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腔结构矫正结合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结合射频治疗伴有鼻腔结构异常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46例伴有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或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同时结合射频热凝下鼻甲、鼻丘、与鼻丘对应的鼻中隔等副交感神经密集部位。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2.6%。7例复发,其中6例发生在手术6个月以后。结论:对伴有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结合射频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后复发多在6个月以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临床的角度探讨鼻中隔偏曲与应变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和前鼻镜检查,对3856例体检后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702例患者,同时在体检人员中随机选择702例非鼻中隔偏曲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鼻中隔偏曲合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有309例,占44.0%(309/702),季节性鼻炎35例,占5.0%(35/702);对照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77例,占11%(77/702),季节性变应性鼻炎28例,占4.0%(28/702)。两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差异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中隔偏曲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微波治疗仪热凝鼻腔副交感神经高密度区的粘膜,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96例。结果 全组病例随访2年,治愈85例(88.5%),有效11例(11.5%),无效者0,总有效率100%。结论 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面罩式储雾罐在吸入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哮喘的同时,对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面罩式储雾罐吸入普米克气雾剂治疗,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过敏性鼻炎症状进行评估,了解治疗效果。结果1个月后复查过敏性鼻炎症状消失5例(10%),症状好转22例(44%),3个月后复查症状消失8例(16%),症状好转30例(6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76%。结论采用面罩式储雾罐吸入普米克气雾剂达到了两者兼治的目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356例变应性鼻炎分为三组:140例采用微波组织凝固术、116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100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微波组织凝固术,三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2年的追踪观察,有效率分别分别为80.3%,59.7%和87.6%。结论性鼻炎进行微波治疗或矫正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加用微波治疗,疗效显著地提高(P〈0.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手术矫正中鼻隔治疗AR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常年性AR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103例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鼻腔变异情况后分成2组,分别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前筛开放术和(或)息肉摘除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随访,根据常年性AR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103例AR患者手术后短期(3个月)有效率为94.1%(97/103例),长期(13年)有效率为89.3%(92/103例)。结论:对经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AR患者,手术矫正中隔,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中隔粘骨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全部在常规下行鼻中隔粘骨膜下矫正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短期内症状均停止发作,术后4周总有效率100%;术后一年总有效率87.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可以通过去鼻黏膜的部分副交感神经支配及改善鼻腔通气等,以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鼻部疾病154例的疗效。方法:采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进行治疗常年性鼻炎、慢性肥厚性或单纯性鼻炎、鼻息肉、鼻腔良性小肿瘤,对不同鼻部疾病,开机后采用长火或短火,调压一般在10~15V间进行电离法电离。结果:电离治疗后8个月~1年复查情况,35例常年性鼻炎有效率91.5%,21例肥厚性鼻炎有效率100%,38例单纯性鼻炎有效率97.4%。54例鼻息肉有效率100%,总有效率97.4%。讨论:本治疗机轻便,操作简易,能随意对准电离目标,疗效良好,值得使用;患不需要住院手术治疗。可在门诊随时电离治疗,节省患治疗费用,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难治性、顽固性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的方法。方法 利用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访1年。结果 80例病例中,显效64例(80.0%),有效6例(7.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PAR疗效显著、视野清楚、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曹前  骆文龙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7):718-719,72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联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按照海口会议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62.7%(79/126),有效30.2%(38/126),无效7.1%(9/126)。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为(11.34±2.17)分,治疗1年后为(6.71±1.86)分,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具有视野好、出血少、安全、疗效佳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粘膜内封闭治疗变应性鼻炎80例体会姜卫莉100039北京电子工业部四O二医院变应性鼻炎为一种鼻粘膜过敏反应.又称过敏性鼻炎。主要分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前者多为对花粉或霉菌过敏所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由于鼻粘膜的特殊敏感反应,抗...  相似文献   

12.
李彩玲 《护理研究》2007,21(7):1932-1933
[目的]探讨鼻内镜等离子筛前神经(anterior ethmoid nerve)切断加下鼻甲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PAR)的疗效。[方法]对试验组56例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常年性PAR采用鼻内镜等离子筛前神经切断加下鼻甲消融治疗,井将其疗效与同期收治的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对照组34例行单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的常年性PAR病人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1年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等离子筛前神经切断加下鼻甲消融治疗PAR,具有术区定位准确,副反应少等优点,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对手术成功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彩玲 《护理研究》2007,21(21):1932-1933
[目的]探讨鼻内镜等离子筛前神经(anterior ethmoid nerve)切断加下鼻甲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PAR)的疗效。[方法]对试验组56例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常年性PAR采用鼻内镜等离子筛前神经切断加下鼻甲消融治疗,并将其疗效与同期收治的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对照组34例行单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的常年性PAR病人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1年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等离子筛前神经切断加下鼻甲消融治疗PAR,具有术区定位准确,副反应少等优点,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对手术成功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和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的患者208例作为过敏性鼻炎组,包括常年性过敏性鼻炎96例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112例。另外选取200例来自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微量元素(Ca、Ni、Fe、Mg、Zn、Sr、Mn、Cu、Se)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Ni和Cu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Zn、M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微量元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鼻炎患者Ig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E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gG和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9种血清微量元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Zn、Mn、Se,高Ni和Cu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发生的一个内在因素;IgA和IgE可能参与了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微量元素与过敏原类别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异性抗原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7例根据典型临床症状、体征,经过敏原点剌试验、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测定、血清ECP检测确诊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给予粉尘螨注射液皮下注射1次/周,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评定疗效;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8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经粉尘螨注射液免疫治疗,总有效率90.80%;显效率67.81%(其中症状消失者达55.17%);无效率9.19%。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粉尘螨抗原制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正确掌握适应证和方法,疗效良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王俊周  胡书君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2):1308-130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微波热凝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微波热凝筛前神经联合治疗,术后随访1a。结果治愈38例(69.09%),显效11例(20.00%),有效6例(10.91%),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微波热凝筛前神经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经验,采用筛前神经合并双侧下鼻甲行微波凝固治疗变应性鼻炎,病例37例,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岁(18~52岁)。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根据病情分级评定疗效,1个月全部症状消失,显效率100%;半年显效率94%(35/37),有效率5.7%(2/37);1年显效率78%(29/37),有效率22%(8/37);1.5~4年显效率65%(24/37),有效率35%(13/37)。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嗅觉减退、萎缩性鼻炎、眼干、头痛等并发症。结论鼻内筛前神经合并双侧下鼻甲行微波凝固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作为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28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局部微波热凝和下鼻甲切除术的局部综合治疗措施。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评价近期和远期效果。结果:术后4周,全部病例显效。1年后有105例获随访,其中显效77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5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综合治疗的疗效满意,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和筛前神经电烧灼术联合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临床选择了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患者104例。其中A组30例,用筛前神经电灼术治疗;B组35例,行鼻中隔矫正治疗;C组39例,以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结果 各组患者术后症状立即停止发作,术后4周进行鼻黏膜抗原激发试验,得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2a随访,A,B组都有少数病例复发;而C组无1例复发;术后5a随访,A,B组均有60%复发,而C组的复发率仅为12.5%。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和筛前神经电灼术联合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鼻中隔成形加筛前神经电凝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1998-2006年采用鼻中隔成形加筛前神经电凝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