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及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阁  岑瑛 《四川医学》2005,26(1):112-114
恶性黑色素瘤(me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多发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在恶性肿瘤中其发病不到2%。恶性程度高,发生往往比较隐匿,组织结构多样。近年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MM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MM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病死率仍很高。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郎中亮  王明刚 《安徽医学》2018,39(1):120-122
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 ,MM)是来源于皮肤和其他组织黑色素细胞高度恶化、发病隐匿的肿瘤. 近年来,MM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MM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浅色皮肤人群中更为高发[1]. 据美国统计数据[2-3]显示,在MM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如病理、原发部位及疾病预后等)上,种族人群间存在较大差异. 本综述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预后几个方面阐述我国MM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朴东明 《延边医学院学报》1991,14(2):152-154,142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以下简称 MM)有时难以与癌、肉瘤、淋巴瘤鉴别,尤其是转移的无色性 MM.MM 与其他肿瘤鉴别的传统方法有 Masson-Fontana 银染色,Dopa 氧化酶法等,由于 Masson 银染色与  相似文献   

4.
<正>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在我国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包括皮肤及脏器;不论是细胞形态,还是组织结构,其多样性变异造成病理诊断的困难已越来越引起皮肤科医师的重视。尤其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开展以来,MM的确诊率显著提高,同时MM所引起病理诊断上的错误却较严重。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40例原发于皮肤MM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探讨其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刘杰  罗波 《重庆医学》2015,(20):2878-2879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来源于鳞状上皮基底层处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其侵袭性高,预后较差[1].其发病率仅占皮肤恶性肿瘤的5%左右,但却占死亡构成比例的75%[1];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升高的趋势[2].由于肿瘤早期体积小,病变部位隐匿,常因远处转移病灶而被发现.MM皮损及瘤细胞形态多样,其确诊及鉴别诊断依赖临床表现和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分析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的1例转移性MM,探讨FNAC涂片中细胞形态与人黑色素瘤抗体-45(HMB-45)和黑色素-A(Melan-A)标志物在诊断转移性MM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极其罕见的肿瘤,分为原发性颅内MM和转移性颅内MM[1].其恶性程度高,病程短,进展快,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早期明确诊断和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现回顾分析1990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14例病理确诊的颅内M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影像及诊治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在白色人种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在我国的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一般在就诊时往往为时已晚。CMM恶性程度高,晚期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早期诊断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严森林 《海南医学》2021,32(3):354-358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多发生于皮肤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病率正逐步升高,为皮肤的首位致死性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热疗及免疫治疗等.目前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免疫和靶向治疗的药物包括细胞因子、激酶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本文对上述药物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本同源物增强子(enhancer of rudimentary homolog, ERH)基因敲除对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MM)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H在MM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ERH的表达与MM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sh-ERH转染MM细胞系,分为Lvsh-NC组和Lvsh-ERH组;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比率和凋亡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抑制ERH对MM细胞系中p21、CDK2、Cyclin E、Cleaved-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ERH在MM组织中的表达上调(P<0.001),ERH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转移风险相关(P<0.05)。Lvsh-ERH转染MM细胞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01);与Lvsh-NC组相比,Lvsh-ERH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且细胞周期阻滞...  相似文献   

10.
<正>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好发于皮肤,发生于黏膜者少见且组织学变异很大,给病理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容易误诊和漏诊。本研究收集了鼻腔、直肠肛管、阴道、眼球等处黏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11例,分析其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及鉴别诊断。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3年经病理确诊为黏膜原发性恶性  相似文献   

11.
冯志清  张莹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2):99-100,132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又叫黑素瘤(melanoma)、黑素肉瘤(melanosar-coma),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黑素细胞肿瘤,皮肤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病例中恶性黑色素瘤占到90%。Mm是由位于表皮基底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以面部及足跟部多见,多由痣或色素斑恶变而来。Mm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发生淋巴和血道转移,且多向肝、肺、肾、脑等处转移,也有少量报道转移至胃肠、  相似文献   

12.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以下简称恶黑(MM),为来自能产生黑色素的细胞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也发生于近皮肤被复鳞状上皮的粘膜,如结合膜、外阴、口腔、鼻腔、肛管,偶见于食管、支气管和胆道;此外还可发生于眼球内,软脑膜和畸胎瘤等处。恶黑的发病率在全世界以澳大利亚奎斯兰(Queensland)为最高,达16.4人/10万/年(1972)。我国较少,据上海市1974年统计为0.41/10万/年。由于寿命延长,诊断水平提高,恶黑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例如挪威195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患者出院注射干扰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出院后行干扰素持续治疗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治疗和护理结局,总结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结果:36例患者均遵医嘱完成用药,用药期间出现发热11例,疲乏18例,干扰素注射部位硬结3例,心理不良情绪2例。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MM患者出院后干扰素治疗依从性,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NFATc3在不同恶性程度的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转移(11例)和未转移(20例)MM组织及癌旁组织(3例)石蜡切片;对比不同恶性度MM细胞系,运用免疫组化染色、Crispr/Cas9敲减技术并转染细胞,通过qPCR、Wester blot...  相似文献   

15.
张玲 《吉林医学》2013,(32):6875-6876
<正>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恶性肿瘤。笔者收治1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患者,2002年至今生存状况良好。患者家属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高度参与在恶性肿瘤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治疗转归能产生较大的良性作用。现重点将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内容部分整理如下,以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恶性黑色素瘤是源自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其中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且发病率逐渐增加.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家族A1(melanoma?associated?antigen?family?A1,MAGEA1)是MAGE-A基因亚家族的成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但其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Fas和Fas配体(Fas/FasL)在人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按不同病理分级,将标本分为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伴淋巴结转移组(A组)、MM无转移组(B组)、良性黑素细胞痣组(C组)和良性黑素细胞痣旁正常组织对照组(D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在4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用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其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Fas/FasL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有明显差异,Fas在A、B、C、D 4组中表达率分别为31.25%、57.89%、76.19%、92.85%(P<0.01),而FasL在上述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75.0%、52.63%、19.04%、3.57%(P<0.01).AI比较:C组明显高于D组(t=3.054,P<0.01),B组高于D组(t=2.018,P<0.05),同时C组高于A组(t=2.051,P<0.05).结论 Fas/FasL表达情况反映黑色素瘤恶性程度,细胞凋亡的异常与黑色素瘤发展等过程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恶性黑素瘤诊断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松 《医学综述》2000,6(8):374-375
<正>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简称恶黑,多发生于皮肤,占皮肤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占6.8%~20%)。近年来,恶黑的发生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据美国1991年报道约为过去40年MM总和的3倍,特别指出其显著上升的原因,尤其是太阳黑子的活动以及臭氧层变薄,使得地球表面紫外线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发病范围较广,占恶性肿瘤的1%~2%,多发于皮肤,其次好发于眼,肛门直肠占第三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自1857年Moore报道第一例以来,到1982年Boliver搜集文献,125年间共报告457例。国内刘志峰搜集至1991年以前40年文献共计160例,文献显示恶性黑色素瘤占肛管直肠恶性肿痛的0.4%~1.6%;也有的资料统计为0.1%~3.0%。  相似文献   

20.
毛爱迪 《重庆医学》2021,50(20):3581-3585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由皮肤和其他器官的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MM的治疗选择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目前临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近年免疫、靶向治疗成为MM患者改善预后的新方案.故本文探讨了MM的各种免疫、靶向治疗及联合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