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减轻病人穿刺过程中的疼痛.方法:抽取2008-06~12本科接受输液治疗且符合标准的患者720例,每人接受观察组和对照组穿刺各两次,共接受静脉穿刺2880次.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穿刺结束后局部损伤小.结论:采取观察组的穿刺方法,明显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静脉穿刺前局部涂擦酚妥拉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12-78岁的住院病人采用自身交叉实验进行传统静脉穿刺和穿刺前局部涂擦酚妥拉明,比较二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的疼痛感受和对静脉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的疼痛感受和对静脉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达到静脉治疗效果,但静脉穿刺前局部涂擦酚妥拉明既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又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慰吸吮对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效果及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我科新生儿病房收治的足月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静脉穿刺按照常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观察组先进行安慰奶嘴吸吮,再行静脉穿刺,观察两组疼痛评分及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后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分(3.2+0.7)分,对照组为(3.9±0.8)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73例,成功率为91.3%,对照组63例,成功率7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安慰吸吮可缓解静脉穿刺疼痛刺激,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静脉穿刺中,两种不同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的差异。方法:2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返折输液管下段穿破皮肤后放开形成负压的穿刺方法。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方法回血速度明显快,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一针穿刺成功率、回血率、微量气泡进入血管情况、操作用时、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静脉穿刺中使用反折输液管的负压原理,使针尖处产生负压,加速穿刺时回血、操作简便、负压均衡,减少了空气气泡的形成和空气进入血管内的情况,减少了污染机会,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针角度是关系到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一次性进针成功的关键 ,通过临床实践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观察 ,得出静脉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 (约 60°角 ) ,可减轻进针疼痛。一次进针成功率也准确。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6月接受静脉输液的清醒患者。共计 43 8例 ,男 196例 ,女 2 42例。年龄 45~ 65岁之间 ,分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观察和比较。1 2 操作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作者操作。两组均选用扬洲市客乐医用器械厂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 ,6号半针头。穿刺对象均是接受静脉输液的清醒患者 ,选用…  相似文献   

6.
王晓湘  张汝  李洁  何莎  张莹  王雪梅 《西南军医》2011,13(5):914-915
目的 应用利多卡因软膏涂擦局部麻醉后行静脉穿刺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穿刺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穿刺时的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可以有效的减轻超高龄老年患者穿刺疼痛,提高穿刺时的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谢明月 《西南军医》2012,14(2):362-36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8月于本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无菌输液针进行输液,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后将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肿胀、脱出、液体外渗发生率、输液中再次穿刺率、住院期间总穿刺次数、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穿刺部位肿胀、脱出、液体外渗发生率、输液中再次穿刺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总穿刺次数小于对照组,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较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对颈内静脉置管困难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颈内静脉置管困难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盲探穿刺组(A组)和超声引导组(B组),观察两组病人的置管率。结果 40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盲探穿刺下,27例穿刺成功,13例穿刺失败,置管成功率为67.5%;40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超声引导下,39例成功,1例穿刺失败,置管成功率97.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颈内静脉置管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与表浅静脉普通穿刺输液在婴幼儿烧烫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婴幼儿烧烫伤早期较为理想的静脉输液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婴幼儿烧烫伤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符合课题调查研究条件者共81例,均为烧烫伤后5天之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者.根据所采取的静脉输液方法分为表浅静脉留置针组(留置针组)和表浅静脉普通穿刺组(普通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穿刺部位、穿刺成功率、输液通畅程度及治疗中的局部并发症等.结果:两组的穿刺部位、烧伤伤情及静脉穿刺成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普通组的静脉穿刺次数明显大于留置针组,即相当留置针组的5倍之多;普通组的局部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大于留置针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烧烫伤早期采用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可延长穿刺针的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增加患儿舒适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0.
减轻手背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技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莉  沃西文 《西南军医》2006,8(2):96-96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穿刺的改进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200例,100例采用改进的静脉穿刺法,100例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法,对穿刺疼痛程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和提高穿刺成功率。结论 改进后的手背静脉穿刺法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撑握静脉穿刺时的进钍角度,减轻病人穿刺时疼痛。方法:对260例病人采用两种静脉穿刺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结果:观察组:无痛或微痛2369次,占91%,剧痛189次,占7.3%,穿刺失败42次,占1.7%。对照组:无痛或微痛2056次,占79.1%,剧痛9次占0.3%,穿刺成功390次,占15%,皮下2次进针穿刺成功93次,占3.6%,穿刺失败52次,占2%。两组数据统计,P〈0.01,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穿刺时,以45度角或接近45度角进针,具有进针后回血速度快、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并研究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研究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患儿的家属满意率、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评估并作出护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研究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进行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时候,护理过程中配合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能更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可行性、操作安全性、具体穿刺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对114例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CT引导组(A组),超声体表定位组(B组),比较两组平均穿刺成功时间、平均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第1针穿刺成功率为96.6%,B组为78.6%,P<0.05,在穿刺成功率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3.4%,B组为16.1%.并发症的发生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CT引导下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引流彻底、方便注药.操作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芳 《西南军医》2009,11(6):1168-1169
目的探讨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可行性与实用价值,为长期输液或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好的穿刺途径,提高浅静脉利用率。方法在本科室中选择长期输液患者100例,分为正向穿刺组(对照组)、逆向穿刺组(实验组),采用手、足背下1/3的静脉血管穿刺。结果在使用同一种液体输液的情况下,分别用两种穿刺方法进行静脉输液,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液体的流速无显著影响,对穿刺成功率和患者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输液的渗透率有显著影响。结论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易于固定,且不影响输液速度,不影响手部活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郑燕  王艳 《西南军医》2016,(3):280-281
目的:探讨常规静脉穿刺训练(传统组)和兔耳模拟穿刺训练(实验组)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效果对比。方法在科室中随机抽取52名护士,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对训练后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且所用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耳模拟穿刺训练相比常规静脉穿刺训练可明显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颈外静脉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比较,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途径。方法对40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完成时间。结果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较颈内静脉穿刺一次进针成功率高,且完成时间短。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比较,它是一种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锁骨上两指定位法快速穿刺置管抢救失血性休克.方法:选准锁骨上缘量出两横指宽度,距锁骨上方1 cm处为穿刺点,边进针边回抽,见静脉血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通过穿刺针置入J型引导钢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固定.结果:应用此穿刺置管150例中,一针穿刺成功144例,成功率为98%,平均穿刺置管时间45 s,并成功进行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结论:锁骨上快速两指定位法穿刺成功率高,迅速,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的最佳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别采用针尖斜面向左和针尖斜面向上两种穿刺法对200例住院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观察受试对象的疼痛反应、针孔堵塞及血管组织的损伤变化。结果实验法(针尖斜面向左)与常规法(针尖斜面向上)相比疼痛程度、血管周围淤血明显减轻,液体渗漏、针孔堵塞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穿刺法对皮肤血管的损伤小,可减轻患者疼痛及对血管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穿刺方法的置管成功率,探讨当前临床上最优的动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对需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的4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通用Vasocan Braunule套管针;B组和C组均为试验组:B组采用ARROW桡动脉专用套管针;C组采用改良Vasocan Braunule套管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所有动脉穿刺操作均由本院同一住院医师实施,最后对各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B、C两组成功率与A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B组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Vaso-can Braunule套管针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在X线辅助下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CVC)两种方法的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 自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期间,在X线监视下,对PICC和CVC各60例病人进行临床研究,观察指标包括置管成功率、导管尖端的位置、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结果经显著性检验比较。结果 经X线影像证实,PICC与CVC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5.0%(57/6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