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皮激光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激光间盘气化减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1和3年进行随访,评定疗效。结果有效率、优良率术后3 d分别为56.9%、93.1%;术后3个月分别为80.8%、95.3%;术后1年分别为83.4%、94.5%;术后3年分别为82.8%、93.8%。术后1年内处于病情恢复阶段,1年后疗效稳定。结论经皮激光气化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远期效果好于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主要方法。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3月行TURP治疗4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中均行简易膀胱造瘘术,取得良好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自体组织"桥"式修复术与传统阴道后壁修补术治疗阴道后壁脱垂临床效果。方法对照比较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行传统阴道后壁修补术28例和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30例行自体组织"桥"式修复术治疗阴道后壁脱垂的患者,比较分析两组阴道后壁脱垂分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以及随访近远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组织"桥"式修复术简便易行,临床效果优于传统修复术,且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全切术治疗近端胃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30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胃全切组和近端胃切除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1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术组的术后2年生存率高于、复发率低于近端胃切除组(P<0.05)。结论全切术能够减少近端胃癌术后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内倒转术在剖宫产术中出头困难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11月在本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术中出现出头困难的180例产妇行改良内倒转术。结果 180例产妇行改良内倒转术均成功。未出现子宫下段切口延裂,无输尿管及膀胱损伤,无新生儿极重度窒息或死亡,产后出血量无增加。结论剖宫产术中出现出头困难时,改良内倒转术是行之有效的,且手术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非球面LASI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普通LASIK)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角膜非球面切削术的基质预留量对角膜形态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非球面LASIK预留安全的角膜基质厚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非球面LASIK和普通LASIK两组,每组再按照预留基质多少分为350μm以上、300~350μm及280~299μm三组。不同术式两组术前各项指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博士伦Orbscan II检测术后1周,1个月,1年,3年及5年角膜前曲率及Q值。主要指标统计非球面LASIK与普通LASIK术后第1周,1个月,1年,3年及5年进行复查各组的角膜前曲率及Q值等变化。结果非球面LASIK比普通LASIK术后Q值的变化更小。眼球的角膜曲率变化在两种术式的术后三年检查中均没有显著差异。两组均未发现屈光回退及圆锥角膜的发生。结论与普通LASIK相比,非球面LASIK能保持更好的角膜非球面形态。两组术式在预留基质280μm以上时,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胸降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的经验并评价其近、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3年3月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20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评价术后1、3年死亡及并发症情况,包括内漏、脑血管事件、新发主动脉夹层、再次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等。结果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操作成功率为100%。6例患者于术后死亡,对314例出院患者进行随访,1年随访率73.0%(229/314)。术后1年死亡12例(5.2%),其中,主动脉源性死亡6例,心源性死亡1例,脑源性死亡2例,肿瘤源性死亡2例,其他源性死亡1例。1年发生内漏3例,脑梗死2例,脑出血3例,新发主动脉夹层1例,再次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3例。3年随访率为69.4%(218/314)。术后3年死亡21例(9.6%),其中,主动脉源性死亡9例,心源性死亡2例,脑源性死亡5例,肿瘤源性死亡3例,其他源性死亡2例。3年发生内漏5例,脑梗死3例,脑出血6例,新发主动脉夹层5例,再次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5例。结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技术可行,安全性高,并发症少,1年、3年随访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1年人肾存活状况。方法回顾2006年7月~2009年4月活体肾移植供者107例临床及随访资料,对供者在捐肾手术前、术后3d、术后15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血肌酐(Cr)、血压、24h尿蛋白定量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活体供肾术后3d和术前相比,供体血肌酐指标上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5d血肌酐指标下降明确,与术后3d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5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血肌酐(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收缩压及24h尿蛋白定量指标均较术前有增高,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1年肾功能基本保持正常,存活状况良好,无相关蛋白尿及高血压情况的发生,活体供肾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大隐静脉曲张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手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者行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病人146例,162肢体。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分别行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及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在单肢手术时间、单肢手术出血量、单肢术后2年复发率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之间的单肢平均手术时间、单肢平均手术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单肢术后2年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者可行,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彭乐  王刚  陈瑨  李冬藏 《人民军医》2014,(9):985-986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时机对术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并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72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4例。3组均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A组、B组、c组分别在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3周开始实施化疗。随访60个月,观察项目包括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年复发及转移情况,并比较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3组间疲劳乏力、恶心呕吐、肌痛、便秘、食欲缺乏、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B组术后1年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3组间1年及3年生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术后2周实施5一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术后1年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后路寰椎多轴钉板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0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4例, 女6例;年龄23~60岁[(42.7±8.6)岁]。患者均采用自制后路寰椎多轴钉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通过颈椎CT扫描观察骨折复位情况;术后9个月通过颈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2年及末次随访时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有无迟发性脊髓损伤;比较术前, 术后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颈椎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术后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颈椎轴向旋转活动度和屈伸活动度;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148个月[(135.0±6.8)个月]。手术时间为68~122 min[(86.0±14.1)min], 术中出血量为90~400 ml[(120.0±67.9)ml]。术后3 d颈椎CT扫描示骨折复位均满意。术后9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1、2年及末次随访时, 无迟发性脊髓损伤出现, Frankel分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中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近11年来因血管并发症而行移植肾再灌注4例,其中吻合口狭窄2例,肾静脉横断1例,动脉内膜剥脱堵塞肾动脉1例。结果4例患者术后2例恢复顺利。分别于术后第6天,第7天血肌酐恢复正常。1例术后1天即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术后18天血肌酐恢复正常。1例术后第3天尿量开始减少,考虑DGF,行血透及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第10天又合并急性排斥反应,术后3l天血肌酐恢复正常。随访14月-11年,除1例于术后6年移植肾失功外,余3例现移植肾功能均正常(分别随访11年、6年、14月)。结论术中遇到移植肾缺血,首先要找出缺血原因,在排除超急性排斥反应后,应果断行再灌注,重新吻合血管,挽救移植肾。  相似文献   

13.
病灶清除加双贯通管灌洗术治疗股骨术后感染7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灌洗术式,以提高对股骨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 方法 统计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病科2001年3月-2008年5月收治并采用双贯通管灌洗术治疗的股骨术后感染患者76例,做同顾总结,从而探讨这种灌洗术的优缺点. 结果 76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 结论 双贯通管灌洗术在保证灌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灌洗管的脱落率和阻塞率,是对常规灌洗术的有效改良.  相似文献   

14.
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后再次狭窄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DVIU)的术后疗效进行分析,重新认识DVIU的手术适应证,探索降低DVIU术后再次狭窄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78例尿道狭窄行DVIU术临床资料,对DVIU术后再次尿道狭窄病例进行分析,术前狭窄长度≤1.0㎝15例,1.1~2㎝42例2,~2.5㎝15例,≥2.5㎝6例,狭窄部位后尿道42例、前尿道36例,尿道球部2例。结果 DVIU1次成功70例,2次成功8例,术中加用电切12例,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天~3月。术后随访1年,再次发生尿道狭窄20例,其中术后3月9例,术后半年11例。结论选择≤1㎝的尿道狭窄作为手术适应证,术中轻柔操作,合理选择留置尿管时间等,能降低DVIU术后再次尿道狭窄的复发率,应当有选择性地应用DVIU。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对61例在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实施了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回顾性分析了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随访术后并发症。结果 61例患者中60例经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能有效止血,有效率98.4%。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严重出血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对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30例;观察组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先行新辅助化疗再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48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灶大小、腹水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癌灶大小、腹水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能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复锻炼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THR术后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术后在正规指导下进行系统康复锻炼,对照组不锻炼;连续随访5年,主要从Harris评分,以及术后疼痛、步态、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Harris评分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5年评分差异显著(P〈0.05);术后5年,对照组术后疼痛和跛行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患肢屈髋角度≥90°者和臀肌肌力≥4级者显著少于观察组(P〈0.05)。结论:康复锻炼不但有利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1977~1981年采用Arslan及Vega术治疗喉鳞癌55例。随访3~7年,声门上区癌术后5年的生存率达74.7%,声门癌达75.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和方法 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和传统式剖宫产术进行对照分析。将1998年4月~1999年10月剖宫产115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结果 改良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式剖宫产术从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都有明显缩短及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胶原酶溶解术后 1、2、3年的疗效 ,分析疗效与适应证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对 1996-0 1~ 1999-0 1行胶原酶溶解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2 5 4例进行随访观察 ,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 1、2、3年的疗效。结果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 ,1年优良率 93 .1% ,2年优良率 90 .3 % ,3年优良率 90 .9%。结论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是胶原酶溶解术的最佳适应证 ,合并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椎间盘突出症应慎重选择胶原酶溶解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