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恒动观为着眼点,用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探讨恒动思维对中医理论的影响,并结合恒动观,分析误诊常见原因。四诊信息采集的误判与不全,辨证论治与选方用药忽视动态变化以及从医者受到思维定势与经验主义思维的影响是导致中医临床误诊的常见原因,揭示出恒动观在中医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是对疾病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把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病因病机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中,将整体恒动观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体现了中医学独有的辨证论治思想.结合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证特点,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治未病方面探析整体恒动观运用其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系统的中医学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以《黄帝内经》的出现为成熟的标志。那么,与中医理论形成有密切关系并一直在指导着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又是何时出现于中国思想之坛的呢?语言表达思想,文字记录语言。古人的思想除非形诸文字,否则今人是无法得知的。殷人重巫右鬼,因而郭沫若先生认为殷人是极富想象能力与浪漫精神的民族,殷墟甲骨尽管只是“卜辞”,已足以支持郭沫若先生的观点。但是,我们也惊异地发现:甲骨文中只有“阳”字而没有“阴”字,今天所知最早的“阴”字见于一件被叫做“敌簋”的青铜器上,而这件青铜器经考证是西周时期铸造的。我们不能判定殷人一定没有阴阳的概念,但按照“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道理,完整的阴阳学说出现于殷商时代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除非考古发现提供新的依据。《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唐代孔颖达注释说:“皆虚无之谓也。圣人以人事名之,随其义理,立其称号。”  相似文献   

4.
论气-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气—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体观念,至今在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1气与阴阳的相互关系气与阴阳不可分割,阴阳来源于气的变化。这种理论由来已...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范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来梳理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进一步从哲学角度对中医理论的窘况提出几点反思意见。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元气说,肇始于老子,发展于稷下学派的宋研,尹文。经精气论——元气自然论——元气本体论阶段诸古代哲学家的探讨,力图以元气作为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并以其运动变化来解释万物的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这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医元气恒动生命观即是在这一哲学观的具体影响下形成的。这一生命观对中医的理论形成、发展与临床实践活动,都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而中医护理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本研究探索整体恒动观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内涵及护理实践,为发扬中医护理优势,创新中医护理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六经辨证恒动观思想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侠 《江西中医药》2007,38(7):10-14
中医学有两大特色,一为整体观,一为辨证论治.对于整体观的恒动性,已有人对此做过研究探讨,而对于辨证的恒动观,却极少有人提出,更鲜有人进行系统的讨论.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包含了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等方面,而这其中又以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寓涵了丰富的辨证恒动观内容,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恒动性,最能体现中医学的诊疗特色,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和继承.  相似文献   

9.
整体恒动观思想是中医学体系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医护理则是中医学理论指导之下的护理工作,该种工作融合了中医及西医的部分思维以及特色,近些年之间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初步探索整体恒动观思想指导下的中医护理临床工作内涵及护理操作实践,探讨其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小柴胡汤及其方后注恒动观哲学思想,认为其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发病、主症病机、功效方解、药随证转等方面。探讨小柴胡汤及其方后注恒动观哲学思想对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气概念谈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特殊性及翻译原则薛俊梅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译者在翻译时应正确认识中医中的气概念的重要性,认为中医名词术语翻译有其特殊性,因而在介绍和翻译中医药学时,译者要充分了解中医药体系的基本特点,掌握中医名词术语的真正内涵并根据其特点和原则进行翻译来保持中医药固有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中药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由多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多组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作用特点。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基于整体观的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已取得一定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围绕“组分结构理论”,系统阐述了中药物质基础认识和创新组分结构中药制剂科学内涵,以期为现代创新中药制剂研发提供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近10年综合运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数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学科等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并进行相应的评价。提出应遵循现代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中医自身的特点,运用现代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病证结合,以现代疾病为限定范围(在明确诊断及排除标准的基础上),规范、细致、较全面地采集中医以症状为主的四诊信息及相关检查数据,同时紧密结合临床治疗效果,动态观察证候在中药治疗干预下的演变规律,为建立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思路、方法与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从“微观辨证”的产生,以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入手,提出“微观辨证”是“宏观辨证”的深化和补充,并提出通过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寻求中医“证”的共性与个性指征,结合中药方剂的特点从化学角度分析为多组分、作用于机体的靶点亦是多环节的复杂体系与中医“证”的相关性,建立以证候多维靶点为目标的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五脏概念与五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中医五脏概念的形成与五行密不可分,同意五行源自古人时空意识觉醒的观点;中医现代化研究应将五脏概念中的解剖成分与五行模式划分开来,其五行模式的实质是体内气机变化的趋势,这既是中医五脏概念的特色,也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中医学应属于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的范畴,中医学是医学,不是自然哲学,中医学的生命学说,精气概念及天人相应观具有自然科学属性,与中国古代哲学或宗教的生命本原说,精气学说及天人相应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动静与组方动静主次问题,肾与肝、心、脾的关系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体现,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分型与证候本质,肝气郁结是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病机,肾虚血瘀理论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从痰论治更年期综合征备受重视6方面入手就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指出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重在辨治思路的确立。  相似文献   

18.
中医五神学说的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五神学说是古人对于个体的精神心理活动及部分行为活动的一种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医"形神统一"的理论。在明确中医五神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中医五神与精神心理活动的相关性,基于此,通过对五神病变的临床表现进行概括总结,阐明中医五神学说对于精神心理活动异常疾患辨证论治的重要性。结合临床上一些精神心理活动异常疾患辨治的需要,拟建立一套基于中医五神学说的辨证思维模式,以期对中医临床医疗实践活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医思维和现代检测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中医肾病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西医深层次结合的突破点。以中医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从"既病防变"和"二级预防"、"证本质"和"微观辨证"等角度对肾脏病的中医诊治理念展开探讨,并进一步提出现代临床中医肾脏病诊疗模式应是中西医有机结合下的审病-辨证-治病。  相似文献   

20.
从辨证元的意义与哲学思想入手,揭示辨证元与中医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进而阐述其在四诊信息分类中的应用及对方剂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