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收集了 1995年 7~ 9月 12例左心梗死合并右室梗死住院病例 ,现就临床特征及诊疗经过作一总结。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5 0~ 78岁 ,平均 6 3岁。均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其中下壁心肌梗死 8例 ,广泛后壁心肌梗死 2例 ,高侧壁心肌梗死 1例 ,前间壁心肌梗死 1例。 12例患者均有颈静脉怒张 ,血压下降、肝肿大 4例 ,下肢浮肿 5例。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常规检查右胸导联心电图。 12例患者V3R~V5RST段均上抬≥ 0 1mv ,回到等电位线时间 10~ 6 0h ,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 ,Ⅱ~Ⅲ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定位与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的关系。方法 对1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传统前壁心梗83例;下壁心梗85例;正后壁心梗25例;右室心梗12例。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左主干3例;左前降支81例;左旋支19例;右冠状动脉67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定位与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合并正后壁及右心室心肌梗死,诸多资料显示心电图检查常致漏诊。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常规12导联心电图胸前导联V1~V3,特别是V2导联ST段改变,对指导作图、减少漏诊率,尤其是对合并右心室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费县人民医院8年来收治的78例资料完整的临床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及方法1995年1月~2003年1月收住费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首次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78例,其中单纯急性下壁梗死30例,合并右室梗死13例,合并正后壁梗死24例,合并正后壁及右心室梗死11例,男64例,女…  相似文献   

4.
高血脂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已为人们熟知。急性心肌梗死时血脂水平如何 ,却鲜有报道 ,为此 ,我们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血脂水平 ,并就血脂成分与心肌梗死的关系试做探讨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均按WHO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有持续性胸痛、胸闷 ,心电图有ST T演变和(或 )病理性Q波 ,心肌酶升高。其中男 39例 ,女 11例 ;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34岁 ,平均 5 8 4岁。其中下壁心肌梗死 15例 ,前间壁 10例 ,前壁 9例 ,广泛前壁 8例 ,高侧壁 2例 ,局限性前壁 1例 ,心内膜下心梗 2例 ,下侧壁、…  相似文献   

5.
1995年8月以来,急救中心对27例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行院前急救监护,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7例病人均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41~75岁(平均61岁)。前壁心梗15例,下壁心梗7例,心内膜下心梗1例;前壁合并下壁心梗3例,并发心律失常15例(其中猝死2例);心源性休克1例。自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 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 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 ,采用尿激酶 (UK)快速静脉输入溶栓疗法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40例 AML患者中 ,男 30例 ,女 1 0例 ,最大年龄 79岁 ,最小年龄 38岁 ,平均年龄 53.6岁。其中前壁梗死 1 5例 ,下壁梗死 1 8例 ,后壁梗死 2例 ,右室壁梗死 1例 ,下壁合并前壁梗死 2例 ,高侧壁梗死 2例。伴随疾病中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1 1例 ,肺心病 2例。1 .2 入选标准  1胸疼持续时间 >30分钟 ,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2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胸前导联 ST段升高 >0 .…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治疗手段。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6月 ,作者收治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0例 ,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 -PA)静脉溶栓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例患者均符合AMI溶栓治疗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1]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39~ 6 5岁 (平均 5 0 7岁 )。梗死部位 :下壁 6例 ,下壁并后壁 2例 ,前间壁 3例 ,前壁并高侧壁 4例 ,广泛前壁 5例 ,其中广泛前壁心梗并严重心衰 (KillipⅢ级 2例 ,Ⅳ级 1例 )。1 2 研究方法1 2 1 入选和排除标…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是死亡率很高的心血管病急症之一。现就我院急诊收治的6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情况作如下报道。1一般资料6例患者均为急诊患者,其中,男2例,平均年龄69.5岁,既往有糖尿病史1例;女4例,平均年龄71.5岁,既往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者2例,有高血压病和陈旧性心梗史者1例。发病时间4~9小时,均以持续性胸痛、胸闷伴大汗为首发症状急诊入院。入院后立即做18导联心电图检查、血清酶学及相关溶栓前检查(凝血时间、血常规、电解质等),心电图改变符合下壁合并右室及正后壁梗死者3例,符合广泛前壁梗死者2例,符合下壁合并前壁梗死者1例。诊断均…  相似文献   

9.
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征常发生于急性下壁和(或)后壁心肌梗死的早期,一旦发生,常危及生命。因此在心梗早期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并正确使用阿托品,对抢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我院1994~1998年间住院病人10例,其中下壁心肌梗死6例,下壁 后壁3例,后壁1例,年龄在52~78岁之间。 2 治疗情况病人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症时,立即静脉注射阿托品,其中9例病人首次静推阿托品0.3mg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常规导联左胸表现比较清楚 ,而在右胸则往往因波幅小 ,波形变化大 ,假性Q波 ,异常T波等而无法确切诊断。尹炳生教授采用头胸 (HC)导联描记了大量的心电图 ,观察到正常人右胸HC导联无深Q波及QS波。根据尹氏理论 ,本文着重对 2 5例右胸心电图就HC与Wilson导联进行了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此文共总结HC导联 2 5例 ,其中男 11例 ,女 14例 ,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2 8岁。其中健康人 17例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6例 ,陈旧性下壁伴右室梗塞 1例 ,急性下壁 ,正后壁伴右室梗死 1例。1.2 健康人标准 均系健康体…  相似文献   

11.
常规心电图ST段改变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兴仁 《天津医药》2000,28(9):542-543
右室梗死(RVMI)的心电图早期诊断主要依据右胸导联ST段改变,如V_4R ST段抬高幅度≥1 mm。本文通过对照观察下壁梗死合并右室梗死常规心电图改变与右胸导联ST抬高的关系,探讨ST↑Ⅲ/Ⅱ>1与STV_2↓/STaVF↑≤0.5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58例患者均为发病10小时内就诊。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演变均符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排除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同时合并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及束支传导  相似文献   

12.
李清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1):1052-1052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常出现梗死部位的心电图变化 ,反映梗死区域尚有存活的心肌和心肌缺血发作。本文研究比索洛尔对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 1992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住院病人 ,根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10 2例 ,符合梗死后心绞痛诊断标准条件 :①心肌梗死后 1个月内发生胸痛 ;②胸痛持续时间短<2 0min,舌下含服硝酸酯类药物缓解 ;③胸痛发作时伴有ST段及T波改变 ;④排除反应性心包炎、心肌梗死延展、梗死后综合征引起。…  相似文献   

13.
吴志丽  班学勤 《河北医药》2000,22(12):919-919
急性心肌梗死 (AMI)常伴远隔导联ST段压低 ,据文献报道 ,其发生率可达 4 8%~ 10 0 % [1] 。本文观察我院 1995年 1月~ 1999年 1月 176例AMI,对其远隔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及近期预后的影响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按WHO制定的标准确诊的Q波急性心肌梗死 176例 ,男 136例 ,女 4 0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 59.5岁。梗死部位 :前间壁 4 0例 ,前壁 38例 ,高侧壁 10例 ,广泛前壁 18例 ,下壁 60例 ,下壁 后壁 4例 ,再次梗死 4例 ,右室梗死 2例。 176例中合并休克 12例 ,心衰 60例 ,心律失常 64例 ,合并其它疾病 :高…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疾病居我国发病率首位,其中心肌梗死又是心脏病危重症之一,死亡率约10%。2006~2010年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52例,经过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自愈好转90.38%,家属满意。1一般资料男37例,女15例,年龄37~84岁,其中前壁心梗21例,下壁心梗16例,高侧壁心梗3例,下壁加右心室梗死4例,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 ( AMI)后部分心肌缺血坏死失去收缩功能 ,伴有左心室壁收缩运动不协调 ,引起左心室扩张伴心室构型变化 ,即左心室重构 ( L V rem odeling) [1 ]。左室重构发生在心力衰竭之前 ,心肌梗死后病人常见 ,是近年来心脏科医生重视的课题 ,国内外学者多有报道 ,如何干预却鲜为报道 ,1997年以来我们运用小剂量依那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患者 ,借以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干预心梗病人左室重构的现象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发病 2 4h以内收住入院的 AMI患者 10 0例 …  相似文献   

16.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下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窦房结受累 ,发生缺血性损伤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多表现为窦性过缓、窦性静止、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我院监护室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共收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缓慢心律失常 30例 ,并对其进行连续2 4h动态心电监护。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病人中 ,男 2 6例 ,女 4例 ;最大年龄 80岁 ,最小年龄 38岁 ,平均 5 9岁。梗死部位及面积 :单纯下壁梗死 13例 ,下壁 +后壁 15例 ,下壁 +右室梗死 2例。房室传导阻滞并Ⅱ度 Ⅰ型或Ⅱ度 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4…  相似文献   

17.
崔宏萍  王月娥 《河北医药》2000,22(10):790-790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为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抢救机会。溶栓开始得越早 ,心肌组织损害越小。AMI临床护理对病情的恢复尤为重要。现将我科 1 996年 1月~ 1 998年 5月以静脉应用尿激酶 (UK)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1 5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人 1 5例 ,其中男 1 1例 ,女 4例 ;年龄34~ 66岁 ,平均年龄 50 .7岁 ,前壁梗死 7例 ,前壁 侧壁梗死 2例 ,上壁梗死 3例 ,前壁 下壁梗死 2例 ,下壁 正后壁梗死 1例。所有病人入院后 ,除常规吸氧、心电监护、口服硝酸脂类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2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彦青 《河北医药》2002,24(9):730-730
近年来 ,急性心肌梗死 (AMI)在诊治方面有较大的进展 ,病死率由 2 0世纪 60~ 70年代的 2 0 %~ 3 0 %降至 10 %~ 15 % [1 ] 。我院自 1988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AMI 2 0 2例 ,现对AMI的几个临床问题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2例中 ,男 15 9例 ,女 43例 ,男∶女 =3 .7∶1,年龄 2 6~ 86岁。梗死部位 :前壁 5 6例 ( 2 7.7% ) ,前间壁 44例( 2 1.8% ) ,广泛前壁 2 5例 ( 12 .4% ) ,下壁 3 2例 ( 15 .8) ,侧壁 2例( 1% ) ,下壁 +右室 5例 ( 2 .5 % ) ,下壁 +正后壁 10例 ( 4 .9% ) ,下壁 +正后壁 +右室 3…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20例均为近期收治的心肌梗死,经过临床监护及检查,心电图衍变及血清酶学检查,均符合WHO的标准。男性患者13例,年龄在39-62岁,其中广泛前壁心梗3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下壁和正后壁心梗5例,其中1例合并心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评价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为AMI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41例不典型AMI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变以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以消化道及呼吸道症状为主者居多。有9例未见明显的ST段变化,仅见病理Q波;10例仅见ST—T缺血变化或损伤型抬高,未见病理Q波;4例延缓见梗死图形,全部为下壁AMI;3例为常规12导联无梗死图形,属于正后壁AMI;4例原梗死图形消失,V1与V2导联Q波消失,可见小r波;2例死于心力衰竭。结论AMI的临床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心肌酶学指标变化,并结合心电图的动态改变进行综合诊断,避免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