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苏丽玉  陈亚娜 《中外医疗》2021,40(11):139-141,14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案进行护理,研究组给予院前急救方案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院前抢救、运转成功率、临床指标、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2.
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WHO资料统计,心肌梗死患有40%~60%在发病最初几小时内死亡(40%的患死于发病后15min内),而70%因来不及到医院就诊死于家中或现场,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患的院前急救尤为重要。现对我院急救中心1999年1~12月对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 )是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急症 ,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 ,提高抢救成功率。我中心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院前急救 4 8例AMI,现将抢救情况和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4 8例中男 38例 ,年龄 38~ 84岁 ,平均(5 7 4± 8 7)岁 ;女 10例 ,年龄 5 3~ 6 7岁 ,平均 (5 9 0±6 1)岁。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后经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动态变化或冠脉造影证实。1 2 抢救措施 :(1)急救医护人员到达后经询问、体检及心电图检查 ,做出初诊。 (2 )吸氧 ,建立静…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针对创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间沈阳急救中心收治的患者2 592例,均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探讨分析其年龄、性别、院前急救时间、致伤原因、病种及院前急救护理结局.结果 2592例创伤患者中以男性为主,年龄以15~60岁多见,15~40岁占比38.00%...  相似文献   

5.
贾巧叶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794-4795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案及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护理纠纷。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8月—2011年12月1 024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严重创伤患者的致伤原因、伤情、急救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1 024例创伤患者中,抢救危重患者430例,成功403例,死亡27例,抢救成功率为93.72%。结论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护士应当掌握院前急救的各种措施,熟练院前急救的各项操作,培养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力,为严重多发创伤患者成功救治争取宝贵时间,从而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叶惠娟 《吉林医学》2013,(33):7082-708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分为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与对照组(患者被家属送到急诊科救治),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为家属送到本院急诊科救治,给予常规院内救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救治,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 d后胸痛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 d内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减少胸痛发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3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院前急救的现场急救和转运护理,缩短从症状到救治的时间,有效减少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现场急救和转运护理。结果: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安全到达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快速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护理可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降低临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让大家熟悉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流程,实施专业的有效的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建立一条急救流程:一般急救护理包括评估病情,吸O2,镇静止痛,建立静脉通路用药,控制出入水量,监测病情等→院前溶栓→院前PTCA、PCI准备,送介入中心或安全护送病人入院治疗。结果院前接诊救治87例病人,82例成功救治,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94.3%。结论重视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循证护理,可快速有效实施抢救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挽救病人生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前急救。方法阐述院前对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准确的诊断,鉴别诊断,积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及护理经验。结果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是最初和最重要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院前急救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是部分心肌血供不能维持细胞的重要功能,导致不可逆心肌损害,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其在发病初期发生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特别是大多数情况下该病在院外突然发生,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需要及时院前急救和护送,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现将本科近两年来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68例AMI患者(观察组)与自行入院的70例患者(对照组)的抢救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短(P<0.05),入院前和入院后死亡率低(P<0.05),存活率高(P<0.05)。结论:院前急救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提高了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0例院前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前救治方法,对该病的发病特点、发生机理、诊断要点及院前急救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观察对象:符合WHO关于AMI的研究中规定的诊断标准,年龄40~60岁的中年患者。诊疗方法: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心电图表现特征及病史快速诊断后给予高流量吸氧开通静脉通道。扩冠及对症处理,并配合心理治疗,严密监护下转送医院。结果:10例患者救治后明显好转8例,2例有所好转。结论:中年患者是特殊年龄组,其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症状重,多有不良病史,且易出现恶性事件。但是并发症少,阻塞血管单一,各脏器功能较好。院前及早进行医疗干预预后良好,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在AMI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探讨AMI患者更好的院前急救方法。方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7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以2008年11月-2010年11月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护理。比较患者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惠 《河北医学》2009,15(5):601-60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对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效果。结果: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评估疾病等综合措施进行急救,并安全转运到医院进行急诊就治.结果:所有患者经综合措施急救后,50例(96.2%)患者救治成功,2例死亡,死亡率为3.8%.结论:采取综合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电监测及精心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24h不间断连续床旁监测,根据病情实施相应护理。结果与结论:设立中心监护病房,实施床旁24h不间断连续床旁监测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方法62例无溶栓禁忌症患者均给经鼻导管吸氧,肠溶阿司匹林300 mg嚼服,0.9%NS 20 ml 尿激酶50万U静脉注射,继以尿激酶100万U加入80 ml生理盐水经输液泵静脉输注溶栓治疗。计算发病30 min溶栓,30 min~2 h、2~4 h、4~6 h及6~8 h内溶栓再通率,并把4 h内溶栓病例与4~8 h溶栓病例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4 h内溶栓再通率75%,4~8 h溶栓再通率4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尽早溶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三年收治的39例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护理好转出院32例,死亡7例,病死率17.9%。结论经过早期临床观察及急性期、恢复期等环节的细心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疾病好转率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院外溶栓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院外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其生存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呼叫120后在院外进行静脉溶栓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观察组, 80例未溶栓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 并按发病至静脉溶栓开始的时间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30例), B组(34例), C组(36例)。观察溶栓后冠脉再通率、心功能、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及院内病死率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A、B、C3组) 患者之间在再通率(分别为76. 67%、52 .94%、38 .89% ) 及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溶栓组与非溶栓组之间在再通率(分别为65. 00%、21 .25% ) 及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无禁忌证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适宜院外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的时间越早, 冠脉再通率及生存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岁)53例作为青年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岁)60例为老年组,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青年组男性、吸烟、饮酒、劳累、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典型胸痛、单支病变病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低于老年组。结论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冠心病家族史、超重、高血脂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年AMI症状典型,多为首次发病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为主。应针对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加强预防,积极诊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