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且双胎均活产的双胎妊娠孕妇2 035例及其4 070例活产新生儿,其中211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窒息组,余未发生窒息的3 859例新生儿作为非窒息组。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
... 相似文献
2.
545例新生儿窒息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为防治新生儿窒息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337例活产新生儿中545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从2001年至2006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2.13%(113/5298)降至0.35%(37/10466)(χ^2=97.560,P〈0.01)。男婴窒息发生率为1.43%(503/33723),明显高于女婴的0.95%(208/2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70,P〈0.01)。产钳助产组的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官产组及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35,P〈0.01)。早产儿窒息发生率为3.46%(70/2023),明显高于足月儿窒息发生率(1.09%,475/43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1,P〈0.01)。自然分娩活婴中应用无痛分娩者窒息发生率为1.61%(111/6895),明显高于非无痛分娩儿的窒息发生率(1.09%,216/19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1,P〈0.01)。在545例窒息新生儿中,引起窒息的前七位影响因素依次为胎儿窘迫、脐带异常、胎膜早破、母妊娠及内科合并症、早产、巨大儿及胎盘异常。新生儿并发症依次为肝功能受损、代谢及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肌损害、肾功能异常。结论重视新生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积极防治窒息后的器官功能损伤,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及产儿合作,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前、产时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的40 319例活产新生儿,根据是否发生新生儿窒息分为窒息组(1415例)和非窒息组(38 904)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对发生窒息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5%,子痫前期、子痫、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贫血、臀位均为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190、9.405、2.067、2.384、3.309、1.524、1.679,P均<0.05)。 结论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因素,以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建秀 《中华临床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12(6):1115-11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45例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与孕周:新生儿体重胎方位、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痫,早产过期妊娠,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滞产、异常胎位,产程异常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分娩异常胎盘脐带异常,胎儿及新生儿异常和母体合并症。结论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做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及产时监护。正常处理产程严格掌握产科手术指正,正确选择好分娩方式,熟练掌握新生儿现代复苏技术、积极做好新生儿的复苏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方法 对90例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脐带因素为主要原因,占45.56%;臀位分娩窒息率最高,占21.43%:发现胎儿窘迫后有46.88%行剖宫产,40.62%行阴道助产,只有12.50%顺产。结论 正确把握分娩时机,恰当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8.
9.
新生儿窒息226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226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分娩时高危因素高达93.81%;胎儿高危因素为91.59%,母体高危因素为65.49%。结论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1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1986年1月至1990年8月145例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及窒息与孕周、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及与产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同期无新生儿窒息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痫、过期妊娠、前置胎盘等及滞产、早产、胎吸助产、臀助产及臀牵引新生儿窒息率均高.因此,应作好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作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并做好产时监护;避免滞产,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如放宽臀位剖宫产指征,避免时严重宫内窒息儿施用胎吸助产. 相似文献
11.
羊水过少6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丽娜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37(6):448-449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对围生儿的影响,寻找正确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9年12月住院分娩的698例羊水过少及同期13 642例非羊水过少妊娠妇女的情况,比较2组病因、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结果:过期妊娠羊水过少者的发生率为12.11%。羊水过少组过期妊娠、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和死胎发生率及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和脐带绕颈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羊水过少者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剖宫产产妇(均P <0.01)。结论: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并发症,严重影响围生儿预后。一旦确诊,产前综合监护均正常者,可阴道试产,但必须严密监护胎心;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我院收治的符合肺炎诊断标准,资料较完整的妊娠合并肺炎病例23例,按照孕周分为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3组,对各项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期间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3.652%(2 384/65 283),肺炎占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0.965%(23/2 384),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占78.3%(18/23),医院获得性肺炎占21.7%(5/23)。23例患者中,早期妊娠合并肺炎2例(占8.7%),中期妊娠合并肺炎10例(占43.5%),晚期妊娠合并肺炎11例(47.8%),提示随着孕周的增加,罹患肺炎的人数增加。临床出现咳嗽82.6%(19/23),发热65.2%(15/23),呼吸急促60.9%(14/23),咳痰43.5%(10/23),气促在晚期妊娠合并肺炎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咳痰、畏寒、发热等症状在不同妊娠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孕周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中合并贫血者占43.5%(10/23),说明贫血可能是孕妇罹患肺炎的高危因素之一。23例患者自然流产和早产的发生率均为8.7%(2/23),足月产82.6%(19/23),无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肺炎对母胎影响较大,伴发流产和早产发生率均较高。以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主,妊娠晚期的肺炎病例数较妊娠早期、中期多,而临床表现与非妊娠妇女相似,但气促在妊娠晚期发生率较高。贫血是妊娠合并肺炎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窒息后新生儿胃电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利用胃电图探讨窒息对新生儿胃电活动的影响。 方法 采用瑞典 CTd-synec-tics公司生产的便携式胃电图 ( EGG)记录仪对 50例窒息后新生儿和 2 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了喂奶前、后各 3 0 min的胃电活动的检测 ,利用计算机 EGG Version6.4 0软件分析系统分析数据。 结果 70例新生儿有 3 9例 ( 56% )成功记录到 EGG。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 ,喂奶前胃动过缓 ( <2cpm)百分比增多 ( 7.0± 6.8与 4 .7± 5.4 )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 P<0 .0 1 )。重度窒息组与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比较 :喂奶前、后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降低 ( P<0 .0 1 ) ,胃动过速 ( >4 cpm)百分比明显增多 ( P<0 .0 1 )。主功频率不稳定系数 ( DFIC)增高 ( P<0 .0 1 )。 结论 EGG可以用来研究窒息后新生儿的胃电活动 ,进而研究新生儿消化道动力 ;围产期轻度窒息新生儿喂奶前胃动过缓增多 ,重度窒息新生儿喂奶前、后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降低 ,胃动过速百分比明显增多 ,提示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出现拒乳、腹胀、呕吐等症状 ,可能与其胃电节律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窒息新生儿脐带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1及CD41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脐带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 、CD61及CD41 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以三种荧光单克隆抗体CD62p 、CD61 及CD41标记脐带血血小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结果 正常新生儿脐带血血小板CD62p、CD61及CD41的检测值分别为(3.16±2.10)% ,(2.47±1.48)% 及(2.31±1.7)% ;窒息新生儿随窒息程度的加重上述三种分子呈线性增高趋势,且中、重度窒息儿三种分子的检测值均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 0.05和P< 0.01)。 结论 窒息新生儿脐带血血小板CD62p 、CD61 及CD41 含量显著增加,且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通过检测上述三种分子客观提示窒息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与羊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与后羊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对正常新生儿 (4 4例 ,对照组 ,)和窒息新生儿 (6 7例 ,窒息组 )出生后即刻行脐动脉血与后羊水中 VEGF的水平检测。 结果 窒息组出生时脐动脉血与羊水中 VEGF水平显著升高 [(6 74± 15 0 ) ng/ L、(2 2 5± 78) ng/ L]与对照组脐动脉血[(12 9± 30 ) ng/ L 和后羊水 (5 7± 4) ng/ L]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 ,其水平上升的程度与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有关 ,与血 p H值及 1min Apgar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P<0 .0 5 )。 结论 窒息新生儿 VEGF水平的上升 ,可能对窒息期间缺血缺氧损伤的重要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同时检测新生儿脐动脉血与羊水中的 VEGF可望成为反映新生儿窒息程度的一个敏感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时微循环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时微循环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耳廓微循环检测技术,对18例轻度窒息新生儿,1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及19例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分别进行微循环监测。结果窒息新生儿耳廓微循环中红细胞聚集、白细胞翻滚、附壁等现象明显多于正常新生儿,毛细血管数增多、血流速度减慢,在重度窒息儿尤为明显。结论新生儿窒息时耳廓微循环发生明显变化,重度窒息更为严重且较临床症状消失晚。故对出生时有重度窒息,迅速复苏成功的新生儿,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临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脑损伤 (hypoxic ischem ic brain dam age,HIBD)的安全性。 方法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7月本院 NICU收治的 2 4例中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 ,出生体重 (32 0 0± 6 0 0 ) g,Apgar评分 5 min<5分 ;生后 6 h内存在脑电图异常和 (或 )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分为治疗组 (11例 )和对照组 (13例 )。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 ,维持鼻咽温度为 (34 .0 0± 0 .2 0 )℃ ,持续 72 h;对照组不进行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生后 6 2~ 72 h采血检测肌钙蛋白T、肌酐、尿素氮、β2 微球蛋白、肝功能、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 ,同时检测尿 β2 微球蛋白等。 结果 治疗组患儿未发生硬肿、呼吸暂停、心律失常、低血钾、低血钠等 ,两组患儿血 β2 微球蛋白、肌钙蛋白 T、D-二聚体 ,以及尿 β2 微球蛋白明显升高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结论 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治疗新生儿 HIBD是可行的 ,将体温维持在 34 .5℃左右 ,对窒息新生儿的心、肾、肝、凝血及代谢功能无不良影响 ,故该温度对于窒息新生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805例子痫前期患者及其围产儿临床资料,将发生严重并发症的32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478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1)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0.6%(327/805例),327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包括138例死胎(42.2%)、71例HELLP综合征(21.7%)、65例胎盘早剥(19.9%)、39例心功能衰竭(11.9%)、39例产后出血(11.9%)、36例肺水肿(11.0%)等。(2)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的比较,发病孕周、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丙氨酸转氨酶、血清白蛋白和期待治疗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为:发病孕周早(OR=0.783,95%CI: 0.745~0.823)、高血肌酐(OR=1.005,95%CI: 1.001~1.008)、低白蛋白(OR=0.961,95%CI: 0.929~0.994)。 结论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为发病孕周早、肾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