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胸腔镜手术29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各种疾病。方法电视胸腔镜下胸部手术290例。包括肺大疱、肺叶或肺楔形切除、纵隔肿瘤及食管平滑肌瘤摘除、动脉导管结扎、血胸、脓胸清除、肺纵隔活检手术等。结果中转开胸15例;胸壁切口种植转移1例,其余手术顺利,效果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安全可靠,有效应用于胸部各种疾病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70例。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41例,均在辅助小切口下行肺叶切除术;转移性肺癌17例、结核瘤8例、炎性假瘤2例、错构瘤2例、均在小切口范围内行肺部病变局部切除术,完成手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2例术后凝固性血胸,再次经原切口开胸行电视胸腔镜下止血,清除血块后治愈。2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余均恢复顺利。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切除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但要注意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良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大疱中临床应用探讨。方法回顾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2009~2011年26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大疱切除术后安放改良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资料。结果改良型胸腔闭式引流术可缩短患者胸壁疼痛时间,且能较好地引流尽胸腔内残气、残液,患肺能在短时间内复张。结论应用改良型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大疱切除治疗能有效引流手术侧残气、残液,促进患肺的复张,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能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可以在基础医院普及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应用于胸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 1997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的137例患者 ,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胸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肺部肿瘤、食管肿瘤、胸腔积液等。结果 全部患者均取得明确诊断和确切治疗 ,中转开放手术 2例 ,手术死亡 1例 ,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电视胸腔镜诊断和治疗某些胸部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具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损伤小和切口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2例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前巡回护士访视患者、做好手术准备;手术期间器械护士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及时、稳妥、正确传递手术器械,巡回护士要关注手术进程,及时供应所需的手术器械;术后2~3 d巡回护士再到病房随访患者.结果:1例因胸腔严重粘连出血较多,及时中转为开胸手术,其余11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结论:精心的护理配合可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术式,它是将胸腔镜经肋间隙插入胸腔内,通过胸腔镜微型摄像系统及高清晰显像系统将胸腔内图像及时显示于电视屏幕上,在监视器的显示下,用器械操作来治疗胸部疾病[1].本院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共施行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22 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治疗肺疾病的疗效。方法肺疾病患者31例,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段切除手术。结果2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发现严重粘连需延长切口,1例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5min,平均出血量460ml,平均住院时间11d,全组病例无死亡,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治疗肺疾病,安全可靠、创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出现特殊情况时可迅速延长切口或中转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解剖学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56例惠者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解剖学肺叶切除术,其中肺恶性肿瘤49例,肺良性疾病7例;右肺上叶切除8例,右肺中叶切除5例,右肺下叶切除12例,左肺上叶切除9例,左肺下叶切除22例.肺恶性肿瘤同期行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清扫.结果:本组中55例经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顺利实施解剖学肺叶切除,1例因肺门血管解剖时出血而延长切口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肺癌术后1年生存率96.4%.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解剖学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科60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疾病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胸2例,余患者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90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230mL.术后住院7~14d,平均9.5d.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良性病变32例,均行肺楔形切除术;原发性肺癌28例,行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切除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和安全有效的优点,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达到常规开胸相同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胸腔疾病的价值,以利手术方式微创化。方法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94例胸腔疾病,总结分析治疗效果及经验。结果全组患者对手术切口美观程度均较满意;手术时间为40~300分钟,平均140分钟;术中出血10~800ml,平均105.8ml;术后住院时间3~20天,平均8.2天;手术成功率98.9%,术后再次开胸手术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均治愈或好转出院;住院费用与常规开胸手术基本相同。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胸腔疾病创伤小,手术安全,切口较美观,患者恢复快,对适合患者应作为常规手术方式,尤其在经济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医院有广泛开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电视胸腔镜术在老年人肺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18例老年人接受了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部分切除术.15例术中出血为30~200ml,2例出血400ml,1例出血600ml,13例无需输血,无手术死亡,无需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人、特别是心肺功能一定程度障碍的肺转移患者作肺部分切除术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霖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0):4565-4566
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动静脉瘘患者46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46例患者中行电视胸腔镜手术14例,行标准后外侧开胸手术32例;行肺楔形或部分切除术20例,行病变所在的肺叶切除术26例;术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围术期无死亡,术后无肺部感染、胸腔内出血、气胸、脓胸、低血压及支气管等并发症。结论外科手术是肺动静脉瘘的有效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大小和类型采取不同类型和范围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10年4月87例胸腔积液经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应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局麻加强化,行肺组织及胸壁纤维膜或纤维板剥脱术。术中均取活组织检查,送快速冰冻切片。对癌性胸腔积液,用氩气刀喷灼或电钩烧灼病灶,胸腔内注射顺铂,喷洒滑石粉或在胸腔镜下行胸膜剥脱术。结果:31例术前未确诊的胸腔积液术后诊断明确。恶性胸腔积液10例,胸膜结核16例,慢性炎症5例。56例与术前诊断一致。肺纤维膜或纤维板剥脱54例。氩气刀喷灼或电钩烧灼病灶、注射顺铂、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31例。单纯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5例。胸膜剥脱术15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胸腔积液具有诊断率高、安全、准确、损伤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征  冉鹏  彭勇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599-360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价值.方法:2001年7月至2012年3月,胸腔镜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85例,其中6例胸腔-椎管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切除7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切除10例,中转开胸3例.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95.3 min,术后病理神经鞘瘤42例,神经纤维瘤22例,神经节细胞瘤21例.随访9个月~9年,无局部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安全、微创、恢复快,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胸腔-椎管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由胸外科和神经外科医师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术(VATS)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下肺叶(或加肺段)切除术治疗24例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左肺下叶加舌段切除术6例,肺叶切除术16例.右肺下叶加中叶切除术2例,其中3例需延长第4肋间切口至8~10cm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155~275min,平均约195min;术中出血量为150~850mL,平均约370mL;术后胸腔引流量为260~950mL,平均约410mL;引流时间为4~9d,平均约6.0d;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11~44g/L,平均约23g/L;围术期输注血浆0~900mL,平均约320mL,输注红细胞0~400mL,平均约70mL。除1例术后并发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复张外,其余病例恢复顺利,咯血、大量脓痰症状消失,无严重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肺叶(或加肺段)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60例肺部疾病患者行VATS肺叶切除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本组1例分离上肺静脉导致右上肺尖后段动脉出血、1例支扩因胸腔广泛粘连改常规开胸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本组手术初期用时较长,平均时间为150~200 min.结论:术前仔细检查有关特殊器械性能、型号,熟悉操作步骤,对手术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配合的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视胸腔镜是一种全新的胸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我院自2002年以来,对诊断为肺大泡、纵隔肿瘤、肺胸膜病变、胸腔金属异物等病人在胸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纵隔肿瘤摘除术、胸膜活检术、金属异物取出术等,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 60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组(VAMT组)和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组(传统开胸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2组均无死亡病例,未发生术中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VAMT组切口长度、术后杜冷丁用量、胸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或少于传统开胸组(P<0.05);2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创伤小,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电视胸腔镜术在老年人肺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电视胸腔镜术在老年人肺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18例老年人接受了我腔镜辅助下肺叶部分切除术。15例术中出血为30~200ml,2你出血400ml,1、例出血600ml,13例无需输血,无手术死亡,无需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人,特别是心肺功能一定程度障碍的肺徐肺部分切除术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表现为外周型肺野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良性疾病病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总结35例表现为外周型肺野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良性疾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35例病种分布依次为炎性假瘤、肺囊肿、肺硬化性血管瘤、结核球、错构瘤、神经鞘瘤、肺隔离症、支气管腺瘤。行肺叶切除术25例,肺楔形切除术6例,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1例,胸壁肿块切除术3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表现为肺野孤立结节的疾病中,良性疾病只占少数,在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在短期观察排除肺炎的可能性后积极地考虑手术探查总体是有益的。手术方式以尽量小的创伤先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是否扩大手术范围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