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我科1994年至2002年7月末所收治的147例新生儿死因进行回顾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新生儿死亡率占儿童死亡率65.63%,新生儿发病以男性居多,男女之比为2.06:l。生后一周内死亡占63.39%。其中3天内死亡占一周内死亡的75.49%。农村城市之比为3.03:l。死因疾病,依次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畸形。调查表明,加强围产期保健和胎儿宫内监护,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倡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隔离患者,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性疾病;加强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护理,提高成活率,才能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无锡市新生儿死亡原因,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无锡市2000-2006年新生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总死亡率为4.68‰,1107例死亡的新生儿中,早期新生儿867例,占78.3%,死亡率为3.7‰,晚期新生儿:204例,占21.7%,死亡率为1.02‰,7年来新生儿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死因:新生儿以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和先天异常为主。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窒息、早产,防止孕期感染,做好针对性筛查,预防先天异常的发生,是降低新生儿尤其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儿死亡原因,为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供对策。方法对2007~2008年期间死亡的5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产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儿死亡率占新生儿死亡数的52.89%,死亡原因顺次为肺透明膜病、感染、窒息、肺出血、颅内出血等。结论加强产前保健措施,减少早产儿发生率,加强产儿合作,提高窒息复苏水平,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76例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6例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马金容潘榕围产期新生儿指出生后至7足天的围产儿。围产期新生儿死亡是影响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现将76例围产期死亡的新生儿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1991年1月~1996年4月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减少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1年至2005年10月在该院妇产科分娩的72例围生儿死亡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死胎36例,占围生儿死亡总数的50%,死产24例,占围生儿死亡总数的33.33%,新生儿死亡12例.占围生儿死亡总数的16.67%。死亡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胎儿畸形、胎盘因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及其他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及优生知识的宜教和咨询,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前提;进一步加强孕期胎儿监护措施,及时发现并纠正母儿异常情况,提高产前诊断及产科医疗水平,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也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加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笔者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6月来发生的109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00~2004年章丘市常规报告系统收集的婴儿死亡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本市降低婴儿死亡率干预措施,推广婴幼儿保健适宜技术,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提供依据。1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源于章丘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2000~2004年婴儿出生、死亡报告簿(卡)及逐年整理上报的年报表。2结果2.1婴儿、新生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全市2000~2004年活产数为52742例,婴儿死亡660例,平均死亡率为12.51‰;新生儿死亡524例,新生儿死亡率为9.94‰;早期新生儿死亡(7天内)400例,死亡率为7.58‰。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9.40%,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6.34…  相似文献   

8.
赵霞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74-275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降低围产儿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围产期标准,对我院10年间168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23574例,死亡168例,围产儿死亡率7.12‰。其中死胎130例,死产6例,出生7d内新生儿死亡32例。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儿畸形、脐带因素、早产。结论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监护、高危妊娠的管理,按时产检,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0年1月初至1992年12月底共收12岁以内住院病人7210例,死亡66例。其中新生儿818例,占儿科总人数的11.35%,死亡35例,死亡率4.28%,占死亡总数的53.03%。为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疾病防治水平,特将818例新生儿住院病例及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娅  陈静 《重庆医药》2009,38(16):2122-2123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脑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活产婴儿的质量,现对本院妇产科出生的598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的各种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新生儿窒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我院产科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9%,死因顺位为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畸形、其他。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预防早产,注重早产儿的监护,积极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疾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荥阳市1997、1998 两年间死亡的5 岁以下儿童298 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年间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81-27% ,占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2-82% 。新生儿死亡原因顺序:早产、肺炎、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和意外死亡。提示: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及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强ARI标准病例管理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ICU中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加强围产保健,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本科于1998年1月~2004年12月在NICU中死亡的新生儿病因及其相关因素,并予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顺序为:窒息及其并发症,早产儿或/和低体重儿,感染性疾病及其它原因。其中男性及农村新生儿死亡率较高。结论加强围产保健,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围产保健,预防窒息、早产,加强高危儿的护理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围生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生期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对2000~2005年的161例围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围生儿死亡率为7.49‰,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窒息、胎盘因素、脐带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重视高危孕产妇筛查、监护、追踪管理,积极治疗妊娠期并发症和高危新生儿,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唐召秋 《首都医药》2013,(14):37-37
目的分析山东省平度市2009~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山东省平度市2009~2012年5岁以下205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山东省平度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为4.32‰;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分别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0%和84.39%;男童死亡率(57.56%)>女童(42.44%);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是主要死因。结论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因此应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新生儿复苏等适宜技术培训,大力宣传与指导孕期保健知识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寻找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提高产科质量,对我院111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的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1~2005年廉江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1~2005年全市平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5.41‰,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为61.23%,死因顺位为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结论廉江市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主要以新生儿为主,提示我们应重点加强肺炎的防治,尤其新生儿肺炎的防治,减少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妇幼保健质量和产儿科人员技术水平等措施,以便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密切关系。对174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求找出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期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1~2006年分娩的74例围产儿死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分娩围产儿8203例,死亡74例,死亡率9.02‰,其中死胎41例(占55.41%);死产3例(占4.05%);畸形引产17例(占22.97%);早期新生儿死亡13例(占17.57%)。围产儿死亡原因顺位为胎儿畸形、母体因素、脐带因素和胎盘因素。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有:孕产妇的文化素质、孕期接受围生期保健次数和医疗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结论①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孕产妇文化素质及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接受围生期保健;②开展优生优育咨询,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和宫内诊断技术,减少孕足28周畸形儿的治疗性引产数;③提高医疗保健人员诊疗技术水平,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严格遵守高危妊娠转诊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谢琴  魏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553-2554
目的 了解重庆市渝北区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及主要死因,为降低死亡率提供决策和依据.方法 用死亡率、死因构成比等对重庆市渝北区2007-2011年儿童死亡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50%,其中婴儿死亡率为0.32%,新生儿死亡率为0.20%;先天性心脏病及发育畸形是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结论 5岁以下儿童死亡仍以新生儿、婴儿为主.因此,做好三级预防工作,加强产、儿科质量建设,减少新生儿及婴儿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