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危重症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抢救方案.方法 对我院2010年5至6月收治的10例危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10例患儿均经病原学检测为EV71感染.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后10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危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并呼吸循环衰竭抢救困难,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液体复苏和硝酸甘油治疗是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肠道病毒71型感染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7月间18例EV71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89%),外地移居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儿童.所有患儿均出现发热及皮疹(100%),合并肺炎5例(28%),肺水肿并肺出血2例(11%),心肌炎5例(28%),病毒性脑炎4例(22%).治愈13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结论 重症病例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肢体抖动、膝反射亢进是重症病例较具特征的表现;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对危重病例的早期发现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病原的基因型.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标本进行EV71检测,RT-PCR扩增VP1基因目的片段测序,确定基因型.回顾性分析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重症病例EV71核酸阳性,测序系C4型.全部病例均有体温异常,早期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受累.起病至出现重症合并症平均时间为1.26d.11例发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4例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11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死亡,1例放弃,11例治愈.结论 重症EV71感染起病初期就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受累,多数发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EV71基因型为C4型.早期识别、及早呼吸支持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0年4月至8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肠道病毒71型( enterovirus 71,EV71)感染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治疗与转归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30例患儿均有皮疹,皮疹不典型者16例,典型者14例;均有发热,热程12h~5d,平均3.8d;肢体抖动22例;呕吐11例;气促22例,节律不整12例,呼吸浅表28例;其中肺出血10例,口吐粉红色泡沫痰5例,由气管插管涌出泡沫样粉红色痰5例,肺部闻及湿哕音、痰鸣音10例;意识障碍24例,其中表现为精神萎靡10例,嗜睡11例,昏迷3例.30例病原学检测均为EV71感染.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使用时间3~60 d.20例无肺出血患儿5d内均顺利撤机,撤机后无需泵雾化治疗;10例肺出血患儿,其中2例无球麻痹后遗症经机械通气治疗2~3周顺利拔管撤机,其中8例有球麻痹后遗症经机械通气3周~2个月撤机带气管导管辅助呼吸,经高压氧等治疗2周~4个月顺利撤管.结论 EV71感染危重症手足口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行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的关键环节,早期行机械通气抢救是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导致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救治体会.方法 选取手足口病定点PICU收治的30例均合并神经、呼吸或循环系统损害的危重手足口病患儿,观察其预后,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儿均给予呼吸机治疗,存活19例,死亡11例.其中6例病情进展迅速,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脑死亡放弃治疗;3例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肠道病毒71 型(EV71)是新型肠道病毒,是手足口病(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EV71 感染所致重症HFMD的高病死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2].有报道指出,几乎重症HFMD患儿均以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EV71 直接侵犯大脑脑干而非免疫反应[3],由此发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本研究发现EV71感染致高位脊髓炎,从而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亦可能是EV71感染病例致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与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可引起手足口病,由于EV71的高度嗜神经性,重症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急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现就EV71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 05 - 01—2010 - 08 - 31日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121例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病例资料。比较重型组和危重型组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 结果(1)危重型组较重型组患儿高热明显(P = 0.002)、皮疹不典型(P = 0.000);(2)120例(99.17%)EV71阳性患儿累及神经系统,主要表现有萎靡(84.30%)、频繁呕吐(65.30%)、肢体抖动(60.33%)和睡眠障碍(53.72%)、查体发现膝反射异常(52.07%);(3)危重型组呕吐、神志不清、肌张力异常、心率异常、血压异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 > 3 s、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胸片提示有肺部渗出性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重型组(P < 0.01);(4)51例(42.15%)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 > 12 ×109/L或者 < 4×109/L;52例(42.98%)患儿血糖 > 6 mmol/L,22例(18.18%)肌钙蛋白-I(cTnI)升高,危重型组的这3项指标与重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 结论 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多累及神经系统,高热、皮疹不典型、频繁呕吐、神志改变、肌张力异常、心率异常、血压异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 > 3 s、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及肺部渗出性病变是手足口病重型患儿进展为危重型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作病原学、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结果 10例中8例为2岁以下儿童,瘫痪前期均伴发热和皮疹,单侧肢体瘫痪占70%,1周左右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恢复,轻症多于1~3个月完全恢复。磁共振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具有高度一致性,提供了神经受累的定位证据。所有病例随访4~12周,7例(70%)肌力恢复至Ⅴ级。结论急性弛缓性麻痹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严重并发症,磁共振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重症手足口病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累及神经系统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 以35例累及神经系统的EV71感染所致重症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 35例中男21例,女14例;<3岁33例;居住农村30例,城市5例.患儿均有手、足、臀部皮疹及口腔疱疹溃疡,但皮疹稀少.发热,热程>3 d;于病程第2-5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12例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出汗、四肢末梢冷等自主神经兴奋表现.血WBC升高25例,血糖升高11例,PLT降低2例,CRP升高13例,脑脊液异常28例,心肌酶谱升高9例,CD4+/CD8 +T淋巴细胞降低21例,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均正常.胸片示单侧或双侧大片阴影5例,心电图异常26例,头颅CT异常3例,MRI异常6例.35例均应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治疗,并予对症治疗.27例痊愈出院,7例遗留迟缓性麻痹,1例死亡.结论 EV71感染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病程第3-5天为高危期,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对患儿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S100B基因rs972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HFMD)的相关性。方法以124例EV71感染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5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S100B基因rs9722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并且74例HFMD患儿进行血清S100B蛋白检测。结果 S100B基因rs9722位点检出3种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与对照组比较,HFMD组患儿S100B基因rs9722位点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1)。重症EV71感染相关HFMD患儿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普通型患儿(P0.05)。与痊愈组比较,HFMD不良预后组的S100B基因rs9722位点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74例HFMD患儿各基因型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以TT基因型最高,CC型最低(P0.01)。结论 S100B基因rs9722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EV71感染HFMD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变化与患儿年龄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探讨CD8+T细胞在EV71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38例,其中普通型33例,重型45例,危重型60例。患儿年龄9个月~5岁。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中CD8+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各年龄段健康儿童CD8+T细胞参考值相比,除~2岁年龄段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明显,~5岁年龄段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减低外,其他各年龄段各病情患儿中CD8+T细胞均增高或略高。其中,9~15个月普通型、重型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均较明显,而危重型患儿略增高;~2岁患儿随病情加重CD8+T细胞增高幅度逐渐减低;~5岁年龄段患儿,普通型增高不明显,重型略高,危重型减低。~2岁年龄段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P均﹤0.05);而其他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CD8+T细胞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P均﹥0.05)。结论 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与患儿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2岁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体内CD8+T细胞的表达减低与患儿病情发展至重症相关,推测CD8+T细胞在~2岁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很可能发挥重要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
Yang ZH  Zhu QR  Li XZ  Wang XH  Wang JS  Hu JY  Tang W  Cui AL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目的对上海地区2002年4—6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疱疹液、粪便、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分别用肠道病毒组合血清、肠道病毒71型(EV71)单价血清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单价血清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中和试验定型;对不能定型的病毒株再分别用EV71和CA16的VP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结果从72例患儿共采集102份标本,由其中67例患儿的91份标本分离到病毒;所有分离到的病毒株均不能用血清学方法进行定型;进一步经RT—PCR检测,58例为CA16,9例为EV71,二者之比为6.4:1;其中2例的EV71病毒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序列分析,认为属新的C4基因亚型;在EV71阳性病例中1例并发脑炎,出现抽搐、休克、昏迷、呼吸衰竭。结论从该组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到的主要病原是CA16和EV71;在上海地区首次报道与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合并重症脑炎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儿童手足口病,尤其是重症病例的防治经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4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26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居住地、接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临床转归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患儿年龄4个月~11岁,1~5岁患儿占该病发病人数的87.6% (233/266);城郊及农村病例多于市区,二者比例为3∶1;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以脑膜脑炎、脑炎、脑脊髓炎为主,该类患儿可伴有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增高.40例患儿病原学检查发现12例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阳性,28例为柯萨奇病毒A16型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2例EV71感染的患儿均出现脑膜脑炎、脑炎或脑脊髓炎,其中1例为脑干脑炎.结论 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为1~5岁的儿童,城郊及农村是该病防治的重点区域;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该病主要并发症,尤其见于EV71感染.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长春市儿童医院2009至2010年住院的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病原情况.方法 采集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HFMD患儿1 862例的临床资料及患儿粪便和咽拭子标本,用RT-PCR方法对1 514份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犁(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A16)扩增,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对530份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HFMD住院数2009年687人次,2010年1 175人次;其中重患率2009年6.26%( 43/687),2010年为16.51%( 194/1 175).季节分布:2009年6月及2010年6、7、8月为发病高峰月份.性别分布男1 241例,女621例.发病平均年龄(28.32±15.22)个月.城乡分布为1∶1.05.临床表现:100%出现皮疹;就诊时首发症状发热55.69%(1 037/1 862)、神经系统症状6.07% (113/1 862)、呕吐1.41% (26/1 862).病程中出现心肌损伤547例(29.41%),神经系统并发症548例(29.43%),呼吸系统并发症82例(4.39%).病毒分离阳性166例,阳性率31.32%.2009年EV71检出率9.62%,CoxA16检出率10.57%:2010年EV71检出率32.52%,CoxA 16检出率39.53%.结论 小儿HFMD发病数2010年较2009年增多,重患率亦增高;在夏秋季对发热患儿应注意HFMD;HFMD可引起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器官损害,重症患儿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HFMD病原呈现多样性,以EV71和CoxA16为主,重患多数为EV71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病原学确诊为EV71和CA6感染的病例,分为EV71组和CA6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流行特征和预后。结果共确诊HFMD住院患儿887例,其中EV71组438例(49.4%),CA6组43例(4.8%)。1EV71组和CA6组平均年龄分别为(17.6±8.7)和(27.2±18.2)月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两组流行时间不同,CA6组以1~3月所占比例最大,EV71组主要集中于4~7月。3发热、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呕吐、惊跳及肢体抖动)在CA6组发生率明显低于EV71组(P均0.05),且意识障碍仅见于EV71组。4CA6和EV71组主要表现为手足疱疹、口腔疱疹和臀部皮疹,CA6组还更表现为躯干、四肢和口周皮疹。CA6组疱疹比例(23/43,53.5%)明显高于EV71组(49/438,11.2%)(P0.001)。5CA6组均痊愈,并完成随访;EV71组428例(97.7%)痊愈,1例(0.2%)死亡,347/437例(79.4%)完成随访。CA6组后期脱甲和脱屑的发生率均较EV71组明显增高(P均0.001)。CA6组均无后遗症;EV71组肢体瘫痪8/437例(1.8%),癫1/437例(0.2%)。结论EV71和CA6感染所致的HFMD好发于不同季节,与EV71感染相比,CA6感染患儿年龄偏小,皮疹广泛,形态多样,脱甲及脱屑发生率高,神经系统受累较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深圳237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血清型基因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5  
目的:了解该地区手足口病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明确其肠道病毒血清型分布。方法:分别在肠道病毒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CAV16和EV71 VP1区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建立RT-nPCR检测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人进行肠道病毒基因检测,鉴别其血清型,根据血清型不同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237例手足口病均有口腔黏膜疹和手足皮疹,发热141例(59.5%),低热为主,6岁以下占94.5%,以春夏季节为多(67.9%)。肠道病毒通用引物RT-nPCR检测阳性133例(56.1%),其中EV71 38例,CAV16 64例,二者均阴性31例。12株肠道病毒PCR阳性产物基因克隆、测序,证实分别为EV71 5株、CAV16 5株、ECHO13 1株、CAV5 1株。结论: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AV16为主,另有CAV5,ECHO13,临床症状与肠道病毒血清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主要通过影响脊髓灰质和延髓,导致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并可出现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重症手足口病存在一些早期的高危因素,但其诊断标准尚未统一,目前主要根据其特殊的临床症状来识别.该文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免疫检测、诊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改善其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