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对采用全血血栓及白色血栓诱导的肺栓塞小鼠模型进行评估,为选择简便、经济、成功率高、接近真实病理状态的小鼠急性肺栓塞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雄性清洁级C57BL/6J小鼠12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12)、全血血栓栓塞组(H组,n=30)及白色血栓栓塞组(W组,n=30).小鼠麻醉后,分离暴露右侧颈静脉,栓塞组穿刺并注入自体全血血栓或白色血栓(每只动物40个栓子,每个栓子长1mm,直径1.05mm),造成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假手术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各组体循环血压、心率、右心室收缩压(RVSP)、外周血TNF-α水平,并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了解栓塞效果.结果 小鼠肺栓塞建模成功率为100%.注栓后W组、H组及假手术组血压分别为55.5±4.8、58.2±4.2、67.2±2.6mmHg,与正常对照组(71.3±3.0mmHg)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且W、H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W组与H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注栓后W组、H组及假手术组心率分别为372±38、360±39、370±38次/min,与正常对照组(440±25次/min)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而前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栓塞后12hW组、H组RVSP分别为29.6±1.7、30.9±1.9mmHg,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3±1.9、19.6±1.6mmHg,P<0.01);至栓塞后48hW组RVSP(28.5±3.1mmHg)与栓塞后12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21.1±1.2mmHg)及正常对照组(19.6±1.6mmHg)比较明显升高(P<0.01),H组RVSP(21.0±1.5mmHg)与栓塞后12h比较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栓后1、6、12、24h,假手术组、W组、H组外周血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PTAH)及HE染色显示,栓子大多处于肺动脉段及亚段水平,栓塞切实可靠,且W组栓子48h自溶率(30%)明显低于H组(100%).结论 白色血栓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栓塞模型病理状态稳定,优于全血血栓诱导的肺栓塞模型.  相似文献   

2.
张士涛  张良 《武警医学》2010,21(12):1047-1050
 目的 研究脑梗死复发患者不同发病部位、入院肌张力、面瘫程度等对其治疗效果和治疗成本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家医院在2006-03-07至2006-06-20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脑梗死复发治疗有效病例共130例,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或Willcoxon(两组),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多组).结果 不同发病部位的脑梗死复发患者在治疗成本和治疗效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张力增高患者人均治疗总成本高于肌张力正常和肌力减低的患者(P<0.05);SS-QOLS量表健康自评结果,肌张力减低患者预后明显不及肌张力正常和增高的患者(P<0.01).面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成本影响较小(P>0.05).结论 脑梗死复发时不同临床症状对治疗成本和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城  俞钻  毛雅君  鲍颖 《武警医学》2009,20(5):414-416
 目的 了解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颅脑损伤患者115例,对治疗效果(意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 入、出院时GCS评分改善程度为:对照组(2.48±2.21)分,康复组(3.94±2.57)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提高值:对照组(19.5±18.45)分,康复组(39.46±26.34)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能力:两组患者入、出院时步行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和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对照组(53.46±22.34)d,康复组(51.09±24.89)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对照组(37189.72±21426.64)元,康复组(33124.86±21406.06)元,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在不增加住院费用、不增加住院时间的前提下,有利于患者意识水平的恢复,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暴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影响,并评价HBO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颅脑MRI/MRA扫描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计算脑梗死体积.按照治疗方法分成HBO组(n=56)与对照组(n=64),并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于入院后24、48、72、96h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O0B蛋白含量在入院72 h后达到顶峰,S-100B蛋白含量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P<0.05),HBO组入院后72 h时血清S-100B蛋白含量[小梗死:(0.71±0.25) μg/L,中梗死:(1.22±0.37) μg/L]较对照组相同时点[小梗死:(1.26±0.36) μg/L,中梗死:(2.02 ±0.72)μ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相同时点中S-100B蛋白含量与急性脑梗死体积密切相关,可能对进展性脑卒中有预测作用;临床早期HBO治疗可以降低S-100B蛋白含量,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癌门静脉支架植入术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肝癌门静脉支架植入术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12例肝癌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依次接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和门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分别测量曲张静脉栓塞前(P1)、栓塞后(P2)和支架植入后(P3)门静脉主干(PV)、未累及的门静脉分支(PVB)、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压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V组P1为(45.17±2.25)cm H2O,P2为(48.33±2.20)cm H2O(P<0.01),P3为(39.33±2.44)cm H2O,与P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VB组P1为(38.08±2.97)cm H2O,P2为(38.83±2.94)cm H2O(P>0.05),P3为(37.41±2.37)cm H2O,与P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V组P1为(44.67±2.13)cm H2O,P2为(48.17±2.20)cm H2O,(P<0.01),P3为(41.67±2.20)cm H2O,与P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MV组P1为(45.25±2.21)cm H2O,P2为(48.42±2.19)cm H2O(P<0.01),P3为(41.25±2.24)cm H2O,与P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可使门静脉压力升高,门静脉支架植入可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生素E干预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尿液中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维生素E(300mg/d)治疗;另选取14例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病灶部位及脑梗死程度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不给予维生素E治疗.收集所有患者发病24h内和发病14天时的尿样和血清,测定尿样中8-iso-PGF2α及血清中维生素E浓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14天时尿液中8-iso-PGF2α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5.20±9.17 vs 91.36±4.24ng/mmol creatinine, P<0.05);而血清中维生素E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56±6.98 vs 10.91±4.36μmol/L, P<0.05).静脉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的总胆固醇、LDL三酰甘油和LDL游离胆固醇在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5.08±0.61 vs 4.72±0.61mmol/L,0.88±0.06 vs 0.84±0.03 mmol/L,1.72±0.41 vs 1.75±0.92mmol/L, P>0.05).结论 维生素E干预治疗可以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尿液中8-iso-PGF2α含量,减轻其体内的氧化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男性军人α-辅肌动蛋白3(ACTN3)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速度素质的相关性.方法 113名无训练史的汉族健康男性军人进行18周短跑训练,测试训练后的百米成绩.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ACTN3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百米成绩与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ACTN3基因C1747G多态位点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CTN3基因杂合子C/T基因型频率为43%,纯合子C/C基因型频率为40%,T/T基因型频率为17%,CT、CC基因型显著性多于TT基因型(P<0.05),C1747G多态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为62%,高于T等位基因频率(38%),但其多态性分布特征与欧洲白种男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CTN3基因型为T/T的汉族男性军人100m速度为12.98±0.65s,明显快于基因型为C/C和C/T者(分别为13.45±0.78s、13.50±0.86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CTN3基因多态性可作为预测个体速度素质的基因标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0名健康人(对照组)、50例HBO加常规治疗组(HBO组)和50例常规治疗组(常规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人院1、7、14 d进行血清sICAM-1、sVCAM-1含量的动态监测,并于人院1、14 d对神经功能缺失进行评分,评价2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入院1 d 2组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7、14 d,同组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含量逐渐降低,2个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院1 d HBO组与常规组比较,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7、14 d,两指标均低于对应时间点的常规组(P<0.01).入院14 d HBO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的含量,有效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症(LA)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7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因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住院的患者206例,其中确诊LA 118例.根据头颅核磁共振(MRI)所见,将其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无/轻度组(0~1分)和中/重度组(2~3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冠心病史、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和hs-CRP的差异.结果 无/轻度组55例,中/重度组6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65.8±12.4、74.5±10.8岁,P=0.000),冠心病史(15、37例,P=0.001)、收缩压(127.93±17.54、147.28±20.90mmHg,P=0.000)和舒张压(77.00±12.99、84.89±12.54mmHg,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其均为LA的相关危险因素.两组患者hs-CRP(分别为8.47±1.79mg/L和9.77±2.12mg/L)的差异显著(P=0.001);进一步剔除年龄、冠心病史、总胆固醇、血压等因素,发现两组的hsCRP仍有统计学差异(OR-1.295,95%CI:1.008~1.665;P=0.043).结论 hs-CRP可能参与L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吸烟对脑梗死患者尿液中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28例,其中14例(有吸烟史)作为吸烟组,另外14例(无吸烟史)作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病灶部位及脑梗死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受试者尿液中8-iso-PGF2α的浓度及空腹静脉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 总胆固醇、LDL三酰甘油、LDL游离胆固醇水平.结果 吸烟组脑梗死患者尿液中8-iso-PGF2α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5.79±10.76 vs 67.36±9.18ng/mmol creatinine, P<0.05).静脉血中LDL总胆固醇、LDL三酰甘油、LDL游离胆固醇在吸烟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5.12±0.61 vs 4.73±0.62mmol/L,0.89±0.07 vs 0.85±0.04mmol/L,1.71±0.43 vs 1.74±0.91mmol/L, P>0.05).结论 吸烟可以使脑梗死患者尿液中8-iso-PGF2α浓度增高, 增加患者体内的氧化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因及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急诊室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3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11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方法测定rs1205基因的多态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的分布趋势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重度患者的hs-CRP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两组(P<0.05);rs1205基因型与脑梗死病情程度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含量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密切相关,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之间未见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行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MOJ患者136例,其中经ERCP途径53例(ERCP组),经PTCD途径83例(PTCD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结果 ①低位梗阻中ERCP组和PTCD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7%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梗阻中ERCP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PTCD组(77.8%和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RCP组和PT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和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中ERCP组有效率明显高于PTCD组(93.2%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梗阻中ERCP组有效率明显低于PTCD组(66.7%和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RCP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TCD组(7.5%和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中和ERC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TCD组(4.5%和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梗阻中ERC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TCD组(22.2%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ERCP组和PTCD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3.67±.2.25)d和(19.75±3.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PTCD组的手术花费分别为(23 764.23±2 437.76)元和(24 863.45±2 983.37)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ERCP和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MOJ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低位梗阻患者而言经ERCP更有优势,对于高位梗阻患者而言经PTCD途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HBO组(40例),另取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必要的脱水、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奥扎格雷、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HBO组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HBO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行血清CRP、IL-6含量检测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CRP、IL-6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检测,梗死后6个月随访时再次行BI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RP和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分别为23.4 ±5.28、24.8 ±4.92,BI评分分别为30.7±10.14、31.1±11.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和IL-6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NIHSS评分分别为16.30±5.57、12.70±5.92,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BI评分分别为44.20±12.18、52.40±13.36,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BO组CRP和IL-6含量降低及NIHSS评分下降、BI评分升高均更为明显(P<0.05);6个月后随访时2组BI评分分别为76.30±18.49、85.40±19.27,与治疗后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HBO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 HBO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和IL-6含量,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压舱内不同吸氧方式对经皮氧分压(TcPO2)的影响.方法 应用QSG-1000B型多功能监护仪监测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经皮氧分压变化.结果 TcPO2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45 min达最高,面罩吸氧组达(1 214±134) mmHg,与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罩吸氧组(气管切开)45 min达(1 304±269) mmHg,与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罩吸氧组(气管未切开)45 min达(1 382±80) mmHg,与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45 min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吸入空气5 min,55 min时测得的TcPO2较低,此后65 min和75 min又逐渐增高,3组TcPO2各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舱内经皮氧分压监测对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3~2012-03期间住院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评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能够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姚雨石  王磊 《武警医学》2011,22(9):782-785
 目的 比较消化管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PN联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进行消化管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30例)和PN+ EN组(3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前、术后1周的营养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BMI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ALB、PA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N组术后1周HGB、淋巴细胞数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PN+ EN组HGB含量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N组GSH含量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PN+ EN组GSH含量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PN组MDA含量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而PN+ EN组MDA含量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PN+ EN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和营养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PN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N+ EN在提高机体抵抗术后氧化应激反应能力和改善临床结局方面优于PN,可作为消化管肿瘤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相关性。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入选305例患者,其中房颤患者148例(房颤组),基础疾病与房颤患者匹配的非房颤患者157例(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ACE基因I/Dey 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房颤组ACE基因I/D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841;OR=0.948,95%CI 0.680~1.322,P=0.755),且不同I/D基因型患者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887,P=0.664)。在男性人群中,ACE2基因A9570G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OR=1.631,95%CI 0.880~3.023,P=0.119),但在男性房颤患者中,G基因型的左房前后径及右房横径(分别为40.1±6.4、40.1±5.7mm)明显大于A基因型患者(分别为37.0±4.4、36.5±4.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10);在女性人群中,ACE2基因A9570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286;OR=1.415,95%CI 0.885~2.264,P=0.146),在女性房颤患者中,ACE2基因A9570G不同基因型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924,P=0.432)。结论 ACE基因I/D和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与房颤的相关性均不明显。但在男性房颤患者中,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中G基因型可能是预测心房增大的一个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限制流量的部分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血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限制流量的部分门静脉动脉化(APS)重建肝血流对肝脏的影响.方法 建立APS和限制流量的APS重建肝脏血流的大鼠实验模型,对肝脏血流动力学和结构改变进行为期6个月的对比观察.结果 未采取限制流量的APS术后6个月肝脏血流量(30.6±10.8mV)与术前(22.6±2.8mV)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门静脉压(18.8±6.3cmH2O)与术前(10.0±0.4cmH2O)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脏结构有一定损害.而限制流量的APS术后6个月肝脏血流量(24.8±6.6mV)与术前(22.8±2.4mV)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门静脉压(12.2±2.6cmH2O)与术前(9.8±1.6cmH2O)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手术动脉化后(12.4±4.2cmH2O)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结构无明显损害.6个月时两组间门静脉压和肝脏血流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后限制流量能有效地防止门静脉压和血流量的显著增高,避免过高血流量对肝脏结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胰岛素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Nsi I位点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基因Gly482Ser位点的多态性与空军飞行人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性,为飞行人员MS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42名MS飞行人员和50名健康对照飞行人员两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MS组及健康对照组飞行人员在两基因位点基因型的构成比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MS组N2及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N2等位基因对MS的影响大于A等位基因.结论 两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为飞行人员MS的影响因素,N2及A等位基因可能是飞行人员MS相关基因,且N2等位基因与飞行人员的关系较A等位基因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鉴别低级别脑胶质瘤、脑梗死和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26例急性或亚急性期脑梗死和1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治疗或手术前行常规MRI和DTI检查.脑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病毒性脑炎和脑梗死患者均经临床治疗及随访证实.测量并计算3组病灶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和相对表现扩散系数(r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低级别胶质瘤组平均ADC、rADC、FA和rFA值分别为(1.55±0.08)×10-3mm2/s、1.68±0.25、0.17±0.03和0.42±0.08,脑梗死组分别为(0.54±0.12)×10-3mm2/s、0.64±0.12、0.14±0.03和0.30±0.05,病毒性脑炎组分别为(0.84±0.07)×10-3mm2/s、1.07±0.05、0.17±0.02和0.43±0.09.三组病例的平均ADC值及rADC值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低级别胶质瘤与脑梗死的FA值和rFA值之间、病毒性脑炎与脑梗死的FA值和rFA值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的FA值和rF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利用DTI的ADC值、rADC值、FA值及rFA值,对鉴别脑低级别胶质瘤、脑梗死和病毒性脑炎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