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喂饲乙醇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HSP70表达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胃饲乙醇)、实验对照组(胃饲生理盐水)、正常组各60只,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各时间段HSP70、ALT高于正常组,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ALT波动变化、HSP70呈不断上升,实验组指标优于实验对照组.结论 胃饲乙醇预处理应用于肝缺血再灌注大鼠,可有效抑制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苯甲酸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移植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不少学者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做肝脏缺血再灌注的动物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苯甲酸钠作为羟自由基(OH·)清除剂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及其效果评价尚未见文献报道。为考察苯甲酸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机理,作者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三因素(A:缺血时间,B:苯甲酸钠浓度,C:再灌注时间)、三水平(缺血时间:A;15min, A_2 30min, A_3 45min;苯甲酸钠浓度:B_1 0g/L,B-2 1.5g/L,B_3 2.5g/L;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建立稳定的移植模型,研究小型版纳猪供体肝脏经过缺血预处理产生的保护效应.方法 建立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手术实验模型,将20只实验用小型版纳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 70)的表达量,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速率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家兔肝脏经适宜条件的微波预处理后能否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生成,并对随后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家免肝缺血模型,利用微波为预处理因素,检测HSP70的表达情况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微波预处理诱导了家兔肝HSP70的表达,预处理组肝功能损害减轻。结论 微波预处理可诱导家兔肝HSP70表达,减轻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肝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兔肝脏经适宜条件的微波预处理后能否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生成,并对随后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家兔肝缺血模型,利用微波为预处理因素,检测HSP70的表达情况及肝功能变化.结果微波预处理诱导了家兔肝HSP70的表达,预处理组肝功能损害减轻.结论微波预处理可诱导家兔肝HSP70表达,减轻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肝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锌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锌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硫酸锌水溶液后,肝脏生化酶类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硫酸锌10~20mg/kg可起到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硫酸锌的给予时机以手术前6h为宜。术前6h给予硫酸锌,肝脏HSP70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锌可明显地诱导HSP70的表达,可能是锌对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又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毕华强  李晓武  刘辉  张曦 《重庆医学》2017,(36):5044-5046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构建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恢复灌注后12 h,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PGC-1α表达情况,并检测肝脏活性氧、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及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变化,评估肝功能情况.另一方面,构建PGC-1α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前转染,于缺血再灌注后,再以Western blot检测PGC-1α表达,肝脏活性氧、ATP水平和血肝酶活性变化,评估PGC-1α表达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再灌注肝脏PGC-1α表达较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未手术)明显降低(均P<0.05),同时肝脏活性氧族水平及ALT活性显著升高,而肝ATP产生减少(均P<0.05).PGC-1α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显著上调缺血再灌注肝脏PGC-1α表达,同时肝脏活性氧族水平及ALT活性较未转染组显著降低,而肝ATP产生增加(均P<0.05).结论 PGC-1α表达有利于保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BCL—2蛋白在肝脏缺血再藻注损伤后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不同时间的表达。方法:以大鼠肝脏原位灌注为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生化方法测定AST值,电泳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随着缺血时间延长,BCL-2蛋白表达指数呈进行性降低,AST值则逐渐升高,凋亡细胞出现。结论:BCL-2蛋白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HIR),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R组和HIR-葛根素预处理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大鼠肝脏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RT-PCR法,观察大鼠肝脏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脏组织中NF-κB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经过葛根素预处理后,模型组动物肝脏组织中NF-κB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结论 葛根素可以调节NF-κB的表达,可能是葛根素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采用局部热应激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质(HSP70)的表达,检测了HSP70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热应激预处理组与非预处理组,对比观察两组动物肝脏缺血再灌注后0、4、8、12、24h期间内肝脏HSP70的表达、NOS活力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与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热应激预处理组HSP70的表达水平均比非预处理组同一时间点高,而NOS活力及血清LDH的活性较非预处理组低。与非预处理组比较,经热应激预处理肝组织损伤较轻。结论热应激预处理诱导产生的热休克蛋白70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NO的产生,从而降低大量自由基对肝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中药僵蚕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蜜麸炒僵蚕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浸出物、草酸铵和白僵菌素三者的含量为指标,采朋正交实验,考察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和蜂蜜用量对蜜麸炒僵蚕工艺的影响。结果蜜麸炒僵蚕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A3B1C1,即每300g僵蚕用蜂蜜20g,炒制温度为180℃,炒制时间为6min。结论该条件下所得的炮制品质量可靠,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正交设计法优选痛经贴的乙醇渗漉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优选痛经贴的乙醇渗漉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浸泡时间、渗漉速度为因素,以汉黄芩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用L9(34)表进行正交实验.结果 优选工艺条件为以10倍量50%乙醇为溶剂,浸泡36h,渗漉速度10mL/(min·kg).结论 优选工艺提取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地锦草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槲皮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试验。结果用地锦草重量1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2 h,共提取3次为最佳方案。结论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为地锦草槲皮素提取工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低氧预处理和低氧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血红素氧化酶-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低氧预处理组、低氧后处理组和联合组。分别测定各时间段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和HO-1水平。结果低氧预处理组和低氧后处理组LDH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HO-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LDH的水平及HO-1水平与低氧预处理组、低氧后处理组差异没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低氧预处理和低氧后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HO-1水平增加来实现的,同时也说明二者很可能是通过同一传导通路来实现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中的一些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变化,研究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方式及干预程度。方法 利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较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以及各预处理组间在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肝组织中丙二醛、过氧化物歧化酶等生化指标的含量变化,并观察了组织中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量,研究了TNF-α及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各预处理组酶的漏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减少,抗氧自由基能力增强,组织中PMNs浸润量降低。TNF-α和ICAM-1mRNA表达减少。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一次缺血10min再灌注10min的预处理保护效果最佳。缺血预处理的干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NF-α和ICAM-1 mRNA表达,减轻PMNs在病变部位聚集及其所产生的病理损伤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缺血预处理对小型猪肝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小型版纳猪供肝经过缺血预处理后产生的保护效应,为缺血预处理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实验用小型版纳猪2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通过速率法检测血清AST、ALT的活性变化,采用HSP70免疫印迹法检测HSP70的表达量,观察光镜和电镜下细胞形态学损害.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HSP70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由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可以看到缺血预处理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减轻,术后血清AST、ALT在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但缺血预处理组比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经过2个循环10 min的缺血预处理,对供肝产生了明显的保护效应.缺血预处理对HSP70的表达起正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微波消解猪肉测定铅的实验条件。方法设计三因素(功率、时间和压力)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案,微波消解标准猪肉,用原子吸收仪测定消解液铅含量,计算回收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猪肉微波消解影响因素的顺序依次为功率〉时间〉压力,最佳组合为A3B3C2(功率80%、辐射时间180s、压力1.5Mpa),该条件下猪肉微波消解铅回收率为95.7%。结论标准猪肉在本正交设计优化条件下消解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蛇葡萄根软膏中虎杖和蛇葡萄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收率、虎杖中大黄素含量和蛇葡萄根中没食子酸含量为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生药粒径及渗漉流速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乙醇渗漉提取的工艺。结果虎杖优选的提取工艺为40目生药粒径的药材,以12倍处方量90%乙醇、4mL/m in.kg流速渗漉提取;蛇葡萄根优选的提取工艺为:60目生药粒径的药材,以10倍量70%乙醇、4mL/m in.kg流速渗漉提取。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提高王氏保赤丸大黄素含量的正交试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影响王氏保赤丸大黄素含量的几种因素,以及利用正交试验寻找最佳因素组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优选两面针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作为优选因素,以出膏率和氯化两面针碱转移率为综合指标,确定合理的醇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为70%,乙醇用量为8倍,提取4次,每次1.5 h.结论 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