成像(DWI) 与MR检查.以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期预实验,皮下种植成功率29%(4/14),肝内种植成功率33%(2/6);二期肝内种植成功率83%(10/12).(2)VX-2瘤在DWI上呈高信号,边缘清楚.正常组与VX-2瘤实验组b值为100和300 s/mm2时ADC值分别为(2.57±0.26)mm2/s、(1.73±0.31)mm2/s、(1.87±0.25)mm2/s与(1.57±0.23)mm2/s(F=43.26,P<0.001).随b值增大,病灶信号降低;ADC图上病灶呈低信号;不同b值之间病灶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00 s/mm2病灶与正常肝脏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VX-2瘤发展迅速,易发生肺、肝、纵隔等处转移.结论 DWI在反映肝VX-2瘤内部水分子运动、发现与追踪病灶进展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兔VX2肝移植瘤及正常肝组织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特点及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别,探讨PWI相关参数在肿瘤血流灌注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4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手术直视下瘤组织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在实验兔接种后第21天行MRI检查,获得肝肿瘤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并分别记录各感兴趣区的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达峰时间(TM)、最大下降斜率(MSD)和最大上升斜率(MSI),并将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中的正常肝组织的MTE、NEI、TM、MSD和MSI分别为(208.341±2.226)ms、78.334±8.152、(24.059±1.927)ms、38.221±2.443和15.389±2.526,肿瘤组织相应的各参数分别为(175.437±4.182)ms、123.203±19.455、(17.061±1.834)ms、125.740±4.842和67.832±2.882。肿瘤组织的MTE和TM低于正常肝组织,而NEI、MSD和MSI则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肝脏PWI各灌注参数能较好地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有助于评估肝脏肿瘤组织灌注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热灌注化疗对兔VX2肝癌模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制备兔肝VX2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实验组(B),分别A组给于常温(22~25℃)5%葡萄糖100ml+5-Fu(20mg/kg),B组给于60℃5%葡萄糖100ml+5-Fu(20mg/kg),用B超观察处理前后肿瘤大小,抽血查ALT变化。结果A组肿瘤体积由(1627±473)mm3缩小为(1334±641)mm3,B组肿瘤体积由(1682±397)mm3缩小为(1130±559)mm3,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组由(755±203)u/L增加为(834±262)u/L,B组由(781±197)u/L增加为(865±237)u/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性热灌注化疗比常温灌注化疗对兔VX2肝癌模型有更高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兔VX2肝移植瘤经介入治疗联合应用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治疗后,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mvagcular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碘油+阿霉素,n=10)和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组(碘油+阿霉素+ES,n=10),术后1周取出病理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残瘤组织VEGF和MVD的表达,3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对照组、TACE组和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组的VEGF平均吸光度值(A)分别为0.130 ±0.038、0.200±0.049和0.120±0.047(F=9.42,P<0.01),TACE组表达水平最高,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4.93、5.63,P<0.01),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组VEGF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70,P>0.05);各组MVD值分别为(80 ±17)、(84±16)和(57±13)个/高倍镜(F=8.70,P<0.01),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组MVD值最低,与其余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4.63、5.48,P<0.01),对照组和TAC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85,P>0.05).结论 TACE联合应用内皮抑素治疗较单纯化疗栓塞可以明显降低肿瘤VEGF的表达,并可显著减少肿瘤微血管的形成,影响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