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8例限期手术的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全麻组(B组),每组29例。分别测定麻醉前、气管插管时、胸腔探查时、术毕拔管时血浆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水平及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A组与麻醉前比较血浆皮质醇、胰岛素、血糖、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麻醉前及同时段A组比较,血浆皮质醇、血糖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与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8例(27.59%)心肌缺血患者在术中有5例ST段及T波有所改善;B组6例(20.69%)术中均无改善,且有2例术前无心肌缺血术中出现ST段、T波改变。A组术中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比B组少(P<0.05),且苏醒快。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刘兰萍 《中国保健》2006,14(16):42-43
目的观察与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方法50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n=25)和全麻组(B组,n=25),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变化.结果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均较稳定,B组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心率(HR)明显增快(P<0.05),血糖于术终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有效地抑制术中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剖胸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肋间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8例单侧择期剖胸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Ⅰ组术前行术侧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Ⅱ组术前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以患者入手术室全麻诱导插管前平卧位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为基础值,依次记录麻醉前及全麻诱导插管后5、10、15、20、25、30min的MAP和HR,对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MAP、HR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MAP、HR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侧剖胸手术中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小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麻醉深度易于控制平稳;且前者操作简单,创伤小,更适用于单侧剖胸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高位硬膜外阻滞和全麻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4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腔阻滞(A组)和全麻(B组)两组,每组24例,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2h、术毕、术后1天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内皮素、C-反应蛋白、皮质醇的水平。结果:A组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和血清皮质醇术中、术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两组血浆肾上腺素术中、术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术中、术后均显著升高(P<0·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位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较全麻可以减轻乳腺癌根治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M组)和单纯全麻组(N组),每组30例。持续监测MAP、HR、SpO2和PETCO2,分别于麻醉前(T1)、气腹前5min(T2)、二氧化碳气腹(压力达12mmHg)后10min(T3)、放气后5min(T4)抽静脉血测定糖(Clu)和血浆皮质醇(Cor)。结果单纯全麻组在T3时MIP、HR、Clu和Cor均明显高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P〈0.05),两组T3时PETCO2均高于T1和T2时(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相比可有效抑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王会敏 《现代保健》2011,(6):176-177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Ⅱ组),每组各35例.Ⅰ组单纯静脉麻醉,Ⅱ组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Ⅰ组术中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多于Ⅱ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Ⅱ组,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Ⅱ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对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为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喉罩)后2min、腹腔探查时、术中60min、拔管后2min静脉采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全麻用药量及术毕清醒时间。结果A组的NE、E浓度在插管后各时点明显低于B组,A组的MAP、HR在插管后各时点均无异常波动,而B组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全麻药用量和术毕清醒时间A组均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可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循环功能稳定,对生理干扰小,术毕清醒快,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胺酮-丙泊酚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小儿腹部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300例需行腹部手术的1-6岁患儿,分为3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A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骶丛神经阻滞组(B组)、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组(C组),连续监测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观察停药后患儿苏醒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术中呼吸暂停、低氧血症、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C组相比,A组、B组术后苏醒迅速,并且术后烦躁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氯胺酮一丙泊酚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麻醉安全性高,是一种更加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燕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07-1309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开腹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术前)和手术结束后(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含量,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结果两组术后AD、NE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AD、NE水平下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质醇和血糖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皮质醇和血糖水平与术前、观察组比较显著上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开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为全麻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切皮前(T2)、手术30min(T3),手术1h(T4)、手术2h(1.5)抽取血样,所采血样分别送检生长激素(GH)。结果两组患者血清GH含量从T1时间点开始随着麻醉和手术进行逐渐升高并于T4时间点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GH血清含量A组T3〉B组亿,A组T4〉B组T4,A组T5〉B组T5(P〈0.05)。结论全麻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明显减轻术中应激反应,是一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C组)各15例,于麻醉前10 min(T0)、气腹后10 min(T1)、气腹后40 min(T2)和术后10 min(T3)四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GLU)、皮质醇(COR)和儿茶酚胺(CA)浓度,并观察PETCO2、SPO2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与T0相比,A组T1时MAP、HR显著下降(P<0.05),B组T1、T2时MAP、HR、GLU、COR和CA明显升高(P<0.05),C组各时点MAP、HR、GLU、COR和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C组各时点MAP、HR、GLU、COR和CA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地调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不同浓度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应用于上腹部大手术患者的优缺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拟行上腹部大手术患者,分为A、B、C组,每组20位患者,术中A组每60分钟硬膜外给予0.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10ml,B组每60分钟硬膜外给予0.25%的罗哌卡因+0.5μg/m1舒芬太尼10ml,C组每60分钟硬膜外给予10ml生理盐水。分别监测人手术室基础值、全麻诱导前、麻醉诱导插管后、切皮后、手术结束后、气管拔管后各时刻患者的MAP、HR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各组全麻药用量情况,记录3组手术结束后到气管拔管的时间。结果A、B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在气管插管后、切皮后、腹腔探查、气管拔管时段较C组循环波动小(P〈0.05),血流动力学较稳定,而A、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维持期间,A、B组BP和HR较C组相比在低位运行,但均在正常范围。A、B组较C组全麻用药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苏醒质量高,无烦躁、切口疼痛等不适。结论全麻复合0.5%、0.25%浓度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能有效减轻围麻醉期的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麻醉过程平稳,术毕苏醒快,并发症发生率少,术中全麻药用量少,在上腹部大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较理想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0.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异氟醚吸入全麻开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24例大脑半球胶质瘤择期手术患者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12例。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4μgC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行气管插管。吸入异氟醚1.0MAC维持麻醉。切皮前10min,A组用0.5%罗哌卡因40ml头皮切口浸润麻醉,B组用生理盐水40ml切口浸润,两组溶液均加入1:200 000肾上腺素。记录手术前、气管插管后、切口浸润即刻及其后5、10min、切皮即刻及其后5、10min、钻颅骨、切开硬脑膜、缝合硬脑膜、缝合皮下组织、缝合皮肤、手术完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异氟醚吸入浓度,并于术前、气管插管后、切皮后10min、术毕时抽取动脉血测定血糖。结果 A组切口浸润后10min至缝合硬脑膜时MAP、HR均低于B组(P〈0.05〉;缝合皮下组织至术毕时A组的异氟醚浓度低于B组(P〈0.05);B组血糖随切皮刺激强度增高而逐渐升高(P〈0.05)。结论 0.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有效地预防了全麻开、关颅时血流动力学的升高,有利于神经外科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食管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5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加连续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组(B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自主呼吸恢复后15min氧饱和度和潮气量的差异以及拔管后5min、20min意识状态评分情况;随访术后疼痛程度、追加镇痛药情况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A组芬太尼、维库溴铵、咪唑安定的用量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15min后的SPO2%和潮气量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意识恢复在拔管后5min和20min均明显快于B组;A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人食管癌手术,麻醉效果好,综合质量较高,不仅可安全用于老年病人麻醉,而且可能更有利于人体生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得普利麻麻醉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血糖、皮质醇和IL26的影响.方法 40例高血压,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ASAIⅡ~Ⅲ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瑞芬太尼复合得普利麻麻醉,B组吸入全麻,分别于麻醉开始前、气管插管5min后、手术开始0.5h,术后1h后、抽取非输液静脉血,测定血糖(Glu)、皮质醇(Cor)和IL26,同时记录BP、HR.结果 术中B组血压、心率与A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血糖、皮质醇、IL26术中明显降低,而B组升高(P<0.05),且B组血糖、皮质醇、IL26均高于A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得普利麻麻醉可明显抑制应激反应,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应激的影响,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年龄>65岁),随机双盲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每组20例.并于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5 min (T2),气腹后5min (T3),术毕前5min (T4),拔管后5 min (T4)抽静脉血,检测血浆标本中血糖浓度、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白介素-6(IL-6).采用SPSS 10.0及SigmaPlot统计绘图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A组血流动力学气管插管后较B组波动大(P<0.05).A组在T2、T3、T5时血糖浓度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血管紧张素Ⅱ在麻醉后各时间段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T4、T5的IL-6浓度均明显高于T2时的水平(P<0.05);组间比较,B组T4、T5时IL-6的浓度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小于全麻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行神经心理学的测试和采用Newman的方法,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排除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相应药物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硬膜外组和全麻组,硬膜外组又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腰-硬膜外麻醉两亚组;全麻组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全身-硬膜外复合麻醉、全身-腰硬膜外复合麻醉三亚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麻醉前、术后6h、6d的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所有组MMSE评分在术后6h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硬膜外组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无差异(P〉0.05),全麻纽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h全麻组和硬膜外组POCD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无差异(P〉0.05).全麻组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麻和硬膜外组及其各亚组术后6d的MMSE评分和术前无差别.POCD发生率无差别(P〉0.05)。结论老年患者硬外麻和全麻术后早期都可发生POCD,全麻患者较硬外麻患者术后6h的POCD发生率高和MMSE评分低,木后6d不同的麻醉方法对POCD发生的影响和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0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先行硬膜外阻滞再行全麻;对照组仅用全麻。观察和比较围麻醉期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术中麻醉药使用量,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气管插管后、腹腔镜开始时、胸腔镜探查时、气管拔管即刻四个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应激反应小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术毕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镇痛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浓度氯普鲁卡因下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麻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1.0%氯普鲁卡因组(Ⅱ组)、1.5%氯普鲁卡因组(Ⅲ组),记录诱导时异丙酚用量、术中异氟醚呼气末浓度(Enso)、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相关的生命体征。结果患者意识消失时Ⅲ组和Ⅱ组异丙酚用量比Ⅰ组明显减少(P〈0.01)。EnsoⅡ组、Ⅲ组比Ⅰ组和Ⅲ组比Ⅱ组明显降低(P〈0.01或0.05)。术中各个时间点Ⅲ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明显比Ⅰ组和Ⅱ组大,并在几个特定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0%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开胸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开胸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对胸科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Ⅱ级择期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Ⅰ组为静脉全麻组;Ⅱ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于麻醉前、诱导后、开胸后、手术1h及术毕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和ANP的含量。结果(1)ET在Ⅰ组开胸后逐渐升高,手术1h及术毕明显升高(P〈0.05或〈0.01),而Ⅱ组麻醉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开胸后无明显变化。(2)ANP在Ⅰ组开胸后逐渐升高,术毕明显升高(P〈0.01),但Ⅱ组无明显变化。(3)心率和血压在麻醉诱导后均下降,Ⅱ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Ⅰ组术毕明显升高。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ET和ANP调控优于单纯全麻,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