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韦伟  卢思稼 《广西医学》2014,(11):1634-1636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比分析315例低血糖症新生儿(观察组)与315例同期血糖正常健康新生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中症状性低血糖症115例(有症状组)占36.51%,无症状性低血糖症200例(无症状组)占63.49%。有症状组临床表现为吸吮无力65.22%、震颤53.91%、嗜睡37.39%、尖叫17.39%、发绀13.04%、抽搐10.43%。有症状组低血糖诊断时间、持续时间与无症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的低血糖初发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无症状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孕期母亲糖尿病、孕期母亲高血压、胎膜早破、喂养不耐受、喂养不当、低体温、感染和低氧血症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体温、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当、孕期母亲糖尿病是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加大对新生儿血糖监测的力度,尤其是对早产、低出生体重、低体温和孕期母亲糖尿病的新生儿,并且提倡及早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
早产是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早产原因至今不明,本文就早产儿PROM及感染所致围产儿不良预后及保胎治疗进行初步探讨。资料与分析1.1992年本院共分娩5282个婴儿(附致死畸形),其中早产儿178例发生率3.4%,足月儿5104例,早产儿围产儿死亡62例为34.8%,(与转院来自基层较多有关),其中新生儿死亡占371%(23/62),死产8·l%与足月地比较差异显著。表1早产地与足月儿围产地预后比较’2.早产与PROM感染关系,本组早产发生第一原因是PROM共58例占32.2%,PROM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及感染致围产儿死亡与足月儿比较有明显…  相似文献   

3.
极低出生体重儿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来成  李军黎  龙敏跃 《广东医学》2007,28(8):1325-1326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围生期及临床特点,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VLBWI(含12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情况、母孕期情况及新生儿临床特点.结果 胎龄小于31周者占61.9%,小于胎龄儿占15.5%,15.5%为多胎;16.5%有胎盘早剥史,13.4%有胎膜早破史,19.6%母亲有妊高征;36.1%有窒息史;产科异常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低体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暂停、贫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小胎龄、低体重、NRDS及休克是VLBWI主要死亡原因.结论 加强高危妊娠监测,预防早产是改善VLBWI预后的根本措施,提高新生儿窒息、NRDS和休克的防治水平是提高VLBWI存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入院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ELBWI生后1 h内测量患儿肛温,评价入院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入院低体温对早产儿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 共纳入159例ELBWI,死亡29例(18.2%)。其中<35.4 ℃组17例(10.7%)、35.5~35.9 ℃组51例(32.1%)、36.0~ 36.4 ℃组64例(40.2%)、36.5~ 37.5 ℃组27例(1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剖宫产, 5分钟Apgar评分≤7分,与入院低体温独立相关。入院体温过低会增加早产儿败血症,24 h内呼吸机应用率。 结论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ELBWI入院低体温发生率仍然很高。入院低体温与高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有关,需要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来降低体温过低。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寒冷损伤为低体温所致,病情严重者出现新生儿硬肿症,以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多见于重症感染、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严重低温、硬肿症者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我院新生儿科于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该病患儿47例。以下是笔者对该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35 897例足月新生儿体重数据分析以了解不同性别、胎龄、产次、产妇年龄和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某地级市各级医院住院分娩,产妇无并发症和合并症,足月且活产无严重畸形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采用SPSS 21.0软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分析并绘制曲线图。结果 (1)获得35 897例正常妊娠37~42周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334.38 g,男婴18 738例(占52.20%),平均出生体重3 390.35 g;女婴17 159例(占47.80%),平均出生体重3 272.48 g;女婴平均出生体重小于男婴117.87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婴女婴体重均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40岁之间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较为稳定,但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妇的年龄之间的关系无明确结论。结论 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性别、胎龄有明显关系,与胎次有一定关系,与产妇年龄关系暂不明确。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的低体温(肛温<35℃)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作者对78-79年冬季因低体温而住院的50名伊拉克新生儿的发生原因等做了研究。50名新生儿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分布为1天-28天。大多数在家接生,出生时的体重不清,入院时26例体重<2. 5kg,可能出生时体重不足。  相似文献   

8.
向云 《中外医疗》2011,30(2):1-2
目的了解早产的原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探讨临床治疗的方法措施。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分娩总数3315例,其中早产200例(早产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我院住院分娩无产科并发症与合并症,年龄相仿,足月分娩的孕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组早产孕产妇200例,分娩早产儿210例,包括10例双胎,早产儿死亡31例,早产儿病死率9.698%。同期对照组200例早产孕产妇,分娩产儿204例,围生儿死亡6例,足月围生儿病死率2.94%,经χ2检验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200例早产中阴道自然分娩181例,占90.5%,剖宫产19例,占9.5%,分娩新生儿210例,发生新生儿窒息72例,新生儿窒息率19%。新生儿死亡31例,孕周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病死率越高。结论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尚不清楚,胎膜早破及双胎较常见,防治早产是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与新生儿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生后5 d内新生儿任意1次尿液,不少于3 mL,离心留取上清液做试验,测定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早产新生儿尿β2-微球蛋白量明显高于健康足月新生儿,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窒息新生儿尿β2-微球蛋白量明显高于健康足月新生儿,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产新生儿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明显低于健康足月新生儿,而窒息新生儿由于缺血缺氧导致肾小管功能受损害,使其重吸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宁夏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为提高围产期新生儿救治水平,减少新生儿死亡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执行,对2016-2020年宁夏新生儿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6至2020年度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先天异常,肺炎,其他新生儿疾病等成为影响宁夏新生儿主要死因,其中2016年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占比29.19%,位居新生儿死亡首位。2017年出生窒息位居新生儿死亡首位,占比29.38%,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城市与农村诊断医院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死亡地点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和出生缺陷儿是新生儿死亡干预的重点对象,应重视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孕产期保健及对各级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79例新生儿硬肿症,并用χ2法统计分析。结果:早产是首要因素,占77.22%,且与硬肿程度高度相关(P<0.01)。感染和窒息因素分别占56.96%和41.77%,与对照组相比,其硬肿程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季节性因素与硬肿症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避免早产、防治围产期感染和缺氧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林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7):207-208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原因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5例新生儿肺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新生儿肺出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围生期窒息缺氧、低体温、酸中毒等有关。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愈高。早发现、早应用机械通气,预后好。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早产;对不可避免的早产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生后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熟练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方法,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严重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是防止新生儿肺出血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不同部位体温测试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37-2238
目的:比较新生儿不同部位测量的体温差异,探讨最适合新生儿的体温测量部位。方法:对286例新生儿进行肛温、颌下温、腋温测试,并进行对照。结果:颌下温和腋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肛温高于颌下温和腋温(P<0.05)。结论:采用新生儿颌下温测量是准确、简便、安全、快捷的测量方法,可以代替腋温,必要时可加测肛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温度测量临床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26例新生儿进行不同部位体温观测,比较不同情况下臀部皮温与腋温和肛温的关系。结果:不同一环境温度下相同部位体温比较,腋温、肛温及臀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臀温与腋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同一环境温度下相同部位体温比较,腋温、肛温及臀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臀部皮肤测温法可替代腋温测量法,能客观地反映新生儿体温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4种疾病危重评分方法对NICU内小早产或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8月我院NICU救治的74例胎龄<31周或出生体质量<1 500 g早产儿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RIB)、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CRIB-Ⅱ)及新生儿多器官功能障碍(NEOMOD)评分。结果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显示,死亡组评分明显低于非死亡组(t=9.028,P<0.01);具备单项指标越多,死亡率越高(χ2=6.317,P<0.01)。死亡组CRIB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t=-5.245,P<0.01);≥6分组病死率较≤5分组高(χ2=20.23,P<0.01)。死亡组CRIB-Ⅱ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t=-5.413,P<0.05);≥6分组病死率较≤5分组高(χ2=11.11,P<0.01)。死亡组NEOMOD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t=-10.092,P<0.01);≥6分组病死率较≤5分组高(χ2=41.26,P<0.01)。CRIB、CRIB-Ⅱ、NEOMOD与新生儿疾病危重评分均呈高度负相关(r=-0.774~-0.386,P<0.05)。对新生儿疾病危重评分、CRIB、CRIB-Ⅱ及NEOMOD进行ROC曲线分析,4种评分方法对预测小早产或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风险均有显著意义(P<0.01);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3(SE 0.033)0、.814(SE 0.051)0、.807(SE 0.051)与0.949(SE 0.022)。结论 4种评分方法均适合我国新生儿临床实际,对小早产或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危险度有很好的预测价值,评分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及NEOMOD评分对小早产或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的发生与季节的关系,并分析其母儿近期结局。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的孕产妇279例及同期广州气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9例不明原因自发早产中春季发病57例,夏季发病89例,秋季发病69例,冬季发病64例。在平均气温最高时(7月),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的发病率也达到高峰(1.07%)。夏季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发病率(1.05%)高于春季(0.75%)和秋季(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季节气候的早期早产组、中型早产组、轻型早产组的发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出生的新生儿转科率高于春季、夏季和冬季(P<0.05)。而各季节发病的孕产妇的情况及新生儿出生的性别,体重及1、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的发病具有季节性,以夏季发病率最高。建立该病发病的季节模式,有助于预防早产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轻家庭与国家的经济及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7.
张成兰 《黑龙江医学》2002,26(12):969-969
新生儿硬肿症 ,现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 ,其发生与寒冷、早产、缺氧和感染有关。本文通过 30例该病患儿的发病情况 ,就病因与治疗分析如下。1 资料与结果1 1 对象1990~ 2 0 0 0年 ,我院收治新生儿硬肿症 30例。诊断依据1990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订的新生儿硬肿症诊断标准。1 2 方法对硬肿症患儿进行季节、胎龄、出生体重及年龄等相关因素分析。1 3 结果发病季节 :冬季发病 2 3例 ,占 76 .7% ;春季发病 4例 ,占13.3% ;秋季发病 3例 ,占 10 %。胎龄 :早产儿 16例 ,占 5 3.3%。出生体重 :低体重儿 11例 ,占 36 .6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孕妇宫内感染解脲支原体 (Uu)后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利用 PCR技术检测 46例足月新生儿胎盘组织、脐静脉血及咽吸出物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结果 :Uu+的胎盘平均重量与 Uu-的胎盘平均重量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胎盘 Uu+的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较 Uu-的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 41 1 g,差异显著 (P<0 .0 5)。足月小样儿胎盘 Uu感染率为75% (3/4) ,而足月正常儿胎盘 Uu感染率为 2 1 .43% ,差异显著 (P=0 .0 4 9)。咽吸出物、脐血 Uu+的足月新生儿平均体重虽然较 Uu-组低 ,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宫内胎盘 Uu感染可致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病变与早产低体重儿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者,早产儿占66.7%(24例),低体重儿占69.4%(25例),足月正常体重儿占30.5%(11例)。早产儿、低体重儿肺出血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正常体重儿(P<0.01)。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是发生肺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许萍  梅灏  罗应琴 《吉林医学》2013,34(7):1306-1307
目的:探讨新生儿的硬肿症病因、防治措施。方法:对132例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新生儿硬肿症,治愈好转115例,死亡8例,放弃治疗9例。结论:预防早产、减少低体重儿的发病率,重视保暖,预防窒息、有效控制感染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低体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