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的时间规律。方法78例间歇性外斜行外斜矫正术,在术前及术后半月、1个月、3个月、1年使用Titmus和Randot立体视图谱进行近立体视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获得中心凹立体视的32例中,14例在术后半月以内恢复正常,占43.75%;12例在半月到1个月以内恢复正常,占37.50%;3例在1个月到3个月内恢复正常,占总9.38%;3例在3个月到1年以内恢复正常,占9.38%。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1个月以内是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的敏感时期,超过1个月恢复率则明显下降,超过3个月未恢复正常的人群日后也很难恢复正常。术后可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若3个月近立体视锐度仍未到正常,则可开始相关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2.
郭雷  才娜  韩屹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012-1014
目的:回顾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前及术后6mo时眼位正位者的近立体视情况。为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合理时机选择提供判断依据。方法:回顾4~8岁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及术后6mo时眼位正位者78例,将其依据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周边立体视分为3组,分析其术前控制正位时以及术后6mo时眼位正位者的双眼近立体视情况。结果:术前控制正位时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组12例,平均立体视为55.28±15.43″,黄斑立体视组56例,平均立体视为197.55±20.72″,周边立体视组10例,平均立体视为612.29±75.48″。术后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组立体视锐度不变,平均立体视为41.94±11.56″;黄斑立体视组恢复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锐度者16例,其余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立体视为170.04±16.47″;周边注视组恢复黄斑立体视者2例,其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平均立体视为506.40±62·53″,没有恢复黄斑中心凹立体视者。结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眼位可控制正位时近立体视功能大多已受损,手术可恢复一定的近立体视功能,但是恢复黄斑中心凹立体视功能仍有一定困难,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早期手术对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情况。方法用同视机及《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术后不同时期立体视功能。结果术后6个月内远立体视功能恢复正常者47例,近立体视功能仅3例恢复黄斑中心凹立体视觉。结论间歇性外斜视远立体视功能易于破坏,但易于重建,近立体视功能不易破坏,但破坏后不易重建。  相似文献   

4.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双眼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重建三级视功能的作用。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斜视术后训练组采用双眼视功能训练软件进行三级视功能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训练。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wk及术后12mo进行三级视功能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比较两组术后12mo的眼位回退率。结果:训练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术后12mo训练组三级视功能形成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mo训练组眼位回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视功能训练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恢复与重建三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回退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成人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立体视功能重建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01/2021-01我院收治间歇性外斜视成人患者196例,所有患者均行斜视矫正手术,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和术后患者立体视功能重建情况。结果:纳入患者196例术前均无近远立体视觉功能,术后近立体视觉功能重建率为52.6%(103/196),远立体视功能重建率为50.5%(99/196)。近立体视功能重建(103例)与未重建患者(93例)手术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术后水平斜视量等因素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病程、术后水平斜视量是影响近立体视功能重建的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发病年龄、病程、术后水平斜视量用于预测患者近立体视功能重建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737、0.727(P<0.001)。远立体视功能重建(99例)与未重建患者(97例)在手术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术后水平斜视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应用同视机检测Ⅰ级视功能和Ⅱ级视功能,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观察Ⅲ级视功能,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8例患儿中,术前Ⅰ级视功能82例,术后增加到130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Ⅱ级视功能54例,术后增加至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发现,术前远立体视19例,术后增加至71例,82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术后增加至1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年龄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6-01/2018-01在我科住院行斜视矫正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72例,其中男95例,女77例,年龄3~32岁(平均11.4±1.5)岁。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均为基本型。根据手术年龄分为两组:≤9岁组(90例)和>9岁组(82例)。术前和术后1、7d,1、3mo,采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Titmus检查近立体视。结果:≤9岁组患者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融合范围、远立体视、近立体视随术后时间的增长恢复效果优于>9岁组患者(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建议在9岁前手术治疗,尽早手术有利于术后双眼视功能更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球旋转状态与近立体视功能的关系,探讨眼球旋转状态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回顾性研究.筛选110例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集眼底相照片,根据眼底相将眼球分为眼球旋转(内旋、外旋)和正常,并通过CDA计算视盘-黄斑中心凹夹角FDA.分析眼球旋转状态与近立体视功能的关系.结果 在11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中眼球旋转有25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FDA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眼球旋转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立体视功能低于无眼球旋转患者的立体视功能,两者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客观旋转度与立体视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r =0.311,P=0.001).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球旋转状态与立体视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以辅助评价间歇性外斜视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及维持术后眼位稳定的作用。

方法:收集2010-01/2015-12在我院行斜视手术的资料完整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42例,按术后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分为治疗组(术后采用DV-100诊疗系统的三级视功能训练光盘针对双眼情况行同时视、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光盘训练)和对照组(术后未行干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mo,1a的斜视度数和双眼视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和眼位情况的差异。

结果:术后6mo,1a,治疗组的眼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mo,1a,治疗组的三级视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通过手术获得眼位正位后,其双眼视功能可有一定程度恢复。术后通过视知觉学习,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患者双眼视觉的恢复和重建,从而获得立体视觉,可以更好地稳定眼位,有利于减少术后眼位回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状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4月110例间歇性外斜视行矫正手术的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进行分析。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单视功能均有所改善;用同视机进行训练后可以建立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应常规进行同视机检查,发现有异常,应及时行手术矫正眼位,有利于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探讨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小角度外斜视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小角度外斜视患者(远距客观外斜视≤25 PD且近距客观外斜视≤35 PD),随机选取有意愿在医院内行每周2~3次视功能训练的4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取40例患者仅予配镜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年龄7~14岁,排除眼部其他疾病,视力正常。由同一位医生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调节功能、主观和客观斜视度、融像功能、立体视功能、Newcastel Control Score(NCS)等的检查和评估。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定义治愈标准为:日常无显性斜视,有良好融像功能,具有远距、近距立体视觉。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术前斜视度、术后时间、远距和近距外斜角度、融像功能、立体视检查结果分布、NCS、近视比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远距客观外斜视度、近距客观外斜视度、远距主观外斜视度、近距主观外斜视度、远距集合功能、近距集合功能、集合近点、NCS等的改变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3.00、-3.33、-4.25、5.81、7.01、-6.40、-7.84,P<0.05);治疗组立体视改善率(TNO、Titmus、Optec3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19.95、34.94,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P<0.01)。治疗组经视功能训练后,远距客观外斜视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视功能参数均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斜视度≤20 PD患者的治愈率(77%)优于外斜视度>20 PD患者(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NCS<3分患者的治愈率(67%)优于NCS≥3分患者(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结论视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小度数残余性外斜视患者的日常眼位控制能力,加强集合功能,改善立体视。开展视功能训练对于间歇性外斜视术后20 PD以内的外斜视患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合并不同屈光状态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立体视功能的差异。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间歇性外斜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238例患者。方法 将患者按照屈光状态分为远视组(双眼等效球镜均≥+1.00 D)、正视组(-1.00 D<双眼等效球镜<+1.00 D)、近视组(双眼等效球镜均≤-1.00 D)和屈光参差组(双眼等效球镜相差≥1.00 D),用同视机检查患者的远立体视,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比较分析四组患者的远近立体视功能状况。主要指标 远立体视功能和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1)23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平均看近斜视度(45.71±18.81)△,平均看远斜视度(43.98±19.55)△,远视组、正视组、近视组和屈光参差组保留远立体功能的比率分别为23.3%、15.5%、19.7%、 18.8%,各组之间远立体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留近立体视功能的比率分别为66.7%、79.8%、81.6%、64.6%,屈光参差组的近立体视功能丢失最多,近视组的近立体视功能丢失最少,屈光参差组与近视组的近立体视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33)。(2)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屈光参差的检出率为20.1%,其中近视性屈光参差所占比例(12.6%)最高,远视性屈光参差所占比例(1.3%)最低。(3)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屈光参差的患者中,有、无远立体视的患者双眼等效球镜差值分别为(2.35±0.75)D和(2.34±1.75)D,两组间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1);无近立体视患者双眼等效球镜的差值(3.11 D±2.29 D)明显大于有近立体视患者的双眼等效球镜差值(1.93 D±0.83 D),两组的差值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对于斜视角度较大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不同的屈光状态对远立体视功能影响不大,屈光参差加重对近立体视功能的损伤,屈光参差度越大,近立体视功能损伤越重。(眼科, 2016, 25: 396-39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功能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行矫正手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78例,根据外斜视类型及斜视度大小选择手术方式,分别行双眼外直肌后退缩短术、单眼外直肌后退缩短加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退缩短加内直肌缩短术,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三级视功能测定,检查双眼同时视、融合视及立体视Ⅲ级视功能,观察术后1周及12个月时眼位。结果术前无双眼视功能者40例、具有Ⅰ级视功能者38例、具有Ⅱ级视功能者22例。术后1周无双眼视功能者、具有Ⅰ级视功能者、具有Ⅱ级视功能者分别31例、47例、32例,术后12个月分别为14例、64例、40例;术后1周、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具有远立体视者19例,近立体视者19例,术后1周分别为25例、22例,术后12个月分别为38例、34例;术后1周、12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正位64例,轻度欠矫8例,轻度过矫6例;术后12个月正位65例,轻度欠矫7例,轻度过矫5例,明显欠矫1例。结论及时行矫正手术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尤其是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的双眼单视功能变化,探讨手术时机。方法17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手术前后均应用同视机检测双眼视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儿的双眼单视功能均较手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且7岁以下的患儿改善幅度更加明显。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应争取早期手术,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及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对16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远、近立体视检查情况分为3组:远、近立体视均保存者48例为A组,远立体视丧失、近立体视保存者72例为B组,远、近立体视均丧失者36例为C组;近立体视用Titmus立体图,远立体视用赵堪兴设计的随机点立体图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病人远、近立体视锐度手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最好。B组病人手术前后近立体视锐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该组病人术后近立体视比术前有所提高,近立体视最先开始建立;B组病人远立体视术后有26.39%病人得到重建,疗效次于A组。C组疗效最差。结论间歇性外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应选择在远立体视功能丧失以前进行。  相似文献   

16.
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外斜视类型,可对远近立体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手术矫正眼位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远近立体视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立体视功能为评估双眼合作不协调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提供了一个评估双眼视功能的有效方法,且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双眼功能恢复评价有指导作用。本文对近年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前后立体视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娟  刘素江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6):1160-1162

目的: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进行临床分析,为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对象为2016-01/2017-01于我院斜视与小儿眼科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患者40例,40例患者中手术眼为64眼。所有患者均采用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wk,比较治疗前后存在Ⅰ、Ⅱ、Ⅲ级视功能人数比例,采用视近、视远WORTH四孔灯分别对患者术前和术后2、6wk的中央及周边融合情况进行比较,采用颜少明颜氏随机点立体图(stereoscopic test charts,STC)评价术前和术后2、6wk近立体视,采用同视机画片对患者术前、术后2、6wk的远立体视进行评估。

结果:视功能Ⅰ、Ⅱ、Ⅲ级术前人数分别为26例(65%)、9例(22.5%)、5例(12.5%),术后2wk分别为10例(25%)、17例(42.5%)、13例(32.5%),术后6wk分别为8例(20%)、18例(45%)、14例(35%),术前与术后2、6wk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k和6w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WORTH 四孔灯检查结果显示术前中央融合人数比例显著低于术后2、6wk,术后6wk中央融合人数显著高于术后2wk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6wk周边融合人数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w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6wk近立体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w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6wk远立体视人数比例分别为24例(60%)与39例(97.5%),较术前6例(15%)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w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行矫正手术能显著改善双眼单视功能,挽救患者的远、近立体视以及中央融合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维视顿智能视功能检查治疗仪(以下简称维视顿)进行融合集合及立体视集合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斜视角≤25△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应用维视顿进行融合集合及立体视集合训练,每天1次,20d后改为家庭版训练,融合范围及远立体视功能恢复正常后终止训练;对照组单纯配戴矫正眼镜治疗。随访20~24个月,观察两组斜视度、融合范围和远立体视锐度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一般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治疗前斜视度为-19.23△ ±076△,治疗后为-1063△ ±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融合功能无丧失,对照组12例(37.5%)丧失;治疗组治疗后融合范围(分开和集合)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为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治疗后远立体视恢复率达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维视顿对儿童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融合集合及立体视集合训练,有助于提高融合功能和建立或强化立体视功能,有望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视网膜对应性质及立体视功能。方法4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1~5年随访视网膜对应性质及立体视功能。结果术后异常视网膜对应85.00%的病例可以恢复;异常立体视觉80.00%的病例可以恢复。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异常视网膜对应及异常立体视功能术后可以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的远期疗效并探讨手术后远期获得中心凹立体视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16例4~15岁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进行斜视矫正手术,并于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及手术后≥1年时行眼位、双眼视功能、近及远距离立体视锐度检查.术后远期平均随访3.68年.结果 术后≥1年,216例中有90.74%的儿童获得≤60"的近立体视锐度,74.07%的儿童获得≤60″的远立体视锐度,近、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手术年龄将患者分为≤6岁组、6~9岁组和≥9岁组,三组间术后远期近、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锐度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远期有150例(69.44%)眼位正位,66例(30.56%)眼位欠矫,远期正位组与远期欠矫组≤60″的近立体视锐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正位组≤60"的远立体视锐度检出率为80.00%,远期欠矫组≤60″的远立体视锐度检出率为60.6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7,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远期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的检出率与术前患者是否存在远立体视锐度的密切相关.术后远期保持正位与检出中心凹立体视相关.结论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近、远距离立体视锐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不受手术年龄影响.影响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锐度形成的不良因素为远期眼位回退.术前存在远立体视有利于术后形成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故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应选择在远立体视丧失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